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一十九章 四方的情報(二合一章節)

齷齪的想法被人看穿了,陶商覺得自己很沒面子。

被古人鄙視了,著實是跌了穿越人士的份。

看著陶商有些發白的臉色,王允重重的“哼”了一聲,道:“你也不用跟老夫斡旋爭執,老夫最多就能等你一年!”

“一年?”陶商聞言似是有些驚詫,摸著光滑的下巴道:“這時間是不是有點太急了些?”

王允的面色沉了一沉,認真思考了一會,卻是果斷搖頭道:“不能再拖了!這對老夫來說,已經是極限了,你若是肯答應,那老夫現在便可以收你的弟弟爲學生,如何?”

陶商眼珠子一轉,計上心頭。

他暗道不管怎麼樣,權且先讓陶應拜在王允的門牆之下,至於自己一年之內到底能不能辦得到除掉董卓,那就是另說了。

真有意思,誰玩不過誰呀。

王允似是看出來了陶商的小心思,嘿然一笑,道:“你也不用算計老夫,老夫好歹也是在朝堂上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人,還不至於中了你的道!一年之後,咱倆說好的事你若是辦不到,老夫便將這個學生逐出門牆,並廣爲天下告知,然後老夫便和貂蟬回返長安,自行去解決董卓之事,太平公子看老夫的這個提議如何?。俊?

陶商恨不能撲上去一巴掌將這老頭子了結。

老而不死是爲賊!

說的就是他吧。

這不是逼我發飆麼?

算了,這師還是不拜了。

也不知是不是看出陶商想要反悔,王允突然哈哈一笑,也不管陶商答不答應,直接就對陶應言道:“孩子,愣著幹什麼?叫老師啊?”

陶應傻乎乎的叫了一聲:“老師。”

得了,這回這事算是徹底坐成了。

……

……

王允留在府內沒有出來,裝大尾巴狼目送他們離家,貂蟬則是代表義父送陶氏兩兄弟出了宅院。

貂蟬的表情頗有些憂慮,很顯然,姑娘對於陶商能否除掉董卓的事,有些摸不準成。

也是因爲她對陶商有著莫名的期待,

她憂慮的看著陶商,剛要開口詢問,卻見陶商衝著她微微一笑,安慰道:“放心吧,我答應過你的事,就肯定能辦的到,只是今天讓義父提前給我擺到了檯面上而已,看來我確實得抽手開始處置此事了。”

貂蟬聽陶商說的如此自信,心中不由得開始安定了下來。

她低頭揪了揪自己的裙襬,遲疑了片刻方纔自責的言道:“都是我的錯,又害你得想辦法做這麼難做的事情……”

陶商隨意的揮了揮手,笑道:“跟你有什麼關係,董卓遺禍天下,天下諸人皆欲除之,就算是沒有你和你義父,我身爲漢臣,也得想辦法對付,他回去告訴你義父,讓他一年之後,就等著拿董卓的人頭鑑賞把玩吧?!?

聽陶商說的這般篤定,貂蟬自責的表情方纔有些舒緩,她使勁的點了點頭,終於露出了發自內心的笑容。

待貂蟬送完二人回府去了之後,陶商的臉就一下子垮下來了。

陶應在一旁小心翼翼的看著陶商,輕聲詢問道:“大哥,這事……是不是不像是你說的那麼容易???”

小夥子也不是全傻,多少還能看明白點輕重緩急。

陶商長嘆口氣,搖頭道:“二弟啊,全天下的諸侯聯合,在酸棗彙集了二三十萬兵馬,都沒把那老匹夫怎麼樣,王允這老不死的一張嘴就讓你哥我去弄死他,你覺得這事真那麼容易嗎?”

陶應聞言顯得很是驚詫。

“那你還答應他?這豈不是畫地爲牢。”

陶商欣慰的拍了拍陶應的肩膀,道:“畢竟是爲了你給他當學生的事,算是給你爭得了一個好的名聲,大哥我說什麼也得把這事辦了……還有,你剛纔的那個成語用的很有水平……畫地爲牢,事前沒有人教你吧?”

陶應重重的搖了搖頭。

“很好,孺子可教也。”

“大哥,你對我真好。”

“你知道就行。”

……

……

回了丹陽郡守府,陶商便命裴錢去把郭嘉找來。

要對付董卓,陶商並不是完全沒有計劃,但知己知彼,方纔能百戰百勝,他需要一些董卓的情報。

少時,郭嘉來了,陶商也不跟他多說廢話,直接向他垂詢道:“我有點事需要向你諮詢?!?

郭嘉聞言一愣,沉默了一會,方纔幽幽道:“郭某也有點事,需要向你稟明?!?

