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5章 天豈能無師?隱約的大勢

望著一望無垠的田野,朱元璋老農(nóng)民的基因被激活。

他的表情,動作神態(tài),都十分激動,甚至失了皇帝的幾分威儀。

可是這樣的朱元璋,卻讓老張多了一分對他的親近。

他和張異不同,他可沒有張異和皇帝那種交情,老朱對張異的疼愛他是看在眼裡的。

但身爲(wèi)龍虎山的掌教,他忘不了當(dāng)初在宮裡,朱元璋笑語晏晏拿掉張家天師位的樣子。

這位君王,他對你再好,也有翻臉的一天。

張正常時刻提醒自己,他目前所獲的所有恩寵,不過是鏡花水月!

若是當(dāng)真了,以後恐怕死得很慘。

“陛下,臣在!”

“你看看這稻田,有什麼不同?”

朱元璋指著稻穀,詢問老張,老張很尷尬。

身爲(wèi)龍虎山的天師,他老張家富貴了百年,雖然擁有良田成百上千頃,他卻不曾好好的瞭解過農(nóng)耕。

老張想隨口胡謅,可也明白自己在農(nóng)耕之上,不可能忽悠皇帝。

他只能低下頭,道:

“陛下,臣愚鈍!”

“張愛卿,虧你還教百姓農(nóng)耕,你自己都半懂不懂,這件事,你可要抓起來呀!”

“是,臣反省,臣明年一定親自抓生產(chǎn)!“

朱元璋回了一句:

“要是你家小子在這,他一定能理解朕的喜悅!

這滿朝文武呀,真正懂得種田的人不多,標(biāo)兒不懂,你也不懂……

劉基那老頭子大概懂一點,真正明白這東西的意義,大概只有徐達,遇春這些真正苦出身的兄弟了!”

朱元璋滿是感慨:

“你隨著朕,這段日子也走了許多地方,咱們路過濟寧府,走過曲阜,朕也看到了河北一地的荒涼,

甚至有過暴民試圖襲擊聖架……”

老朱提起進入河北地界發(fā)生的一場小意外,老張心有餘悸。

河北人的兇猛,超出他的想象太多。

“那些人仇視朕,朕理解……

雖然朕不得不殺了他們,但朕記得那種眼神!

那是餓出來的,窮出來的,也是對日子沒有了盼頭,逼出來的……

這些,就是盼頭!”

抓起一把稻穗,朱元璋任由風(fēng)將手中的稻穀吹散。

“你兒子告訴朕,如果不遷都,朕很難獲得北方的民心,朕信了!

這水稻北遷,就是朕遷都的第一步,接下來,大明未來十年的重心,都會爲(wèi)這件事行動!”

老朱突然告訴張正常,這本不應(yīng)該是他當(dāng)知道的事,老張百感交集。

朱元璋肯說這件事,證明他對自己的信任。

可他也明白,這份信任大半來自於張異。

“陛下,想遷都北平?”

“你覺得怎麼樣?”

“北平乃是舊朝國都,蒙古人在這裡經(jīng)營了百年……”

從常理看,如果朱元璋一開始就不準備遷徙北方,張正常覺得他就不該遷徙。

不過,他雖然沒有政治情商,卻絕不是個煞風(fēng)景的傻子。

“你跟你兒子比起來,差遠了!”

朱元璋又損了張正常一句,然後道:

“你在山東的時候,可見過麥子?

你覺得這麥子的產(chǎn)量如何?”

“比起水稻,自然是不如!”

“那就是了……”

朱元璋心情大好:

“可惜了,朕等不到這些稻種收割的時候,回南京,那邊的稻子也該收割了!

明年找個機會,你去把這占城稻的種子給朕獻上來。

朕要大面積推廣……”

張正常大喜,這老朱是給他送功勞上門,這自然是好事。

君臣二人正在聊著,高見賢上前,送上一份密奏。

張正常識趣,趕緊退了幾步。

老朱打開一看,勃然大怒。

“他們敢……”

朱元璋看著這份密奏,鬚髮怒張。

密奏是從京城送過來的,老張從未見過皇帝如此震怒。

朱元璋正要朝著高見賢發(fā)火,卻又冷靜下來。

他問:

“人沒事?”

