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四節 見訪客(四)

細數東方古代史上有名望的術數大家,或者說科學家,從春秋戰國時期的墨翟開始算,加上魯國的公輸班,漢代的張衡、蔡倫,南北朝時期的祖沖之、酈道元諸人,數到宋時有幾人?

羅開先唯一知道的只有一個沈括,還知道一個發明家畢昇,但後者只是一個大匠,並非官員,至於前者,這個時候尚未出生。

那麼這曾易行到底是何人?

腦袋裡一個個名字來回轉,羅開先有些搞不清楚了,眼前這位曾易行是趙宋的地方大員,顯然不可能冒名初訪,若說宋時的王、曹、楊、折、石等大姓,他倒能數出一堆,而曾姓,他一時有些摸不著頭腦。

沉默思考的羅開先給會客的廳堂的氣氛帶來一陣陣壓抑,居於官位的曾易行抗壓能力好些,倒也還能承受等待結果的心理壓力。他身旁的謀士就沒有這個底氣了,傳聞中羅開先可是殺人如割草的恐怖人物,何況之前的貴公子王琛只不過說錯一句話,就被堵住嘴巴推了出去,唯恐東主提出的要求惹怒這個高大威猛的將軍,身體瘦弱的謀士忍不住坐在那裡顫抖了起來。

靜謐的廳堂裡,一陣上牙打下牙的“嗑嗑”聲響了幾下。

突兀的聲音驚擾了羅開先的思路,他敏銳的把注意力投注到了這個始終未發一言的隨客身上,發覺對方膽小的快縮到桌子下面,遂不屑地把目光轉向曾易行,“曾兄,你這隨從叫甚名字?膽略實在欠佳!”

“羅將軍說笑耳,此爲曾某族中旁系子弟,名固字百川,平素四體不勤,僅爲曾某隨行文吏,如何能承受將軍之威風霸氣?”對羅開先的性情實在不瞭解,曾易行說過之前的想法就後悔了,這會兒聽羅開先問起,忙不迭地說起好話來。

“曾固,曾固?”重複默唸了幾句,羅開先心中突然想起了一個名字——曾鞏,他忍不住暗嘲自己,昔年學過的東西都還給老師了,居然連唐宋八大家中的人物都忘記了。

想到了關於曾姓的記載,他在心中默默推理,又想起了一個宋初因性格耿直與寇準齊名的人物,他沉了沉心思,不提是否允許曾易行觀摩浮空車之事,而是開口問道:“曾兄,聽聞宋帝有一性格耿直之臣,姓曾名致堯,不知是……”

沉靜的等候羅開先決策的曾易行臉上帶著驚訝的神色,緊跟著羅開先的話音回覆了一句,“那是家父,吾父名字竟能爲羅將軍所知,真是幸何如哉!”

這便對上號了,曾致堯有個兒子名叫曾易佔,便是曾鞏的父親,眼前這位白面書生模樣的曾易行想來應該是曾鞏的伯父,只是很可惜,後世羅某人可從未見過這位的任何文字記錄,想來不是沒多大成就,就是他羅某人孤陋寡聞了。

羅開先稍稍有些興奮,他倒是沒有收集名人的想法,何況眼前這位也算不上什麼名人,那位還沒有出生的曾鞏或許必將文名斐然,但卻不見得是他羅開先所需要的人才。

他心中的興奮泰半是因爲有了一種切實的觸碰到歷史脈搏的真實感,之前的艾爾黑絲恩也曾給他帶來這種感受,卻從沒有眼前這般深刻,畢竟他羅開先的文化根底是傳承自這東方的土地。

“曾兄家學淵源,應是儒門俊傑,平素也當是專心研習儒門經義教典,,緣何觸涉雜學,又如此迫切希翼得見羅某手中浮空車?”因爲心情轉好,羅開先對曾易行的態度也緩和了許多。

能做到地方轉運使高位,曾易行也不是不通世事的技術迷,自然很輕易地察覺到羅開先態度的轉變,但之前因爲小丑王琛得以見到羅開先的冷酷一面,他說起話來還是恭謹得很,“羅將軍所言甚是,曾某家中祖上正是儒門曾子,所學也盡爲孔聖所傳,至於涉獵雜學,並不違背孔聖旨意。昔年孔聖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易》也有載,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也①。曾某自幼喜涉雜學,並不曾荒廢儒門講義,不知此番言語能否釋將軍之疑?”

