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9章 大限將至

收費章節(jié)(12點)

十二月十二日,龐躍龍與周渝生向牧浩洋提交了攻打美國本土的行動草案。

當時,牧浩洋就嚇了一跳。

要知道,對美國的戰(zhàn)略轟炸還沒有開始呢,空軍在毛伊島上修建的第一座基地要到十二月二十日才能投入使用。按照母祁鐵的安排,要到十二月二十五日,空軍纔會初次轟炸美國本土。

不是母祁鐵不求上進,而是轟炸機較爲特殊。

戰(zhàn)略轟炸機不是電動運輸機、也不是戰(zhàn)術戰(zhàn)鬥機,需要大量的地勤設備,也需要完善的基礎設備。如果把戰(zhàn)略轟炸機部署在野戰(zhàn)機場上,每執(zhí)行兩次作戰(zhàn)任務,就需要返回後方的空軍基地進行一次全面維護,而部署在設備齊全的空軍基地裡,能夠連續(xù)執(zhí)行五次作戰(zhàn)任務才需要進行全面維護。主要就是,戰(zhàn)略轟炸機執(zhí)行任務之後,都需要得到適當的維護,才能保持狀態(tài)。明顯,在設備簡陋的野戰(zhàn)機場上,根本無法維護轟炸機,也就無法確保轟炸機處於最佳狀態(tài)。

當然,戰(zhàn)略轟炸機也極爲高貴,一架就頂得上十架大型電動運輸機。

受此影響,空軍必須首先在前線修建設備齊全的基地,然後把轟炸機派過去,進行幾天的適應性鍛鍊,才能執(zhí)行作戰(zhàn)任務。

要知道,離夏威夷羣島最近的中國空軍基地在一萬公里之外,如果讓轟炸機每執(zhí)行兩次任務就返回維修,作戰(zhàn)效率肯定會低得嚇人,還不如花點時間在前線修建空軍基地,提高轟炸機的作戰(zhàn)效率。

現實上,就算戰(zhàn)略轟炸開始了,也不能立即攻打美國本土。

美國的國土面積跟中國差不多,即便除掉阿拉斯加州,也不比中國小多少,而美國西海岸地區(qū)的面積相當於法國與德國之和,其西海岸線長達上萬公里,有數十座人口在百萬以上的大城市,其中西雅圖、舊金山與洛杉磯都是超級大都市,加上附近的城鎮(zhèn),三座城市羣的人口都在兩千萬以上,洛杉磯更是高達三千五百萬。如此稠密的城市、如此多的城市,意味著美國西海岸地區(qū)有數量衆(zhòng)多的軍隊,還有較爲完善的軍事設備,有足夠的能力抵抗登陸部隊。

從難度上講,登陸美國西海岸肯定超過了二戰(zhàn)時的諾曼底登陸戰(zhàn)役。

現實上,根本不能進行對比。

原因很簡單,美國在本土戰(zhàn)場上,不存在兩線作戰(zhàn)的問題,因而不用把兵力集中部署在東部地區(qū),完全能夠集中力量守衛(wèi)西海岸地區(qū),而當年的德軍,必須把主力部隊集中到東線戰(zhàn)場上,留在西線的部隊不但少,而且素質低下。

能夠說,要想登陸美國西海岸地區(qū),中國要做的準備,肯定超過二戰(zhàn)時的盟軍。

問題是,當時隊還沒有爲此做準備。

要知道,按照牧浩洋的規(guī)劃,在戰(zhàn)略轟炸取得一定的效果之後,纔會考慮在美國西海岸地區(qū)登陸。

從時間上看,這肯定是二零五六年第二季度的事情了。

龐躍龍與周渝生在這個時候提出登陸美國西海岸,而且認爲在年底、最遲二零五六年一月就能實施,明顯過於樂觀了。

明顯,牧浩洋不會批準如此瘋狂的作戰(zhàn)方案。

當時,還有另外一件事,讓牧浩洋必須得暫時放下攻打美國本土的想法,而且還讓他給母祁鐵下令,把初次大規(guī)模轟炸美國本土的時間訂在了二零五六年一月一日,這件事就是歐洲聯邦的最終選擇。