高見賢答:

“臣已經(jīng)派人回京城,相信錦衣衛(wèi)接下來還會繼續(xù)派人過來……,臣有消息,會第一時間通知陛下!”

朱元璋又變得跟沒事人一般,只是眼中的殺意縈繞不去。

他淡淡點頭,將這份密奏放起來。

“三日後,回京!”

……

“什麼?張異要見本宮?”

皇宮,劉基從張異那裡離開之後,就馬不停蹄趕往皇宮。

東宮,朱標(biāo)聽了劉基的奏報,有些意外,他同時犯難了。

張異與他,是不可能見面的。

“占城稻熟了……這孩子大概是在鋪墊,將稻種推廣開來的事!”

張異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推廣一件東西了,對於他的套路,大傢伙也心知肚明。

朱標(biāo)莞爾:

“這個本宮知道,皇后那裡也種了一些,本宮去給母后請安的時候,見過……”

當(dāng)初老朱拿到占城稻的種子,除了送給張異的一部分,其他的就分到北方和一些皇家的田地耕種。

爲(wèi)了保密,這稻種種植面積不算太廣。

不過它的效果,朱家父子還是滿意的。

老朱早就不止一次稱讚,這是能改變國運的東西。

如今,張異等待稻種成熟,想要推廣開來,並不奇怪。

“讓二弟去吧,就說本宮得父皇訓(xùn)誡,太子事關(guān)國本,不得出宮!”

如今的朱標(biāo),隱約有了朱元璋幾分氣勢,他隨便就想到了拒絕的理由。

派朱樉出去,一樣可以給予張異足夠的重視,不過朱標(biāo)覺得還不夠,又補充道:

“回頭,我會讓朝中的官員,也跟著過去!

讓這些人看看,他們整日勾心鬥角,爲(wèi)了什麼名分大義,或者心裡的小齷齪去算計的時候,人家做過什麼?

若是他們真如張家弟弟一般,將百姓社稷放在心上。

這大明,何愁不蒸蒸日上?”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劉基聞言,也是老臉一紅。

雖然他在這件事上確實站在了張異這邊,但朱標(biāo)這話就是批評他,其實也說得過去。

如果這件事的主人不是張異,他欠過對方人情,也知道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劉基捫心自問,面對滿朝文武。

他會不會選擇心中的公正?

張異與他說過許多話,言語中多有對士大夫階層的譏諷。

劉基並不認同張異的說法,卻也思考過這個問題。

不過,他更驚訝的是,朱標(biāo)也有類似的想法,這讓劉基不得不重視一個問題,那就是張異對朱標(biāo)的影響。

這世間對君王影響有許多種,有寵幸的妃子吹枕邊風(fēng),有父親對兒子的敦敦教導(dǎo),也有妖人對君王的蠱惑……

但朱標(biāo)在話語中透露出來的,對張異的態(tài)度,卻隱約有所不同。

這種信任,是學(xué)生對老師的信任。

一如朱標(biāo)對宋濂,對李善長,對自己一般……

卻勝過他們?nèi)酥械娜魏稳恕?

“天豈能有師?”

劉基突然想起皇帝在拿走龍虎山天師位之時,那句流傳甚廣的句子。

可再看朱標(biāo),劉基突然領(lǐng)悟了什麼?

朱標(biāo)的成長,並不僅僅只有朱元璋的影響。

宋濂、自己、李善長等人,都在他生命中留下過痕跡。

只是,他們以前都忽略了另外一個人對朱標(biāo)的影響。

張異!

也許他對太子殿下的改變,超過了除了朱元璋之外的所有人。

“天,豈能無師?”

劉基莫名其妙說了一句。

“劉先生說什?”

朱標(biāo)沒聽清楚,愕然問道。

“沒什麼!”

劉基知道自己失態(tài)了,趕緊起身:

“臣在想別的事,失神了!”

“這陣子先生奔波勞累,也需要注意自己的身子!

這樣吧,此事本宮記下了,也定下了,那些稻種收割的日子是多久後?”