陶商伸手道:“那你先說吧。”

郭嘉擺了擺手,忙道:“你是主,我乃屬,還是你先問吧。”

陶商見狀不由的一愣。

這小子,怎麼今天和自己如此客氣起來了?

陶商深深的吸了一口氣,道:“我需要校事府,幫我打探一些關於董卓的訊息?!?

郭嘉似乎是沒有想到陶商居然問他這個,有些奇怪的道:“若是換成了別人,聽了你的問題,一定會感到驚慌,可惜郭某當初在建立校事府之時,便已經將人手派到長安去了,如今卻是有了一些事關董卓的消息,就是不知道你想問什麼?”

陶商聞言,頓時大感驚奇。

“你這麼快就派人去了長安?爲何?”

郭嘉哈哈一笑,道:“多新鮮啊,長安乃是天子之都,一舉一動都事關天下的走向,天下的明詔都出自長安,郭某不往長安派人,卻是該往何處派?”

陶商聽了這話,不要的在心中對郭嘉豎起了一根大拇指,暗道郭嘉果然是個有真本事的。

所謂謀定而後動,有些事根本不需要自己提醒,郭嘉就已經有前瞻性的安排好了。

陶商定了定心神,隨即問道:“乾哥哥,你可知道董卓老賊,現在在長安,每日都幹些什麼?”

郭嘉聞言眨了眨眼,一邊想一邊道:“據長安的校事不定期傳回的消息,董卓在長安,現在主要是接連西北的羌族,董卓年輕的時候,久居羌地,威望甚高,故而與羌族聯合,能夠大大增強他對於關中以及雍涼二州的控制力,另外,他還在著力拉攏涼州的馬騰和韓遂,渴望召集他們能夠入長安,增強自己的軍勢……”

“不是、不是、不是!”陶商急忙擺手,打斷了郭嘉的話頭,道:“我不是問這個,我想知道董卓每日在幹什麼的事,不是他乾的這些公事,而是他乾的另外一些事。”

郭嘉不明所以的看著陶商,奇道:“你的意思,郭某不甚解啊,這就是董卓每日在乾的事啊?你到底想知道什麼?”

陶商斟酌了一下詞語,輕聲道:“我要知道的是董卓的私事,就是比如董卓每日吃什麼,喝什麼,睡什麼女人,喝多少酒,然後睡幾個時辰之類的……你懂我的意思?”

郭嘉聞言徹底無語了。

原來這小子,是要打探董卓的私生活啊!

這也太齷齪了!

看見郭嘉的面色有些不愉,陶商亦是有些無奈。

饒是陶商很不講理,他也知道,自己的這些要求著實是有些難爲人了。

“沒關係,你若是沒派人打聽這些,陶某也不怪你,畢竟嘛,這些事,一般有些涵養的人,都不會特意派人去探聽。”

郭嘉臉色不善的盯著他。

“郭某要是跟你說,這些事我也確實是派人打聽了呢?”

陶商聞言頓時一愣。

看來,涵養這個詞,用在郭嘉身上也有些不甚適合??!

“快說說!你都打聽到什麼了?”陶商急忙把身體探向前方,八卦之相一表無遺。

郭嘉四下看了一圈,確認無人後,方纔對陶商道:“若說這董卓啊,確實是太過於囂張了,郭某也只是好奇,打探他的生活並沒有別的意思,僅僅是好奇……”

陶商急忙擺了擺手,道:“不用解釋,我能理解,你只管說重點就行。”

郭嘉嚥了一口吐沫,道:“董卓在長安,可謂是極盡奢華享受,此事在長安人皆可知,探子也只是隨口報回來的,不是郭某特意打聽的啊……”

“我知道,我知道了!”陶商不耐煩的擺了擺手,道:“不是故意打聽的,快說重點!”

郭嘉這才低聲陳述:“董卓此人,年已六旬,可卻毫無長者之風,他每日夜入禁宮,留宿於龍塌之上,據說宮中的宮女以及先帝遺留下來的妃嬪,董卓各個都沒有放過,而且聽聞這老賊極是好色,無一夜不享牀笫之歡,而且據聞他每夜都是最少夜宿三女!”

“我去!”陶商不由得睜大了眼睛,道:“你可以啊,連老賊夜宿三女的事你都能探查的明明白白的,這校事府主事,你真不是白做的呀?!?

郭嘉聞言連忙擺手:“郭某這也不是特意打聽的……”

“好了,好了!”陶商有些不耐煩了,又道:“除了夜宿的事,董卓平日裡的吃食怎麼樣?”

