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十七節 見聞(五)

進入帶著大煙囪的工坊,如同老羅所預料的一樣,是個鑄造坊,因爲裡面最顯眼的是一個類似後世土法煉鋼樣的東西,裡面沒有後世的火花四濺,鋼水四溢,顯然這是沒有開爐。

與別的大房子不同的是,這裡有半個位置沒有屋頂,明顯這個應該是防火和高熱的設置,要知道這個時代可搭建不了後世二三十米高的鋼結構巨大廠房,所以按照那個將近兩米的爐子樣的東西,它的發熱量足以把屋頂烤燃。

爐子頂部有一個帶缺口的封蓋,爐子旁邊直接連著煙囪,側面有幾個陶製的管道,看來應該分別是吹氣與排出鐵水的作用,平伸向下的陶管直接引到前面的地面。

空蕩的場地內有十多個人在忙碌著,靠近一些仔細看的時候,老羅才發現地面並不是平整的青磚,而是勻細的鬆軟沙地,沙地上鑲嵌著均勻排布的陶範,陶範大小不一,但是可以猜測到是不同部件的用途。

牆邊堆放著一些金屬胚件,看擺放的樣子應該是廢棄或者不合格的產品,另有一個位置是個存儲的礦石槽,裡面有的黑色的鐵礦石,當然旁邊還有紅色的礦石,老羅大概能猜到這分別是沒有粉碎的磷鐵礦和赤鐵礦,不過沒有粉碎就擺放在這裡,也許是工藝程序的問題了。

遠處的房間角落堆放著許多煤,更遠的是一個大的出口,外面是堆積得像小山的木頭。老羅沒發現有焦炭這種東西,看來這裡的工匠應該還沒有使用焦炭,他記得好像聽人說過,戰國時期的越國就開始用焦炭來鍊鐵鑄劍了,也許是工藝失傳,這裡的人沒有沿襲下來吧。

“四娘,你怎麼到這裡來了?”一個在地上忙碌的老匠人站了起來,估計是旁邊的夥計提醒了他,“這裡亂糟糟的,到處都是灰,去別處玩吧……哎,這位是誰?”

後面的問話當然就是指的老羅了,雖然有李姌帶著,也就是說這裡的東西對老羅沒什麼可保密的,但是老匠人可沒有這個覺悟,因爲這裡是他負責的地方,手藝是吃飯的本錢,不能外泄基本的宗旨。

“宗五伯,這是我和二叔的朋友羅開先羅三郎,我阿爺已經見過他了,沒事兒的。”李姌趕忙解釋下老羅的身份,眼前這個老傢伙也是個倔強鬼,牛脾氣上來了,誰都不理的。

“不成,說好了這片工坊我負責,咱家的吃飯本事可不能叫外人學了去。”宗老頭的倔脾氣上來了,話可就不好聽了。

老羅心裡明白的很,這個時代的手工藝人都把自己的本事看守得比天還大,他左右看了看周圍一些鑄壞了的胚件,抽出一個斷開的車輪胚子,指著斷面的氣泡說道:“宗五伯是吧?晚輩想請教個問題,這種鑄件胚子裡面的氣泡,您老人家恐怕還沒有解決好吧?”

時下老羅雖然不是身居高位氣勢威凌的人,但是他的舉止註定了與這個時代人有所不同,那種骨子裡透出來的從容使得宗老頭並不敢輕下妄言,他的話只不過是給李姌添加壓力,這會兒聽到老羅的言語,自然被轉移了注意力,他用審視與懷疑的目光看著比他高了半個身子的年輕人,“那種氣泡是多少大匠都解決不了的難題,你有什麼辦法?”

“當然有辦法,不過說出來對我有什麼好處呢?”老羅的語氣也很氣人,原本蹲在地上擺弄沙模陶範的人都站了起來,把目光投向了老羅手中的半截斷裂鑄件,這些人的目光有懷疑,有興奮,有慚愧,還有氣憤……不過這也是實情,如同宗老頭的話所說,多少人都沒能解決的問題,人家憑什麼告訴你啊?

