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六十六章 陳登的親近

看著陶商一臉迷惑不解的樣子,郭嘉似是很開心,自己屬於弱勢羣體,被姓陶的小子隨便拿捏,郭嘉這一陣心中一直挺憋屈的。

身爲一個空有滿腹才華,卻因爲硬實力不濟而受制於他人,郭嘉一直在找機會翻這一盤。

今兒好不容易有一個看似可以反客爲主的機會,雖然只是心理上的自我安慰,但郭嘉依舊爽得很。

這就是所謂的阿Q精神吧。

“你對陳元龍的家世不熟悉?”郭嘉挑了挑眉,問明顯不甚了了的陶商。

“你對陳登的家世很熟悉?”陶商反問了一句。

“還行吧。”郭嘉笑著言道:“天下十三州有名氣的士族,郭某都是熟記於心的。”

陶商疑惑的看著他,奇道:“你一個寒門子弟,記那麼多世家幹什麼?”

郭嘉嘿然一笑,悠然回道:“當然了,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士族各家中人早晚都是要登上天下政臺的,萬一郭某騰達了,關鍵時刻跟他們交手,說不定就可以憑藉對其的熟知,一朝借勢弄死他們。”

陶商聞言恍然,同時心中也得對這位鬼才先生的品性鄙視了一番。

他腦中牢記這麼多有勢力的人物……竟然是爲了今後能夠找機會弄死他們?

真是缺了大德了。

“那你跟我說說,陳登的家世是什麼樣的?”

郭嘉慢悠悠的道:“說起來陳元龍這個人,確實是挺有意思,徐州糜、王、曹、趙四大家族跟他的家室相比,其實根本連臺面都擺不上,他父親陳珪乃是沛國相,他從叔父陳琮乃是汝陰太守、從伯父陳瑀乃是吳郡太守,從祖陳球官至太尉,曾祖父陳亹乃是廣漢太守……”

陶商詫然的看著如數家珍的郭嘉,張口結舌的有些不知所措。

“你連人家祖上四代人都刨出來了,哪裡是光想著弄死他?你是存了心思想要滅他全家吧。”

郭嘉聞言聳了聳肩,道:“知己知彼,很稀奇嗎?郡相以上或是邑比兩千石以上的官職人員的姓名家世,一百年以內的郭某全都瞭如指掌。”

陶商定定的看著郭嘉,道:“那你對我丹陽陶家瞭解多少?”

郭嘉笑了笑,道:“放心,郭某隻知道令尊陶刺史之生平,其餘的一概不知,你無需怕我知道你的底細。”

陶商好奇的看著他,道:“爲何不知?”

“這還不簡單……郭某不知道,那就說明你陶家四代之內,除了你爹之外,沒有一個能熬到太守以上的……唉,身爲士族,多少有點顯單薄了。”

好吧,又被古代人鄙視了,陶商甚感慚愧。

二人又將話題引回到陳登家族。

“陳家四世中,郡守諸侯出了一溜,還有太尉這樣的三公之尊,按道理,他們的聲勢當遠在四大家族之上,不過照目前這個情況來看,陳家在徐州之地的作爲,似乎是低調的緊啊。”陶商若有所思的感慨道。

郭嘉慢悠悠的道:“這就是陳家的精明之處了,雖然郭某並不認識下邳陳氏中人,但依照他們族中的盛況來看,自陳珪賦閒之後,其嫡長子陳登就一直潛身縮首,但有此等家世之人,想必應非胸無大志,特別是今天他遠從百里之外前來犒軍的舉動,便可證明……此人想必是不圖虛名,且有大志,只是未遇明主而已,或是在等待一個契機,不然依他的家世,挾一州才學之力,入幕各諸侯之府,不是不可能的。”

陶商的眼珠子轉了一轉,半晌才疑惑的道:“你的意思,陳登今日來此,莫不是想來考察我的?他把我當成了那個契機了?”

郭嘉從背後拿出酒葫蘆,“咕嚕咕嚕”的灌了一口:“很有可能。”

陶商皺了皺眉,頗感疑惑:“可我現在,只不過是個白身之人,他既有這樣的家世,爲何還要考察於我?若是因爲我徐州刺史嫡長子的身份……原先爲什麼不主動示好?”

