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7章 文明的飛躍

這個發現就是,屏蔽重力場之後,物體獲得的加速度與重力場的減弱程度不是簡單的線性關係,而是一種更加複雜的關係。

在這個實驗發現的基礎上,一個年輕的物理學家發表了一個公式,詳細闡述了重力場強度與物體加速度的關係。有趣的是,這個物理學家的妻子也是一名數學家,而且大部分數學運算工作都是由其妻子完成的。

當時,幾乎沒有人相信這個公式的正確性。

原因很簡單,公式太簡單了,物體的加速度與重力場是三次方的關係,而公式的極限值就是光速。說得簡單一點,在物體的運動速度達到光速之後,就算某個方向上的重力場關係完全消息,物體也無法獲得加速度,因此也就無法突破光速。事實上,這已經把重力場的力學公式與廣義相對論合併到了一起。

當時,陸雯立即認識到了這個簡單公式的重大價值。

要知道,質能公式也非常簡單。

問題就是,重力場的力學公式具有質能公式那麼重大的意義嗎?

當然,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通過實驗進行證明。

陸雯抓住了這次機會,組織進行實驗。這次實驗,正要與牧浩洋決定發射反重力場衛星撞車。說得準確一點,是要藉助發射反重力場衛星做掩護,畢竟陸雯所從事的科研工作都是絕密性質的。

也就是說,即便被外界發現了,也可以說發射的是反重力場衛星。

實驗的載體是一艘兩段式宇宙飛船,實驗被命名爲“深空”,意思是向外圍宇宙空間發射宇宙飛船。

當然,實驗用的宇宙非常非常獨特。

這艘宇宙飛船有兩個部分,一是個推進器部分、一個是能源部分。分別發射升空後,兩部分將在近地軌道上對接,然後測試反重力場系統在各個速度短的加速度,以證明重力場力學公式是否正確。爲此,飛船上還有一套完整的加速度測試儀,以及用來更地面實驗中心通信的通訊系統。

顯然,這是一顆非常簡單的衛星。

事實上,這也是一顆非常不簡單的衛星。

在能源部分,是一臺最大輸出功率高達一千五百兆瓦的可控聚變核反應堆,其輸出的能量能夠驅動一艘十五萬噸級的超級航母以四十五節的速度持續航行,或者是把一艘重達五萬噸的空中母艦送到萬米高空、並且使其以每小時一千公里的速度飛行、多餘的電能還能爲母艦上的電子設備供電。難能可貴的是,反應堆的整體質量爲三十噸,因此加上控制系統與飛船的框架體結構,總質量不到五十噸,正好在超級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之內。因爲測試的是加速度,所以飛船的結構強度非常大,採用的都是輕質高強度合金與複合材料,比一般航空用材料高級得多。

關鍵在推進器部分。該部分的核心,就是重達三十噸,重疊數十層的重力場屏蔽板。按照理論計算,當這些重力場屏蔽板全部開始工作的時候,能把某個方向上的重力場削弱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以此使相反方向上的重力場完全作用上飛船上,最大限度的接近於取得逼真實驗數據的程度。

當然,到底會有什麼樣的結果,誰的心裡都沒底。

在理論上,這艘飛船能在一秒鐘之內加速到第二宇宙速度,即飛離地月系的速度,在兩秒鐘之內超過第三宇宙速度,即飛出太陽系的速度,只需要大約一個小時,就能加速到光速的十分之一。

當然,這只是理論計算結果。

同樣從理論上講,即按照廣義相對論,能源系統所輸出的能量,根本不可能把飛船加速到光速的十分之一,最多隻能使飛船達到每秒三千公里,也就是光速的百分之一左右,然後就將停止加速。

問題是,廣義相對論一定是正確的嗎?

或者說,廣義相對論是否存在缺陷?

