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8章 文書官

裴繼安爲翔慶籌銀事極爲上心,當夜便擬好了摺子,另又附上數個相關測算,其中算明瞭隔槽法不同施行範圍、規模、期限所得結果,雖然只是計算,可所有數目俱是基於真實情況。

次日一早,他就拿了摺子去尋左久廉。

隔槽法乃是舊有之例,先爲前朝所用,由蜀地發起,而後通行率土,開始那幾載,所有應用之地的酒稅俱都翻了數倍乃至十數倍,然則不過短短十來年,便將川蜀一地酒業弄得滿目瘡痍,凋零不已。

朝廷下令廢止,只是令行不通,下頭州縣一旦遇得銀錢不湊手,還是會悄悄拿來一用,直到被狠罰了數名高官,才漸漸銷聲匿跡,而當地酒業更是花了數十年才慢慢養了回來。

裴繼安此法一提,左久廉先還不知,看那摺子時簡直拍案叫絕,再見得後頭寫出來數目,略一覈算,就瞧出並非虛假杜撰,而是切實可行,登時大喜過望,連坐都坐不穩了,擡起頭來,免不得責道:“你早有如此妙法,怎的到了今日才進獻!”

他眉眼皆開,乾乾瘦瘦的臉看起來竟是都生出幾分光澤來,印堂更是油亮亮的,整個人的坐姿都放鬆了不少,見得面前身著綠袍的年輕官員,只覺得從未有今日這般順眼過,正待要誇,卻聽得裴繼安道:“隔槽之法雖然可行,卻並非僅有利處,而無弊端,提舉請往下看。”

那摺子分爲兩部分,前一部分說的乃是好處,後一部分敘述的則是弊端,左久廉心中甚是激動,強按住急切往下看去,面上卻漸漸露出將信將疑的神色,問道:“你這說法,未免太過聳人聽聞了吧?”

同樣是按著實數測算,見得前頭好處的時候,左久廉只稍一覈算,就堅信不疑,此時看到後頭弊端會導致的結果並相應數字,卻是一邊說,一邊先取了紙筆過來,算過一遍,猶不肯信,又拿了算盤撥了又撥,明明上頭數目並無任何錯處,依舊皺著眉頭,拿筆在摺子上圈圈畫畫,反覆推敲。

朝中急於籌銀,石啓賢正是焦頭爛額之際,他若是能設法促成,功勞當居於首位,等到此事了了,順理成章,便能再進一步。

左久廉看到好處,就很不願意去看壞處,若是當真弊大於利,致使無法施行,豈不是空歡喜一場?

裴繼安在其人手下兩個月,雖然相處時間不算長,然則見微知著,知道這一位是個一心向上,不肯放過絲毫機會的,此時見他反應,尤爲擔心,便將隨身攜帶的前朝史書取了出來,擺在左久廉面前的桌案上,指著已經提前用書籤標註出來的文字,道:“下官並非虛言恫嚇,隔槽法前朝已有成例佐證,提舉一看便知。”

左久廉不得已上前看了一回,其中不過寥寥百餘字,簡述川蜀施行隔槽法,十年後被禁,可前因後果,乃至何爲隔槽,俱都未曾明說。

他看完之後,只覺得並沒有什麼不妥的,還是不捨得放棄,不由得道:“史家筆削春秋,所言未必屬實,川蜀當年酒稅大降,酒業凋零,未必是因那隔槽法,許也有旁的緣故,今次拿來改一改,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說不得就順利通行了。”

裴繼安早有預料,自袖中掏出一份文書遞得過去,道:“下官原也怕有旁的緣故,特又另行統算了一回,提舉且看。”

左久廉將那文書接過,皺著眉頭慢慢往下看。

這一份文書乃是以前朝川蜀、京畿、江南東路三處爲例,先後計算了施行隔槽法的前、中、後十年酒稅數量、酒竈數量、出酒數、酒糟數、酒戶數、酒水價格等等,並與從未施行隔槽法的洪州、定州一一做了對比,另有所有州縣總數列在一旁,叫人一目瞭然。

其餘要素全數未變,變的只是施行之法,酒稅之數在三十年間暴漲暴跌,復又逐漸穩定,而從未施行隔槽法的洪、定兩州,酒稅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如此明顯,叫人想要裝傻都不能。

