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53章 庸主劉嬋

龐統神色一凝,思索一陣,醜陋的面容上,一對細眼爍爍發光,遂沉聲而道:“我軍兵力無多,不利於分兵攻打,不過我軍手持轟天雷這等神器,卻可集中攻打一門,而轟天雷乃遠距離軍器,又是我軍克敵制勝的關鍵所在,且需提備彼軍強襲!”

“依某之見,明日可教親衛軍取轟天雷於前列陣,而黃老將軍與張將軍則各引一部兵馬守於兩翼,沮公則護住後軍,以作防備!”

“我軍先炸開甕城,然後徐徐而進,再如法炮製,炸開城門,然後再引兵進攻,殺入城內,與蜀兵決一死戰!”

此策一出,衆人皆陷入沉思,良久之後,衆人無有更好的方法,當下便是認同,衆人商議定後,便各去歇息,以備明日戰事。

與此同時,在成都蜀王王宮,此時坐於正殿的已非劉備,而是一個白臉細眼,渾身白皙,雙手碩長,耳大招風,與劉備頗爲相似,但卻又少了劉備那份梟雄氣概,而多了一分孱弱的青年男子。

大殿之內的氣氛沉重,文官臉色肅然,武將眼生兇光,各個都好似被逼入死路的兇獸,忽然,一雙血紅紅的環目望了過來,青年男子嚇得頓時身體捲縮,幾乎尿了褲子,但還好在緊要時候咬牙忍住了。

青年男子臉上憋得通紅,渾身顫抖不已,而那雙血紅環目的主人,正是張飛,張飛眉頭一皺,急問道:“大王尊體可有大礙?”

張飛聲若雷轟,嚇得那青年男子好似魂魄皆被驚走。頓時胯下一溼。竟是被嚇得尿了褲子。

這青年男子正是劉禪。劉備逝世,國不可一日無君,諸葛亮與衆臣拜請劉禪即蜀王之位。

劉禪雖然二十好幾,年紀不算太小,但其素來膽小怕事,嬌生慣養,劉備對其雖有諸般教誨,教其帝王之道。但劉禪天生懶惰,這裡聽了,那裡便忘了,令劉備又氣又憂。

故而當日劉備臨終有言,吩咐諸葛亮若見劉禪昏庸無能,可取而代之,其中或是劉備知諸葛亮忠義,故意爲之,教諸葛亮感恩戴德,效以死力。

亦或是真心實意。也並非無可能之事,不過劉備已逝。其臨終那一席話的用意,無人可知。

卻說劉禪被張飛一吼,嚇得尿了褲子,諸葛亮見劉禪欲哭又止,滿臉澀色求救一般望了過來。

諸葛亮暗歎一聲,遂與衆臣言大王身體不適,先到後殿教太醫過來診治,吩咐衆臣在大殿等候少許。

劉禪聽了,如釋重負,急與近侍逃似地轉入後殿,諸葛亮搖了搖頭,向蒯越投去一個眼色,蒯越會意,遂跟著劉禪進了後殿。

張飛見狀,以爲劉禪果有不適,急欲跟隨,蒯越連忙攔住,低聲在張飛耳畔道了幾句。

張飛一聽,兇戾的臉龐連顫,氣得一陣青一陣紫,欲要發作,卻又忍住了,不一時,諸葛亮先是走出,隨之劉禪與一衆近侍亦徐徐而出。

只見劉禪略顯稚嫩的圓臉上,強逼出幾分威嚴,眼中若隱若現,閃過一絲信心,用餘光向諸葛亮望去,諸葛亮報以笑容而對。

劉禪頓時精神一震,看來剛纔諸葛亮在後殿中,定是與劉禪有過交談,隨即,劉禪坐定,衆臣再次拜禮,劉禪把手一招,口喝平身。

衆臣紛紛而起,劉禪深吸了一口氣,然後說道:“如今晉賊兵臨城下,國家覆難在即,諸位卿家可有計策?”

劉禪此言一落,張飛環目一瞪,慨然而出,就欲扯聲說話,蒯越急投眼色,張飛滿腔熱血、怒火,只覺剎地去了大半,臉龐一抖,故意壓低聲音,好似唯恐嚇哭熟睡的嬰兒那般說道:“大王不必多慮,某等當效以死力,以保成都無失!”

