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8章 二虎相爭

美國出兵俄羅斯,絕對不是小事,幾乎徹底打亂了戚凱威的戰略部署。

十月份的後二十天裡,美國向俄羅斯發出了八支運輸船隊,規模最小的有十八艘,最大的有五十六艘,除了運送十個師之外,還運送了大約一千萬噸作戰物資,以及足夠裝備十個俄軍師的主戰裝備。

只是,這僅僅是個開始。

根據軍事情報局提供的情報,美國計劃在十一月向俄羅斯發出二十四支船隊,再運送十個師的地面部隊、提供給俄軍的二十個師的主戰裝備、一千二百萬噸作戰物資、以及大約四百萬噸糧食。

如果一切順利,到二零五三年結束,美國將向俄羅斯出動一百萬地面部隊,並且爲俄羅斯武裝一百五十萬地面部隊,運送的作戰物資足夠使用半年,連非軍事物資也足以幫助俄羅斯渡過寒冷的冬天。

顯然,美國並不缺乏武器裝備。

雖然地面戰系統要到年底才能投產,但是在戰爭爆發後,美國一直在不斷的生產陸軍的主戰裝備。根據戰後披露的資料,僅在二零五三年,美國就生產了一萬八千輛主戰坦克、三萬輛裝甲戰車、一萬二千門遠程火炮、四千門火箭炮、六百套戰區防空系統、一千二百套戰術防空系統。

毫無疑問,如此多的主戰裝備,已經超過了美軍的需求量。

結果就是,美國可以肆無忌憚的向盟國提供武器裝備。比如,在二零五三年,美國就爲以色列提供了三千輛主戰坦克。

必須承認,美國的戰爭生產能力確實非常強大。

要知道,同樣在二零五三年,中國也只生產了一萬五千輛反裝甲平臺、二萬四千輛多用途平臺、一萬六千輛火力支援平臺、四百八十套戰區防空系統、八百套戰術防空系統,以及翻新了百分之六十的封存裝備。

對戚凱威來說,美軍源源不斷的到達俄羅斯,絕對不是什麼好消息。

到了十月底,戚凱威就坐不住了。

原因是,他把進攻時間訂在了十一月底,而到時候到達俄羅斯的美軍將超過六十萬,還有大約一百萬俄軍得到了武裝。如果把這些新生力量的戰鬥力算進去,中國軍隊的進攻難度將提高一倍。

問題是,提前發動進攻也不大可能。

要知道,動用二十個集團軍,總兵力一百五十萬的戰略進攻,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全部準備工作,而且所有準備工作都得像鐘錶一樣精確,不是說總司令想加速,就一定能提前完成的。

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發動進攻,後果更難設想。

擺在戚凱威面前的選擇只有兩個:一是推遲進攻行動,花更多的時間做準備,投入更多的進攻兵力;二是降低戰役目標,給作戰部隊減壓。

如果沒有外界因素影響,戚凱威肯定會選擇前者。

要知道,到年底,四個充當預備隊的集團軍就能準備就緒。進入二零五四年,情況將變得更加有利。到時候,除了每個月能夠有兩到三個集團軍獲得武裝之外,還將獲得改進後的地面戰平臺。顯然,就算美國繼續向俄羅斯增兵,而且在二零五四年讓地面戰系統裝備前線部隊,也不可能與中國軍隊抗衡。別的不說,到二零五四年四月底,至少有十個集團軍能夠獲得採用第二代燃料電池的地面戰平臺。在裝備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後,這十個集團軍的作戰能力將提高一倍以上。

問題是,絕對無法排除外界因素的影響。

首先,牧浩洋策劃的所羅門羣島戰役肯定會在十一月初開打,而這是掩護戚凱威在大陸戰場上發動戰略進攻的戰略佯攻。如果戚凱威推遲進攻,牧浩洋肯定會把佯攻轉爲主攻,甚至會要求陸軍出兵。原因很簡單,推遲到二零五四年五月發動進攻的話,陸軍沒有理由拒絕出兵太平洋。

其次,隨著赴俄美軍增長,如果戚凱威不出手,美俄聯軍都有可能出手,而且美軍肯定會在其他戰場上發動進攻,迫使中國陸軍分散兵力,而最有可能的,就是美以聯軍在中東戰場上發動進攻。當時,已經有足夠的跡象表明,羅林森爲了保住美以聯軍總司令的位置,會在年內發動進攻。

最後,軍事情報局已經發出警告,美國出兵俄羅斯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幫助俄羅斯穩住戰線,二是威脅歐盟國家,瓦解法德意軸心,阻止歐洲實現統一。因此從政治上講,也絕不能推遲進攻行動。只有及時發動進攻,才能牽制住規模龐大的美軍,也才能拉攏已經傾向於中國的法德意。