在二零五五年八月底,歐洲聯邦完成了必要的政治進程,宣佈正式成立。

九月一日,歐洲聯邦的三個邦國,以及已經在原則上答應加入歐洲聯邦,正在積極準備全民公投的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與奧地利以準邦國的身份,舉行了盛大的國慶典禮,並且在柏林、巴黎與羅馬分別升起了歐洲聯邦的國旗:藍色底、中心爲一白色正三邊形。藍色底意味著歐洲,而且與歐洲聯邦的前身、即歐盟的旗幟基色一樣,白色正三邊形代表法國、德國與意大利這三個核心邦國,也同時意味著歐洲聯邦好像三邊形一樣穩(wěn)固,是完整如一與牢不可破的國家。

今後,歐洲聯邦的國旗還會變化,即在白色正三邊形外面增加白色五角星,意味新加入的邦國。

到二零五五年十二月二十日,除了法德意之外,已有六個國家,即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奧地利、匈牙利與捷克加入歐洲聯邦,其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與奧地利已經完成了全名公投表決,匈牙利與捷克將在二十四日公佈全民公投結果。也就是說,歐洲聯邦已有九個邦國。

按照歐洲聯邦與中國的密約,只需有十個邦國,歐洲聯邦就向美國宣戰(zhàn)。

當時,歐洲聯邦正在跟斯洛伐克進行談判,爭取第十個邦國。

只是,談判進行得並不順利,主要就是斯洛伐克在聯邦基礎議會中的議席問題,而誘因是斯洛伐克遞交的人口統(tǒng)計數據存在嚴峻的水分,引起了荷蘭、奧地利與捷克等邦國與準邦國嚴峻不滿。

在歐洲聯邦的政治結構中,邦國在基礎議會中的席位,間接決定了邦國的地位。

決定席位的,正是邦國的人口水量。

當時,斯洛伐克提交的數據是,擁有一千四百萬人,而荷蘭、奧地利與捷克指出,斯洛伐克的人口統(tǒng)計數據來自於二零三五年之前,也就是全球自然災害之前,而全球自然災害導致全球人口大幅度降低,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例外,而斯洛伐克在二零五零年的人口普查結果是不到一千萬。

四百萬的差距,相當於八個席位。

明顯,這讓荷蘭、奧地利與捷克這三個老實遞交了人口調查演講的國家非常不滿,認爲斯洛伐克想擴大在歐洲聯邦的影響力。

當時,捷克以至要挾要退出歐洲聯邦。

要知道,捷克還沒有提交全民公投的結果,因而在法律上只是歐洲聯邦準邦國,隨時能夠退出。

這下,問題變得複雜了。

讓斯洛伐克重新進行人口普查,至少需要一個月才能完成,也就不可能在年底之前正式加入歐洲聯邦。更要命的是,斯洛伐克已經通過了全民公投,如果重新進行人口普查,肯定會讓很多斯洛伐克人感到不滿,覺得歐洲聯邦不信任他們。由此導致的結果就是,斯洛伐克議會中的反對黨很有可能要求重新進行全民公投。暫且不說再次公投的結果(當時斯洛伐克支持加入歐洲聯邦的比例只有百分之五十四,反對的爲百分之四十六),拖延的時間就非常致命了。

wωω. ttκд n. ℃ O 法德意三國非常清楚,中國絕對不會把給歐洲聯邦更多的時間。

要知道,隊已經攻佔了夏威夷羣島上的兩座大島,接下來就會對美國本土進行戰(zhàn)略轟炸。從軍事上講,戰(zhàn)略轟炸將持續(xù)幾個月,然後纔是地面進攻。在此期間,中國肯定會處理歐洲問題。說得間接一點,如果歐洲聯邦不能在年底獲得第十個邦國,中國就會發(fā)動歐洲戰(zhàn)爭。