咬文嚼字的說古文真的不是羅開先的長處,不過因爲家中老父藏書很多,他小時候也被逼著讀過一些古舊文章,所以還能勉強跟上對方的節奏,不過曾易行說到一半開始引經據典,臉上不由自主流露出的自傲讓他感覺有些不痛快,忍不住駁斥道:“羅某讀書甚少,又不喜背誦他人之文,故所記難成系統。某記得應是論語之中,有句爲孔聖所言,攻乎異端,斯害也己②!不知曾兄可有了解?”

“這……如此……”被一個驍勇彪悍的武人用儒門傳誦的語言來駁斥,曾易行還是頭一次遇見,羞惱急切加上不知如何反駁,他的臉頓時漲紅了起來,而他身旁的謀士曾固則一副目瞪口呆狀。

坐在羅開先身側的努拉爾曼一邊記錄兩方的說辭,一邊琢磨其中的道理,他心中那叫一個自豪與得意——自家將主從來都是不吃虧的,無論動手還是鬥口,沒人是對手。

察覺到身旁小子的小動作,羅開先伸手在敲了敲他身前的桌面,警示這個小子不要得意忘形。重新把目光投注到曾易行身上的時候,他又換了話題,“曾兄,浮空車爲我靈州一路遷徙之利器,不便輕授外人。況我靈州與貴國關係尚未明朗,而曾兄爲貴國要員,此事實難成行。”

他沒想到這位曾姓高官面子薄,居然臉紅得像醉酒一般,這時候的官員臉皮都很薄嗎?羅開先不得而知,不過這卻不妨礙他對對方的好感,不想再委婉來委婉去的,他便直截了當的說出了拒絕的話。

“靈州……羅將軍會與我宋國爲敵乎?”又一次被羅開先的直言直語震懾,曾易行臉上的紅潤褪去,首次直接乾脆的說出符合他身份的話語。

羅開先輕輕搖了搖頭,“羅某率衆由萬里之外歸來,非爲征伐,實乃爲後輩安身立命耳,河西人少地廣,靈州此地水草豐美,正合吾等立足之地。至於與宋國爲敵?區區靈州僅有不足二十萬衆,宋地卻有千萬衆,如此,談何與貴國爲敵?”

“……只是,我等遠從萬里歸來,非是沿途異族成全,而是披荊斬棘踏碎艱辛拓路直行,不懼刀兵阻隔,不畏強權加身,也不強勢壓人,更不依從他人施捨,求的是一個自在,若有勢強於我,玉石俱焚亦不足惜!羅某如此說,曾兄可明瞭?”

羅開先的用詞儘量依從了這個時代的習慣,曾易行當然聽的明明白白。

在他看來,東方大勢在宋,之前有高祖③一統諸國,又有太宗先皇④覆滅北漢,眼下雖有北方契丹人糾纏不休,但檀淵盟約之後,契丹人終究不足爲患,這河西之地,黨項人慣多首鼠兩端,終難抵煌煌大勢,而如此境況下,眼前這位羅將軍居然想“自在”?

曾易行是個喜歡雜學的儒生,他終究也是個儒生,儒門講究禮法,是爲修身齊家,講究輔佐王權統治天下,是爲了治國平天下從而完成教化衆生的追求與理想。所有這些想法,曾易行一點不缺,聽了羅某人一席話,他儒生的那份思想冒出來了,情不自禁地開口說道:“將軍之前率衆萬里之行,曾某甚是欽佩,但將軍預想自立,實爲不妥之舉。將軍久居異域,今遠行歸來,實不知我東方與異域之差別,我朝與敵攻略,動輒數十乃至百萬衆,絕非西域小國所能相提並論……”

還動輒百萬衆……儒生的嘴巴真是能說!羅開先在心中暗歎,來到這個時代,他總算有了切身體會,這時代的戰爭完全是建立在人口人力的基礎上的,所謂大軍出行,戰兵頂多只佔半數,餘下均爲後勤雜務人員,牽涉人員越多,不是說明力量強大,而是組織效率的低下和個體戰力的嬴弱,這一點在途經士麥那和安卡拉的時候,他就見過了太多。

強忍住撇嘴的念頭,羅開先擡手示意,截住了曾易行的滔滔不絕,“曾兄,請恕羅某不恭,靈州此地非爲宋國治下,羅某率衆紮根於此,於宋國並無干係。至於今後,靈州與宋國之關係,也非某等二人隻言片語就能斷然。之前乃羅某多言,旨爲與君闡說靈州之心願,且浮空車乃靈州衆立身之器,恰如牀弩拋車之於宋國,豈可輕授予人?”

