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享受自己成功的果實1981年,當時我極爲成功,卻又極力否認自己的成就,我每天工作累得像狗一樣,覺得如果放棄戒心,我的成就會受到威脅。那我有什麼報酬呢?錢!錢!錢!更多的錢,更多的責任,更多的工作,還有更多的痛苦……因爲我把痛苦作爲決策工具。基金規模達到1億美元了,我個人的財富應該也有2500萬美元左右,我卻接近崩潰的邊緣。
這樣毫無意義,我決定和自己的成就妥協,方法是接受自己確實很成功的事實,即使這樣表示我此後不再會更成功,但也要這樣做,因爲我的成就是靠自我否認、自我批評、自我折磨的態度得來的?;蛟S我會把生金蛋的鵝殺掉,但是如果它繼續生金蛋,而我的生活卻越來越痛苦,這又有什麼意義?我必須開始享受自己成功的果實,否則我所有的努力就毫無意義。
——摘自索羅斯和摩根士丹利投資專家拜倫·韋恩的訪談
背景分析
幾經努力,當賺到幾億美元后,按照一般人的邏輯,飛黃騰達的索羅斯應該可以放鬆下來,過一種平靜安逸的生活,可他卻陷入了極大的痛苦中,這種痛苦使他無法理解爲什麼要工作,擁有那麼多錢又有什麼意義。他在工作的過程中承受了巨大痛苦和壓力。索羅斯意識到:僅僅作爲一個投資商而生活,是難以讓自己滿足的。
“如果我不能享受成功的快樂,那我遭受的所有痛苦和緊張又有什麼意義呢?”索羅斯時常自問。在經過痛苦的思考之後,索羅斯把基金工作轉交給信任的夥伴,把自己的資產、精力投入進了慈善事業中。在他看來,“慈善基金會使我抽身出來,可以關心別人多過自己”。行動指南
每一個人都渴望成功,但是不應該執著於成功,應該學會享受成功,懂得欣賞自己並從中找到樂趣,這才叫做真正意義上的成功。11月2日挫折對成功同樣重要成功和我的工作有關,和我的生活方式無關。一般說來,成功的好處之一是可以享受我想要的東西,但是我沒有任何豪奢的興趣。和我的財力比較,我的生活一向簡樸得多,但是問題不在這裡,問題在於我願意承受的痛苦、壓力和戒心的程度。
於是,我改變態度,接受自己很成功的事實,放棄自己的戒心,完全承認其中的危險。但隨之而來的是相當狂亂的時期,我不但與羅傑斯分手,也和我的第一任妻子分手了。
婚姻破裂是我心理混亂經歷的一部分,兩者沒有直接關係,因爲我太太一直都很支持我,很能容忍我全身心投入事業,但是我的態度的改變瓦解了我們的關係,因此帶來一個相當狂亂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裡,我和合夥人散夥,和太太分手,獨自管理1億美元的基金。我故意放鬆到當時爲止所遵循的操作限制,結果很好笑,在隨後的兩年裡,竟然是一段績效令人吃驚的時期。我們實際上每年都使基金擴增一倍,基金規模從1億美元跳到將近4億美元。
——摘自索羅斯和摩根士丹利投資專家拜倫·韋恩的訪談
背景分析
20世紀70年代後期,索羅斯的基金操作得十分出色。1979年,索羅斯把25萬美元起家的“雙鷹基金”更名爲“量子基金”,他驕傲地宣稱“我和基金已經融爲一體,它因我而生,我和它生活在一起,睡在一起,它是我的情婦”。有了這樣的“情人”,索羅斯的婚姻自然就出現了裂痕。
1978年,他就與妻子分居了,與孩子的關係也日趨冷淡;1979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指控他操縱股票;1980年,他最初的合夥人傑姆·羅傑斯離開“量子基金”去周遊世界,同時帶走了公司20%的股份。這些事情讓索羅斯感覺自己倒黴到了極點,但不堪的局面並沒有讓索羅斯陷入淤泥而難以自拔。當時,索羅斯唾液腺長了顆結石,動手術拿出來後,不久就風乾化爲塵土了。這件事讓索羅斯意識到,一旦危機暴露在陽光下,就容易解決了。他的財富觀也開始轉變,認爲投身於慈善事業就是解決辦法。雖然所有標榜的價值都可以簡化爲貨幣,但物質之外同樣需要精神價值體現。1984年,索羅斯在匈牙利布達佩斯創立了他的第一家慈善基金會——索羅斯慈善基金會。行動指南
