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56章 徐庶計敗張任(下)

形勢危急,張翼急令刀盾手前往壓住,呂布畫戟連連蕩起,銀色光芒如若驚鴻掣電,霎時間,數十個蜀兵便被呂布砍落馬下。

就在這時,晉軍背後忽然響起一陣陣驚天動地的喊殺聲,只見三路蜀兵如有排山倒海之勢,盛勢殺來。

中路大將,正是蜀國上將張任,張任滿臉猙獰,在馬上遽然舉槍喝道:“此時若不死戰,更待何時,諸軍隨某拼殺!”

張任扯聲一喝,若如轟雷暴起,三路蜀兵蜂擁從晉軍背後掩殺過來,張翼見勢,精神大震,指揮兵士向前拼殺。

蜀兵前後夾攻,呂布軍漸有潰敗之勢,呂布舞戟縱馬,就在亂軍內衝殺,徑直殺向前頭,方天畫戟或劈或砍或掃,快得如同閃雷飛疾,逼退前頭兵馬。

隨後,呂布又勒馬轉戰後方,正逢著張任,張任見呂布殺來,抖數精神,心想呂布早前已惡戰一番,氣力有損,正可使雷霆之勢而破之。

張任念頭一定,縱馬挺槍,如同一根脫弦之矢飆飛而去,口中竭斯底裡地吼道:“呂賊,快快納命來!”

呂布一聽,一雙霸目剎地射出兩道寒光,不懼反喜,張任須臾飛馬趕至,手中銀槍猛地搠出,槍影無數,看似刺出了一槍,卻是在瞬間了刺出七、八槍。

張任一來便施以雷霆攻勢,欲要先發制人,不過他卻遠遠低估了被譽爲‘戰神’的呂布。

只見呂布舞戟飛砍,光芒動盪間,那威嚴如神般的臉龐。如同平湖般不起絲毫漣漪。應付張任的雷霆攻勢。可謂是遊刃有餘。

待張任攻勢一止,呂布猛地起戟,說時遲那時快,方天畫戟轉瞬便飛到了張任的面前。

張任瞪大雙目,連忙撤身去避,寒光一閃,張任右邊護肩被削去了一半,若是張任在剛纔稍微慢了些許。此時只怕這條右臂,已經被呂布砍落在地。

不過張任卻顧不得驚駭,因爲呂布手上的方天畫戟又再動起,那戟速之快,根本無法用言語形容。

張任根本看不出呂布何時起戟,待反應過來,往往戟鋒便即將來到面前,張任施出渾身解數與呂布酣鬥了十幾回合。

眼見張任落盡下風,忽然呂布看得一個破綻,擰戟倏然就砍。哪知張任卻是有意爲之,急忙閃過後。勒馬就退。

呂布盛勢趕來,七、八個蜀兵來擋,呂布瞬間起戟,電光火石之間,刺死兩人,砍死兩人,有三人被呂布劈爲兩截。

血光漫天飛起,四周蜀兵看得心驚膽寒,在這剎那間,這戰場似乎已成了呂布一個人的戰場,如此人物,如此絕世英豪,本不應是凡人。

就在蜀兵皆被呂布殺得心寒時,驀然間,喊聲大起,擂鼓大震,兩路軍馬殺出,左邊一路大將,手持狼牙棒,面容醜陋惡煞乃胡車兒也。

另一路將領,年紀雖輕,但渾身銳氣逼人,手執一把七尺流雲刀,正是郭淮。

兩將駭然殺出,胡車兒引兵殺住張翼的後軍,而郭淮引兵斜刺裡衝向張任的兵馬,兩路兵士各奮勇追殺,蜀兵大亂。

張任臉色劇變,方纔知道中計,連忙扯聲大喝而道:“我等若不決一死戰,必無生路,可努力向前!”

