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21章 奇兵出擊

、、、、、、、、、、

片刻,侍衛領著一名六十歲左右的老者進來,他上前跪下行禮,“小民班德,拜見漢王殿下!”

賈詡在一旁介紹道:“這位班德老人原來也是烏桓部落的一名酋長,幾年前他的部落全部轉爲農耕,在雕陰縣一帶生活,因不堪匈奴人的沉重賦稅,他便率領族人遷入關中,被安置在安定縣一帶,他對洛水的情況非常熟悉。”

劉璟點點頭,上前扶起他笑道:“對於轉爲農耕的牧民我一向是非常歡迎,不用多禮,請起!”

班德顯得很激動,他又自告奮勇道:“我和烏桓大酋長魯昔很熟悉,小民願意替殿下去勸說酋長歸降漢國。”

“這件事倒不用著急,不過我想知道,你們在轉爲農耕後,還是維持從前遊牧部落的生活方式嗎?”

這是劉璟最感興趣的問題,到目前爲止,他接觸不少遊牧民族轉爲農耕民族,但無一例外都是被官府強行安置,對於這種自願轉爲農耕的遊牧民族,劉璟還是第一次遇到,對他們目前的生活充滿了好奇。

班德苦笑一聲說:“農耕和遊牧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光是定居和移居那麼簡單,才一年的時間,變化很大,關鍵是家家戶戶對自身的利益愈加看重,尤其是年輕人,都不願再拿出財物奉養部落長老,年輕人還大多改了漢姓,習說漢語,我這個酋長其實也已名存實亡,現在我只是一個族長,只能管束到我的兄弟侄。”

劉璟點了點頭,這和他的想法基本吻合,生產方式改變,生活方式和化都必然會改變,漢化不可避免,適應遊牧生活的部落制會自然解體消亡,尤其年輕人更願意接受漢化洗禮,不過他也沒有想到,才一年的時間,變化就這麼大,但轉念又一想,他們已經轉爲農耕好幾年了,應該早就有了變化。

這時,賈詡又提醒劉璟道:“殿下不想問問洛水的情況嗎?”

一句話提醒了劉璟,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烏桓騎兵會不會沿洛川道殺向關中,他便問道:“魯昔已經集結兵力,老丈認爲他會沿洛水南下,進入關中嗎?”

班德低頭想了想道:“魯昔有沒有攻打關中的想法我不知道,不過現在是六月,正是洛水的漲水期,河牀已被淹沒,尤其宜云谷北面一段約十里程,叫做白馬峽,那裡水流湍急,兩邊是峭壁斷崖,高山阻隔,根本無可行,除非他們乘羊皮筏南下,否則他們只能等到冬天。”

“冬天可以步行南下?”劉璟又追問道。

“冬天洛水結冰,當然可以從冰面上南下,其實在八月入秋以後,河水漸漸枯小,便可以沿著河牀南下,不再需要乘羊皮筏。”

劉璟負手來回踱步,聽這位老人的意思,只是因爲白馬峽一段水流湍急而無法南下,但如果烏桓人使用大型皮筏,就可以載人馬進入關中,還是有一定威脅。

這時,班德又小心翼翼道:“殿下,小民並不認爲烏桓人會進兵關中。”

“爲何?”劉璟看了他一眼問道。

“因爲烏桓人沒有進兵關中的野心,從來沒有過先例,幾年來,烏桓人都生活在匈奴的陰影之下,爲生存而掙扎,從未想過要進軍中原。”

劉璟當然相信烏桓人沒有這種野心,但如果是在匈奴人的威逼之下,就難說了。

他也不說破,便點點頭笑道:“多謝老丈解惑,我會盡力幫助烏桓人擺脫匈奴人的控制,希望老丈暫住幾日,或許我還有用老丈之處。”

班德感激不盡,跪下磕頭,慢慢退了下去,劉璟隨即對法正道:“立刻傳令漢軍率一萬軍沿洛水北上,在宜云谷一帶紮營,令他們務必在江面上拉起攔江鐵。”

法正立刻去書寫軍令,這時,劉璟又問道賈詡,“軍師覺得我是主動出擊迎戰烏桓騎兵,還是防範匈奴,閉關不戰?”

賈詡笑了笑道:“這個問題很微妙,也很難回答,我說可以出擊,也說不能出擊,關鍵就在劉去卑,如果我們能拖住匈奴,那麼我們就可以全力進攻烏桓。”

劉璟沉思片刻,冷然道:“要想拖住匈奴,最好便是出奇兵!”

