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在去寧西鎮
小丫頭送完了八公,接下來還得送人。
妮娜在村裡面呆了月餘的時間,也準備回趟家,用暑假剩這點兒餘額陪陪他老爸喬。
而北北也準備離開姜家村回自己的老家陪陪爺爺奶奶。
只有,白宇一家還呆在姜家村,準備等著小學開學之後再回去。
一下子就要走兩個小夥伴,小丫頭非常的不開心。
不過,姜易早就教會了小傢伙換位思考,所以蕊蕊也能認同妮娜和北北需要回家的理由。
最後,小丫頭跟這兩個小夥伴約好,他們在同一天離開。
然後小丫頭又去找了自己的老爸,請求姜易做一些好吃的給自己的兩個閨蜜送行。
這件事兒,自然是不用小丫頭來說的,姜易早就已經在準備了。
踐行飯都在其次,他準備了不少的自制小零食給北北和小妮娜帶上。
那些東西都是姜易的拿手好物,在平時,小丫頭們經常能吃到,就算是遠在江滬的北北,姜易也會時不時的給她寄上一些。
儘管如此,北北和妮娜對自己的這些零食也都是非常寶貝的。
安排好了小傢伙們,姜易就又準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給自己的好鄰居和好兄弟踐行。
這一天,喬也來了,主要是要接佐伊母女,他這段時間來姜家村也不是一次兩次,每一次來都表示,等明年自己休年假的時候,一定要來這裡住上一陣兒。
一羣人熱熱鬧鬧的吃著飯,等到酒足飯飽,一行人也都上了遠行的轎車。
不過,姜易也帶著白宇他們拖家帶口的上了車,他們要去送喬和楊光,同時也是準備重返寧西鎮去小住兩天。
寧西現在已經完全摘掉了貧困地區的帽子,人人自食其力,藉助姜易的易淘實現了月月有盈餘的基本目標。
甚至有些手藝人已經靠著自己的能力和網絡的幫助徹底翻了身,致了富!
這裡面,寧西的林老爺子就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意義的典型。
老人家的手工藝品在網上十分的受歡迎,再加上價格公道童叟無欺,他的店鋪幾乎每天都會走好多單生意。
林遇安幫著老爺子給店鋪起了個名字,叫“竹趣”!
現在,這個店鋪已經成了易淘網金牌店鋪,更是被易淘網官方列爲了扶貧標桿店鋪!
尤其是在前不久上映的“功夫熊貓”宣傳中,製片方用到了林老爺子編的那個大型阿寶。
這個情景也成了對寧西竹藝的一種宣傳,更是爲老人家的竹趣店帶來了不少的收入。
除了優秀個人之外,寧西這個地方還變成了一個旅遊景區,各種農家樂、民宿開得紅紅火火,這裡的一把手李牧也是天天笑逐顏開,升職也只在今明兩年。
姜易來過幾次,不過之前都是以工作人員的身份到這裡指導工作,給規劃添建議。
但是這一次,他不準備用這種身份去,他要用遊客的身份去這個地方轉上一圈。
對於誕生在自己手上的這個超級項目,姜易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來看過了。
所以他對能到寧西去看一看也是滿懷期待的。
一行人浩浩蕩蕩的走在大路上,楊光把姜易送到寧西之後,才帶著妻女離開。
這一次,姜易帶來的是他們回家時候坐的那輛大客車。
車上可不僅僅只坐了人,還帶了很多的學習用具和書本。
隨著寧西經濟的好轉,孩子們的入學率反而有所下降。
很早的時候,林遇安就做過一些統計,表示兩年間,寧西輟學率佔全華國最高。
這不是什麼秘密,只能說是一個非常意外的事件。
對此,江南也派人做出了一些調查,這個調查報告也有了。
大體上講的是一些家庭勞動力不足,孩子們經常回家充當勞力。
而現在有了新的賺錢方法,那自然是要多多益善的,但是沒有人手的幫助,這錢是賺不太順的。
所以,正在上學的孩子也被成功的用各種藉口,捂在了家裡。
他們把小孩子們叫回家,自然是爲了幫著他們把開始出現起色的生意打理了起來。
這種行爲明顯短視,靠犧牲孩子的未來來賺取短時間的小利益,這已經不是因小失大能夠概括的了,這應該被叫做本末倒置。
姜易肯定是不願意有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尤其是寧西這個剛剛摘掉貧困帽子的地方。
學習是唯一保持這個地方生命力的方法,有了足夠的教育投入,就會有更多的孩子學成出去,然後又完成學業歸來,建設自己的家鄉。
寧西需要的不僅僅只有一個林遇安,它需要很多的林遇安齊心協力。
孩子們被迫放下了學業回家經營小生意,這樣的事情沒有人能夠改變,除了姜易這個對寧西有大功,在寧西百姓看來是大善的人。
所以,姜易來這裡,還是帶著一個特殊任務來的,那就是喚起寧西人的志氣,告訴他們,再窮不能窮教育!