“臣特意問了,大概是八九日之後,整個收割完,需要三日……”

“嗯,本宮明白,回頭我讓老二替本宮去,他已經(jīng)長大了,也需要承擔(dān)一些事了!”

朱標(biāo)將這件事安排下去,再問:

“那張家弟弟最近還好嗎,他在忙什麼?”

劉基老實回答:

“他最近正忙著幾件事,其一是爲(wèi)皇帝在浙江的工廠打造那些紡織機!”

朱標(biāo)追問:“劉大人覺得,那紡織機如何?”

“巧奪天工,能數(shù)倍於松江府一帶流行的織機的產(chǎn)量,當(dāng)?shù)闷疬@四個字!”

朱標(biāo)點頭,錦衣衛(wèi)在杭州開設(shè)的工廠,也是皇帝的一次試驗,伴隨著浙江稅改一起,去驗證張異說的可能。

這件事可以暫時放在一邊,他等著劉伯溫說另外一件事。

“第二件事,是關(guān)於滴血認親的……”

滴血認親作爲(wèi)平時沒什麼存在感,但在關(guān)鍵時候卻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手段,朱標(biāo)也是熟悉。

這次李氏的案子中,就有孟家人誣陷李氏的內(nèi)容。

但劉基所講述的關(guān)於滴血認親的知識,依然顛覆了朱標(biāo)的認知。

而關(guān)於血循環(huán)的原理,和血型,和輸血的手段,讓人之分震撼。

和劉基以爲(wèi)這些東西來自天上不同,朱標(biāo)明白張異的手段,肯定是經(jīng)過未來人驗證的手段。

人的血液,居然可以相互輸送?

他上過戰(zhàn)場,見過自己的父親在戰(zhàn)場上重傷,被母親抱回來的場景。

戰(zhàn)場上重傷不治的傷兵之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種,還不是張異用抗生素嘗試解決的傷口感染!

失血過多的死亡,纔是軍中傷亡的第一。

當(dāng)年母后從戰(zhàn)場將父皇揹回來,朱元璋也差點因爲(wèi)失血過多,走不過那一關(guān)。

“有趣,回頭本宮也去見識見識!”

劉基見說得差不多了,望向朱標(biāo)身後那疊得很高的奏疏,趕緊起身:

“殿下,臣就不打擾殿下處理公務(wù)了!

但,殿下也要注意身體!”

“父皇能做得,我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不得?”

朱標(biāo)回頭看著那如山一般高的奏疏,苦笑迴應(yīng)。

皇帝離開,他身上揹負的東西,才真正展現(xiàn)出來。

劉基離開的時候,看了朱標(biāo)一眼。

太子殿下沒等他走,已經(jīng)埋首在堆積如山的奏疏之中,劉基欣慰一笑。

帝國有儲君如此,大明的接班估計是不成問題了。

他再望向遠處,那是清心觀的方向。

劉基隱約看到了大勢,大明遠邁漢唐的大勢……

“天,豈能無師,也徐陛下不需要,但不等於……”

劉基搖搖頭,負手離開。

而另一邊,清心觀。

張異接下來的幾日,就開始忙碌起來。

“小真人!好久不見……”

一日,道觀裡傳來如洪鐘一般的聲音,打斷了張異手頭的工作。

他和徐家丫頭對視一眼,從煉丹房走出。

“是常將軍!”

張異人沒出來,早就認識常遇春的聲音,他面帶笑容跟常遇春打招呼之後,朝著另外一人拜下:

“蕭老爺子!”

蕭九賢溫和一笑,回禮:

“小真人,您太客氣了!”

“能讓小道稱爲(wèi)老師的人不多,蕭老先生確實在醫(yī)術(shù)上指點過小道,小道對您客氣一點也是應(yīng)該的……”

張異馬上恢復(fù)嬉皮笑臉的表情,讓蕭九賢哈哈大笑:

“那我跟你學(xué)《微言錄》《藥王經(jīng)》。我也給你行個禮!”

“行了,二位就別相互客氣了!”

常遇春打斷了張異和蕭九賢之間的商業(yè)互吹,回頭見徐家丫頭:

“丫頭,你也在呀!”