這些,多是未解的問題,也都是這次實驗需要解決的問題。

當然,發射宇宙飛船是一回事,地面觀測更加重要。

只有收集到了足夠多的數據,這次實驗纔有意義。爲此,陸雯不但在國內安置了十多個觀測站,還從海軍那裡借用了十多艘大型遙感船在遠洋上進行觀測,甚至動用了幾顆軍事通信衛星。

反正,陸雯能搞到的資源,都被利用了起來。

有趣的是,陸雯沒有去找牧浩洋,而是直接找到了各軍兵種的參謀長,比如海軍的遙感船就是直接找周渝生借的。

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所有人都知道陸雯的身份。

發射的時候,先是兩枚運載反重力場衛星的火箭升空,緊接著兩枚運載著“深空”宇宙飛船的火箭也升空了。

此時,牧浩洋已經跟著陸雯上了專機。

大約二十分鐘後,兩枚運載火箭就將進入近地軌道,“深空”宇宙飛船的兩個艙段將在發射後兩個小時對接,此時也正好在中國本土上空,可以由地面控制站直接控制完成對接工作。

正式測試,將是發射升空後的第四個小時。

在此之前,地面控制站將逐一啓動“深空”飛船上的各種設備,並且讓宇宙飛船進行系統自檢。只有在確定所有系統都在正常工作之後,纔會進行實驗。如果有設備不正常,就得想辦法把宇宙飛船接回來,或者想辦法在近地軌道上修復。當然,修復宇宙飛船,在技術上不是什麼難事。

所幸的是,所有系統測試都順利通過。

這個時候,陸雯已經回到了物理實驗中心。所有的地面控制站的數據,都通過專用線路發回實驗中心,再由實驗中心發出指令。

牧浩洋覺得很好奇,所以跟著陸雯一起來到了實驗中心。

他的時間很充足,因爲反重力場衛星要在發射二十四小時之後,才能到達美國東海岸上方。用陸雯的話來說,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實驗能在八個小時之內完成,到時候就知道重力場力學公式是否正確了。

要知道,所有的測試數據,都是由超級計算機處理的,能在收到數據的幾秒鐘之內完成對比運算,然後給出結論。即便讓科學家複覈計算機的運算結果,排除因爲計算機故障導致的偏差,也就幾個小時的事。

事實上,這類既簡單、又複雜的物理實驗,數據複覈本來就很簡單。

說得直接一點,這種基礎層面上的物理學公式,對了就一切都對,錯了就一切都錯,沒有中間狀態。

可以說,基礎物理學公式是世界上黑白最分明的東西。

當然,這也是科學中“證僞”的理論基礎,即只要有一次實驗測試證僞,那麼不管多少次實驗測試完全吻合,結論也是僞。

對牧浩洋來說,去實驗中心一趟,也算得上是稍事休息。

等他回到戰爭部,又得圍繞著軍事與政治問題忙碌了,而科學研究顯然是相對較爲單純的工作。

利用這個機會,牧浩洋還在飛機上小睡了一陣。

牧浩洋與陸雯來到實驗中心的時候,各項實驗工作已經準備妥當,就等陸雯回來下達實驗開始的命令了。

二零五六年,七月十五日,北京時間二十二點二十分。

這一刻,在後世的“宇宙文明”、或者說是“宇宙人類”的紀元中,擁有比基督教文明耶穌誕生的那一刻還要重要的意義,因爲這一刻,被定爲“宇宙文明”的零時,人類在這一刻正式進入宇宙時代。

其實,這有點言過其實了。

要知道,在下令實驗開始的時候,連陸雯都不知道,他們正在做一項什麼樣的實驗,更不清楚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對於“矇昧時代”(宇宙人類對之前人類文明的稱呼)的科學家來說,不清楚這項實驗的意義也很正常。只是,所有宇宙人類都知道,在陸雯下達實驗開始的那一刻,人類文明已經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只是誰也沒有注意到,這一步讓人類文明跨過了一到涇渭分明的界線。

當然,也正是如此,陸雯才被當成宇宙文明之母。

這到底是一條什麼樣的界線?

按照新的文明劃分級別,在這條界線之前,所有文明都處於矇昧時代,沒有探索宇宙的資格。在這條界線之後,文明將得到生化,標誌就是獲得了探索宇宙,並且深入宇宙空間的能力。

當然,要不了多久,中國的科學家就會取得一個足以改變人類文明的重大發現。

準確的說,是一套基於實驗發現的全新的基礎物理學理論。

這個發現是什麼?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的表述,並不適合重力場力學,就像牛頓的力學三大定律不適合高速運動的物體一樣。又這個發現得出的結論就是,不但光速不是不可超越的,而且重力場理論能夠使任何物體達到光速。當然,要想超越光速,則需要更加重大的發現了。

讓物體達到光速,是一個什麼概念?