“有叔父、亞父在此,孤自然不懼!”劉禪心頭一定,又用眼中餘光望向諸葛亮。

亞父,所指的自然就是諸葛亮了,劉備教劉禪等兄弟三人,以父事相侍諸葛亮,劉禪亦是有幾分急智,在剛纔後殿內,竟效仿項籍尊稱范增那般,稱其爲亞父。

諸葛亮雖不敢受,但劉禪執意爲之,諸葛亮無奈之餘,心中更多卻是感動,那時他心想,他深受劉氏父子恩德、寵信,定當以死報之,復興蜀國。

當殿下諸臣聽得劉禪口稱諸葛亮爲亞父時,無不變色,不過很快衆人卻都釋然,暗歎劉禪頗有幾分聰慧。

諸葛亮神色一凝,速速而出,拱手作揖道:“臣等深受王恩,即便肝膽塗地亦無以爲報,大王勿慮,成都城固若金湯,銅牆鐵壁,皆有四座甕城守護四門,城外皆築以土壘深溝,我軍只需把守成都數月,彼軍無糧,自然退去!”

“待時,想必張伯恭已報信予曹操,曹操乃世之梟雄,定當察知其中利害,發兵來援,我等卻於成都靜觀其變,待時機來臨,盛勢而動,復奪境地,再圖後事!”

諸葛亮妙語連珠,可劉禪卻如聽天書,聽得一頭霧水,不過劉禪卻有幾分小智慧,當下頷首而道:“亞父所言甚是,一切便依你所說便可!”

諸葛亮聽了眉頭一皺,暗欲發作,卻又不好明言,果然張飛聽了,環目一瞪,忿然喝道:“縱然丞相所言有理,但大王乃一國之君,豈能毫無主見,如若傀儡?”

張飛雷公般的嗓子一吼,整個大殿頓時如同搖撼起來,衆臣只覺耳中一陣嗡鳴,無不變色。

劉禪更是不堪,嚇得渾身顫抖不已,剛纔好不容易裝出來的丁點威嚴,剎時蕩然無存。

諸葛亮急出勸道:“三將軍息怒,大王深信於亮,實乃令亮惶恐不已,亮感此恩德,定當效以死力,此乃爲君用人之道,三將軍不必多慮!”

張飛聽了,轉眼望向諸葛亮,見諸葛亮一臉坦蕩之色,心中一緊,張飛如何不知諸葛亮爲人,但畢竟此關乎君臣禮節。

如今劉備已然逝世,自己這個侄子劉禪能耐如何,張飛心裡亦是清楚,他這是恐怕有一日,君臣不分,朝堂禍亂。

待時諸葛亮若是生有歹心,窺視蜀國基業,那當如何,人不會一成不變,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更爲如此,張飛亦擔憂諸葛亮會有一日把持不住!

諸葛亮與張飛眼神接觸,須臾又各自移開,張飛冷著面龐,閉目不言,諸葛亮遂向劉禪投以眼色。

劉禪臉上尚有餘悸,見張飛默不作聲,強壯幾分膽氣而道:“孤聽亞父所言甚是有理,不知諸位卿家可還有其他高見?”

劉禪話音落下,一衆文武面面相覷後,皆齊出拱手拜道:“臣等皆覺得丞相所言極妥,應當依從!”

劉禪聽了,遂投眼望向張飛,張飛仍是閉目沉吟,看是默許了,劉禪便才心頭大定,抖數精神,急言而道:“既然諸位卿家皆認爲如此可妥,那便依亞父所言,把守城池,抵抗晉賊!”

“臣等領命,定當勢死守護成都!!!”

衆臣齊齊拱手,厲聲應道,劉禪遂與諸葛亮眼神接觸,見諸葛亮暗暗頷首,頓時如釋重負,教諸臣告退。

諸臣拜禮畢,劉禪便速速帶著近侍逃回後殿,諸臣見之,有些人搖首長嘆,有些人,臉露憂色,亦有人在暗中嗤笑。

張飛環目一睜,眼前正好見到諸葛亮,諸葛亮已候了一陣,拱手而道:“大王尚是年幼,君臣之道,並不慣熟,三將軍乃大王至親,還望能耐心教誨!”