然則左久廉看完之後,卻是不置可否,半晌纔將那文書收得起來,道:“一人所想,畢竟侷限,還是集思廣益更爲妥帖,我且報與同石參政,且看他如何評說。”

他見了這文書,自然看出隔槽法的弊端,可與利處相比,這弊端縱然稱不上微乎其微,不值一提,卻也沒有那麼重要了。

況且這一份東西雖然內容翔實,乍看上去,尋不出什麼破綻,畢竟只是裴繼安一人所爲。

不過一個下頭縣衙裡頭上來的小吏而已,無論從前出身如何,裴家早已不復往年,也多年未曾出得人才,與之相比,左久廉更願意相信科舉出來的舉子,並石啓賢手下日日參詳國是的僚臣。

——姓裴的覺得這隔槽法沒有改進餘地,多半隻是其人孤陋寡聞,放在旁人身上,未必會是如此,說不得用不了多久,就能尋出改進的良方來。

心中雖然如是想著,左久廉面上卻沒有表露太多,只安撫道:“這隔槽法如若順利施行,你當記一功!只是眼下暫待迴音,且回釀酒坊去盯著罷——那一處纔是根本,斷不能疏忽了。”

他才把裴繼安打發走,立時就打鈴叫來下頭小吏吩咐套馬,收拾好幾份上折同文書,匆匆出門而去。

*

左久廉到的時候,石啓賢正同手下商議司茶監事,讓他在門外稍等了片刻,才進得裡頭。

雖然隔著一道牆,那木門畢竟關不住聲音,左久廉方纔已是隱隱聽到裡頭動靜,他進門坐定之後,遲疑了一下,還是問道:“參政,是不是茶榷出了什麼問題?”

當著自家臂膀,石啓賢也沒有什麼避諱,只面色不愉地點了點頭,道:“雖然攆走了高粱,一時之間司茶監也找不到合適的人去接手,況且下頭茶商鬧得厲害,後頭站著許多人,朝中又個個盯著,十分不好施展。”

他說到此處,看向的左久廉時不禁更爲鄭重起來,肅聲問道:“你管著酒榷,這一處比茶榷更爲要緊,應當沒有什麼問題罷?”

賦稅來源統共不過那幾樣,能榨出餘油的更少,茶榷已經不中用了,要是酒榷再出什麼問題,他就是生了三頭六臂,倉促之間,也無法可想。

左久廉搖了搖頭,道:“旁的並無什麼,已是同七十二正店談妥了今歲增進酒水,釀酒坊中存數還夠兩個月,等新酒出來,雖然供應不上,不過拖一拖,應當也能……”

他越說越慢,到了最後,把另外半截話吞了回去,轉而問道:“參政,而今各處加起來,到得年末能增益幾何,夠不夠的?”

石啓賢搖頭道:“軍中用事,於銀錢一道上哪裡可能有個‘夠’字,況且那郭保吉向來是個獅子大開口的,他提他的數,自然不可能全數滿足。”

他稍停片刻,又道:“能得半數就不錯了——只是按著眼下情況,怕是半數也未必能湊得夠。”

左久廉嘆道:“話雖如此,只是陛下將籌銀之事交給參政,若是因爲糧秣、軍需不足不及致使翔慶失事……樞密院倒是罷了,我怕天家……”

周弘殷一向多疑,眼下病了這許久,將死不死,卻已經性情大變,不復往日英明果決,倒是越發寡恩起來,簡直全然應了從前馮蕉馮老相公的評判。

石啓賢接了籌銀之事,能做好還好,若是做不好,怕是難逃責罰。

“我自當盡力而爲,只是朝中賦稅有限,若再做逼催,怕是會鬧出事來,屆時更爲麻煩。”石啓賢回道。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實在只有這麼多,其餘並非人力所能爲也。

叫他強行逼稅,一是有傷人和,二是鬧大了,一樣要他來擔責,實在很沒有必要。

左久廉再不遲疑,道:“參政,下官有一法,當能暫渡難關,只是當中猶有些拿不準的,還得細細斟酌了再看。”

他取了裴繼安獻上的文書出來,置於桌案之上,展開之後,嘴上卻是不停,只將那隔槽法略作通述,可才說了沒幾句,就見石啓賢面上頓露恍然之色,問道:“莫不是燕朝蜀地的‘隔槽’之法?”