“哼,靠一兩句空話來欺騙我老人家,誰知道你說的真假?年輕人,口出妄言可不是什麼好事情!”宗老頭做了半輩子工匠,自然明白這裡面的難度,也瞭解整個行業的各種工藝,眼前這個年輕人雖然氣度不凡,但是想要靠幾句空話就唬住他,那纔是天大的笑話。

“四娘,叫個人去把世伯請到這裡來,這個事情不是能夠隨便說的。”老羅心裡明白眼前這種老匠人都不是省油的燈,一口自我尊崇的話不過是激將法而已,他雖然只是個軍人,但卻不是這個時代只知道錘鍊身體的軍人。技術是沒有國界的,但是掌握技術的人卻是有民族和國籍的,隨便說出一種改變時代的東西,未來就很可能造成太多的變數。

“三兄,你是說?”李姌用晶晶亮的眼睛看著老羅,下意識的問話讓她看到老羅默默點頭,直接從人羣裡叫了一個熟悉的小幫工去叫自己阿爺了。

見到這種情況,圍觀的工匠們都開始沉默,眼中卻有火焰在燃燒,沒有人是傻瓜,眼下這種情況擺明了是可以看到一種新的實用技術,作爲可以在旁邊圍觀的人,這就是他們將來比別人經驗多的本錢。

原本還激動得紅著臉的宗老頭,這會兒也明白對方不是他可以激將的了,平靜了氣息說道:“年輕人你真的有辦法解決氣泡問題?你要真能解決,我這裡隨便你出入,哪怕你要我給你做個百十件物件,或者道歉都成!”

老羅手裡還拿著那個半截車輪,看著這個耿直倔強的老傢伙真的有些哭笑不得,正想要說話的時候,後面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宗老五,你又搞什麼幺蛾子?給誰道歉?”

過來的正是李姌的父親李涅這個大嗓門,李姌回過身抓著自己父親解釋了一邊,幾句話的時間,李涅就明白了一切,敢情這未來女婿在給自己女兒撐腰來了這麼一句,他也有些懷疑的拉著老羅問道:“三郎,你真的有辦法解決這個氣泡問題?”

“世伯,這個是小事,關鍵是這個技術不能隨便傳出去。”老羅低聲地對未來老丈人說道。

“嗯,沒錯!”李涅環視了一下四周,發現因爲沒有開工鑄造新的備件,所以這裡並沒有外人,剛纔跟著他一起過來的也都是自家人,“沒關係了,這裡的基本都是自己人,三郎你說吧。”

老羅點點頭,也不裝大拿,他只是用手指敲了敲拿著的半截鑄胚,邊上圍著的人一片寂靜,只有他手裡的物件發出一聲聲悶響,“大家聽到這個聲音了吧,這種聲音就說明鑄件內部有空膛,不夠緻密,也就是說其中有很多雜質。”

他沒有細說什麼硫化物,氧化物之類的,短時間內沒法說明白,“那麼只有除去這些雜質和氣泡才能使鑄件更加結實耐用,我也不多說,道理大家都有自己的理解,我說的去除雜質的辦法就兩個,一是延長煅燒時間……”

工匠們都明白這個簡單道理,雜質嘛,多燒些時間就可以了,只要注意別把爐子燒壞了就成,他們都紛紛點頭,連同倔強的宗老頭和李涅都是一個表情。

“另外的一個關鍵辦法呢,是攪拌!”老羅把手中的鑄件扔掉,站在那個類似鋼包的鍛爐旁邊,“這個爐子呢,你們叫什麼?鐵包還是鋼包?”

老羅說到“攪拌”的時候,人羣中明白的眼睛都是一亮,不過也有困惑,攪拌這種話說起來簡單,但是實際操作的話就不是容易的事情了。至於老羅問的鋼包還是鐵包,大家就都有些赧然了,這種技術自從他們開始使用,還從來沒有確切的命名過,一切都是糊里糊塗的只是工作。

看著周圍人的表情,老羅就明白了,乾脆也別多說瞎問了,這些都是不成系統的工匠,東方的古典技術吃虧就在這裡——始終沒有稱爲系統的理論,“我就直接說了,我管這東西叫鐵包吧,主要的調節位置在頂部,這個封蓋要重新做,保留散氣孔,另外要有攪拌器的探孔,攪拌棒從孔裡面伸進去,外面要做一個連接的搖柄……”