張任喝畢,奮力衝突,怎奈晉兵攻勢猛烈,哪得脫身,比及天明時分,豔陽升起,光耀大地,徐庶就在不遠處的山頭,各以旗號,指揮兵馬。

張任、張翼往何處衝殺,便指揮兵馬將其截住,一衆晉兵,把張任、張翼圍在垓心,兩軍死戰,喊殺聲震天動地。

呂布策馬在亂軍內,左突右衝,如入無人之境,盛勢望張任背後殺來,張任聽得後面聲響,急忙一避,呂布一戟砍空。

張任勒馬就走,退到一處,又被晉兵圍逼而走,此時,一陣激烈的衝殺聲起,只見一部裝備精良,皆配以重鎧利刃的兵馬趕了過來。

此隊兵馬正是劉備麾下的第一精銳兵士,白耳精兵,而自從陳到被殺,這部兵馬便由張任統領。

張任練兵的能耐比起陳到還要高出不少,此下這部白耳精兵足有兩千之衆,各個將士都是從百人將中挑出,亦都是天生力士,身上重鎧刀槍難入,手上利刃削鐵如泥。

諸葛亮曾讚譽這部兵馬,乃步兵之王,普天之下能與這部兵馬比肩者,唯有高順的陷陣營還有呂布麾下的幷州狼騎,也就是說,在諸葛亮眼中,縱然是曹操的虎豹騎還有虎賁衛士亦非白耳精兵的對手!

當下只見三百餘白耳精兵,殺出一條血路而來,蜂擁抵住呂布,呂布霸目赫赫生威,大喝一聲,如若雷轟,只見方天畫戟如化作一道道銀色匹練,砍出一道道絢麗的火花。

而令呂布驚異無比的是,他連出了七、八戟,卻只砍死了五人,那五人皆是被他一戟砍中頭顱而死,其餘戟式砍中那些白耳精兵身上的鎧甲,盡是砍不透去。

可知呂布手中的方天畫戟乃是天下間數一數二的寶器,後來又經過打磨,戟鋒吹髮可斷,無堅不破,再加上呂布力勁猛烈,一戟砍下縱然是巨巖寶石,亦能一戟砍開。

可眼下呂布卻砍不透這些白耳精兵的鎧甲,如此足可見這些白耳精兵所配的重鎧,是何等的堅固。

呂布面色寒澈,眼見白耳精兵圍殺過來,舞戟飛掃暴砍,一時間卻是突破不得,其餘白耳精兵連忙護住張任突破而去。

只見那千餘白耳精兵,舞刀不停,形成一面面刀網,四周晉兵壓上,刀槍亂刺亂砍,卻破不得白耳精兵的鎧甲,反而被白耳精兵殺得節節敗退。

徐庶在山頭而觀,見得這部白耳精兵如此威猛,亦是臉色連變,詫異不止,待徐庶反應過來時,張任已突破重圍,逃脫而去。

此時,張翼亦趁勢死戰逃脫,蜀兵無將,銳氣已挫,哪裡還敢死戰,大多人馬都倒戈投降,唯獨那三百餘白耳精兵,拼死作戰,寧死不降,死戰時高喝不止,怒罵那些倒戈的叛徒。

呂布念其忠烈,便遂其死志,將三百烈士盡數誅殺,單是呂布,便一人殺了百餘人,可呂布亦耗盡了體力,可見此戰是何等的激烈。

張任已逃,呂布遂收兵歸城,這一陣,蜀軍傷亡過半,剩餘大多都已投降,遺棄馬匹器械無數。

張任大折兵馬,折損近有二萬兵士,此時閬中城僅有不足八千餘兵馬。

呂布歸城後,犒勞三軍,胡車兒、郭淮皆得賞賜,一面又教在閬中城外,密佈斥候,提備張任逃脫。

晉兵歇息數日後,見閬中城兵力空虛,軍心動盪,呂布欲引兵強攻閬中,來尋徐庶商議。

徐庶聞言,面色一凝,與呂布言道:“大王,張任乃忠義之士,若我軍強攻硬取,彼必然不肯獻城,死戰到底,與我軍拼個玉石俱焚!”

“時下我軍雖佔盡上風,但閬中城堅固無比,若要強攻,亦要耗損不少兵力,依某之見,可教軍士將閬中四面包圍,並築起土山,卻又故使南面空虛!”

“張任被我軍逼入絕地,必將孤注一擲,率兵從南門突破,即時,我軍只需埋下伏兵,進而伏擊,張任可擒也!”