顯然,戚凱威沒有選擇的餘地。

十月三十一日,戚凱威向戰爭部提交了作戰計劃。

基本上沒有修改,即以攻佔伏爾加河以東地區爲主要目標,只是向烏拉爾山進軍的行動將由戰役的進展情況決定。

牧浩洋簽署了作戰計劃,反正他不想籤也得籤。

只是,在一個關鍵問題上,牧浩洋與戚凱威發生了爭執。

當時,戚凱威堅持要去前線指揮作戰,而牧浩洋則認爲,戚凱威作爲陸軍參謀長,還是相當於總參謀長的參謀長會議主席,不應該去顯現指揮戰役行動,應該在大陸戰場上任命一名司令官。

事實上,牧浩洋早就提出了這件事情。

要知道,當時其他戰場上都任命了戰區司令,只有大陸戰場由戚凱威直接指揮。

更重要的是,陸軍不是沒有合適的戰區司令官人選,就算戚凱威不大信任那些在戰爭中涌現出來的年輕將領,也應該相信他的左右手,即陸軍大將魏成龍。要知道,魏成龍一直是陸軍的二號人物。

當時,牧浩洋就提出,任命魏成龍爲大陸戰區司令,再把蔣博文派去當參謀長。

顯然,戚凱威不會答應這樣的安排。別的不說,他早就想把蔣博文發配到非洲之角,絕對不會讓這個有點自以爲是的傢伙去大陸戰場。至於魏成龍,戚凱威更加擔心,因爲魏成龍不是那種敢於與牧浩洋唱反調的陸軍將領。如果讓魏成龍來指揮大陸戰場,恐怕就是由牧浩洋做主了。

事實上,牧浩洋這麼做,也是擔心戚凱威坐大。

要知道,戚凱威一直在跟他唱反調,如果讓他在大陸戰場上取得勝利,恐怕今後更得於牧浩洋對著幹了。

再說了,一山難容二虎。

在戰爭時期,一支軍隊只能有一名統帥,如果出現了兩名統帥,肯定會出問題。

雖然牧浩洋還是中國軍隊的軍事統帥,戰爭部長的位置不是誰都能坐的,但是戚凱威已經對他構成威脅。即便不爲私利著想,牧浩洋也要考慮得更加長遠一點,即今後的總體戰略是否能夠朝著一個方向前進。

可以說,這也是當時中國軍隊存在的最大問題。

可惜的是,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恐怕比戰勝美國還要困難。因爲真正的結癥,不是牧浩洋與戚凱威的分歧與鬥爭,而是在更高的層面上,即作爲國家最高領導人,黃瀚林絕對不會讓軍人坐大??墒窃趹馉幤陂g,軍隊坐大幾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如此一來,黃瀚林就只能想辦法控制住軍隊,讓軍隊聽從他的指揮。唯一的辦法,就是爲軍隊安排兩個有著足夠的才能、又有不可調和矛盾的領袖。說得直接一點,不管是牧浩洋、還是戚凱威,誰敢不聽從政治指揮,誰就下課。

顯然,黃瀚林的安排一直在發揮作用,因此中國軍隊一直在爲政治任務服務。

也許,在某些人看來,這是在妨礙軍隊作戰。因爲不管是牧浩洋主張的海洋戰略、還是戚凱威主張的大陸戰略,只要堅持走下去,都能取得勝利,而在兩個戰略之間轉換,只會付出更大的代價。可是這些人忽視了一個問題,即不受政府控制的軍隊,遲早會擺脫僅有的束縛,演變成軍國主義。

別忘了,戰爭永遠是政治鬥爭的手段。

只有爲政治服務的軍隊,纔是真正的軍隊,而純粹爲了戰爭而進行戰爭,那就是瘋狂的戰爭份子了。

最後,這件事鬧到了黃瀚林那裡。

這次,黃瀚林採用了同樣的方法來解決紛爭:各打五十大板,再各給一根棒棒糖。

按照黃瀚林的安排,戚凱威兼任大陸戰區司令,但是委任魏成龍爲中亞戰區司令,兼任前線總指揮。

事實上,黃瀚林把大陸戰區拆分成了兩個戰區。

戚凱威的地位被削弱,魏成龍得到了重用,牧浩洋仍然別想插手大陸戰場,因爲魏成龍直接向戚凱威負責。

當時,黃瀚林還做出了一個決定:按計劃在十一月上旬攻打所羅門羣島。

也就是說,整體戰略計劃沒有變,要等到陸戰隊攻上所羅門羣島之後,陸軍纔在大陸戰場上發動進攻。

對牧浩洋來說,這不是一個糟糕的結果。

原因很簡單,黃瀚林的部署對他基本上沒有什麼影響,而且他提出的主張,得到了部分實現。

至少,戚凱威在跟他做對的時候,得考慮下魏成龍的感受了。

說得簡單一點,在戚凱威得花心思處理陸軍內部的問題時,牧浩洋可以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推行海洋戰略。