一個人的一生,總不可避免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而有成就的人往往飽經挫折,這樣的定律永遠正確。挫折對成功同樣重要。11月3日敏感的財產觀念當時我在美國的慈善基金會裡沒有全職的員工,而且事實上,基金會的會務都是在我家裡推動的。我妻子蘇珊是當時主要的管理人員,她管理得非常好,我們沒有任何經常的支出;或者你也可以說,這個基金會費用極爲昂貴,要看我怎麼估計我太太的服務價值。
——摘自1993年索羅斯與德國記者克里斯蒂娜·科南的對話
背景分析
1983年,離異後的索羅斯和比他小25歲的蘇珊·韋伯(SusanWeber,以下簡稱蘇珊)在南安普頓舉行了婚禮。據說當時索羅斯竟然“因爲打網球忘了時間”在婚禮上遲到了。另一個插曲是,當牧師程式化地詢問:“你是否願意將你的所有與妻子共享”時,索羅斯一時不敢許諾,新娘一臉尷尬地看著索羅斯。旁邊的私人律師急忙衝過去提醒索羅斯:放心,這樣的承諾並沒有法律效力。索羅斯這才點了頭回答“願意”,婚禮得以繼續進行。
如此尷尬的婚禮,也許是因爲商人生性對財產的敏感。生活中的索羅斯的確十分務實,他不喜歡私家司機或貼身保鏢,也沒有遊艇,甚至有時還經常自己“打的”。剛開始,索羅斯和蘇珊共同成立了19個基金會,捐款達到20億美元。由於索羅斯常常奔波於世界各地,一年有6個月在外旅行,因此很多基金會的事情就是蘇珊在打理。後來蘇珊更想擁有自己的空間,兩人不再形影不離。2004年,當兩人的婚姻走到第21個年頭時,終於結束了。行動指南
對財產保持敏感,有助於更好地理財,以及利用自身的財富做有益的事情。11月4日不再只想賺錢我認爲我和大多數成功的商人很不同的一點是,由於已經獲得成功,我現在更關注的是市場的穩定,更多地關注公共的利益,而不是我個人的利益。我不再只是想賺錢。
但這在人們看起來很可疑,因爲太不自然了。我不是說我比你更高尚,因爲作爲市場的參與者,我自然有興趣賺錢。但是作爲一個公民、一個人,我更關注人類的命運。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是一個很大的抱負,也是使我區別於多數商人的特質。他們把自己和商業的利益放在第一,世界的利益放在第二。到老年時產生的這種變化使我與衆不同,所以我說不尋常也很可疑。因爲多數商人說是爲了公衆的利益,而實際仍是爲了自己的利益。
———摘自2010年5月索羅斯在北京接受優米網專訪的談話
背景分析
不管索羅斯如何強調自己的慈善動機與理想,外界都很難完全接受這個“金融壞小子”的說辭,人們無法將慈善家和“鱷魚”的形象統一起來,認爲他的慈善背後其實隱藏著利益的動機。
其實,自1993年起,索羅斯通過其基金會“開放社會研究所”向其慈善事業捐助的善款總額已超過70億美元,僅次於股神巴菲特和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索羅斯說,現在市場上盛行錯誤的道德觀念,把賺錢本身當做目的,而不是手段。他既是市場參與者,在市場上毫不猶豫地追求最大化的利潤;另一方面作爲公民,他也義無反顧地倡導有利於公共利益的政策。2002年,索羅斯因爲善舉而成爲第二屆“代頓和平獎”得主。得獎原因是他捐出鉅款支持慈善活動,幫波斯尼亞地區的人民戰後重建。行動指南
回饋社會是所有人的道德義務,賺錢不是目的,是爲了讓自己活得更有價值。多做點有意義的事情,會比賺錢更有價值。11月5日“鱷魚”的善心我是一個複雜的人,在世界一些地區,我以迫使英格蘭銀行屈服和使馬來西亞人破產而出名,即作爲投機者和魔鬼而出名。但在世界其他地區,我被視爲“開放社會”的捍衛者。
——索羅斯接受德國《明鏡》週刊採訪時如是說
背景分析
在金融界,索羅斯有“金融大鱷”的稱號?!镑{魚”一詞可謂對索羅斯的形象刻畫得入木三分。鱷魚會吃人,也會流出同情的眼淚。20世紀90年代,索羅斯旗下的量子基金在全球金融市場上興風作浪,狙擊英鎊,打垮英倫銀行;又狙擊泰銖,引發亞洲金融危機。然而,就是這個被稱爲“全球金融界的壞孩子”的人,卻一直致力於世界範圍內的社會慈善事業。他一個口袋掙錢,一個口袋送錢,每年在世界各地都要捐出三億美金來鼓勵社會的開放和完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