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八節 心不平

應付走了伽色尼人的使者,老羅感覺比砍掉五百個人的腦袋還要累,難怪古人打仗都要有智囊出面呢,可惜眼下實在沒有合適的智囊,只好自己硬著頭皮頂著,這苦難的日子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伏在桌案上,用著強迫自己適應下來的粗陋的鵝毛筆在紙上寫寫畫畫,老羅也有些無奈,過幾天就要騎在馬上去砍人,如今還要像一個文職人員一樣在紙上工作,自己這到底是強迫癥還是自討苦吃?

他在紙上寫的東西,是關於戰後傷員撫卹的修改案,之所以說是修改案,是因爲這份東西將擴大到這個東歸隊伍的所有戰士——包括時下的守備營,一條條的歸總,可能不合眼下這個時代的規程,但是符合老羅心中的標準,就是不能讓護國的軍人死了,留下孤兒寡母受人欺侮,儘管如今這個東歸僅僅數萬的小隊伍還遠遠稱不上國。

國這個概念是什麼?古人說是城牆,後人說是土地,老羅說是族羣,只有人才是最重要的,沒有了人,抗不走的城牆背不走的土地就是一個屁。後世的usa爲什麼總是宣傳爲僑民寧可開戰?不說什麼陰暗面的東西,那種明面上的宣傳還不就是爲了人心?無論到了什麼時候人力資源纔是最重要的,無論是肉體的還是精神的。

所以老羅這種人在後世的chn很難安穩的生活下去,都爲名利爭先的時候,你來個衆人皆醉我獨醒,典型的譁衆取寵嘛。到了這個時代老羅漸漸想明白了一些,但卻並不想自己改變什麼,既然任性可以換一個時空來生活,那就索性任性到底吧,倒是要看看這世間有沒有一個可以容許他任性的地方。

如果沒有,那就打一個出來。

老羅是理想主義者嗎?他認爲自己不是,他從來沒有什麼高大上的渴望建立什麼大同社會的想法,他只是想要有一個相對公平的社會,而不是被所謂的“內行”來指手劃腳。

說得有些遠了,老羅在伏案工作的時候,一個瘦消的身影走了進來,老羅直到忙完手邊的事情才擡頭問道:“軒兄,你來的正好,一會兒有事和你商量,不過你來是找我……”

“看你在忙,會不會打擾你?”李軒坐在軟塌上有些無精打采的說道。

“還好,有事你先說,你知道的,我手邊的事情就忙不完。”

“聽說伽色尼那位馬哈穆德的使者來了?結果如何?”

“還能如何,不外乎招攬拉攏,莫不是軒兄你有什麼想法?”

“怎麼可能?開弓沒有回頭箭,當年祖上還是工匠營奴隸的時候就沒少被突厥人欺侮,怎也不能投靠他們?只不過七萬敵人……我實在有些擔心。”

“放心好了,軒兄,沒什麼好擔心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已,突厥人既然囂張,那就打殘他好了!”老羅從不擔心與突厥人戰鬥的結果,言語中自然是信心十足。

“可是……”

“可是我們才只有萬多人,是吧?軒兄,說話含含糊糊可不像你,放心吧,論起戰爭這種事情,可不是人多就能說了算的!”老羅說到這裡,順手把桌上剛剛寫完的撫卹修改案遞了過去,“看看這個,我準備擴大士兵撫卹的範圍,把守備營也包含在內,既然是一個隊伍,總不能有兩套管理制度,所有士兵的撫卹必須統一。”

老羅這算是正面和李軒要人了,雖然先前說好是老羅負責路上的一切安全防備,兵馬全由他來管轄,但是士兵的待遇和撫卹卻是兩套東西。前一陣子在達姆甘的時候,老羅統籌了軍功賞賜和升遷的問題,現在是戰損撫卹的安排。

騎兵校的士兵戰死,老羅允諾會發放撫卹金二百金幣——這些錢基本夠其父母妻子無憂生活二十年了,同時還承擔照料他們的子女成長到十八歲,現在的戰功累計雖然只是升職,但是到了東方之後會按照功勞獎賞不同面積的軍功田。原本的唐人營也有撫卹,但是絕對做不出如此優厚的待遇。