左久廉登時卡了一下。

石啓賢卻渾然未覺,把那眉頭微皺,低頭沉默片刻,將摺子前頭幾頁翻閱了一回,一邊看,一邊道:“先前一時忙得忘了,倒是略過了這樣一個法子,只是我記得這法子猶如猛藥,只可暫用,不可長用……”

他說到此處,果然已經看到後頭所書弊端處,神色更爲鄭重,拿起紙筆或圈或點,也不說話,只不住拿著那摺子反覆細看,最後才問道:“這隔槽之法,是誰人所獻?”

左久廉道:“上回議事時雖是已經商定了,又說年末要同七十二正店並各家酒樓通傳一回,提前收取來年酒稅,只我想著,畢竟不是良法,先前早有司茶監事,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要是按著如此來辦,先不說收回的銀錢依舊不夠翔慶所用,十有八九,又要惹得酒商聚衆鬧事。”

“因我等皆已羣策羣力,依舊找不出更好的法子,我便想著,不如以史爲鑑,看從前可有更爲合宜之術。”他說完這話,又指著桌上的摺子,“便著司酒監中官吏遍尋書冊,翻出這一個‘隔槽’之術。”

左久廉手中本來端著茶盞,此時將那茶盞放下,背也挺得更直,道:“只是這法子如同飲鴆止渴,我見得其中問題甚多,一時也不知當要如何填補,因緊急得很,便先取了過來,請參政一觀,可否將其稍作調整,去其壞處,取其妙處。”

他說這一番話,一點虧心之意都沒有。

在左久廉看來,裴繼安是自己手下,平日裡按著自己的分派辦事,其人獻上的法子,若無自己,哪裡到得了石啓賢面前,又如何能施行?

盯著自己的名頭出來,這隔槽之法便能備受重視,可要是叫人以爲是司酒監裡頭一個才入衙的小官提出,想也知道,並無多少人會在意。

這不過是爲了公事,並非自己有意吞功。

況且等到事情推行,他心中自然會記上姓裴的一筆,不會叫其白做工。

如此一買一賣,並無半點虧欠。

石啓賢自然不知道後頭這許多東西,他反覆品度之後,將摺子上頭的弊端測算數字謄抄出來,又同原本的酒稅提前預支數做一回比較,又比對用隔槽法之後,會增添的酒稅數額。

他做過三司副使,算學雖然稱不上極佳,卻也很過得去,算完之後,只覺得這新法確實弊端甚多,可利處更大,而那弊端要是提前防範,後續又慢慢消化,很可能不會有預想的那麼嚴重,最要緊的是,其中並無半分強迫之意,卻能引得酒商、酒販蜂擁而至,要是利用得法,很有可能湊夠陣前所要銀錢。

看清楚了這一點,石啓賢的眉毛都飛了起來,心中更是鬆了一口大氣,此時再看這文書,纔有空去打量旁的細節,笑著道:“這摺子是誰人所作?字、文皆是難得得很,更難得寫得十分清楚。”

又讚道:“你這一回是出了大力了,這一份東西非一朝一夕之力,非短時之功,是喊了多少人一起做的?”

石啓賢每日不知批閱多少奏報,一眼就能看出來這一份不厚的奏事裡頭要下無數功夫,尤其其中那些個對比,看著只是簡簡單單的數字堆疊,可想要浩瀚如海的宗卷、史料裡頭精準地尋出這些數字, 又談何容易?

想來是左久廉安排的人當中有那能幹的先擬了文稿框架,再尋出數字一一填得進去。

左久廉輕咳了一聲,道:“本爲下官份內之事,司酒監當爲朝中管酒稅,今次也不過是本職而已,不值當什麼。”

又道:“參政不如叫得左右一同看一看,能否尋出什麼改進之法。”

石啓賢搖了搖頭,道:“看自然是要看,卻不要想著能當什麼用——若是能尋出改進之法,難道前朝的都是傻子,沒有人曉得去做?”

又指著那摺子,道:“不過我原來倒是不知,司酒監中還有這般人才,雖然只是作文統算,能敘事到如此地步,實在也不多見了。”

再道:“我正下頭正缺個合用的文書官,此人姓甚名誰,現在何處?”

n.