說著說著要跑題,羅開先趕緊收攏話題,與書生說治國那不是自找麻煩?他纔沒那麼多耐心,何況對方還只是初次交涉的陌生人。至於之前多說的話語,他也不後悔,藉助眼前這位把靈州的態度傳出去或許會引發一些難以預料的變化,卻也沒什麼不可以。

把控了談話節奏的羅開先做得乾脆果決,卻害苦了他的談話對手,被打斷談興,又聽到難以反駁的拒辭,曾易行的臉窘迫得又紅了。

——————————————————————

①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天下之能事畢矣。出自《周易.繫辭上》,爲成語“觸類旁通”的出處。

②攻乎異端,斯害也己。出自《論語.爲政》,意爲研究雜學異說,對人是有害的。

③高祖,趙匡胤。

④太宗先皇,趙光義。

第二十七節 迫不得已的談判(下)第十三節 鏡湖邊(下)第七節 抱大腿的曷薩人(下)第六十二節 漣漪(二)接觸第一百三十五節 重歸安寧第九十九節 倒計時(九)第四節 棲息地第二十節 戰前——部署第三十八節 情報與決策(五)第十節 征服之城第四十三節 觸戰第八十二節 大婚(上)第三十節 老羅的仁心第七十三節 刑罰第四節 還是非洲第八十一節 婚前教育與解讀(下)第九十九節 忙碌第二十七節 上元節、海路與謀劃(上)第六十八節 丁家老怪物的解析(上)第三十三節 松樹炮的轟鳴(下)第七十七節 過河第八十八節 華夏蠻貊罔不帥俾第五節 海盜的寶藏第八十二節 劫富濟貧第四十五節 收宮(五)第一百零三節 日常士麥那第七十六節 興州亂(下)第十一節 卡米勒的誘餌第二十七節 自檢第五十九節 艱難的溝通第五十四節 雪夜(上)第十三節 李德明的志向第五節 夏州議(中)第三十八節 美酒閒話(上)第八十節 婚前教育與解讀(中)第五十四節 張諾第十節 達姆甘第三十節 信任與信念第八十節 婚前教育與解讀(中)第四十三節 送行(下)第四節 鬱悶海途上的開心果第一百零七節 最後的整編與籌備第五十八節 通判的名字叫通判第九十一節 魔窟?寶藏!(上)第十八節 欣慰第三十三節 懸崖與異人第二節 一百六十海里第一百零三節 日常第五十七節 會議(五)第二十八節 上元節、海路與謀劃(下)第十二節 平息第四十四節 收宮(四)第四節 鬱悶海途上的開心果第五十二節 趕鴨子上架(上)第三十節 努瓦克的野望(上)第七節 野利悍石第九十四節 見訪客(四)第四十七節 收宮(七)第四節 購馬(下)第十四節 交流與互評第二節 倒黴的老羅第八十節 婚前教育與解讀(中)第五十八節 聲音第二十一節 烏古斯人第九十五節 輕戰(下)第六十三節 浪戰(七)第八節 赫爾頓的消息第二十四節 閒人們(二)第四十六節 見聞(四)第一百一十七節 布策第十一節 卡米勒的誘餌第十四節 善後第六十七節 重整第五節 藪貓花彪第五十五節 雪夜(下)第四十六節 偷戰(二)第六十六節 交鋒(上)第六十三節 漣漪(三)生命寶石第二十七節 矇眼驢第一百二十四節 雪色,血色(五)第七十一節 籌備關於戰場直覺的故事第六十二節 漣漪(二)接觸第二十節 奧古斯都第六十二節 交流(一)第四十九節 種子第七十節 告警第九節 反應第三十一節 佈置與謀劃第十七節 交易第三十五節 情報與決策(二)第十一節 不寧靜的夜第十九節 兩隻紅色的兔子第二十五節 都掛到十字架上第四十五節 收宮(五)第十九節 戰前——不好的苗頭第五十一節 苦難的小部族 (上)第八節 尖刻的第十五節 國策生意