呂布聞言,面色一凝,亦覺此計大妙,當下呂布遂依徐庶之計各做調配。

且說,張任大敗一陣,心裡正是煩悶,欲要棄城而走,卻又見城外多是晉兵斥候探哨,哪敢輕舉妄動。

張翼見張任無計,又向張任提起諸葛亮所給與的錦囊,張任一聽,眉頭一皺,前番他便是聽從了諸葛亮之計,才落得如此下場。

張翼見張任正是遲疑,連忙說道:“將軍且聽某一言,此番事敗,全因我等不夠謹慎,那徐庶素來多謀,若翼所料無誤,徐庶必是見得閬中城每日夜裡初更便盡滅燈火,而起疑心!”

“不久前晉兵夜襲閬中,實乃徐庶來探城內動靜,因而察覺我軍正於城內挖取地道,丞相錦囊中亦有吩咐,此計萬不可被彼軍察覺,但若事漏,可靜觀其變,以待時機!”

張翼此言一出,張任頓時臉色勃然色變,猛地轉身,臉帶怒色,好似被踩到了尾巴的老虎,冷冷地盯著張翼。

張任才能過人,極擅行兵打仗,昔年更是被劉璋譽爲益州屏障。如此人物,又豈會沒有傲心,若如張翼所說,此番大敗,亦全乃張任這統將之過!

面對張任火辣辣的目光,張翼並無懼色,坦然相視,漸漸地,張任的怒容褪去,他並非愚昧之士,細細一想,著實如張翼所說。

張任雖傲,但又並非那明知錯過,卻又爲了顏面,不肯承認的鼠輩,張任長嘆一聲,眼中帶著幾分愧色,還有幾分悲意,搖頭而道。

“伯恭所言是也,此全乃我督戰不力之過,眼下我軍兵力空虛,軍心動盪,閬中城危在旦夕,且望丞相尚有妙計,使我等力挽狂瀾!”

張任說畢,便從袍中取出一個紫色錦囊,拆開而觀,內書雲。

倘若前計敗漏,定乃亮思慮不周,姑義且莫因此頹棄,閬中城岌岌可危,姑義當合衆力,振奮軍心,拼死而戰之。

呂布平日自以爲天下無敵,輕視羣雄,若呂布率軍來攻,姑義以死志搦戰,呂布必定迎敵,再者,可如此如此,過以旬日,自有解救時機。

ps:晚安!