姜易一行來到寧西的入口時,李牧他們就已經在這裡等著了。
對他這個大工程,寧西人用了最高規格的禮遇,到了古鎮大街的時候,他的中巴車甚至都只能龜速前行了。
爲了讓孩子們能夠早點趕到老村長家裡休息一下,姜易在古鎮大街下了車,開始跟村民們進行互動,詢問他們近來的收入和工作。
本來做好的要當一個遊客,卻只因爲楊光的一個電話而被完全改變了。
姜易也很無奈,不過也不能無視這些熱情的民衆,破壞他們的積極性。
姜易甚至在古鎮大街的新廣場上,臨時登臺,跟前來迎接的百姓們講了幾句話。
在這裡,他已經開始講述自己那句“再窮不能窮教育”的警句了。
他甚至當場承諾,在寧西設立助學基金,對成績優異,並且確有困難的孩子實行全程全額資金幫助,一直供他們上完大學。
姜易一來,就宣佈了這種重磅的工程,百姓們立刻就歡呼了起來,就差齊齊來上那麼一句——姜總萬歲了。
簡短的集合之後,姜易從古鎮大街走了出來,直接在這裡坐著敞篷三輪向著老村長家趕了過去。
白宇他們來過寧西鎮,但是卻是第一次準備在這裡小住,而且上一次來的時候,寧西的變化還沒有這麼大。
不過小丫頭卻是知道在寧西,有兩座小竹樓是屬於她和北北的。
所以一下車就急吼吼的要去找村長爺爺開門!
路上,她還告訴潘潘:
“哥哥,我們在這裡也有個家呢!”
老村長早就接到了姜易要來的通知,在他看來,姜易這不是來做客,而是回了家,所以,早早的就等在村口,看到車子停了,在看到小丫頭的時候,馬上就匆匆迎了過來。
“村長爺爺,我又來啦!”
小丫頭對老村長的樣子記的還是很清楚的,一見到老人家,立刻就扯著嗓子叫開了。
拓拓和笑笑呆在兒童車裡,也跟著姐姐喊了一聲“蔥長爺爺”,還被小丫頭嚴肅的做出了糾正:
是村長爺爺,不是蔥長爺爺!
老爺子迎到近處,卻並沒有看到姜易,忍不住納悶了起來,直接問道:
“安安啊,怎麼沒看到小易呀,不是說他跟你們一起來的嗎?”
“老村長,他被人們堵在了古鎮大街了,要過來,肯定還待一會兒呢!”
文安安也很不適應在這種並不是非常熟悉的地方,沒有姜易在身邊,所以整個人拘束了不少。
“哦,這樣呀,那走,你們先進屋,歇會兒腳,廚房那邊正在做飯,我讓人去請遇安和林老了,咱們等著小易來了就開飯!”
老村長的熱情依然是讓人有些壓力,畢竟現在才半下午,他就張羅著要吃晚飯。
文安安立刻擺手拒絕道:
“老村長,現在還早,晚飯的事情,咱們還是再等等吧!”
然而,文安安並不知道,現在確實還早,不過,老村長說的“等小易來了咱們就開飯”這個限定卻是合適的。
因爲離開了古鎮大街,姜易並沒有直接就回到林家村,而是先去了這裡他最想去的地方——寧西希望小學!