他也沒有專門學過冶金專業,排除液態鐵水中氣泡這種問題直到後世也是一個技術關鍵點,他在後世也曾去過多種工廠的內部,放在眼下這個時代,雖然不能幾句話就解決這個大問題,卻可以通過簡單的辦法,使得殘留氣泡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幸好這個時代沒有人糾正他“不專業”的命名方式,而實際上名稱這玩意兒就是個符號,關鍵是原理和功用,把這個點透了,這些老工匠是後世紙上談兵的專家們遠遠比不上的,或許他們不懂得原理,但是論動手實際操作的能力,幾十個專家也比不過他們。

所以等到老羅比比劃劃說了個大概之後,李涅和宗老頭把其他人都趕到一邊,抓著老羅就在地上藉著砂土,塗抹畫了起來,這一說就是兩三個小時,三個人時而大笑,時而吵得臉紅脖子粗的,李姌沒參與卻也不走開,就在一邊用一雙美目盯著和自己父親說在一起的老羅。

其餘的工匠們也沒有因爲被老工匠驅趕而惱火的轉身離開,而是三五成羣的湊在一起,論述他們聽到的一切,不管理解的是否透徹,老羅的話都給他們打開了一扇窗戶。

至於未來,那就看這些工匠們怎麼把握了。

等老羅和李涅還有宗老頭討論完,已經是夕陽過山腰的時候了,老羅被李涅拉著一起喝酒,作陪的除了李姌還有原本還倔強的宗老頭。第一次和未來老丈人拉關係的老羅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他把未來老丈人給灌多了……

