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

俄羅斯拒絕了中國伸出的橄欖枝,戰火就還得燒下去。

當然,七月底發生的這件事,對戰局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首先,俄羅斯當局清楚認識到,繼續打下去,俄羅斯肯定會流出最後一滴鮮血,而且不見得能夠取得勝利。

當時,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布魯希洛夫辭職。

客觀的講,這位才華橫溢的俄軍總參謀長,至少讓俄羅斯多堅持了半年,如果不是諾日羅夫、以及俄羅斯總統經常蠻橫干預、胡亂指揮,布魯希洛夫甚至能夠做得更加出色,讓俄羅斯堅持得更久。

可惜的是,布魯希洛夫是當時唯一頭腦清醒的俄軍將領。

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當時在俄軍中,只有布魯希洛夫認爲應該接受中國開出的停戰條件,體面的退出這場註定會失敗的戰爭,挽救成千上萬的俄軍官兵,並且讓俄羅斯保住戰後復甦的基礎。

這一主張,直接斷送了布魯希洛夫的前程。

事實上,當時俄軍中,沒有人可以頂替布魯希洛夫,而且也沒有人願意當總參謀長。

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知道,誰當上俄軍總參謀長,誰就得背上戰敗負擔,等於是做出自我犧牲。

結果就是,在幾個月裡,俄軍竟然沒有總參謀長!

當時,俄羅斯總統讓諾日羅夫直接指揮俄軍作戰。

雖然這個安排讓很多俄軍將領不滿,但是也沒人敢提出來,因爲誰都知道,不管誰來指揮俄軍作戰,結果都差不多。

第二個影響就是,美國再次把俄羅斯放在了首要位置上,開始向俄羅斯增兵。

事實上,在這個時候向俄羅斯增兵,已經於事無補了。要知道,中國軍隊在攻下伏爾加格勒之後,在前往莫斯科的道路上就沒有任何難以逾越的艱難險阻了,佔領莫斯科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客觀的講,美國應該做的是爲俄羅斯戰敗做準備,即在俄羅斯戰敗之後,在哪裡構築新的戰略防線。

朝這個方向想,就能發現,美軍應該向中東增兵,而不是向俄羅斯增兵。

原因很簡單,在俄羅斯戰敗之後,中國在陸地戰場上再無牽掛,將毫無顧忌的把地面部隊派往中東,而下一個戰敗的就是以色列。除非美國打算退出歐亞非大陸,不然就得在中東頂住重壓。

美國要做的,正是通過向中東增兵,爭取在俄羅斯戰敗之前取得重大勝利。

說得直接一點,如果美以聯軍能夠在俄羅斯戰敗之前擊敗敘利亞,就有很大的可能說服土耳其參戰,至少讓土耳其更加傾向於支持美國。如此一來,中國在俄羅斯戰場上取得的勝利就很難對中東戰場造成影響,最多不過在伊朗取得下一場勝利。更重要的是,土耳其控制和歐亞大陸橋,也就能夠抵消俄羅斯戰敗對東歐地區產生的影響,從而使更多的東歐國家繼續保持中立。

可以說,除此之外,美國沒有更好的選擇了。

可惜的是,當時美國肯定不可能丟下俄羅斯。

原因就是,如果美國不向俄羅斯增兵,恐怕在中國軍隊打到莫斯科之前,俄羅斯就會選擇“光榮的退出戰爭”。

當時,已經有類似的徵兆了。

如果俄羅斯迅速戰敗,美國同樣不可能在中東戰場上取得重大勝利,也就同樣會在中東戰敗。

簡單來說,不管有沒有信心幫助俄羅斯渡過難關,美國都得拼出全力。

由此,產生了第三個影響。

在美國開始大舉向俄羅斯增兵之後,魏成龍專程返回北京,牧浩洋則把虞世輝與蔣博文招了回來。

最終,三位陸軍將領約好,在大陸戰場與中東戰場上協同進攻。

說“約好”不大準確,因爲魏成龍是陸軍參謀長,所以說應該是在魏成龍的部署下,陸軍將在兩個戰場上同時發動進攻。

按照約定,將由蔣博文首先在西奈半島上發力,牽制住美以聯軍,隨後虞世輝將在敘以戰場與約旦發力,迫使美國向以色列增兵,魏成龍則將在八月份向莫斯科進軍,並且在攻入莫斯科之後,向中東轉移兵力。

只是,最終的實際執行方式完全變了樣。

蔣博文確實在西奈半島上發力了,只是戰場不在蘇伊士運河附近,而是在西奈半島南端的一小塊由埃及軍隊控制著的戰場上,而且反擊兵力也只有一個集團軍,而不是兩個,最終只牽制住了二十個以軍旅。