郭嘉嘿然一笑,伸手一指陶商,道:“別的郭某說不準,但我覺得,現在的你一定已經不是白身了!”

陶商聞言不由得氣笑了:“我是不是白身,我自己心裡還沒數嗎?”

“你離開徐州多長時間了?”郭嘉慢悠悠的道。

陶商低頭仔細的算了一下:“少說也得有一年了。”

“一年時間,物是人非……朝廷若有明文敕封,怕是也應該先送到徐州的刺史府,而絕非直接送到你這個出征在外的飄零人手上,是這個道理不?”

郭嘉的話,令陶商頗感詫異,朝廷會對自己有明文敕封?

或者說,董卓會對自己有明文敕封?

自己可是在汴水之戰,活生生從他手裡分走了數十位公卿的人啊。依照董卓那種兇暴狠戾的個性,不把自己抽筋拔骨,摁在地上摩擦就已經很給自己面子了,他還會給自己官坐?

“你說的話,可有什麼依據?”陶商疑惑的看郭嘉。

郭嘉雙手一攤開,無奈道:“都是郭某自己揣測的,沒有任何證據,郭某離開老家也很久了,有些消息還未必有你靈通,你不知道的,我又到哪裡知道去?”

說到這,卻見郭嘉面露微笑,道:“不管怎麼樣,你現在都應該好好的去籠絡一下陳登,這對你來說是一個機會,而且你是不是白身,我覺得不用特意等到回彭城才知道,陳登一定是知曉箇中細節,你稍後可以垂詢於他……他適才不說,也純粹是因爲禮節僭越之道,你若以誠相待,他定然會對你知無不言,至於今天你我這麼長的一番對話,念在這買賣是頭次,郭某就算便宜點,收你一塊麟趾金就是,可以欠債……等你進了家門再還我。”

陶商皺著眉頭看郭嘉,嘿道:“以誠相待?我對你以誠相待,你怎麼對我沒做到知無不言?”

郭嘉收起笑容,哼道:“搞搞清楚,郭某可是你綁來的,再說了,你見過誰家以誠相待之人天天派手下拿個破弩埋伏在我身邊了?郭某現在半夜起來撒潑尿都感覺不消停!”

“那你還跟我說這麼多幹嘛?”

“還不是爲了掙點錢,以後找機會跑回鄉也算有個盤纏。”

……

……

犒軍已畢,陶商便在帥帳內與陳登薄宴詳談。

在這裡雖然是陶商做主,但帳內宴品美酒,都是陳登從東陽縣帶來的,所以在理論上講,這頓飯算是陳登做東了。

陶商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自己這趟遠征在外,好像除了打仗,乾的最頻繁的事,就是喝酒局。

陳登入席之後,便直接誇讚陶商,道:“長公子此番出征一載有餘,陽人、虎牢、汴水三戰揚我徐州之名,更兼深入三河之地討伐白波賊寇,帶回十萬人丁,如此戰績,回了彭城之後,陶使君必感老懷大慰,公子功勞不淺。”

陶商謙虛的擺了擺手,嘆道:“陳縣尊謬讚了,陶某愧不敢當,別的倒是還好說,只是這十一萬白波軍餘衆,陶商事前未曾與父親商量便擅自做主遷回徐州,父親心中對此是怎麼想的,說實話,陶某心中還是有點忐忑。”

陳登語氣溫和:“看來公子對這件事是當真不知情啊,公子可知曉,依你目前的身份,陶使君就算是刺史,但你自行安排白波軍衆,也不是不可以做主的,就看公子跟陶使君怎麼打商量了。”

陳登話中有話,陶商一下子就聽出來了。

看來,自己果然已經不是白身……郭嘉的眼光果然毒辣。

那一塊麟趾金花的還真值。

“陳縣尊,陶某出征在外,這徐州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我真的是一點都不知情,還望陳縣尊能夠先告知於我……你放心,我回去一定裝傻,假裝什麼都不知道。”

陳登聞言不由失笑,搖頭道:“公子說的哪裡話?區區小事,登不過是不願意越俎代庖替使君告知公子,既然公子想知道,說出來也無傷大雅。”

頓了頓,便聽陳登爲陶商解釋道:“公子可知道你已經上了月旦評之事?”