第七十五節 崔十八郎與張婉娘第十一節 殺與罰(上)第七十六節 興州亂(下)第八十一節 婚前教育與解讀(下)第二十三節 糊塗事與精明事(二)第一百一十四節 開拔第一百節 會議(三)第十三節 李德明的志向第九十五節 初雪(上)第十二節 夜襲戰(上)第二十三節 禍水西引第十三節 談話第二十節 葬禮上第一百二十二節 雪色,血色(三)第二十四節 海面上收稅的傳教士第四節 還是非洲拜占庭帝國第五十四節 雪夜(上)第一百零九節 冬至節第九十二節 秦大將軍(下)第七十八節 蛻變第六十一節 浪戰(五)第三十五節 回到雅典第七十六節 無需憂心第五十節 溫情第二十節 奧古斯都第二節 一百六十海里第七十三節 衛四郎與丁老怪(下)第九節 總結、計劃與改造第五十八節 涌動第七節 野利悍石第九十七節 倒計時(七)第八節 尖刻的第二十四節 悲催的與幸運的第八節 紅海航線第十八節 烤肉味第四十節 人心(中)第一百二十節 雪色,血色(一)第六十五節 利人利己第三十節 骨頭第一百三十三節 枝梢末節第三十節 賊走連環第十節 饒恕與感謝第十八節 收穫第九十三節 倒計時(三)第七十八節 夜難眠(上)第二十四節 草原往事第九十九節 倒計時(九)第二十七節 上元節、海路與謀劃(上)第三十九節 展望前路第七十四節 細節交接第一百三十六節 說服第三十八節 心不平第七十八節 前日第一百二十二節 雪色,血色(三)第八十二節 探問(上)第九十六節 品評與指點(上)第四十八節 晉州城外的對話(下)第五十六節 風起(中)第九節 反應馬賽人第四節 裝傻的還是繼續前行吧第四節 夏州議(上)第五十九節 艱難的溝通第二十五節 鐵匠坊的唐人第十七節 籌備第七十九節 庫塔伊西魅影第七十節 漣漪(十)牟那山下第十五節 攔截戰(上)第七節 野利悍石第七十五節 新兵營的變化第一百零七節 最後的整編與籌備第五十節 約法與家法第十節 鐵錘與核桃第六十節 迴歸東土的辦法(上)第三十節 運籌第四節 裝傻的第五十五節 風起(上)第十八節 收穫第一百一十七節 布策第七十三節 應對第九十一節 魔窟?寶藏!(上)第十三節 殺與罰(下)第四十五節 收宮(五)第四節 裝傻的第四十三節 新正節第十二節 轉變第三十節 啓程前第九十三節 倒計時(三)第四十五節 進程與秩序第九十四節 倒計時(四)第五十八節 通判的名字叫通判第六十七節 崔十八郎的春天第二十六節 重刀宰羊第三十三節 松樹炮的轟鳴(下)第五十七節 會議(五)第四十一節 駐地被圍第三十七節 使者(下)第八十三節 荒蕪
第七十五節 崔十八郎與張婉娘第十一節 殺與罰(上)第七十六節 興州亂(下)第八十一節 婚前教育與解讀(下)第二十三節 糊塗事與精明事(二)第一百一十四節 開拔第一百節 會議(三)第十三節 李德明的志向第九十五節 初雪(上)第十二節 夜襲戰(上)第二十三節 禍水西引第十三節 談話第二十節 葬禮上第一百二十二節 雪色,血色(三)第二十四節 海面上收稅的傳教士第四節 還是非洲拜占庭帝國第五十四節 雪夜(上)第一百零九節 冬至節第九十二節 秦大將軍(下)第七十八節 蛻變第六十一節 浪戰(五)第三十五節 回到雅典第七十六節 無需憂心第五十節 溫情第二十節 奧古斯都第二節 一百六十海里第七十三節 衛四郎與丁老怪(下)第九節 總結、計劃與改造第五十八節 涌動第七節 野利悍石第九十七節 倒計時(七)第八節 尖刻的第二十四節 悲催的與幸運的第八節 紅海航線第十八節 烤肉味第四十節 人心(中)第一百二十節 雪色,血色(一)第六十五節 利人利己第三十節 骨頭第一百三十三節 枝梢末節第三十節 賊走連環第十節 饒恕與感謝第十八節 收穫第九十三節 倒計時(三)第七十八節 夜難眠(上)第二十四節 草原往事第九十九節 倒計時(九)第二十七節 上元節、海路與謀劃(上)第三十九節 展望前路第七十四節 細節交接第一百三十六節 說服第三十八節 心不平第七十八節 前日第一百二十二節 雪色,血色(三)第八十二節 探問(上)第九十六節 品評與指點(上)第四十八節 晉州城外的對話(下)第五十六節 風起(中)第九節 反應馬賽人第四節 裝傻的還是繼續前行吧第四節 夏州議(上)第五十九節 艱難的溝通第二十五節 鐵匠坊的唐人第十七節 籌備第七十九節 庫塔伊西魅影第七十節 漣漪(十)牟那山下第十五節 攔截戰(上)第七節 野利悍石第七十五節 新兵營的變化第一百零七節 最後的整編與籌備第五十節 約法與家法第十節 鐵錘與核桃第六十節 迴歸東土的辦法(上)第三十節 運籌第四節 裝傻的第五十五節 風起(上)第十八節 收穫第一百一十七節 布策第七十三節 應對第九十一節 魔窟?寶藏!(上)第十三節 殺與罰(下)第四十五節 收宮(五)第四節 裝傻的第四十三節 新正節第十二節 轉變第三十節 啓程前第九十三節 倒計時(三)第四十五節 進程與秩序第九十四節 倒計時(四)第五十八節 通判的名字叫通判第六十七節 崔十八郎的春天第二十六節 重刀宰羊第三十三節 松樹炮的轟鳴(下)第五十七節 會議(五)第四十一節 駐地被圍第三十七節 使者(下)第八十三節 荒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利津县| 义乌市| 三门峡市| 伊川县| 永善县| 满洲里市| 海丰县| 师宗县| 山西省| 新沂市| 蕲春县| 鄢陵县| 花垣县| 黄梅县| 谢通门县| 华阴市| 尖扎县| 称多县| 三穗县| 鲜城| 广平县| 万山特区| 泾源县| 南雄市| 宁波市| 印江| 定安县| 新安县| 民丰县| 大新县| 祁门县| 谢通门县| 息烽县| 论坛| 吴桥县| 宁津县| 洞头县| 雅安市| 瓦房店市| 福泉市| 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