第526章 驚退蜀軍第690章 諸葛亮解惑第747章 劫囚(下)第750章 忠臣?賊子?第121章 曹操出手第563章 晉魏戰永安(下)第726章 兩面三刀第580章 吳軍之殤第269章 周瑜反算諸葛亮第657章 破反客爲主之計第653章 吳郡大戰開幕第199章 大破匈奴騎陣第19章 大戰將至第59章 殺戮之夜第610章 呂蒙計詐曹操第78章 得關平,官渡觀戰!第592章 東吳之殤(下)第460章 關興、張苞第323章 鬥智第479章 沮授、黃權鬥智第64章 八門金鎖陣第560章 追剿殘餘第585章 鬼才病危第718章 諸葛亮開溜第133章 局勢有變第七八八十二章 神威猶在下第112章 孔明論勢第346章 劉備間諜孟達第515章 反攻開始第107章 劉備遇險第665章 陸遜問計諸葛亮第605章 霹靂車逞威第728章 小人的保命之道第4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726章 兩面三刀第570章 火燒曹軍第291章 備戰涼州第673章 如有神助第176章 出兵幽州第429章 蜀國隱憂第288章 馬騰入局第570章 火燒曹軍第92章 黃祖中伏第90章 孫黃初戰第135章 文丑VS許褚(二)第668章 張飛中毒箭第352章 神勇老將第353章 毒士識破臥龍之計第743章 佈下天羅地網第164章 基業北移第467章 約戰之鬥兵第139章 矛盾激化第456章 徐庶計敗張任(下)第83章 再得賢臣,猛將!第587章 舌辯虞翻第51章 花落呂家第392章 初戰南蠻第167章 形勢陡轉第784章 大變局第252章 再遇伏兵第681章 破關第274章 有子呂軒,登位晉王第86章 險象環生第92章 黃祖中伏第26章 決死之戰(一)第15章 呂布千里追魯肅第307章 西涼軍內亂始第72章 呂布的小動作第476章 沮授施計阻馬超(一)第639章 兇悍黃鬚兒第439章 諸葛亮埋下暗子第323章 鬥智第100章 全據青州第102章 激戰樂安城第505章 攻心之計第608章 吳軍欲拼命第331章 金蠶脫殼第70章 備戰官渡第156章 論勢!第569章 設下圈套第372章 愛才的曹操第252章 再遇伏兵第195章 宿命之敵第398章 一石二鳥之計第453章 蜀軍勢危第742章 半路截殺第319章 馬龐雙戰文丑第670章 程昱的試探第618章 以身爲餌第112章 孔明論勢第730章 小將雄風(中)第487章 激戰蜀軍(上)第138章 再布一子第44章 地道攻略的前奏第508章 諸葛亮的後手(下)第195章 宿命之敵第503章 張飛追襲中伏第86章 險象環生第269章 周瑜反算諸葛亮第567章 武藝再突破
第526章 驚退蜀軍第690章 諸葛亮解惑第747章 劫囚(下)第750章 忠臣?賊子?第121章 曹操出手第563章 晉魏戰永安(下)第726章 兩面三刀第580章 吳軍之殤第269章 周瑜反算諸葛亮第657章 破反客爲主之計第653章 吳郡大戰開幕第199章 大破匈奴騎陣第19章 大戰將至第59章 殺戮之夜第610章 呂蒙計詐曹操第78章 得關平,官渡觀戰!第592章 東吳之殤(下)第460章 關興、張苞第323章 鬥智第479章 沮授、黃權鬥智第64章 八門金鎖陣第560章 追剿殘餘第585章 鬼才病危第718章 諸葛亮開溜第133章 局勢有變第七八八十二章 神威猶在下第112章 孔明論勢第346章 劉備間諜孟達第515章 反攻開始第107章 劉備遇險第665章 陸遜問計諸葛亮第605章 霹靂車逞威第728章 小人的保命之道第4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726章 兩面三刀第570章 火燒曹軍第291章 備戰涼州第673章 如有神助第176章 出兵幽州第429章 蜀國隱憂第288章 馬騰入局第570章 火燒曹軍第92章 黃祖中伏第90章 孫黃初戰第135章 文丑VS許褚(二)第668章 張飛中毒箭第352章 神勇老將第353章 毒士識破臥龍之計第743章 佈下天羅地網第164章 基業北移第467章 約戰之鬥兵第139章 矛盾激化第456章 徐庶計敗張任(下)第83章 再得賢臣,猛將!第587章 舌辯虞翻第51章 花落呂家第392章 初戰南蠻第167章 形勢陡轉第784章 大變局第252章 再遇伏兵第681章 破關第274章 有子呂軒,登位晉王第86章 險象環生第92章 黃祖中伏第26章 決死之戰(一)第15章 呂布千里追魯肅第307章 西涼軍內亂始第72章 呂布的小動作第476章 沮授施計阻馬超(一)第639章 兇悍黃鬚兒第439章 諸葛亮埋下暗子第323章 鬥智第100章 全據青州第102章 激戰樂安城第505章 攻心之計第608章 吳軍欲拼命第331章 金蠶脫殼第70章 備戰官渡第156章 論勢!第569章 設下圈套第372章 愛才的曹操第252章 再遇伏兵第195章 宿命之敵第398章 一石二鳥之計第453章 蜀軍勢危第742章 半路截殺第319章 馬龐雙戰文丑第670章 程昱的試探第618章 以身爲餌第112章 孔明論勢第730章 小將雄風(中)第487章 激戰蜀軍(上)第138章 再布一子第44章 地道攻略的前奏第508章 諸葛亮的後手(下)第195章 宿命之敵第503章 張飛追襲中伏第86章 險象環生第269章 周瑜反算諸葛亮第567章 武藝再突破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舒城县| 洪洞县| 静乐县| 昌黎县| 花莲市| 晋城| 绥芬河市| 黎城县| 滨海县| 太谷县| 桐柏县| 伊宁县| 祥云县| 邹平县| 青浦区| 淮北市| 罗城| 巢湖市| 左权县| 芒康县| 花莲市| 武川县| 兴安盟| 宝鸡市| 彩票| 庄河市| 荔浦县| 巴塘县| 聂荣县| 灵丘县| 黔南| 德昌县| 寿宁县| 克拉玛依市| 新源县| 雅江县| 伊吾县| 德阳市| 资溪县| 宜春市| 张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