徐家姑娘行了個禮:

“嗯,常叔叔,我在跟道長學(xué)修道,順便學(xué)一學(xué)醫(yī)術(shù)!”

修道?

六七歲的孩子一本正經(jīng)說她要修道,這可不是什麼好消息呀?

常遇春見徐妙雲(yún)的模樣,也跟著擔(dān)憂起來。

謝氏和藍氏雖然有矛盾,常遇春和徐達之間卻沒有那麼多的齷齪。

他不服徐達不假,可是所謂的不服,更多的是戰(zhàn)友之間的較勁,而不是彼此之間有矛盾。

相反,從戰(zhàn)場回來之後,常遇春主大都督府,他認真沉澱下來,也越發(fā)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常遇春看了看徐家丫頭,又看了看張異,似乎又不擔(dān)心了。

尤其是,張異引著衆(zhòng)人坐下,徐家丫頭居然自然而然跑去泡茶。

張異不覺得奇怪,因爲(wèi)孟瑤去徐府看媽媽了,他也習(xí)慣了徐家丫頭順手做的動作。

可是落在蕭九賢和常遇春眼裡,這可不正常。

常遇春似乎又不怎麼擔(dān)心了。

“蕭先生決定留在京城了?”

落座之後,蕭九賢先告訴張異一件事,就是他決定留在京城行醫(yī)的消息。

張異愣了一下,這位可是連朱元璋都留不住的男人。

他能在史書留名,並不是因爲(wèi)蝴蝶效應(yīng)導(dǎo)致的歷史軌跡變遷,他爲(wèi)孔克堅治病這件事。

真正讓蕭九賢成名的,是因爲(wèi)他給馬皇后治過病。

不過治好之後,他謝絕了皇帝的要求,自顧回老家去了。

其實,上次孔克堅的事,京城也有不少貴人求他留下,他也沒聽從。

“也不知道是何方高人能說動先生,但這肯定是好事!”

張異呵呵笑,舉起茶杯。

常遇春和蕭九賢對視一眼,然後哈哈大笑起來。

“你是真不知還是假不知,蕭神醫(yī)留下來,可是因爲(wèi)你呀!”