現在,牧浩洋要做的,就是把陸戰隊送上所羅門羣島。

第5章 鐵娘子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111章 一擊得手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7章 太空戰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14章 宣戰第14章 鬼子出動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211章 大包抄第13章 分外事第100章 恐懼第22章 備用計劃第15章 宣戰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第226章 戰略進攻第28章 直升機空戰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67章 錯失良機第56章 守株待兔第175章 犯糊塗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1章 禁運效果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250章 信心崩潰第1章 棄武從文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154章 總撤退第9章 做徹底第280章 誕生之地第2章 鬥爭第26章 逐步推進第55章 毅然決絕第43章 傳奇人物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29章 初顯身手第1章 棄武從文第66章 分工合作第24章 伏擊戰第14章 拉力賽第33章 拉幫結派第51章 時間點第89章 統一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90章 機遇第31章 風捲殘雲第27章 精妙戰術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80章 情況有變第38章 技不如人第237章 攻堅戰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33章 科技戰略第91章 再接再厲第89章 輪番轟炸第9章 血染橫濱第3章 戰前會議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34章 公衆事件第51章 再接再厲第64章 直接證據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282章 秘密第17章 打與不打第2章 鬥爭第51章 整軍備戰第32章 迫在眉睫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84章 轟炸機登場第198章 追趕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246章 登陸美國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63章 全力以赴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83章 離岸平衡手第179章 救星第43章 薄弱環節第9章 做徹底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273章 共同化第78章 多此一舉第1章 禁運效果第41章 糧食投資第307章 壁壘第234章 決勝點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70章 忙裡偷閒第40章 反擊的本錢第205章 突襲第1章 千錘百煉第53章 軍事部署第210章 甕中之鱉
第5章 鐵娘子第252章 分贓大會第111章 一擊得手第108章 高歌猛進第21章 點燃導火索第7章 太空戰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14章 宣戰第14章 鬼子出動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211章 大包抄第13章 分外事第100章 恐懼第22章 備用計劃第15章 宣戰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第226章 戰略進攻第28章 直升機空戰第137章 困難重重第67章 錯失良機第56章 守株待兔第175章 犯糊塗第288章 科技大爆發第208章 東線起波瀾第1章 禁運效果第23章 回到總參謀部第250章 信心崩潰第1章 棄武從文第127章 科技力量第154章 總撤退第9章 做徹底第280章 誕生之地第2章 鬥爭第26章 逐步推進第55章 毅然決絕第43章 傳奇人物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178章 進攻心切第29章 初顯身手第1章 棄武從文第66章 分工合作第24章 伏擊戰第14章 拉力賽第33章 拉幫結派第51章 時間點第89章 統一第210章 莫斯科易主第90章 機遇第31章 風捲殘雲第27章 精妙戰術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80章 情況有變第38章 技不如人第237章 攻堅戰第102章 海上屠場第33章 科技戰略第91章 再接再厲第89章 輪番轟炸第9章 血染橫濱第3章 戰前會議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34章 公衆事件第51章 再接再厲第64章 直接證據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282章 秘密第17章 打與不打第2章 鬥爭第51章 整軍備戰第32章 迫在眉睫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84章 轟炸機登場第198章 追趕第240章 不算圓滿第193章 單刀直入第246章 登陸美國第217章 進軍澳洲第63章 全力以赴第136章 別無選擇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83章 離岸平衡手第179章 救星第43章 薄弱環節第9章 做徹底第18章 不對稱戰術第273章 共同化第78章 多此一舉第1章 禁運效果第41章 糧食投資第307章 壁壘第234章 決勝點第23章 多活三十秒第70章 忙裡偷閒第40章 反擊的本錢第205章 突襲第1章 千錘百煉第53章 軍事部署第210章 甕中之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泉市| 连南| 勃利县| 沂南县| 南昌县| 班戈县| 乐昌市| 泰和县| 万全县| 得荣县| 江孜县| 四子王旗| 凌源市| 肥乡县| 黄平县| 民勤县| 漳平市| 隆德县| 呼玛县| 泾阳县| 山西省| 乐清市| 辽宁省| 平邑县| 珠海市| 疏勒县| 宁南县| 丹巴县| 城口县| 房山区| 习水县| 梨树县| 河南省| 台前县| 津市市| 普兰县| 凤台县| 惠安县| 无锡市| 灵武市| 库尔勒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