“這……”李軒盯著老羅寫的紙張,卻有些無話可說,對面這位接觸時間並不久的族人,是位真正殺伐果決的將軍,明謀陽謀用得爛熟,卻又讓人不得不心服口服。這種擺明了從唐人營拉人的做法,卻讓人說不出任何一個“不”字。

老羅看著李軒的表情,心裡非常明白,唐人營表面上是長老制度,實際上因爲李家人帶領本質上卻算是李家人統治,兵當然也算是私兵,自己這樣做基本就是挖牆腳,不過話卻不能明著說,事情已經走到這一步,真的鬧僵了對誰都不是好事。

他琢磨了一會兒,決定還是安撫一下李家人爲好,“軒兄,我這裡忙得不可開交,除了戰備還要迎來送往,手下多是一羣粗漢,沒幾個能說會道的,李家那邊年輕一輩可有做鴻臚的人選?先說明了,我可不要張家人。”

鴻臚本意是傳臚,指送信的大雁或者天鵝,後來民間演繹指代了民事的知事客,漢唐時期設立鴻臚寺作爲外事接待和民事喪儀,常看軍史書,老羅當然很清楚這個職務,拿來交給李家人,也算把自己從迎來送往這種事情上拔出來,同時安撫李家人,算是一舉兩得吧。

李軒會意一笑,也罷,按照自家老祖的說法,即使回到東土,李家人也做不成皇帝,很多事情還是看開些放手比較好,何況眼前這位羅家三郎未來也不是外人,“三郎,爲何不用張家人?西來路上,聽說三郎和張家大郎的關係還是不錯的。至少他們在禮節儀式這種事情上沒出過什麼差錯。”

“張家人?一個個裝得道貌岸然,崖岸自高的正人君子相,腦子裡想什麼卻沒人能夠知道,這種人真的不敢用,至於張家大郎隆平叔,我更是不敢用了,腹中溝壑深壘,我這種習慣直來直去的人卻是實在不習慣。”從希爾凡出來,老羅倒是也和李湛張盧見過幾次面,卻是再也難回到雅典時那種言笑無忌的感覺了。

“好吧,我想想,年輕一輩的……李錚,三郎可還記得?”李軒常年於人打交道,這種事情怎能看不清楚,李家不是一言堂,張家人被評價道貌岸然或許不對,但是崖岸自高是絕沒錯誤的。

“李錚?是軒兄那位族弟吧?聽說曾經走過許多地方,說得很多部族的語言,還擅用彎刀和匕首沒錯吧?”老羅手裡的人多是戰鬥好手,幾個能說會道的,卻也還在歷練中,撐不起迎來送往這種差使,赫爾頓倒是能說,只不過現在是斥候那邊的副尉,戰事需要根本脫不開身。

“沒錯,我這位族弟十五歲就跟著家人東奔西走,會說西秦話、大食話、伊朗話和突厥話,甚至身毒話,只不過因爲經歷的關係,好多時候商人味兒重了些。”李軒說起自己這位族弟倒也實在,舉賢不避親嘛,他自己現在統籌一大堆的事情,同樣忙得不可開交,否則他倒是原因做個鴻臚,至少沒那麼多的雜事。

“行了,就他吧,商人怕什麼,只要心裡有底線就成,別像張家人讀書讀傻了。”老羅厭惡商人,卻也知道這世上少不了商人這種行當,弄個商人氣息的人來當鴻臚官,卻也正好,外事這種職務,不就是與外人討價還價嘛,只不過買賣的不一定是具體物件罷了。

“好,回頭我叫李錚來向三郎你報到。”說了好些話,李軒心情好了一些,坐直身子有些鄭重的對老羅說:“三郎,我來找你還有一事……”

“哦?軒兄請直言!”老羅見李軒這種語氣說話,稍有一愣。

“營內家眷多數都很安穩,卻不知從哪裡漏了風氣,說有十萬突厥人來圍剿我們,免不了有些人膽小怕事慌亂……”李軒說話的聲音從高到低,不是他氣餒,只是真的有點無法處理,都是熟人,怎樣都是得罪人,前日老羅找了藍眼睛西德克諾德兼管民事紀律,抓了幾個人,他真的有點不好爲他們說情。

老羅一聽就明白了,肯定是因爲隊伍裡的平民出了些亂子,“軒兄是爲人說情來了?”