郭嘉長嘆口氣,低聲道:“董卓頓頓酒肉不缺,據聞每日食肉最少三五斤,他也不怕膩死……且老賊嫉其嗜酒,其每日飲酒少說也得在三壇以上,這生活好是滋潤啊!郭某二十多都沒像他這麼能喝,而且他還有一個特別的嗜好,就是抓住仇人之後,拋心挖肺,食人肉喝人血,著實是畜生不如!聽說那董卓現在身寬體胖,渾身的油肉,直如豬牛一般,體型很是駭人!”

陶商聞言一皺眉,似是有所恍然,道:“董卓如此暴飲暴食,葷腥酒肉,樣樣不缺,且每日房事還不斷,而且是夜寢數女……你是這意思嗎?”

郭嘉使勁的點了點頭,口中隱隱似是有些羨慕:“真是……奢靡??!”

“董卓多大年紀了?有六十多嗎?”

郭嘉聞言道:“差不多了,老賊的年紀不比王司徒和皇甫中丞他們歲數小?!?

“朝會什麼的,老賊都定期參加嗎?”

郭嘉一挑眉:“當然了,他是相國,一國軍政,皆在其手,他不參加聽政,敕令無所出啊?!?

陶商聞言重重的一拍手,道:“六十歲的年紀,頓頓暴飲暴食,渾身贅肉,又缺乏運動,每天還喝大酒,房事比年輕人弄的還要頻……他這完全是作死的節奏啊,他哪來這麼大的精神頭呢?”

郭嘉聞言哈哈一笑,指了指陶商,道:“你啊,著實是沒甚見識!宮廷之中,岐黃丹藥之能士極多,煉藥補身乃是歷代皇帝皆善喜之事,董卓雖然年紀很大,但就算是身體乏累,也自有丹藥替其養生,有甚奇哉?”

“哦~~”陶商恍然的點了點頭,嘴角不由得露出了一絲微笑。

有辦法了。

郭嘉疑惑的看著陶商的臉頰,不由的微一皺眉,道:“對了,郭某還好奇呢,你今天找我問這麼多關於董卓的事作甚?”

陶商聞言一笑,擺擺手道:“也沒什麼大事,就是王司徒拜託了我一點小事而已。”

“什麼事???跟董卓有關係?”

陶商重重的點了點頭,道:“是啊,他讓我幫他整死董卓老賊?!?

“咳、咳、咳!”

郭嘉一口氣沒上來,不由得使勁咳嗽。

“你、你管這?叫小事?”

陶商陽光燦爛的著看郭嘉,一去適才的惆悵,道:“原先我覺得是不算小,但通過今天跟你嘮嗑,我感覺這事好像確實是不算大事了?!?

郭嘉聞言皺了皺眉,仔細的思慮了一會,方纔道:“郭某想聽一聽你的方略?”

“丹藥之事,其實不過是一時的迷惑,董卓許大年紀,平日裡還如此不小心,糟害身體,其實不過是外盈內虧,只要稍稍給他加一點火,讓他感覺到他自己的身體情況,則必然會有所疏漏!”

郭嘉似是有點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要讓董卓感覺天不假年,卓速出兵關東?”

陶商聞言笑了,豎起大拇指,道:“乾哥哥知我,董卓目前所依仗者,關中之地勢也,但我覺得老賊是一個有雄心壯志的人,他真正的目地,還是想稱霸天下,若是能將董卓引出關中,逼迫他進兵中原,未必不剿除此獠,但眼下還卻一劑良方,一個讓他身體急速垮掉的良方?!?

郭嘉聞言一奇,道:“何方?”

“這個,其實我還沒有想好,還得我回頭慢慢斟酌……不說這個了,你不是說有事要向我彙報嗎?究竟是什麼事?”

郭嘉的面色突然間變得有些鄭重了。

“校事府打探回來的,兩件事,都是足矣改變關東諸侯走向的大事?!?

陶商見郭嘉說的如此鄭重,心頭不由的一挑。

一股不妙的感覺涌上了他的心頭。

“哪兩件大事?”

郭嘉清了清喉嚨,慢慢道:“第一件,豫州刺史孫堅,率兵攻打劉表,被劉表設伏於襄陽,劉表麾下的大將黃祖以亂箭飛矢將其射死,孫堅腦漿逆流身亡?!?

聽到這裡,陶商不由的渾身一顫。

孫堅果然還是沒有逃脫他的宿命……死翹翹了。

想起去年自己和孫堅一同討伐董卓的點點滴滴,陶商的心中不由得有些感慨。

江東猛虎身死,也不知該說一句可惜,還是該說一句慶幸。

孫堅死了,這就說明劉表荊州之主的位置已經可以坐實了!