第101章 兵分2路第203章 鬧事第262章 對比第339章 借力第340章 送親第367章 捉襟見肘第379章 求見第48章 差了10萬8000裡第368章 意外第291章 接人第12章 靠山吃山第99章 朱逢明第225章 眼紅關於更新第190章 關窗第236章 少與多第351章 挨罵第344章 姐妹情深第264章 鬆墨第51章 溫言暖語第8章 2家舊事第98章 何首烏第234章 酬與勞第227章 照料第219章 拳拳之心第305章 2邊第316章 對不住第174章 半成第341章 陳2娘第314章 錦衣夜行第144章 延續第95章 分辨第366章 奇怪第223章 私事第168章 晚啦第377章 奈何第165章 冤家路窄第194章 清醒第364章 0密1疏第36章 倒挖牆腳第118章 交代第81章 蜜餞第331章 青眼第7章 1夢300年第192章 上門第376章 疥癬第114章 合情合理第278章 避讓第379章 求見第262章 對比第199章 爭執第100章 心生邪念第345章 和離第299章 差遣第64章 遠行第52章 吃還是做第203章 鬧事第52章 吃還是做第324章 安排第71章 悉心教子第239章 印章第284章 閑話第245章 莫不是傻子罷第223章 私事第282章 種瓜吃瓜第92章 偶遇第303章 扶不起第153章 背書第325章 封門第42章 遝來第375章 奇怪第33章 轉機與無恥第183章 拒絕第123章 教養第225章 眼紅第180章 3腳貓把戲第371章 失散第192章 上門第316章 對不住第116章 反省第68章 銀錢與禮請假條第114章 合情合理第331章 青眼第288章 字跡第197章 借調第86章 瞪得好兇第84章 親家第170章 幫忙第216章 雞與魚第218章 畢竟不美第359章 欺軟怕硬第152章 跑馬第297章 決定第139章 母子第28章 從裡到外大好人第48章 差了10萬8000裡第115章 不自信第155章 意下如何第20章 無趣
第101章 兵分2路第203章 鬧事第262章 對比第339章 借力第340章 送親第367章 捉襟見肘第379章 求見第48章 差了10萬8000裡第368章 意外第291章 接人第12章 靠山吃山第99章 朱逢明第225章 眼紅關於更新第190章 關窗第236章 少與多第351章 挨罵第344章 姐妹情深第264章 鬆墨第51章 溫言暖語第8章 2家舊事第98章 何首烏第234章 酬與勞第227章 照料第219章 拳拳之心第305章 2邊第316章 對不住第174章 半成第341章 陳2娘第314章 錦衣夜行第144章 延續第95章 分辨第366章 奇怪第223章 私事第168章 晚啦第377章 奈何第165章 冤家路窄第194章 清醒第364章 0密1疏第36章 倒挖牆腳第118章 交代第81章 蜜餞第331章 青眼第7章 1夢300年第192章 上門第376章 疥癬第114章 合情合理第278章 避讓第379章 求見第262章 對比第199章 爭執第100章 心生邪念第345章 和離第299章 差遣第64章 遠行第52章 吃還是做第203章 鬧事第52章 吃還是做第324章 安排第71章 悉心教子第239章 印章第284章 閑話第245章 莫不是傻子罷第223章 私事第282章 種瓜吃瓜第92章 偶遇第303章 扶不起第153章 背書第325章 封門第42章 遝來第375章 奇怪第33章 轉機與無恥第183章 拒絕第123章 教養第225章 眼紅第180章 3腳貓把戲第371章 失散第192章 上門第316章 對不住第116章 反省第68章 銀錢與禮請假條第114章 合情合理第331章 青眼第288章 字跡第197章 借調第86章 瞪得好兇第84章 親家第170章 幫忙第216章 雞與魚第218章 畢竟不美第359章 欺軟怕硬第152章 跑馬第297章 決定第139章 母子第28章 從裡到外大好人第48章 差了10萬8000裡第115章 不自信第155章 意下如何第20章 無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亚市| 威海市| 永胜县| 永仁县| 栖霞市| 金塔县| 南安市| 平远县| 桓台县| 江源县| 三门峡市| 普宁市| 石屏县| 沙坪坝区| 黔江区| 永泰县| 乡城县| 桐乡市| 阿拉尔市| 米易县| 东乡族自治县| 尖扎县| 临汾市| 始兴县| 志丹县| 临澧县| 田东县| 黎川县| 彝良县| 仁化县| 柯坪县| 赞皇县| 乌兰浩特市| 河西区| 钟祥市| 都江堰市| 清原| 北碚区| 方正县| 乾安县| 沈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