從進門開始何美珍都是小心翼翼,這會兒子聽到兒子的提醒以後,她連忙心領神會地換了大勺子。
“不就是喝個湯嘛,那什麼勺子都一樣,麻煩。”蘇鐵軍邊喝著酒邊說道。
“大勺子好,方便,省的湯掉桌上浪費了。”
“不方便不會拿到你身邊去啊?”
話說著,蘇鐵軍便把原本放在中間的墨魚排骨湯端到了何美珍身旁。
何美珍見狀,連忙說道:“不用端過來,我方便舀湯的,而且現在也都盛好了,就放在中間吧,大家都方便。”
她剛要端回去的時候,蘇鐵軍嚴肅地說道:“誰給你吃啊?”
“你是手長,自然方便,可子涵手纔多長啊,她夠不著啊,就放那裡。”
“是啊,媽,就放那裡吧,我們大人都方便的。”黃小培說道。
說完她連忙拿起了女兒蘇子軒的飯碗,拿起湯勺趁著蘇子涵沒再單獨拿小勺舀湯前先給蘇子軒盛了點湯。
而後,黃小培爲了自己女兒吃的其他菜不被他們這樣“污染”,又很自然地用已經準備好的放在餐桌上的一雙沒有用過的公共筷子幫蘇子軒夾好菜到了她的碗裡,看著女兒平時愛吃的菜都夾完了,她纔敢吃飯。
而對面的蘇子涵就何美珍第一口喂的湯喝了,之後何美珍就著湯的飯她一口沒動。
之後大家在餐桌上慢慢吃飯閒聊,蘇子涵也熟絡了,居然拿著黃小培之前用過的公共筷子每個碗裡都去夾菜,但她平時一看就是沒用過筷子,菜倒是沒一塊夾到她的口裡,卻被她翻的桌上到處都是菜。
黃小培看著這樣行爲實在太沒規矩了,要是蘇子軒這樣非得被她大罵一頓不可,可這也不是自己的孩子,特別是剛剛叫她不要把手放口裡這事情就鬧出來那麼大的事情,這回黃小培也學乖了,不說話,只是在慶幸還好提前給女兒先盛好了菜。
而何美珍看到眼前的只說了兩句:“子涵,不要亂動。”
見她沒有反應,依然任意妄爲,何美珍並沒再說什麼了,而一旁的蘇鐵軍不但沒說,見她夾著菜沒到口裡還時不時樂呵呵用筷子夾掉在桌上上菜給她吃,只是她只顧著玩,並沒有張口。
等蘇子涵玩的差不多了,何美珍趁著自己吃飯的間隙,夾了一塊魚肉,她先是用手手動挑掉了大的骨頭,然後又放到嘴裡咬了咬確認沒骨頭以後又吐到了蘇子涵飯碗的勺子裡。
“來,吃魚,這魚好吃。”
蘇子涵這回居然神奇的張嘴了,看著吃的還很是歡實,何美珍見她愛吃魚,於是用同樣的方式再次給她餵了好幾次。
黃小培看到這樣景象真是驚呆了,她看了看了一眼蘇慶春。
蘇慶春只說了句:“媽,你這樣吃了又給孩子吃不太衛生啊。”
“是啊,好像不太好。”黃小培連忙呼應道。
“這有什麼不衛生的啊,你們小時候不都是這麼吃的。”何美珍說道,“沒事,我孫女不嫌棄我就行,是吧?”
何美珍說著看了一眼小子涵,說著又給了一勺魚肉,趁著機會何美珍還問到:“好吃吧?”
只見蘇子涵點點頭。
黃小培看著也是無話可說了,只能安慰自己這反正不是自己的孩子。
而正在黃小培低頭的時候,她發現對面的蘇父蘇鐵軍突然用筷子放進了嘴裡,並用筷子當成牙籤把陷在牙齒裡菜往外挑,然後又把跳出來的才繼續放到嘴裡吃了。
吃完以後他又把筷子直接在湯裡劃來劃去找排骨,從頭到尾無視放在旁邊的牙籤和湯勺的存在。
黃小培看到這裡,頓時想吐,而同時她擡頭看了一眼蘇慶春,此時蘇慶春只低著頭不停地夾著身邊的那道豆角茄子,蘇慶春的習慣黃小培是知道的,她對於飲食方面的講究都是從蘇慶春那邊學來的,這點她不能夠忍受,蘇慶春是更加不能夠忍受的。
但是蘇慶春不同於黃小培的是,他即使對一件事情再有微詞,除非是迫不得已,不然一般不會直接說出來,除非是面對黃小培他再熟悉不過的親人,纔會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
蘇慶春的父母縱然是他的至親,但是多年的分別,在他心裡有些話早就不是該說就能說的狀態了。
看著丈夫這麼對衛生要求高的人看到這個景象還能如此的淡定自若,她只有把想要吐的想法硬生生地給憋了回去,但是再要喝那個湯她肯定是沒食慾了,就連蘇父旁邊的才她本想夾的也不自覺地慢慢把手縮了回來。
只模仿著蘇慶春的做法,支持身邊他們很少夾的菜,而黃小培的食慾早就消失殆盡了。
這頓飯黃小培光看熱鬧去了,話說公公蘇鐵軍的行爲吸引了黃小培以後,她就時不時地關注著他,眼看著蘇鐵軍吃的差不多的時候,只見他突然拿出了一直襬在他身旁的勺子,黃小培本以爲他會破天荒的用起勺子喝湯,沒想到他是跟婆婆何美珍一樣,直接把剛剛的湯盤端了過來拿到自己身邊,用勺子一口一口對著湯碗吃,就像是吃自己飯碗裡面的湯一樣。
看到這裡,黃小培再次看了一眼蘇慶春,他依然是低著頭吃飯,這頓飯吃的黃小培是實在不習慣,但是在本質上黃小培這頓飯就像看了一齣戲。
而作爲兒子的蘇慶春呢?卻不認爲這是一處戲,他內心有著比黃小培更加複雜的情緒。
作爲兒子,父母第一次到自己家裡來,自然是盛情款待,對於父母的生活習慣蘇慶春早就知曉,但早就知曉的習慣不一定是對的,飯桌上能暗示的他都已經暗示了,但是母親和父親並沒有領悟他的意思,或者從未有過這方面的概念。
但蘇慶春卻又不能直接說,直接說出來他怕傷了父母的自尊心,更怕他們多想是自己嫌棄他們的到來。
可不說嘛,一直在餐桌上吃飯的女兒一直盯著爺爺奶奶的做法,這既顛覆了他們教育孩子的理念,又會給孩子起到不好的引導。
所以他這頓飯吃的是非常糾結,有口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