陶商的臉一下子黑了,點了點頭。

陳登見狀繼續道:“汝南許子將十句金言評公子,令天下側目,另有原尚書郎許靖,代豫州刺史孔伷薦,舉公子爲潁川孝廉,公子戶籍不在潁川,此舉本不合法度,但沒曾想到,朝廷居然批準了,且還直接授予了公子官職。”

陶商聞言心中一驚,舉孝廉不能參加當地應考還能被準?這一定是董卓那狂老頭搞的貓膩。

“朝廷,封我什麼官?”

陳登長嘆口氣:“凡舉孝廉者,饒是士族名門,徵辟初起亦不過是縣令或是尉使之職,登二十五歲被舉至今,亦不過是任東陽縣一縣之長,但在同歲人中,已屬難得!可朝廷敕封公子的職務,居然是丹陽郡守,邑比兩千石!”

“丹陽郡守?”陶商吃了一驚:“朝廷居然直接給我一郡之地!?”

陳登看到陶商吃驚的模樣,點頭道:“舉孝廉者,有的人爲朝廷效力終身,若能統領一郡,已屬難得,實不像公子的起步,竟然比旁人操勞一生的成果還要大,焉能不爲天下側目?”

陶商現在明白陳登一直潛身縮首,爲何突然卻要來親近自己了。

很顯然,一個在十七歲就能成爲一郡之主的少年,陳登是很感興趣的。

“哦,對了。”陳登似是想起了什麼,臉上突然有了一絲笑意,道:“朝廷不但敕封公子爲丹陽郡守,還將那太平公子的雅號一併贈予了公子,從今往後,這太平公子的名頭,怕是要跟隨長公子您終身了。”

陶商聞言,臉都變綠了。

董卓老賊……安敢如此故意噁心人乎?!