“沒辦法,唐人營在希爾凡三十年,好多人都是拐彎的親眷,找上們來說情,我也是擋不住……”李軒原本只是李府的管家,如今卻成了數萬人的大管家,他還真是有些壓不住場面。

還真是人心難平啊,老羅心想道,他令西德克諾德兼管民事紀律,不過是擔心戰事一起,有人在民衆裡搗亂,如今看來還真是做對了,“軒兄不必多言,這事情沒得商量,東行是爲了所有人的未來,與突厥人的戰鬥是不可避免,有搗亂秩序的只能嚴懲,口舌之罪雖然傷不了人,但是擾亂意志,亂了軍心就是麻煩事。”

說到這裡,老羅看了看無語的李軒,接著又說道,“放心,這事不會讓軒兄難爲,被西德克諾德抓了的人,會關到戰事結束,再有言語亂人心的,軒兄不妨告訴他們,不願意的害怕的可以走,我每個人發放二十銀幣遣散費!”

老羅纔不在意那麼多,人?到了東方多得很,走了這麼遠,還收不了的心,只能說不知進退了,人各有志,勉強不得。

……………………………………………………

附:感謝書友“隕石坑裡的貓仔”和“雪淚*太陽”的打賞!另求推薦與收藏,沒辦法,數據還是上不去,請南來的北往的多多幫忙~

第二十八節 殺與罰(上)第七十六節 無需憂心第八十五節 紫宸殿內第十三節 殺與罰(下)第三節 會州(中)第五十八節 試探第三十九節 人心(上)第一百零七節 尋仇(四)第六十四節 與巴哈米爾的談判(下)第三十三節 混亂第九十二節 魔窟?寶藏!(中)第十三節 談話第三十節 老羅的仁心第九十二節 秦大將軍(下)第九節 沙漠之城第七十六節 河邊第九節 屠夫羅第九節 屠夫羅第四十一節 人心(下)第四十四節 避戰第一百一十五節 人才餘奎(上)第八十七節 談話(下)第五十九節 艱難的溝通第三十七節 我送你一千色雷斯人第四十三節 新正節第十四節 安卡拉的赫克斯第八十八節 橫蠻粗暴衛四郎(下)第五十五節 綢繆(中)第八十一節 山腹內庫的光芒第九十六節 比拼之後的言語溝通(上)第九十二節 秦大將軍(下)第四十八節 童子營第四十五節 見聞(三)第三十八節 速戰(完)第八十九節 閒話第一百節 倒計時(十)第二十八節 甦醒第七十七節 拖格魯吉亞人的後腿第十節 鐵錘與核桃第五十八節 浪戰(二)第四十一節 工匠營內第七十三節 應對第四十三節 送行(下)第二十八節 上元節、海路與謀劃(下)第一百一十二節 識破第二十二節 戰功啊第四十八節 晉州城外的對話(下)第九十二節 見訪客(二)第四十八節 偷戰(四)第四十九節 告誡第六十八節 漣漪(八)衛慕乙黑的解讀第十一節 主動權第五十五節 雪夜(下)第十九節 桌邊話第二十六節 迫不得已的談判(上)第三十四節 情報與決策(一)第三十一節 努瓦克的野望(下)第四十一節 人心(下)第九十一節 倒計時(一)第六十三節 浪戰(八)吉布提第二十六節 迫不得已的談判(上)第六十一節 漣漪(一)古麗亞娜的想法第五節 籌備第十四節 考察與決策第八十九節 亞述人的智慧第六十八節 漣漪(八)衛慕乙黑的解讀第九十一節 魔窟?寶藏!(上)第十四節 考察與決策第六十九節 漣漪(九)環州城內第七十六節 興州亂(下)第四十七節 晉州城外的對話(上)第一百三十二節 卻有猛士投第五十四節 會議(一)第八節 抵達靈州第十三節 狼口救人第五十五節 會議(二)第六十一節 浪戰(五)第二十三節 糊塗事與精明事(二)第十五節 攔截戰(上)第一百二十九節 針鋒相對(下)第四十七節 收宮(七)第二十五節 精明事與糊塗事(四)第四十三節 見聞(一)第四十六節 綏州瑣務第七十一節 丁老怪與衛四郎(上)第八十四節 對上石保吉第三十四節 哈克木第七十節 福貴居迎賓樓第二十五節 都掛到十字架上隨便說說第四十四節 喧囂與寧靜第三十四節 戰前第十七節 獎與懲第三節 安撫與憂慮第八十九節 發現第八節 尖刻的第一百二十四節 雪色,血色(五)第三十二節 馬家使者第一百零一節 攘外與安內並重