這個學校,就是當時姜易和楊光幫助這個地方的起點。
現在,經過持續的投資,這個學校已經成爲了寧西鎮最好的小學。
而且李牧還跟他的班子商量,說可不可以在希望小學的附近,再建一所希望中學,或者乾脆就把小學和中學進行合併。
這個想法其實很合理,因爲姜易他們援建的小學,坐落在整個寧西鎮地理位置最適中的地方。
如果在這個地方建立中學,可能會使一部分學生上中學的距離變遠,。但是卻會讓大多數的孩子少走很多路。
而姜易此行,也正是因爲聽了李牧的設想,前去實地考察的。
現在是暑假,嚴格來說,學校應該是靜悄悄的,沒有什麼人才對。
但是,姜易到了那裡之後,才發現,這裡完全不是一片安靜的樣子,相反,這裡很是熱鬧。
學校裡有籃球場,乒乓球檯等很多的運動場所,所以,孩子們會藉著閒暇來這裡玩兒。
唯一的遺憾就是這裡沒有足球場。
不過現在,李牧拿出一份地圖給姜易指了指計劃中要修建中學校舍的地方,這個遺憾就有可能會被彌補。
這個地方距離眼前的小學有兩三裡地,是在山下,那一片微微傾斜的地勢,如果要用來建學校的話,肯定是需要進行平整的。
不過,現在寧西的經濟蒸蒸日上,也是有一部分實力來從事這個事情的。
當然了,有姜易這個財大氣粗的大老闆在邊上,只要他願意,大筆一揮,錢,根本就不是問題。
最終,姜易也同意了這個方案,不過他並沒有答應從希望工程裡面撥款來建學校。
這個學校的建設,他準備讓易網來承擔建設資金。
姜易之所以會做這個決定,也是他準備在這所學校裡實現更多自主主張的原因。
教育是件大事情,姜易不僅僅準備在這裡投資建學校,還準備花大價錢補助一部分優秀教師進入這所學校執教。
他要全面改善這個地方的教育資源,對姜易來說,對社會有益,且凡是能用錢辦到的事情,他都不會吝嗇。
而且他現在跟李牧也算是好朋友了,在這裡大力興教育,對自己的這個朋友來說,也是一種從仕資本,這是雙贏。
李牧完全沒有想到就是走這麼一遭,一切事情就都定了下來,接下來,他們就開始討論工期的事情了。
“怎麼,覺得快?我是從事互聯網工作的人,眼明手快,抓住時機,緊張決策一項是我們這類人的風格!”
姜易看著有些愕然的李牧,忍不住解釋了兩句。
很快,太陽還沒有下山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完成了用腳步對目的地的實際丈量。
在往老村長家裡去的路上,姜易也提了一個要求,那就是把中途輟學回家的那些孩子還有他們的家長召集起來,他明天要開一個動員會!
姜易花大代價在這裡建中學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要告訴那些讓孩子輟學的家長,他這麼一個財富累累的人,還這麼重視教育,他們有什麼理由不去重視呢。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但現實又是非常的骨感的。
李牧告訴姜易,這裡面有幾戶已經是頑固分子了,鎮裡面做了很多次工作,就差對他們使用法律武器了。
可是他們卻依然固執己見,認爲既然能早點兒出來掙錢,爲什麼不早點兒掙錢,上學嘛,會識數識字就好了。
很多偏遠的地方,這種觀念根深蒂固,但是破除這種觀念的辦法其實有很多。
最簡單粗暴的就是讓他們去見識一下更大的繁華,然後告訴他們這樣的繁華跟知識之間的關係。
而姜易顯然就是準備這樣做的,所以這些已經在易淘上註冊了用戶的人,他們有機會去參與這樣的一次感悟。
姜易再次回到寧西,其實上帶給寧西的東西要遠比上一次的多,他對寧西的影響,也從直接投錢,直接給他們鋪就致富路,變成了想要改變他們的觀念,從最深層次上挖掉窮根!
他跟李牧坐在那顛顛的三輪車上,盡情的抒發著自己的抱負,而李牧也悄悄下了決心,要在這裡再留一屆,爭取幫著姜易早日實現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