虞世輝沒有兌現諾言,直到魏成龍在大陸戰場上發動進攻,他也沒能組織起反擊。

至於魏成龍,則把進軍莫斯科的行動延遲到了九月底,而不是計劃的八月份,並且沒有與中東戰場上的戰鬥同步進行。

導致這一局面的因素非常多,主要還是戰略協同的難度太大了。

當時,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即在中東戰場上有大批盟軍,而這些軍隊直接聽命於戚凱威,而不是由戰區司令指揮。雖然戚凱威做了努力,但是在協調盟軍作戰時,依然遇到了很多問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各個盟國都有自己的想法,而指揮盟軍的各國將領也都有自己的想法。

這些問題,要到二零五五年,在東方同盟集團第五次首腦峰會之後才能得到解決。

當然,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蔣博文成爲了中東戰區司令,辦事不力的虞世輝則被調往南亞當戰區司令。

事實上,虞世輝有點冤枉,因爲他已經盡了力,只是面對的問題超出了他的能力。

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二零五三年,後果將不堪設想。

所幸的是,在魏成龍發起“莫斯科會戰”的時候,俄軍已是一羣烏合之衆,而美國增派的援軍也無法補充整條戰線。雖然在中國軍隊攻佔了圖拉與梁贊之後,俄羅斯總統任命朱利亞諾夫爲總參謀長、兼莫斯科守備司令,並且授予他元帥軍銜,但是這改變不了什麼,只是增添了數百萬傷亡。

事實上,朱利亞諾夫能夠在這個時候得到重用,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布魯希洛夫辭職。

當時,在俄軍中,只有朱利亞諾夫的名望能夠頂替布魯希洛夫,因爲通過阿赫圖賓斯克戰役,很多俄羅斯人都把他看成民族的救星,認爲只有他那不留情面的戰鬥方式,才能拯救俄羅斯。

朱利亞諾夫確實這麼做了,而且做得很極端。

按照他的命令,所有平民都不得離開莫斯科,年紀在十四歲到六十歲之間的,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都得服兵役、或者爲軍隊勞動,比如修建防禦工事、向前線運送物資、救助傷員等等。在實際執行的時候,俄軍的強制徵召範圍擴大到了所有身高在一米四以上的兒童與能夠行走的老年人。

當時,除了還在吃奶的嬰兒被送往聖彼得堡之外,所有平民都被朱利亞諾夫指揮的俄軍軟禁在莫斯科城區裡面。按照朱利亞諾夫下達的命令,俄軍可以向任何擅自逃離莫斯科的平民開槍。

隨著中國軍隊步步逼近,朱利亞諾夫要求所有軍民堅守每一寸土地。

當時,他下達了一條非常極端的命令,即後方防線上的守軍,必須監督前一條防線上的守軍,如果前面的守軍逃跑,後面的守軍就要將其擊斃,而俄軍的最後一道防線,就是由朱利亞諾夫直接控制的憲兵部隊。

按照朱利亞諾夫的部署,莫斯科的一千八百萬軍民,都是與侵略者作戰的戰士。

要知道,當時莫斯科集中了俄羅斯控制地區一半的人口!

可惜的是,中國軍隊沒有強攻莫斯科,而是採取了圍困戰術,首先出動十個集團軍把莫斯科圍了起來。

當時,還是十一月初,魏成龍有的是時間。

事實上,在已經包圍了莫斯科的情況下,中國軍隊只需要一天,就能讓魏成龍兌現給元首做出的保證,即攻入莫斯科。

結果就是,朱利亞諾夫的高壓政策,根本沒有起到積極效果。

在長達一個多月的圍困之中,莫斯科的軍民飽受戰爭之苦,而且儲備的生活物資也在十二月中旬耗光了。

當時,莫斯科甚至沒有足夠的用來取暖的燃料。

要知道,在寒冷的冬天,沒辦法取暖,就意味著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凍死。

十二月二十四日,聖誕夜,一小股俄軍趁朱利亞諾夫去部隊慰問官兵,控制了莫斯科守備司令部,用槍逼著司令部的通信參謀下達向中國軍隊投降的命令,隨後還命令外圍防線上的俄軍豎起白旗。

俗話說,兵敗如山倒。

在莫斯科軍民都無戰心的情況下,局勢立即失去控制,幾乎所有俄軍部隊都接受了由司令部下達的命令。

朱利亞諾夫收到消息後,企圖返回守備司令部,鎮壓叛亂。

只是,他的動作太慢了,中國陸軍的一支空中突擊部隊在半個小時後趕到,控制了莫斯科守備司令部。

看到大勢已去,朱利亞諾夫放棄了抵抗,在警衛官兵的陪同下,通過一條秘密地道逃離了莫斯科。只是在向俄羅斯總統彙報的時候,他宣稱是在警衛營的拼死掩護下,殺出一條血路才逃了出來。

