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27章 滅絕

收費章節(12點)

澳洲戰場上的硝煙還沒散去,另外兩個地面戰場上再次飄起了狼煙。

五月二十五日,魏成龍沒有等到十個王牌集團軍迴歸,按時發動了向聖彼得堡進軍的作戰行動。

這場大規模會戰,被看成是“大陸戰場終結戰”。

魏成龍制定的計劃非常簡單:攻佔聖彼得堡。

如果以擊敗美俄聯軍爲目的,那麼這場會戰就沒有任何值得擔心的地方,因爲不管是烏合之衆的俄軍,還是得到增強的美軍,士氣都極爲低落,完全喪失了鬥志,從上到下都沒有取勝的信心。

可是,這場會戰,最大的問題與正規作戰無關。

當時,魏成龍最擔心的還是在佔領了聖彼得堡之後,如何收拾殘局,即如何防止俄軍潰散之後,逃往偏遠地區跟中國軍隊打游擊戰。

事實上,這已經是當時大陸戰場上最爲嚴重的問題了。

從遠東地區到莫斯科,各地都有游擊隊,而且游擊隊已經成爲中國軍隊的頭號敵人,導致大批軍人傷亡。

根據陸軍統計,僅在二零五五年一月到四月的四個月裡,就有六千多名中國軍人在與游擊隊的戰鬥中傷亡,陣亡比例超過了百分之五十。要知道,在攻佔莫斯科的戰鬥中,中國軍隊的傷亡還不到五千人。

可以說,這是魏成龍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游擊隊不會與中國軍隊正面交戰,甚至會避開兵力較多的巡邏隊,專門在偏遠地區對付小股巡邏部隊。更令人髮指的是,游擊隊從來不收戰俘,會當場擊斃所有傷員,甚至會把屍體切碎,讓中國軍隊無跡可尋。

在這場不對稱的戰鬥中,中國軍隊也採用了很多極端手段。

比如,在一些偏遠地區,巡邏部隊就會提前用炮火摧毀一些支持游擊隊的村莊,在遭到游擊隊伏擊的時候,會進行無差別的炮火打擊。爲了減輕巡邏壓力,一些地方駐軍甚至強行把偏遠地區的村民遷往集中安置點,然後毀壞一切可以供游擊隊使用的設施與物資,甚至故意在水源裡下毒。

總而言之,面對野蠻的游擊隊,中國軍隊更加野蠻。

由此產生的影響就是,佔領區裡的平民愈發支持游擊隊,痛恨佔領軍,成爲了游擊隊的幫兇。

到了二零五五年,也就是佔領莫斯科之後,魏成龍批準了一項軍事政策:在佔領區內實施堅壁清野戰術,拔除游擊隊的根基。

由此引發的結果,連魏成龍都沒有想到。

游擊隊沒有被消滅,反而發展壯大了。

戰後,很多歷史學家認爲,中國在佔領俄羅斯期間,暗中施行民族滅絕政策,有意製造了大量人道主義災難,導致俄羅斯人口銳減。只是,中國當局從來沒有承認,也從來沒有公佈任何與佔領俄羅斯有關的官方資料。

只有一點可以肯定,到戰爭結束的時候,俄羅斯的人口銳減了三分之二

從統計角度看,除掉在戰爭中死亡的軍民,有三千萬到五千萬俄羅斯人是在佔領期間死亡的,而且主要是青壯年男性。

顯然,這是很不正常的事情。

要知道,中國從不缺乏糧食,有足夠的能力供養佔領區內的幾千萬俄國人,因此饑荒絕對不是導致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至於寒冷,更不是主要原因,因爲俄羅斯人已經在這塊土地上繁衍了數百年。

毫無疑問,導致俄羅斯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就是非自然因素。

當時,佔領軍推行的最極端的政策,就是“集中安置營”。具體就是,把分散在各地的村民集中到大城市附近,參與集體勞動,並且由勞動量決定生活物資分配水平,只有參加勞動才能獲得必需的生活物資。

魏成龍批準這項軍事政策,主要是想控制住佔領區的居民,讓他們無法支持游擊隊。

可是在具體實施的時候,卻出現了偏差。比如,在決定勞動量的時候,大部分集中安置營設置了非常高的標準,絕大部分人根本不可能完成最基本的工作任務,也就不可能領到必需的生活物資。

根據一些無法證實的資料,在二零五六年之前,集中安置營裡嬰兒的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四十,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就是營養不良。到了二零五六年之後,這一情況纔有所改善,因爲孕婦與嬰兒都得到了特別照顧,比如被送往專門設置的集中安置營裡,不需要爲了換取生活物資而拼命勞動。