要知道,在廣義相對論中,只有沒有質量的物體才能達到光速,比如光子,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不可能達到光速,最多隻能無限的逼近光速,因爲達到光速,意味著物體的質量得全部轉化爲能量。

正是這一理論,禁錮了人類文明上百年。

所幸的是,重大突破即將到來。

第41章 進退兩難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11章 取經第102章 陸軍的未來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73章 擴軍備戰第76章 新機會第49章 拋開幻想第81章 前沿科技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175章 三板斧第80章 情況有變第94章 戰略價值第37章 回國第21章 次優選擇第40章 積極主動第75章 預演第72章 新崗位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1章 千錘百煉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15章 預判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44章 開戰在即第77章 分歧第81章 防空攔截第211章 大包抄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184章 強攻第36章 負擔第31章 返航第233章 蠶食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9章 臨時考覈第19章 伏擊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62章 暗涌滾滾第78章 多此一舉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14章 戰爭前奏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9章 新冷戰第14章 拉力賽第24章 變數第16章 準備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97章 戰略分歧第73章 餘波第20章 剋制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41章 標桿第94章 再戰印度洋第54章 突然襲擊第1章 極限第50章 沉默第20章 混戰第46章 逃命第75章 主戰場第41章 反擊第193章 主旋律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37章 小國海軍第102章 陸軍的未來第121章 全電動潛艇第74章 戰爭狂人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266章 門檻第29章 本質第180章 歸宿第19章 核戰爭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48章 反潛戰第168章 暴風雪第49章 果斷反擊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85章 重拳出擊第11章 玩火自焚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31章 接觸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52章 突擊開始第86章 全力以赴第98章 嚴陣以待第47章 假設第307章 壁壘第135章 導火索第48章 反潛戰第54章 準備反擊第47章 唯一選擇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114章 向前看第127章 改進
第41章 進退兩難第222章 錯誤情報第100章 以快取勝第11章 取經第102章 陸軍的未來第124章 戰略轉向第73章 擴軍備戰第76章 新機會第49章 拋開幻想第81章 前沿科技第42章 第三條航線第175章 三板斧第80章 情況有變第94章 戰略價值第37章 回國第21章 次優選擇第40章 積極主動第75章 預演第72章 新崗位第105章 準備再戰第1章 千錘百煉第87章 地區軍備競賽第116章 重拳齊出第249章 舉世震驚第15章 預判第279章 三大定律第44章 開戰在即第77章 分歧第81章 防空攔截第211章 大包抄第72章 大變革時代第184章 強攻第36章 負擔第31章 返航第233章 蠶食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201章 輕型對輕型第28章 無知者無畏第9章 臨時考覈第19章 伏擊第173章 振奮軍心第62章 暗涌滾滾第78章 多此一舉第162章 登陸開始第86章 總統的野心第14章 戰爭前奏第106章 地面決戰第9章 新冷戰第14章 拉力賽第24章 變數第16章 準備第74章 沒有硝煙的戰場第172章 欲擒故縱第97章 戰略分歧第73章 餘波第20章 剋制第220章 迎難而上第41章 標桿第94章 再戰印度洋第54章 突然襲擊第1章 極限第50章 沉默第20章 混戰第46章 逃命第75章 主戰場第41章 反擊第193章 主旋律第145章 絕地反擊第37章 小國海軍第102章 陸軍的未來第121章 全電動潛艇第74章 戰爭狂人第224章 傀儡的覺悟第266章 門檻第29章 本質第180章 歸宿第19章 核戰爭第14章 合作與矛盾第48章 反潛戰第168章 暴風雪第49章 果斷反擊第26章 高興得太早第110章 愛莫能助第85章 重拳出擊第11章 玩火自焚第101章 高歌猛進第31章 接觸第201章 指揮權限第52章 突擊開始第86章 全力以赴第98章 嚴陣以待第47章 假設第307章 壁壘第135章 導火索第48章 反潛戰第54章 準備反擊第47章 唯一選擇第211章 宣傳榜樣第114章 向前看第127章 改進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首市| 嵊州市| 鹰潭市| 建宁县| 寻甸| 慈溪市| 东方市| 五指山市| 治多县| 平阳县| 华容县| 石景山区| 邹城市| 大邑县| 营山县| 虞城县| 青州市| 临邑县| 雅江县| 新乡县| 定远县| 克什克腾旗| 莱州市| 北票市| 志丹县| 沁阳市| 蒲城县| 怀集县| 平顺县| 张掖市| 宝应县| 米泉市| 湖南省| 商南县| 灌阳县| 三江| 南溪县| 延寿县| 资阳市| 玛沁县|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