張飛眉頭一皺,環眼內閃過幾分莫名的色變,還隱隱帶著一絲愧色,不過很快又恢復過來,面色肅然,點了點頭,便望後殿去了。

諸葛亮見張飛離開,長嘆一聲,自從劉備逝去,晉軍殺至成都境內,他已數不清嘆了多少聲。

而諸葛亮每一次長嘆,彷彿都好似老了幾分,如今諸葛亮年近四旬,看上去卻像有五旬年紀,如此下去,只恐諸葛亮過不了多少時日,便會心力交瘁而亡。

殿內一陣清風拂過,那落寞的人影,顯得尤爲淒涼、孤獨,一夜過去,次日,豔陽普照天地,晉軍營寨擂鼓聲赫然而起,晉兵蜂擁而來,在城下襬開陣勢。

只見在晉軍陣前,數百個身穿青袍黑甲的將士,每隔兩人便有一架投石車,共有一百餘架,排成一列。

在左右兩翼,各有一部兵馬,左邊統軍之將,乃是黃忠,右邊統軍之將乃是張遼。

而陣後旗幟飄揚,一根旌旗上龍飛鳳舞大書一個‘龐’字,統軍之將正是軍師龐統。

晉兵擂鼓三通,兵士齊聲大喝,振臂高呼,一柄柄刀槍,泛著寒光,如若葦列,晉軍大陣距離成都城尚有千餘米距離。

蜀兵見晉軍距離甚遠,卻忽然停住,擺開陣勢,又驚又愕,無不發聲嗤笑,如此距離,莫說刀槍不可能夠得著,就算髮箭來射,卻也只怕射不到甕城的女牆,半途便要落下了。

此時,諸葛亮與張飛、關興、劉封等將已趕到了北邊甕城之上,張飛見晉兵距離足有千米距離,眉頭一皺,疑聲喝道:“這些晉賊躲在遠處,戰與不戰,到底意欲何爲耶?”

“哼,我看是晉賊見我成都城守備森嚴,固若金湯,無處可攻,唯恐戰敗,卻又恐撤去被我等恥笑,因此不知如何是好罷了!”