第272章 宋濂勇敢飛,有黑鍋你背第456章 行動收網(wǎng),苦一苦功臣第572章 原來我是張三豐第302章 國法和家法,皇權(quán)不下縣第450章 突然頓悟,茶味十足第234章 藥王太上,再起道爭第426章 目標(biāo),是蒙古郡主第472章 爭奪釋經(jīng)權(quán),新儒家第398章 吐露野心,嚇唬朱樉第153章 寒冷期,天子守國門第353章 被架空的朱標(biāo),劉基攤牌第444章 亂人芳心,你真是蒙古人?第215章 黃和,皇覺寺的和尚第223章 工具人張異,妙雲(yún)想修道第403章 歸來,貧道房間裡的女人是誰?第153章 寒冷期,天子守國門第482章 爭鋒相對,暗算張異第491章 先把儒家打散第501章 敲打妖僧,收你爲(wèi)徒第479章 不該出現(xiàn)的軍隊,復(fù)活的徐達第557章 道門天兵,真正的掌心雷第347章 立規(guī)矩,敢抓錦衣衛(wèi)的人?第181章 大明存在的意義,天下怎麼亡的第76章 安有道士凌駕於衍聖公之上第188章 玄武大炮,皇子的表現(xiàn)第145章 訥訥,哥什麼時候坑過你?第487章 殺常茂,皇帝負責(zé)毀屍滅跡第286章 老張的暴怒,天師就不能打人?第26章 來自未來的藥方第391章 北伐折戟,肥得流油的美洲第96章 君權(quán)和相權(quán),皇帝的無奈第4章 圖窮匕見,皇帝好狠呀第206章 我跟李善長比起來如何?第379章 北方有佳人,從朱樉拒婚開始第508章 給他們找點事,點爆空印案第373章 善有善報,他是個好人第550章 捨身成道,投名狀第310章 詩是去年寫的,人是今年沒的第456章 行動收網(wǎng),苦一苦功臣第7章 當(dāng)著皇帝罵皇帝,張異坑爹第156章 儒家是怎麼死的?信仰塌了第190章 天師即帝師,張異不上當(dāng)第355章 還是老朱好呀,滅滿門第354章 國士無雙,積極自救第451章 再不收網(wǎng),我要混成二把手了第317章 笨蛋,問題在稅收第31章 老朱的小本本,初見常茂第13章 朱元璋的意志,張正常的祈求第178章 天下能屠龍者有二,裝瘋賣傻第413章 誤會大了,送沈老爺上路第246章 走自己的路,讓佛門無路可走第170章 搬起石頭砸腳,朱元璋的爲(wèi)難第270章 奇怪的畫,碎片化傳播第470章 勸降徐達,咱們也當(dāng)列強第156章 儒家是怎麼死的?信仰塌了第124章 未來國策,輸出朱家人第11章 皇帝留張異,這孩子交給我吧第66章 孔家的選擇第293章 大移民,活捉沈萬三第290章 楊憲離死不遠了,拿回天師位的法子第323章 我悟了,攤丁入畝第413章 誤會大了,送沈老爺上路第16章 銀子不少了,足足有三個劉伯溫呢第407章 曖昧情愫,早夭的孩子第194章 你不如劉基,沉迷配種的老朱第384章 不患寡患不均,拿小日子出氣第355章 還是老朱好呀,滅滿門第493章 辦學(xué)和罪人,張異的婚事第248章 操弄人心,降維打擊第569章 張異的推背圖,離開大明吧第89章 原來我會死,推演自己死因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223章 工具人張異,妙雲(yún)想修道第241章 咱最大的靠山,就是咱家逆子第186章 有子沐英,你是朕的徐福第271章 大公無私,爲(wèi)彌合民心所書第449章 投名狀,大元綠茶指南第369章 藥王送稻,天佑大明第449章 投名狀,大元綠茶指南第64章 衍聖公的打算第491章 先把儒家打散第271章 大公無私,爲(wèi)彌合民心所書第70章 丟了親爹,又賠了兒子第549章 病虎出山,貨幣改革第392章 我爲(wèi)華夏護龍氣,騙你下山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第470章 勸降徐達,咱們也當(dāng)列強第79章 終究是皇帝想得深遠第328章 早就想揍你了,不做將軍做武聖第325章 常遇春:當(dāng)時我害怕極了第353章 被架空的朱標(biāo),劉基攤牌第522章 被流放的國師,千里尋夫(二合一)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dāng)你爹第447章 您是我親哥,一盤大棋第169章 是福是禍?歷史的劇變第565章 姚廣孝,你是朕的人還是他的人第228章 針鋒相對,徐丫頭的鬼點子第276章 清明節(jié)前,大明的誘餌第492章 皇帝車上下來的道士第554章 天子守國門,歸還天師位