但這也同時說明,袁術短期之內,是無法對荊州動手了!

那他很有可能將目標轉移到揚州,而丹陽郡就成了他的眼中釘肉中刺!

“第二件呢?”陶商繼續問道。

郭嘉的面色變的更加凝重。

“青州黃巾首領司馬俱,引兵百萬向兗州進擊,殺任城相鄭遂,斬兗州刺史劉岱,東郡太守曹操得濟北相鮑信支持,進軍兗州,擊潰黃巾軍衆,司馬俱身死,黃巾投降,曹操俘獲降卒三十餘萬,男女口百餘萬,如今正在兗州境內安排收復與善後之事,此戰鮑信身亡,兗州之地,今後怕是得由曹操在說了算了?!?

“噝~~!”

這一下子,陶商是真的倒吸了一口涼氣了。

曹操果然是開始崛起了,而且一步之下,邁的步伐還是如此之大。

另外還有鮑信,那個正直的將軍,與自己頗爲投緣的將軍,終究還是亡故於此戰。

徐州的強鄰,終於還是出現了。

看見陶商一副吃驚的樣子,郭嘉不由的又是長嘆了口氣。

陶商見狀一醒,道:“又怎麼了?”

“還有一件事郭某必須跟你說,郭某的一位老朋友,荀彧,也已經加入了曹操的麾下,這件事你或許覺得沒有什麼,但在郭某看來,只怕卻是比曹操收服青州黃巾百萬之衆還要可怕?!?

聽到這裡,陶商不由的吸了吸鼻子,道:“荀彧投效曹操麾下了?”

郭嘉見陶商的面色頗有些凝重,倒是頗爲讚賞的點了點頭,道:“不錯,看來你對荀氏的名頭多少還是瞭解的,潁川諸望族中,名士無數,其中最爲有名的乃是荀、鍾、庾幾大家,其中荀氏在諸門當中獨佔鰲頭,近三代人之中,智人荀淑天下聞名,荀氏八龍更是才驚天下,八龍當中更有荀爽官至司空,如今這一代人中,在郭某看來可爲首者必荀彧也!他如今加入了曹操的麾下,日後便會給曹操帶去源源不斷的人才,嘿嘿,想不到當初連一塊落腳之地都沒有的人,如今麾下是要人有人,要兵有兵,一躍成爲天下當中的風雲人物了,太平公子,你的這位老友,已經成爲你最可怕的威脅了?!?