根據戰(zhàn)後披露的資料,當時中國確實已經爲歐洲戰(zhàn)爭做好了準備。

在大陸戰(zhàn)場上,中國陸軍依然保持著四十個集團軍,而且後撤的兩百公里根本不會對隊發(fā)動進攻形成影響。

到了十二月二十七日,隨著中東軍團攻佔特拉維夫,中東戰(zhàn)爭宣佈結束。

三天之後,土耳其開始與中國談判,提出了參戰(zhàn)條件,而中國也較爲傾向於接納土耳其爲盟國。

此外,美國海軍全軍覆沒,中國海軍艦隊已能遠征大西洋。

別忘了,到十二月,中國海軍已經擁有二十七艘超級航母,組建了二十七支由十一艘大型戰(zhàn)艦組成的航母戰(zhàn)鬥羣,而歐洲聯邦總共也就只有六支航母戰(zhàn)鬥羣,而且擁有的都是在戰(zhàn)前建造的大型航母。

真要打的話,歐洲聯邦海軍在一場戰(zhàn)鬥中就將灰飛煙滅。

這些事情無一例外的表明,中國正在加緊完成針對歐洲的作戰(zhàn)部署,而且有足夠的能力在二零五六年一月一日發(fā)動進攻。

對歐洲聯邦來說,打贏這場戰(zhàn)爭的機會爲零。

不能與中國打,也就只能設法處理內部問題,儘快獲得第十個邦國。

當時,歐洲聯邦採取了兩條線路齊頭並進的處理措施。

第一條線路,就是積極爭取另外一個邦國,而最有可能在年底加入歐洲聯邦的是瑞士與奧地利之間的列支敦士登。這個山地小國只有幾萬人,而且以奧地利人爲主,早就有加入歐洲聯邦的傾向,全民公投表決能在三天之內完成。雖然列支敦士登是極不起眼的小國,但是作爲一個國家,只需加入歐洲聯邦,就湊齊了十個邦國。現實上,盧森堡就是一個與列支敦士登差不多的彈丸之國。

第二條線路,就是向斯洛伐克施壓。在十二月二十日,歐洲聯邦國防軍已經在斯洛伐克的東北方向上部署了十五個師的龐大兵力,而且開始策劃進軍布拉迪斯拉法的作戰(zhàn)行動,估計用一天就能佔領斯洛伐克首都。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別的選擇,歐洲聯邦國防軍將攻佔布拉迪斯拉法,然後宣佈接管斯洛伐克,使其成爲歐洲聯邦的邦國。當時,歐洲聯邦政府已經準備好了一項法案,主要內容就是通過軍事行動統(tǒng)一歐洲大陸,準備在必要的時候交給聯邦議會審批。