第272章 宋濂勇敢飛,有黑鍋你背第456章 行動收網(wǎng),苦一苦功臣第572章 原來我是張三豐第302章 國法和家法,皇權(quán)不下縣第450章 突然頓悟,茶味十足第234章 藥王太上,再起道爭第426章 目標(biāo),是蒙古郡主第472章 爭奪釋經(jīng)權(quán),新儒家第398章 吐露野心,嚇唬朱樉第153章 寒冷期,天子守國門第353章 被架空的朱標(biāo),劉基攤牌第444章 亂人芳心,你真是蒙古人?第215章 黃和,皇覺寺的和尚第223章 工具人張異,妙雲(yún)想修道第403章 歸來,貧道房間裡的女人是誰?第153章 寒冷期,天子守國門第482章 爭鋒相對,暗算張異第491章 先把儒家打散第501章 敲打妖僧,收你爲(wèi)徒第479章 不該出現(xiàn)的軍隊,復(fù)活的徐達第557章 道門天兵,真正的掌心雷第347章 立規(guī)矩,敢抓錦衣衛(wèi)的人?第181章 大明存在的意義,天下怎麼亡的第76章 安有道士凌駕於衍聖公之上第188章 玄武大炮,皇子的表現(xiàn)第145章 訥訥,哥什麼時候坑過你?第487章 殺常茂,皇帝負責(zé)毀屍滅跡第286章 老張的暴怒,天師就不能打人?第26章 來自未來的藥方第391章 北伐折戟,肥得流油的美洲第96章 君權(quán)和相權(quán),皇帝的無奈第4章 圖窮匕見,皇帝好狠呀第206章 我跟李善長比起來如何?第379章 北方有佳人,從朱樉拒婚開始第508章 給他們找點事,點爆空印案第373章 善有善報,他是個好人第550章 捨身成道,投名狀第310章 詩是去年寫的,人是今年沒的第456章 行動收網(wǎng),苦一苦功臣第7章 當(dāng)著皇帝罵皇帝,張異坑爹第156章 儒家是怎麼死的?信仰塌了第190章 天師即帝師,張異不上當(dāng)第355章 還是老朱好呀,滅滿門第354章 國士無雙,積極自救第451章 再不收網(wǎng),我要混成二把手了第317章 笨蛋,問題在稅收第31章 老朱的小本本,初見常茂第13章 朱元璋的意志,張正常的祈求第178章 天下能屠龍者有二,裝瘋賣傻第413章 誤會大了,送沈老爺上路第246章 走自己的路,讓佛門無路可走第170章 搬起石頭砸腳,朱元璋的爲(wèi)難第270章 奇怪的畫,碎片化傳播第470章 勸降徐達,咱們也當(dāng)列強第156章 儒家是怎麼死的?信仰塌了第124章 未來國策,輸出朱家人第11章 皇帝留張異,這孩子交給我吧第66章 孔家的選擇第293章 大移民,活捉沈萬三第290章 楊憲離死不遠了,拿回天師位的法子第323章 我悟了,攤丁入畝第413章 誤會大了,送沈老爺上路第16章 銀子不少了,足足有三個劉伯溫呢第407章 曖昧情愫,早夭的孩子第194章 你不如劉基,沉迷配種的老朱第384章 不患寡患不均,拿小日子出氣第355章 還是老朱好呀,滅滿門第493章 辦學(xué)和罪人,張異的婚事第248章 操弄人心,降維打擊第569章 張異的推背圖,離開大明吧第89章 原來我會死,推演自己死因第434章 仇人見面殺心起,故意拉仇恨第223章 工具人張異,妙雲(yún)想修道第241章 咱最大的靠山,就是咱家逆子第186章 有子沐英,你是朕的徐福第271章 大公無私,爲(wèi)彌合民心所書第449章 投名狀,大元綠茶指南第369章 藥王送稻,天佑大明第449章 投名狀,大元綠茶指南第64章 衍聖公的打算第491章 先把儒家打散第271章 大公無私,爲(wèi)彌合民心所書第70章 丟了親爹,又賠了兒子第549章 病虎出山,貨幣改革第392章 我爲(wèi)華夏護龍氣,騙你下山第534章 他就不怕天下造反?(二合一)第470章 勸降徐達,咱們也當(dāng)列強第79章 終究是皇帝想得深遠第328章 早就想揍你了,不做將軍做武聖第325章 常遇春:當(dāng)時我害怕極了第353章 被架空的朱標(biāo),劉基攤牌第522章 被流放的國師,千里尋夫(二合一)第555章 提前暴露,朕想當(dāng)你爹第447章 您是我親哥,一盤大棋第169章 是福是禍?歷史的劇變第565章 姚廣孝,你是朕的人還是他的人第228章 針鋒相對,徐丫頭的鬼點子第276章 清明節(jié)前,大明的誘餌第492章 皇帝車上下來的道士第554章 天子守國門,歸還天師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什县| 三河市| 雷山县| 大安市| 兰坪| 池州市| 南澳县| 玉门市| 巨鹿县| 龙胜| 句容市| 兴义市| 报价| 焉耆| 贞丰县| 花垣县| 米易县| 志丹县| 卓资县| 商都县| 阿克陶县| 连山| 和田市| 临泽县| 成安县| 富蕴县| 榆社县| 台东县| 湘乡市| 晋城| 礼泉县| 郑州市| 景德镇市| 萨嘎县| 邹城市| 河北区| 安化县| 中西区| 武鸣县| 襄城县| 万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