第四百八十四章 張繡之恥第七百零九章 匈奴新王第五百七十八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八百三十五章 呂布主陣第六百八十三章 彼此博弈第八百一十八章 戰曹仁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六百一十三章 神射黃忠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三十一章 曹操報仇第八百零九章 曹劉計陶第七百三十二章 你找人我也找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文丑的決心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七百三十九章 誰埋伏誰?第七百一十九章 離間諸王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終年第六百九十四章 煮酒論英雄第一百章 泰山巨平兵第八百五十七章 南昌與金陵第七百四十七章 七路攻堅第一百一十四章 運蹇時乖(二合一章節)第一章 老少君子第十章 將軍偷雞第四百一十一章 撫夷中郎將第八百三十五章 陶商臨陣第六百八十二章 深夜審訊第二百四十四章 張仲景第二百五十七章 對陣呂布第二百八十一章 王允修仙第七百四十一章 後起之秀第七百九十章 夢的解析第六十章 良 將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川張任第六百一十章 陶丞相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三百零二章 浪子小渣男第八百六十九章 周瑜的計謀第七百四十九章 火拼各營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五百六十三章 斬將第九百零五章 約見韓遂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史鬥顏良第六百一十五章 首戰失利第八百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第二百九十章 許靖薦人才(發燒,這章少點)第二章 遊說富商第七十九章 知 會第八百四十二章 再出陰招第八十二章 承 諾第八章 樹立軍威第六百一十六章 一棒一棗第二百二十八章 亞夫之才(三更完畢)第八百四十一章 奸計落空第五百七十章 麴義背袁第九百零八章 二人皆叛第八百章 收呂布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軍成型第五百四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人之姿第五百六十五章 鏖戰結束第七百三十六章 兄弟齊上陣第八百章 定許昌三百零三章 曹操崛起第三百八十三章 諸葛連弩第三百五十三章 衆籌大會第六百零七章 叉窗桿傳情第五十五章 激將與利害第二百四十四章 張仲景第二百一十四章 諸葛亮的才華第一百一十六章 願以君重第四百二十七章 許氏憨娘第二百零七章 好好嘮嗑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負責任的郭嘉第四百三十五章 陶商之賭第一百五十一章 麴義與徐晃(第二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一百二十一 章 第二條謀略第八百五十六章 蠻王沙摩柯第八十五章 狄道女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要二橋第八百七十七章 復仇的火焰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名猛將第七百一十九章 離間諸王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惡戰不休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史鬥顏良第四百一十一章 撫夷中郎將第一百七十九章 籌 謀第六百五十七章 斷指人第六百零七章 叉窗桿傳情第四百零二章 諸葛論五分第六百七十四章 新型賬目第四百六十五章 太傅抄家第五百六十五章 鏖戰結束第四百章 袁術求親第七百七十二章 洶涌暗流
第四百八十四章 張繡之恥第七百零九章 匈奴新王第五百七十八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八百三十五章 呂布主陣第六百八十三章 彼此博弈第八百一十八章 戰曹仁第三百一十八章 化敵爲友第六百一十三章 神射黃忠第二百二十九章 低 迷第三十一章 曹操報仇第八百零九章 曹劉計陶第七百三十二章 你找人我也找人第七百八十三章 文丑的決心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七百一十三章 名將再揚名第七百三十九章 誰埋伏誰?第七百一十九章 離間諸王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終年第六百九十四章 煮酒論英雄第一百章 泰山巨平兵第八百五十七章 南昌與金陵第七百四十七章 七路攻堅第一百一十四章 運蹇時乖(二合一章節)第一章 老少君子第十章 將軍偷雞第四百一十一章 撫夷中郎將第八百三十五章 陶商臨陣第六百八十二章 深夜審訊第二百四十四章 張仲景第二百五十七章 對陣呂布第二百八十一章 王允修仙第七百四十一章 後起之秀第七百九十章 夢的解析第六十章 良 將第六百三十一章 擒老將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川張任第六百一十章 陶丞相第七百四十五章 君臣離心第五百五十二章 荀彧之詢第三百零二章 浪子小渣男第八百六十九章 周瑜的計謀第七百四十九章 火拼各營第七百零一章 過年之辭第五百六十三章 斬將第九百零五章 約見韓遂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史鬥顏良第六百一十五章 首戰失利第八百八十八章 以彼之道第二百九十章 許靖薦人才(發燒,這章少點)第二章 遊說富商第七十九章 知 會第八百四十二章 再出陰招第八十二章 承 諾第八章 樹立軍威第六百一十六章 一棒一棗第二百二十八章 亞夫之才(三更完畢)第八百四十一章 奸計落空第五百七十章 麴義背袁第九百零八章 二人皆叛第八百章 收呂布第二百三十三章 水軍成型第五百四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三百二十四章 天人之姿第五百六十五章 鏖戰結束第七百三十六章 兄弟齊上陣第八百章 定許昌三百零三章 曹操崛起第三百八十三章 諸葛連弩第三百五十三章 衆籌大會第六百零七章 叉窗桿傳情第五十五章 激將與利害第二百四十四章 張仲景第二百一十四章 諸葛亮的才華第一百一十六章 願以君重第四百二十七章 許氏憨娘第二百零七章 好好嘮嗑第六百六十三章 不負責任的郭嘉第四百三十五章 陶商之賭第一百五十一章 麴義與徐晃(第二更求訂閱與月票)第九十一章 第一名將第一百二十一 章 第二條謀略第八百五十六章 蠻王沙摩柯第八十五章 狄道女第四百九十四章 我要二橋第八百七十七章 復仇的火焰第六百四十六章 三名猛將第七百一十九章 離間諸王第六百八十章 得馬又抓人第五百四十二章 惡戰不休第五百一十五章 太史鬥顏良第四百一十一章 撫夷中郎將第一百七十九章 籌 謀第六百五十七章 斷指人第六百零七章 叉窗桿傳情第四百零二章 諸葛論五分第六百七十四章 新型賬目第四百六十五章 太傅抄家第五百六十五章 鏖戰結束第四百章 袁術求親第七百七十二章 洶涌暗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西县| 滦平县| 乐亭县| 三亚市| 娱乐| 鄂伦春自治旗| 江源县| 麦盖提县| 东安县| 连城县| 庄河市| 苗栗市| 南昌市| 犍为县| 宁化县| 平凉市| 泰州市| 玛纳斯县| 汪清县| 冀州市| 册亨县| 梅河口市| 克拉玛依市| 苍山县| 荃湾区| 长垣县| 扬中市| 定陶县| 平潭县| 宜章县| 措勤县| 三台县| 平原县| 德惠市| 云安县| 余干县| 商河县| 泗洪县| 江西省| 亳州市| 绥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