在如此緊要的關頭,牧浩洋肯定得盯著歐洲聯邦。

第66章 末端攔截第37章 再接再厲第147章 上將之子第44章 艦炮怒吼第40章 突襲第49章 最佳選擇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77章 誘餌第45章 深海猛龍第1章 海軍強國第295章 遺蹟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zhàn)第63章 反導攔截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87章 最後的機會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12章 前途未卜第96章 部署到位第32章 拼光拼盡第49章 拋開幻想第22章 橫掃全球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204章 坐失良機第184章 強攻第314章 大重建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74章 信心十足第73章 餘波第47章 證據第14章 宣戰(zhàn)第7章 突然襲擊第56章 家宴第44章 加速追擊第70章 忙裡偷閒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50章 大漠揚威第10章 裝甲主力第42章 冬天裡的戰(zhàn)火第109章 未來第115章 艦隊會回來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90章 一網打盡第24章 空中打擊第9章 血染橫濱第94章 戰(zhàn)略價值第89章 一枚導彈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11章 打擊利器第94章 技術軍官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117章 防空作戰(zhàn)第159章 盟軍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59章 空戰(zhàn)新面貌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54章 最後衝刺第29章 相互指責第31章 不可避免第92章 怎麼打第28章 直升機空戰(zhàn)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67章 全面動員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133章 新的發(fā)祥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8章 節(jié)外生枝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163章 秘密武器第48章 外派第68章 一己之力第67章 突然打擊第52章 順手拈來第75章 真真假假第37章 犧牲品第4章 戰(zhàn)爭危機第9章 進軍神速第41章 求生第10章 欲蓋彌彰第68章 歷史時刻第32章 大夢初醒第16章 陰差陽錯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148章 勇敢的選擇第61章 戰(zhàn)略打擊第29章 選將第39章 積極備戰(zhàn)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118章 壯士斷臂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79章 海灣第74章 迴歸第218章 政治決策第43章 格鬥戰(zhàn)鬥機第73章 擴軍備戰(zhàn)第65章 國家意志第282章 秘密第1章 海軍強國
第66章 末端攔截第37章 再接再厲第147章 上將之子第44章 艦炮怒吼第40章 突襲第49章 最佳選擇第44章 恢復性擴充第77章 誘餌第45章 深海猛龍第1章 海軍強國第295章 遺蹟第164章 地面第一戰(zhàn)第63章 反導攔截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34章 同程不同心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87章 最後的機會第305章 小行星撞擊第12章 前途未卜第96章 部署到位第32章 拼光拼盡第49章 拋開幻想第22章 橫掃全球第101章 導彈攻擊第204章 坐失良機第184章 強攻第314章 大重建第103章 電磁打擊第74章 信心十足第73章 餘波第47章 證據第14章 宣戰(zhàn)第7章 突然襲擊第56章 家宴第44章 加速追擊第70章 忙裡偷閒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50章 大漠揚威第10章 裝甲主力第42章 冬天裡的戰(zhàn)火第109章 未來第115章 艦隊會回來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90章 一網打盡第24章 空中打擊第9章 血染橫濱第94章 戰(zhàn)略價值第89章 一枚導彈第134章 真正的敵人第11章 打擊利器第94章 技術軍官第122章 水下霸主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117章 防空作戰(zhàn)第159章 盟軍第37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59章 空戰(zhàn)新面貌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54章 最後衝刺第29章 相互指責第31章 不可避免第92章 怎麼打第28章 直升機空戰(zhàn)第243章 狂妄自大第67章 全面動員第103章 折中方案第133章 新的發(fā)祥第241章 主動求變第8章 節(jié)外生枝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163章 秘密武器第48章 外派第68章 一己之力第67章 突然打擊第52章 順手拈來第75章 真真假假第37章 犧牲品第4章 戰(zhàn)爭危機第9章 進軍神速第41章 求生第10章 欲蓋彌彰第68章 歷史時刻第32章 大夢初醒第16章 陰差陽錯第152章 進攻型將領第148章 勇敢的選擇第61章 戰(zhàn)略打擊第29章 選將第39章 積極備戰(zhàn)第225章 打過三八線第118章 壯士斷臂第220章 布里斯班第79章 海灣第74章 迴歸第218章 政治決策第43章 格鬥戰(zhàn)鬥機第73章 擴軍備戰(zhàn)第65章 國家意志第282章 秘密第1章 海軍強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棱县| 永安市| 米脂县| 芒康县| 韩城市| 泸定县| 洛宁县| 温宿县| 通州市| 威信县| 慈利县| 东丽区| 大同市| 长沙市| 黄龙县| 茂名市| 高唐县| 庆城县| 全南县| 铜鼓县| 海门市| 沅江市| 清河县| 麦盖提县| 迭部县| 南昌县| 乌什县| 满洲里市| 定结县| 舟曲县| 大悟县| 高雄市| 板桥市| 葫芦岛市| 峨眉山市| 施甸县| 英德市| 广汉市| 仪陇县| 惠来县| 广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