奢延海位於長城以北,河套以南的茫茫荒漠之中,數十條河流注入,最終形成了一面波光萬頃的淡水湖泊,它和居延海一起被稱爲塞北最明亮的兩顆明珠,漢朝時,在東面的奢延水南岸曾設奢延縣,由於匈奴入侵,縣城已廢棄。

奢延海四周被戈壁和草原間雜著包圍,沿岸十幾裡內綠草茵茵,牧草豐美,遼闊的牧場和充足的水源使這裡成爲劉去卑本部落的過冬之地,夏天他們一般都會返回河套平原。

但今年卻不同往年,因爲青壯皆隨劉去卑南下,十餘萬婦孺也就沒有北遷河套,而是留在了奢延海,不斷供給前方將士大量牛羊。

這天中午,在距離奢延海約兩裡外的一片森林旁,一支千人的騎兵正疾速向北奔馳,這支騎兵正是馬岱率領的劉璟直屬騎兵,在經過五六天的修養和補充兵源後,他們又再次上,奉劉璟之令,出奇兵襲擊奢延海,劉去卑的老巢。

這時,騎兵已經奔至森林盡頭,一名熟悉地形的軍侯對馬岱道:“將軍,休息一下吧!再向北走就是長二十里的荒漠了。”

馬岱勒住戰馬,見不遠處有一條小河,便下令道:“去河邊休息!”

士兵們紛紛調轉馬頭,將不遠處的小河奔去,片刻,小河旁邊人聲鼎沸,熱鬧異常,人馬痛飲這清澈甘甜的河水,河水冰涼,在炎熱的夏天簡直就如天堂一般,不少士兵都跳進了河水中。

馬岱也翻身下馬,找了一處草地坐下,一名士兵灌了一壺水遞給他,馬岱喝了幾口水,打量一下四周的地形,北方隱隱可見巨大的山巒,近處是白亮亮的戈壁灘,在陽光直射下,熱氣流動,儼如火爐一般。

他眉頭一皺,問帶的軍侯李淯道:“難道一定要走戈壁嗎?沒有別的捷徑?”

李淯父親是商人,他從小跟隨父親多次往返草原和關中,對這邊的地形非常熟悉,他笑了笑道:“遠處的山脈叫白于山,山上修築有長城,從這裡到白于山約二十里,一都是荒漠,也有一點綠色植物,但大部分是戈壁,過了白于山就是草原,再向北走五十里就到奢延海,夏天走山腳這一段荒確實很痛苦,不過我知道一條綠,約一里寬的草地,直通過山峽谷,匈奴人南下必走這條綠。”

馬岱大喜,“這條綠在哪裡?”

李淯一指東面,“沿小河向東走幾裡便到!”

馬岱猛灌幾口涼水,暑氣頓消,他下令道:“休息半個時辰後出發!”

.........

漢軍騎兵向西奔行數裡,便漸漸抵達了所謂的綠,確實名副其實,在周圍一片熾熱白亮的戈壁灘上,這塊一里寬的綠地顯得格外突出,也格外的養眼,就像一幅綠色地毯,直通遠方的白于山脈。

就在這時,兩名斥候疾奔而至,向馬岱抱拳稟報道:“啓稟將軍,在前方山谷處發現了匈奴人的補給隊,上萬只的羊羣。”

馬岱和副將冷苞對望一眼,馬岱急問道:“有多少軍隊護衛?”

“人倒不多,除了幾十名牧民外,護衛騎兵只有人左右。”

“這麼少的騎兵?”馬岱眉頭微微一皺,這麼少的騎兵能做什麼。

這時,嚮導官李淯笑道:“馬將軍有所不知,這裡的護衛騎兵不是防我們襲擊,而是用來防狼,這麼多羊羣,夜間一定會引來大批野狼,但野狼雖多,騎兵也夠了。”

馬岱這才恍然,其實他也應該知道,在河西也一樣需要防狼,只是他在漢軍多年,河西胡人的防狼習慣他一時有些忘了。

冷苞眼中有一種掩飾不住的興奮,他摩拳擦掌道:“只有人,我們完全可以聚而殲之,不留活口。”

馬岱想了想道:“其實不必殲滅,堵截住北面的回,讓出南面通道,讓他們去向劉去卑報信,逼劉去卑北撤,我們的目的不就達到了嗎?”