第二十七節 迫不得已的談判(下)第十三節 鏡湖邊(下)第七節 抱大腿的曷薩人(下)第六十二節 漣漪(二)接觸第一百三十五節 重歸安寧第九十九節 倒計時(九)第四節 棲息地第二十節 戰前——部署第三十八節 情報與決策(五)第十節 征服之城第四十三節 觸戰第八十二節 大婚(上)第三十節 老羅的仁心第七十三節 刑罰第四節 還是非洲第八十一節 婚前教育與解讀(下)第九十九節 忙碌第二十七節 上元節、海路與謀劃(上)第六十八節 丁家老怪物的解析(上)第三十三節 松樹炮的轟鳴(下)第七十七節 過河第八十八節 華夏蠻貊罔不帥俾第五節 海盜的寶藏第八十二節 劫富濟貧第四十五節 收宮(五)第一百零三節 日常士麥那第七十六節 興州亂(下)第十一節 卡米勒的誘餌第二十七節 自檢第五十九節 艱難的溝通第五十四節 雪夜(上)第十三節 李德明的志向第五節 夏州議(中)第三十八節 美酒閒話(上)第八十節 婚前教育與解讀(中)第五十四節 張諾第十節 達姆甘第三十節 信任與信念第八十節 婚前教育與解讀(中)第四十三節 送行(下)第四節 鬱悶海途上的開心果第一百零七節 最後的整編與籌備第五十八節 通判的名字叫通判第九十一節 魔窟?寶藏!(上)第十八節 欣慰第三十三節 懸崖與異人第二節 一百六十海里第一百零三節 日常第五十七節 會議(五)第二十八節 上元節、海路與謀劃(下)第十二節 平息第四十四節 收宮(四)第四節 鬱悶海途上的開心果第五十二節 趕鴨子上架(上)第三十節 努瓦克的野望(上)第七節 野利悍石第九十四節 見訪客(四)第四十七節 收宮(七)第四節 購馬(下)第十四節 交流與互評第二節 倒黴的老羅第八十節 婚前教育與解讀(中)第五十八節 聲音第二十一節 烏古斯人第九十五節 輕戰(下)第六十三節 浪戰(七)第八節 赫爾頓的消息第二十四節 閒人們(二)第四十六節 見聞(四)第一百一十七節 布策第十一節 卡米勒的誘餌第十四節 善後第六十七節 重整第五節 藪貓花彪第五十五節 雪夜(下)第四十六節 偷戰(二)第六十六節 交鋒(上)第六十三節 漣漪(三)生命寶石第二十七節 矇眼驢第一百二十四節 雪色,血色(五)第七十一節 籌備關於戰場直覺的故事第六十二節 漣漪(二)接觸第二十節 奧古斯都第六十二節 交流(一)第四十九節 種子第七十節 告警第九節 反應第三十一節 佈置與謀劃第十七節 交易第三十五節 情報與決策(二)第十一節 不寧靜的夜第十九節 兩隻紅色的兔子第二十五節 都掛到十字架上第四十五節 收宮(五)第十九節 戰前——不好的苗頭第五十一節 苦難的小部族 (上)第八節 尖刻的第十五節 國策生意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苍山县| 观塘区| 牡丹江市| 涟源市| 莎车县| 呼和浩特市| 宜良县| 通榆县| 芦山县| 永清县| 交口县| 噶尔县| 镇雄县| 明星| 南木林县| 陇南市| 墨竹工卡县| 靖远县| 黄骅市| 克什克腾旗| 龙川县| 中山市| 凌海市| 长治市| 瑞丽市| 新兴县| 封开县| 舞钢市| 大城县| 晋江市| 泸水县| 万荣县| 旬阳县| 化德县| 惠东县| 乃东县| 滦平县| 平阳县| 怀集县| 沙坪坝区| 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