十二月二十五日,天剛亮,中國陸軍的五個集團軍從五個方向上開進了莫斯科。

事實上,要到翻年之後,中國軍隊才真正佔領莫斯科。

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54章 自亂陣腳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224章 內耗第71章 拼盡全力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36章 分外之責第55章 戰爭的腳步第16章 強渡第46章 逃命第83章 科學寶藏第7章 直覺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47章 金蟬脫殼第20章 逼婚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117章 高姿態第47章 假設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37章 回國第31章 事態惡化第205章 突襲第40章 自作主張第72章 對峙第70章 忙裡偷閒第27章 樹梢優勢第13章 全權顧問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44章 歷史使命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1章 收假第87章 最後的機會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65章 門檻第70章 分道揚鑣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33章 拉幫結派第33章 孤注一擲第322章 經濟動物第45章 面面俱到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40章 援助戰第75章 積極迎戰第79章 撲火第71章 打撈沉船第13章 新兵能戰第1章 海軍強國第40章 豐收時期第92章 怎麼打第36章 急轉直下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51章 整軍備戰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53章 生存競賽第27章 戰略目的第3章 演習第259章 遺贈第1章 千錘百煉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19章 水深火熱第73章 沉默是金第114章 關鍵情報第16章 急轉直下第75章 主戰場第196章 以談備戰第190章 主動權第166章 硬骨頭第65章 門檻第18章 圍捕第93章 兩頭作戰第167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62章 開戰在即第14章 宣戰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22章 橫掃全球第43章 傳奇人物第53章 再次攻擊第44章 艦炮怒吼第81章 臨時調整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30章 全面對抗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225章 陸軍上岸第65章 完勝之途第46章 海軍新銳第311章 災難的源頭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12章 開戰第18章 畫蛇添足第90章 一網打盡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39章 糧食危機第61章 防空作戰第167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79章 海灣
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54章 自亂陣腳第59章 與時間賽跑第224章 內耗第71章 拼盡全力第181章 最後的頑抗第36章 分外之責第55章 戰爭的腳步第16章 強渡第46章 逃命第83章 科學寶藏第7章 直覺第109章 伏擊開始第47章 金蟬脫殼第20章 逼婚第69章 最後的空中打擊第117章 高姿態第47章 假設第108章 因勢利導第37章 回國第31章 事態惡化第205章 突襲第40章 自作主張第72章 對峙第70章 忙裡偷閒第27章 樹梢優勢第13章 全權顧問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第44章 歷史使命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1章 收假第87章 最後的機會第115章 超級運輸機第65章 門檻第70章 分道揚鑣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33章 拉幫結派第33章 孤注一擲第322章 經濟動物第45章 面面俱到第24章 人道主義援助第154章 特種戰鬥第40章 援助戰第75章 積極迎戰第79章 撲火第71章 打撈沉船第13章 新兵能戰第1章 海軍強國第40章 豐收時期第92章 怎麼打第36章 急轉直下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51章 整軍備戰第229章 守無可守第53章 生存競賽第27章 戰略目的第3章 演習第259章 遺贈第1章 千錘百煉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239章 大限將至第19章 水深火熱第73章 沉默是金第114章 關鍵情報第16章 急轉直下第75章 主戰場第196章 以談備戰第190章 主動權第166章 硬骨頭第65章 門檻第18章 圍捕第93章 兩頭作戰第167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62章 開戰在即第14章 宣戰第174章 伏爾加河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22章 橫掃全球第43章 傳奇人物第53章 再次攻擊第44章 艦炮怒吼第81章 臨時調整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30章 全面對抗第264章 瘋狂的頂點第225章 陸軍上岸第65章 完勝之途第46章 海軍新銳第311章 災難的源頭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12章 開戰第18章 畫蛇添足第90章 一網打盡第130章 以命搏命第39章 糧食危機第61章 防空作戰第167章 無所不用其極第79章 海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定县| 将乐县| 龙川县| 濉溪县| 三穗县| 连云港市| 五华县| 三台县| 广安市| 晋中市| 民勤县| 朝阳市| 沿河| 临泉县| 东光县| 长泰县| 华蓥市| 吉木萨尔县| 汝阳县| 平舆县| 柏乡县| 邯郸县| 江源县| 同心县| 新沂市| 四子王旗| 兴业县| 庆元县| 宿松县| 桦川县| 邮箱| 类乌齐县| 余姚市| 渭源县| 新巴尔虎左旗| 雅江县| 双鸭山市| 富源县| 泰和县| 措勤县| 固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