冷苞一拍腦門,忍不住笑了起來,“我真是糊塗了,我們就是要讓劉去卑知道危險,還全殲做什麼?”

馬岱點點頭,“事不宜遲,我們馬上行動。”

他當即兵分,命李淯率五人守峽谷,防止匈奴人逃回奢延澤報信,其餘兩千五人兵分兩,馬岱率一部從東北方向進攻,冷苞率一部從西北方向進攻,兩面夾擊匈奴人補給隊。

部署完畢,馬岱翻身上馬,大聲令道:“弟兄們賣力一點,晚上可以飽吃一頓烤羊肉。”

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188章 彭澤生變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56章 再回劉府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555章 再起風雲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359章 蘄春風雲(六)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65章 請君入甕第152章 主堂爭執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348章 夜戰安陸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14章 初入劉府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744章 坐地抽傭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727章 南北夾擊(下)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1123章 最後談判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416章 視察西陵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94章 不想遇見第1127章 漢魏決戰(上)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446章 曹劉和談第595章 秋收時節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1066章 視察河西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20章 蔡氏劍館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355章 蘄春風雲(二)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23章 一戰成名第1054章 交州風起第344章 誘惑和顧慮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799章 神秘來客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120章 徐庶溫酒話首謀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1060章 賈詡毒計第54章 兩個方案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84章 驗功第995章 激戰會縣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510章 劉璋之死第1107章 中原大戰(六)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749章 三方角力(上)第509章 漢中失利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239章 攔路再獻計第510章 劉璋之死
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447章 陶湛探營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450章 魯肅使楚(中)第188章 彭澤生變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56章 再回劉府第591章 煩心消息第555章 再起風雲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359章 蘄春風雲(六)第1083章 各尋出路(上)第65章 請君入甕第152章 主堂爭執第265章 諸葛之思第535章 漢中風雲(五)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816章 初戰匈奴第596章 討價還價第223章 有才自遠方來第916章 魏吳結盟第1100章 攻克許昌第130章 陶家的禮物第159章 孫權的兩難第348章 夜戰安陸第102章 各有理由第14章 初入劉府第22章 臺前臺後的較量第619章 祁山道胡賊第744章 坐地抽傭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727章 南北夾擊(下)第1007章 嫁妝風波第1123章 最後談判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235章 偷樑換柱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416章 視察西陵第765章 江東風雲(九)第186章 浴血大戰第94章 不想遇見第1127章 漢魏決戰(上)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315章 危機深伏第329章 張機建議第1027章 最後希望第858章 援軍到來第648章 鄴都風起(下)第446章 曹劉和談第595章 秋收時節第476章 收藏之器第593章 家賊難防第110章 黃府家宴第1066章 視察河西第533章 漢中風雲(三)第709章 陶政的新官第20章 蔡氏劍館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495章 再見劉琦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295章 願效犬馬之勞第1016章 重要情報第70章 劉備的思慮第475章 合巹之禮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355章 蘄春風雲(二)第830章 刺殺羌王第472章 甘露寺相見(下)第1051章 難容政敵第612章 曹氏父子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23章 一戰成名第1054章 交州風起第344章 誘惑和顧慮第442章 柴桑突圍(下)第799章 神秘來客第1039章 鄴都大案第120章 徐庶溫酒話首謀第840章 會稽有變第1060章 賈詡毒計第54章 兩個方案第566章 張任首戰第84章 驗功第995章 激戰會縣第745章 豫章之痛第510章 劉璋之死第1107章 中原大戰(六)第710章 族人南歸第650章 孫夫人的拒絕第18章 又見蔡夫人第749章 三方角力(上)第509章 漢中失利第885章 舉兵投降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896章 地價的煩惱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239章 攔路再獻計第510章 劉璋之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尔勒市| 青冈县| 平湖市| 高尔夫| 凤台县| 嵊泗县| 望江县| 永州市| 城口县| 石河子市| 万全县| 赤峰市| 昌图县| 齐河县| 清水河县| 开化县| 莱州市| 东宁县| 泊头市| 涪陵区| 鲁山县| 怀柔区| 扬州市| 厦门市| 嘉善县| 綦江县| 苍溪县| 沅陵县| 陆良县| 四会市| 茶陵县| 浠水县| 墨竹工卡县| 江西省| 竹山县| 彭山县| 元朗区| 深水埗区| 东乡族自治县| 绥芬河市| 阿克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