第150章 瘋狂攻城(二)第134章 文丑VS許褚(一)第257章 驕兵之計第599章 呂蒙燒糧,魏軍臨城第311章 馬成反目第472章 諸葛施計欲擒晉將第307章 西涼軍內亂始第461章 相安無事第713章 陸遜中箭第266章 曹操除隱憂(三)第685章 示敵以弱第705章 水淹之計(上)第294 馬韓結盟第527章 虛實之道第457章 張任使詐第563章 晉魏戰永安(下)第344章 西川的決心第675章 失了算計第743章 佈下天羅地網第33章 夜話甘寧,突遭襲擊第199章 大破匈奴騎陣第718章 諸葛亮開溜第151章 引君入翁第553章 庸主劉嬋第236章 曹呂‘會盟’(二)第544章 激戰成都城外第405章 離間計(上)第488章 激戰蜀軍(下)第114章 八陣圖現第690章 諸葛亮解惑第252章 再遇伏兵第393章 夜襲破敵第689章 成功突圍第497章 梟雄末日(五)第239章 劉備勢危第27章 決死之戰(二)第384章 四雄勢成第519章 看破端倪第112章 孔明論勢第95章 曹呂默契第510章 悔之不及第456章 徐庶計敗張任(下)第475章 金蟬脫殼第186章 江東生死戰(二)第291章 備戰涼州第513章 終失南鄭第132章 徐州戰事第796章 誤導第89章 孫權的野望第796章 誤導第238章 將計就計第723章 試探第116章 惡戰連連第120章 郭嘉論勢第165章 烏桓欲來撿便宜!第642章 朱桓施計第13章 道觀夜談,徐庶歸呂第384章 四雄勢成第97章 伏擊曹仁第691章 兵臨吳縣第53章 鬱悶的曹操,悲催的劉備!第7章 因戰封神(二)第701章 形勢逆轉第514章 孤注一擲第706章 水淹之計(下)第708章 諸葛再穩亂局第744章 再增變數第263章 下長安第294 馬韓結盟第707章 諸葛恪的誘惑第504章 龐德三千騎踏蜀營第280章 馬超欲用謀第349章 暗度陳倉之計第180章 兩箭定幽州第120章 郭嘉論勢第612章 蜀國殘衆至交州第700章 哀兵之勢第787章 過猶不及第487章 激戰蜀軍(上)第307章 西涼軍內亂始第153章 忠義之士何其多!第735章 強攻臨賀第332章 謠言似虎第76章 支招孫權,前往汝南第221章 孔明初顯威(四)第100章 全據青州第101章 爭奪兩郡第80章 曹操吃肉,呂布喝湯第264章 曹操除隱憂(一)第480章 黃權計謀南安(上)第648章 誘之以利第37章 黃月英,醜女?美女?第269章 周瑜反算諸葛亮第54章 迫降關羽,刀向呂布第567章 武藝再突破第535章 謀戰巫城(上)第693章 偷襲落空第562章 晉魏戰永安(中)第704章 呂蒙連獻二策
第150章 瘋狂攻城(二)第134章 文丑VS許褚(一)第257章 驕兵之計第599章 呂蒙燒糧,魏軍臨城第311章 馬成反目第472章 諸葛施計欲擒晉將第307章 西涼軍內亂始第461章 相安無事第713章 陸遜中箭第266章 曹操除隱憂(三)第685章 示敵以弱第705章 水淹之計(上)第294 馬韓結盟第527章 虛實之道第457章 張任使詐第563章 晉魏戰永安(下)第344章 西川的決心第675章 失了算計第743章 佈下天羅地網第33章 夜話甘寧,突遭襲擊第199章 大破匈奴騎陣第718章 諸葛亮開溜第151章 引君入翁第553章 庸主劉嬋第236章 曹呂‘會盟’(二)第544章 激戰成都城外第405章 離間計(上)第488章 激戰蜀軍(下)第114章 八陣圖現第690章 諸葛亮解惑第252章 再遇伏兵第393章 夜襲破敵第689章 成功突圍第497章 梟雄末日(五)第239章 劉備勢危第27章 決死之戰(二)第384章 四雄勢成第519章 看破端倪第112章 孔明論勢第95章 曹呂默契第510章 悔之不及第456章 徐庶計敗張任(下)第475章 金蟬脫殼第186章 江東生死戰(二)第291章 備戰涼州第513章 終失南鄭第132章 徐州戰事第796章 誤導第89章 孫權的野望第796章 誤導第238章 將計就計第723章 試探第116章 惡戰連連第120章 郭嘉論勢第165章 烏桓欲來撿便宜!第642章 朱桓施計第13章 道觀夜談,徐庶歸呂第384章 四雄勢成第97章 伏擊曹仁第691章 兵臨吳縣第53章 鬱悶的曹操,悲催的劉備!第7章 因戰封神(二)第701章 形勢逆轉第514章 孤注一擲第706章 水淹之計(下)第708章 諸葛再穩亂局第744章 再增變數第263章 下長安第294 馬韓結盟第707章 諸葛恪的誘惑第504章 龐德三千騎踏蜀營第280章 馬超欲用謀第349章 暗度陳倉之計第180章 兩箭定幽州第120章 郭嘉論勢第612章 蜀國殘衆至交州第700章 哀兵之勢第787章 過猶不及第487章 激戰蜀軍(上)第307章 西涼軍內亂始第153章 忠義之士何其多!第735章 強攻臨賀第332章 謠言似虎第76章 支招孫權,前往汝南第221章 孔明初顯威(四)第100章 全據青州第101章 爭奪兩郡第80章 曹操吃肉,呂布喝湯第264章 曹操除隱憂(一)第480章 黃權計謀南安(上)第648章 誘之以利第37章 黃月英,醜女?美女?第269章 周瑜反算諸葛亮第54章 迫降關羽,刀向呂布第567章 武藝再突破第535章 謀戰巫城(上)第693章 偷襲落空第562章 晉魏戰永安(中)第704章 呂蒙連獻二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荥经县| 灵武市| 来凤县| 定结县| 耿马| 蒲城县| 岳池县| 确山县| 固阳县| 高碑店市| 平泉县| 德令哈市| 甘孜县| 邵武市| 准格尔旗| 滦平县| 剑阁县| 蒙城县| 平谷区| 平阳县| 垣曲县| 察哈| 赤水市| 华安县| 冕宁县| 临城县| 梅州市| 南投县| 微山县| 阿合奇县| 商水县| 平南县| 永昌县| 策勒县| 县级市| 乌什县| 通州市| 大安市| 宁波市| 乳山市| 开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