第二百九十二章 陶應獻三策第四百二十一章 周倉比武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世強將第六百六十九章 做戲做真第四百七十一章 放火燒山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與趙雲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路兵馬第七百五十五章 骨肉兄弟第四百一十章 諸葛家歸附第三百三十六章 郭嘉的宣言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應與江東犁第八百一十六章 狼騎之威,陷陣之志第七百零七章 一夫當關第六百八十三章 彼此博弈第五百九十三章 以慢打快第八百七十三章 江陵亂第八百零九章 曹劉計陶第三百九十九章 交換俘虜第三百六十五章 陶謙病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除爲期第三百二十五章 漏風英雄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三章 陶應裝憨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五百零一章 銀河射手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八百四十九章 荊 南第六百四十八章 悲觀主義者黃敘第二百七十二章 君子與溫侯第一百七十七章 瑯琊諸葛第四百八十八章 傷心的俘虜袁譚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任太守第四百九十六章 貼身婢女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八百七十二章 平定荊南第八百零五章 馬家父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 奉第八百七十四章 劉備的苦惱第七百五十三章 暗流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見曹操袁紹第五百五十九章 神鬼八陣圖第八百三十一章 關羽的戰策第四百九十三章 二使說曹操第一百四十二章 終定白波谷(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夏侯第四百四十八章 袁術之妾與袁術之女第五百二十章 二將露怯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第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甫嵩的想法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衰落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川張任第八十七章 難民第三百四十三章 濮陽麥田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九百二十章 出其不意第八百二十九章 十戰將第二百一十九章 四方的情報(二合一章節)第三十八章 攻城戰第四百二十三章 安排佈置第八百六十八章 反擊龐統第四十三章 虎牢關第六百九十八章 救出張燕第一百三十八章 匈 奴(二合一章節)第八十五章 狄道女第五百九十三章 以慢打快第九百一十一章 兄弟再見第五百六十章 神勇阿飛第八十一章 附 庸第七百八十一章 進攻曹仁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應與江東犁第八十五章 狄道女第八百四十八章 各有勝敗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一百九十一章 陳登薦才第三百八十九章 鬥呂布第四百零一章 周瑜與諸葛亮第三百三十四章 絕色雙驕第八百八十六章 劉備的勸諫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軍成型第八百六十一章 藥 至第八百二十一章 流言蜚語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第六十六章 中 丞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將之才第八十七章 難民第八百一十三章 糧谷之戰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七百四十一章 後起之秀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二百七十七章 羣雄逐鹿的開端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狐貍和小狐貍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四百五十四章 甩手縣尊司馬懿第三百二十九章 沛國抗曹第六十五章 初 會第八百七十二章 膽大的丁奉第三百八十三章 諸葛連弩第六百一十三章 神射黃忠
第二百九十二章 陶應獻三策第四百二十一章 周倉比武第六百一十四章 當世強將第六百六十九章 做戲做真第四百七十一章 放火燒山第三百九十章 呂布與趙雲第二百四十九章 三路兵馬第七百五十五章 骨肉兄弟第四百一十章 諸葛家歸附第三百三十六章 郭嘉的宣言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應與江東犁第八百一十六章 狼騎之威,陷陣之志第七百零七章 一夫當關第六百八十三章 彼此博弈第五百九十三章 以慢打快第八百七十三章 江陵亂第八百零九章 曹劉計陶第三百九十九章 交換俘虜第三百六十五章 陶謙病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除爲期第三百二十五章 漏風英雄第一千零二十章 忠臣第三百章 唯纔是舉(第四更,求訂閱)第三百二十三章 陶應裝憨第九十章 落筆焚牘第五百零一章 銀河射手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八百四十九章 荊 南第六百四十八章 悲觀主義者黃敘第二百七十二章 君子與溫侯第一百七十七章 瑯琊諸葛第四百八十八章 傷心的俘虜袁譚第一百八十六章 新任太守第四百九十六章 貼身婢女第二十七章 孝廉第八百七十二章 平定荊南第八百零五章 馬家父子第一百二十五章 楊 奉第八百七十四章 劉備的苦惱第七百五十三章 暗流第二百五十一章 又見曹操袁紹第五百五十九章 神鬼八陣圖第八百三十一章 關羽的戰策第四百九十三章 二使說曹操第一百四十二章 終定白波谷(二合一章節)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夏侯第四百四十八章 袁術之妾與袁術之女第五百二十章 二將露怯第八百六十一章 小歇於彭城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第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皇甫嵩的想法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衰落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川張任第八十七章 難民第三百四十三章 濮陽麥田第七百九十九章 同歸於盡第九百二十章 出其不意第八百二十九章 十戰將第二百一十九章 四方的情報(二合一章節)第三十八章 攻城戰第四百二十三章 安排佈置第八百六十八章 反擊龐統第四十三章 虎牢關第六百九十八章 救出張燕第一百三十八章 匈 奴(二合一章節)第八十五章 狄道女第五百九十三章 以慢打快第九百一十一章 兄弟再見第五百六十章 神勇阿飛第八十一章 附 庸第七百八十一章 進攻曹仁第二百一十五章 陶應與江東犁第八十五章 狄道女第八百四十八章 各有勝敗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舅與甥第一百九十一章 陳登薦才第三百八十九章 鬥呂布第四百零一章 周瑜與諸葛亮第三百三十四章 絕色雙驕第八百八十六章 劉備的勸諫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軍成型第八百六十一章 藥 至第八百二十一章 流言蜚語第二百二十四章 開 戰第六十六章 中 丞第七百四十二章 大將之才第八十七章 難民第八百一十三章 糧谷之戰第九百零三章 長 安第七百四十一章 後起之秀第八百六十章 左右忽悠第二百七十七章 羣雄逐鹿的開端第五百四十五章 老狐貍和小狐貍第四百二十六章 丹陽兵本部第四百五十四章 甩手縣尊司馬懿第三百二十九章 沛國抗曹第六十五章 初 會第八百七十二章 膽大的丁奉第三百八十三章 諸葛連弩第六百一十三章 神射黃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原市| 德保县| 阿拉善左旗| 高台县| 信丰县| 云安县| 宁化县| 乾安县| 黔东| 泸西县| 昭平县| 满洲里市| 手游| 泸水县| 禹城市| 康马县| 鄂托克前旗| 调兵山市| 历史| 长汀县| 积石山| 桂阳县| 合作市| 芜湖市| 天等县| 邯郸县| 宝清县| 湟源县| 武强县| 阜阳市| 鄂尔多斯市| 九龙县| 商南县| 景谷| 吴桥县| 吉林市| 城市| 乐安县| 邢台市| 元江| 甘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