可以說,這些極端政策,也是被逼出來的。

最典型的一個案例發生在新西伯利亞集中安置營,當時負責該安置營的是一名非常有同情心的上校軍官,他定下的勞動標準非常低,成年人都能完成,未成年人也能辦到,因此該安置營裡的俄羅斯人基本上是衣食無憂,每天只需要工作十個小時,空閒時間還能參加駐軍舉行的文體活動。結果在二零五四年底,游擊隊襲擊了該集中安置營,打死打傷數百名中國軍人,劫掠了大量物資,而安置營裡的居民中,有兩千多人逃走,加入了游擊隊,並且爲游擊隊提供了大量軍事信息。事後,新上任的安置營負責人發現,早在此之前,安置營裡的俄羅斯人就在秘密幫助游擊隊,比如把多餘的食物運出去,爲游擊隊提供附近巡邏部隊的活動情況等等。由此,新負責人得出了一個結論:那些吃飽了沒事做的俄羅斯人就是駐軍的最大威脅。結果就是,新西伯利亞集中安置營很快就成爲了佔領區內,勞動標準最爲苛刻的安置營之一。後來,這座集中安置營裡,至少有三萬多名俄羅斯人死於營養不良,而且多數是婦女少年老人等弱者。

除了營養不良,導致俄羅斯人口銳減的還有在戰時流行的種種疾病。

比如,在二零五四年的冬天,一種變異的流行性感冒病毒大爆發,就奪走了一千五百萬俄羅斯人的性命。到了二零五五年夏天,一種奇怪的疾病爆發,患病者的癥狀與流行性感冒非常相似,只是所有用於治療感冒的藥物都不管用,最終大部分患病者都因爲肺部嚴重積水死亡。

問題是,這些疾病只在俄羅斯流行,沒有在中國大規模爆發。

中國官方給出的解釋是:中國有世界上最好的醫療條件,有足夠的醫務人員,還有充足的藥品,因此能把流行性疾病控制在最小的範圍之內,而在俄羅斯佔領區,因爲遭到戰爭破壞,普通民衆很難獲得醫療保障,也沒有完善的社會衛生基礎設施,因此流行性疾病很容易引發大規模死亡。

事實上,在每次大規模戰爭中,瘟疫都如影隨形。

只是,戰後很多人更願意相信,奪走了將近三千萬俄羅斯平民性命的幾次流行性疾病大爆發,都是中國專門開發的基因武器,即針對俄羅斯人的基因缺陷,使用變異的病毒,認爲製造流行性疾病大爆發。

後來,還有人專門從事這項研究,比如從冰凍的屍體上提取DNA樣本。

很多研究結果都表明,猜測絕對不是空穴來風,即在幾次流行性疾病大爆發中死亡的俄羅斯人的DNA都出現了變異,大部分變異都導致免疫抵抗能力降低,最終導致成千上萬的人不治而亡。

事實上,這纔是毀滅俄羅斯的根本原因。

只是,中國官方從未承認開發過基因武器,更不可能承認使用過基因武器,而且沒有任何相關的官方文件可以證明。

中國有沒有在第三次世界大戰中開發與使用基因武器,是這場大戰衆多未解謎團裡面最受人關注的一個,也是影響最的的一個,因爲這意味著,中國很有可能破壞了自己制訂的很多戰爭法則。

當然,就算有,這也是過去的事情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說中國在基因武器上做了文章,那麼美國也不能例外。戰後,很多資料都表明,美國在戰爭期間秘密研製過基因武器,而且在戰爭中使用過基因武器,只是造成的破壞並不嚴重。能夠得到證明的,還有中國肯定在大戰後期,針對美國使用的基因武器研製過基因類免疫藥物,而這也屬於基因武器的範疇,只是屬於防禦性質的。當然,由此推斷就能知道,既然中國有能力研製基因類免疫藥物,那就肯定有能力研製基因武器,也就肯定研製過基因武器。要知道,研製基因武器並不是什麼無法突破的技術難題。在大戰期間,無所不用其極的背景下,中國研製基因武器根本沒有什麼要奇怪的。重要的是,中國到底有沒有使用過基因武器。

從交戰情況來看,至少可以肯定,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上從未使用過基因武器。

也許,在使用基因武器的問題上,中國當局有點投鼠忌器,即基因武器本身就是一把雙刃劍,在打擊敵人的同時,也有可能禍害自己。事實上,這也是美國一直沒有在戰場上大規模使用基因武器的主要原因。