第二十八節 殺與罰(上)第七十六節 無需憂心第八十五節 紫宸殿內第十三節 殺與罰(下)第三節 會州(中)第五十八節 試探第三十九節 人心(上)第一百零七節 尋仇(四)第六十四節 與巴哈米爾的談判(下)第三十三節 混亂第九十二節 魔窟?寶藏!(中)第十三節 談話第三十節 老羅的仁心第九十二節 秦大將軍(下)第九節 沙漠之城第七十六節 河邊第九節 屠夫羅第九節 屠夫羅第四十一節 人心(下)第四十四節 避戰第一百一十五節 人才餘奎(上)第八十七節 談話(下)第五十九節 艱難的溝通第三十七節 我送你一千色雷斯人第四十三節 新正節第十四節 安卡拉的赫克斯第八十八節 橫蠻粗暴衛四郎(下)第五十五節 綢繆(中)第八十一節 山腹內庫的光芒第九十六節 比拼之後的言語溝通(上)第九十二節 秦大將軍(下)第四十八節 童子營第四十五節 見聞(三)第三十八節 速戰(完)第八十九節 閒話第一百節 倒計時(十)第二十八節 甦醒第七十七節 拖格魯吉亞人的後腿第十節 鐵錘與核桃第五十八節 浪戰(二)第四十一節 工匠營內第七十三節 應對第四十三節 送行(下)第二十八節 上元節、海路與謀劃(下)第一百一十二節 識破第二十二節 戰功啊第四十八節 晉州城外的對話(下)第九十二節 見訪客(二)第四十八節 偷戰(四)第四十九節 告誡第六十八節 漣漪(八)衛慕乙黑的解讀第十一節 主動權第五十五節 雪夜(下)第十九節 桌邊話第二十六節 迫不得已的談判(上)第三十四節 情報與決策(一)第三十一節 努瓦克的野望(下)第四十一節 人心(下)第九十一節 倒計時(一)第六十三節 浪戰(八)吉布提第二十六節 迫不得已的談判(上)第六十一節 漣漪(一)古麗亞娜的想法第五節 籌備第十四節 考察與決策第八十九節 亞述人的智慧第六十八節 漣漪(八)衛慕乙黑的解讀第九十一節 魔窟?寶藏!(上)第十四節 考察與決策第六十九節 漣漪(九)環州城內第七十六節 興州亂(下)第四十七節 晉州城外的對話(上)第一百三十二節 卻有猛士投第五十四節 會議(一)第八節 抵達靈州第十三節 狼口救人第五十五節 會議(二)第六十一節 浪戰(五)第二十三節 糊塗事與精明事(二)第十五節 攔截戰(上)第一百二十九節 針鋒相對(下)第四十七節 收宮(七)第二十五節 精明事與糊塗事(四)第四十三節 見聞(一)第四十六節 綏州瑣務第七十一節 丁老怪與衛四郎(上)第八十四節 對上石保吉第三十四節 哈克木第七十節 福貴居迎賓樓第二十五節 都掛到十字架上隨便說說第四十四節 喧囂與寧靜第三十四節 戰前第十七節 獎與懲第三節 安撫與憂慮第八十九節 發現第八節 尖刻的第一百二十四節 雪色,血色(五)第三十二節 馬家使者第一百零一節 攘外與安內並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庆云县| 尼玛县| 江津市| 恩平市| 大化| 丰宁| 和硕县| 邮箱| 延川县| 彭水| 札达县| 丹巴县| 黄石市| 婺源县| 南靖县| 海伦市| 武乡县| 苏尼特左旗| 广宁县| 荣昌县| 河曲县| 五大连池市| 巴里| 乐平市| 城固县| 泊头市| 沁阳市| 岐山县| 健康| 滨州市| 得荣县| 涿鹿县| 建瓯市| 灵宝市| 宣汉县| 太谷县| 武威市| 永定县| 汉源县| 葵青区| 卢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