可以說,這絕對是人類之幸。

如果中美兩國都無所顧忌,在戰場上大規模使用基因武器,那麼就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這場大戰的勝利者,受害的是全體人類。

第4章 各算各的第15章 宣戰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63章 朋友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138章 警鐘第76章 熱點地區第47章 機會與冒險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87章 積極爭取第88章 各讓一步第36章 破例第39章 去臺灣第74章 戰爭狂人第94章 再戰印度洋第27章 樹梢優勢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27章 利誘第237章 攻堅戰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54章 軍人的歸屬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123章 女性軍人第190章 主動權第178章 最後的機會第38章 戰役目的第43章 傳奇人物第30章 周旋第87章 最後的機會第93章 同化政策第18章 戰爭推手第8章 擴軍浪潮第13章 分外事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186章 拼命的動力第232章 政治戰爭第115章 遭遇第19章 關鍵結點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26章 戰略空運第52章 空中力量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45章 越界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15章 宣戰第45章 宣傳戰第78章 廣泛動員第88章 各讓一步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88章 最後關頭第219章 火線第54章 準備反擊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96章 迴歸正位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64章 三管齊下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44章 出山第20章 政治聯盟第32章 大夢初醒第27章 地面戰爭第33章 科技戰略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30章 周旋第192章 煙消雲散第98章 假戲真做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12章 措手不及第270章 投降第6章 點火第24章 勇敢面對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104章 猛然覺悟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45章 阻止戰爭第29章 血戰戈蘭高地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43章 各有所謀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55章 決戰在即第212章 充分準備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5章 鐵娘子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22章 出師有名第297章 警戒圈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135章 全局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20章 權衡利弊第40章 突襲第61章 防空作戰第25章 先做準備第82章 擔憂第181章 勝與沒勝
第4章 各算各的第15章 宣戰第103章 戰場外的問題第63章 朋友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138章 警鐘第76章 熱點地區第47章 機會與冒險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87章 積極爭取第88章 各讓一步第36章 破例第39章 去臺灣第74章 戰爭狂人第94章 再戰印度洋第27章 樹梢優勢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315章 文明義務第27章 利誘第237章 攻堅戰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54章 軍人的歸屬第293章 戰神之星第123章 女性軍人第190章 主動權第178章 最後的機會第38章 戰役目的第43章 傳奇人物第30章 周旋第87章 最後的機會第93章 同化政策第18章 戰爭推手第8章 擴軍浪潮第13章 分外事第143章 雙重攻擊第186章 拼命的動力第232章 政治戰爭第115章 遭遇第19章 關鍵結點第67章 後勤大總管第26章 戰略空運第52章 空中力量第133章 新的發祥第45章 越界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15章 宣戰第45章 宣傳戰第78章 廣泛動員第88章 各讓一步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119章 無心戀戰第88章 最後關頭第219章 火線第54章 準備反擊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96章 迴歸正位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64章 三管齊下第77章 微型超級大國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第44章 出山第20章 政治聯盟第32章 大夢初醒第27章 地面戰爭第33章 科技戰略第10章 一個巴掌拍不響第30章 周旋第192章 煙消雲散第98章 假戲真做第27章 動盪的根源第12章 措手不及第270章 投降第6章 點火第24章 勇敢面對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104章 猛然覺悟第14章 大潮流中的小人物第45章 阻止戰爭第29章 血戰戈蘭高地第104章 安曼會戰第43章 各有所謀第187章 陡生變數第215章 海軍優勢第55章 決戰在即第212章 充分準備第92章 突襲的回報第5章 鐵娘子第113章 未來戰爭第22章 出師有名第297章 警戒圈第123章 核潛艇的明天第135章 全局第59章 空戰新面貌第20章 權衡利弊第40章 突襲第61章 防空作戰第25章 先做準備第82章 擔憂第181章 勝與沒勝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沭县| 商南县| 永宁县| 苏州市| 海伦市| 新巴尔虎左旗| 安龙县| 江华| 剑河县| 云浮市| 浮梁县| 巴楚县| 桃源县| 安徽省| 南开区| 荥经县| 临泉县| 吉木萨尔县| 宁强县| 东宁县| 碌曲县| 大田县| 宝鸡市| 长丰县| 商城县| 陵川县| 平顶山市| 衡阳市| 永靖县| 积石山| 大连市| 鱼台县| 澄城县| 遵义市| 隆化县| 高雄市| 吉木萨尔县| 通海县| 平利县| 英吉沙县| 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