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洋洋灑灑2 留洋之懼
老師找學生面談升學安排。
**的中學學制是初中三年,高中二年,學生讀完五年中學參加會考後,可以繼續兩年的中六教育。 中六教育又稱預科教育,課程有兩大類:一年制的高等程度會考課程,報考中文大學(四年制); 二年制的高級程度會考課程,報考**大學(三年制)。稱爲**中學精英教育。
迴歸前夕,只要稍有經濟能力,通通將兒女送往歐美洲就讀,不計其年紀大小,似足大逃亡。加上港人已明白領會到生兒育女是世上至無回報的投資,出生率一年低過一年。就算是爲數不多的孕婦亦“挺兒”走險到加國生產拿當地護照。 迴歸剛過,移民的港人仍在觀望,回潮未見涌現,是以中學生所剩無多。
本地大學盡力吸引內地優秀學生來港,補充智力資源。
輪到錢家雨時,老師說:“時下人人往西走,但本地大學亦有吸引優秀學子的措施與條件。”
錢家雨誠懇地表態:“我願爲振興本市教育出薄力。”
老師很高興:“難得有你這般家境與成績都好的學生願意留在本市進修。”
錢家雨眨眨眼:“哦,那要港大願意現在就接受我的申請。兩年的中六會考課程可是半點滋味也無。”
老師笑:“如在本市升讀中六,歡迎繼續就讀本校。不願繼續中六課程,請與家長商量,如有問題,請約家長到校商談。”
回到課室,錢家雨猶自嘟囔:“去洋人地頭,需看膚色審時度勢,黃皮膚恰好是中間色,夾心階層。說多慘有多慘。”
一班同學大多驚慌失措。
“我表姐去了英倫一週就哭著回來,然後又讓家人押送回去。”
“白白損失來回機票。無論個人意願如何,留洋是我們的義務,無論如何得走一遭。”
“差別在於是笑著去還是哭著去。”王少君很懊惱,“我父母千拜託萬祈求,倫敦的姑母方同意做我擔保人,出去仍是要靠自己。 日後尚要欠下天大人情債。”
“我討厭霧都陰冷天氣,但家長認爲美洲學風過於放任。”
“即使哈佛、耶魯名列前茅,老式家長仍認爲他們的畢業生難登大雅之堂。”
“他們認爲只有牛津口音的纔算是英語。”
“我父母倒贊成去美利堅,但無論歐洲、美洲,都需在嚴冬時節冒著寒風雨雪前去上課,二手車凍得不能起動,每每想到都令人不寒而慄。”
錢家雨笑:“何況尚很‘寒’。 若是熱水或供熱出問題,簡直活不成了。”
鄭麗芬不無羨慕地說:“西方衣物尺寸通通不符,錢家雨你手藝好,又讀服裝設計的話,可自行做衣服穿,一樣花枝招展,一舉數得。”
錢家雨吆喝:“喂,帶上兩打牛仔褲棉襯衫是過來人忠告。據說趕功課時是蓬頭垢面、衣衫襤褸,考完試後,舍友相互不認得對方。你以爲尚有女工替你洗衣漿燙?”
衆人譁然,笑成一團。
王少君捶她:“你選巴黎還是意大利的服裝設計院?你有天份。”
“咄,天份這種東西,來無影去無蹤,殺人於無形,不知幾多有‘天份’的天才被其蹉跎,今時今日,仍被世人記得的天才也不過是愛因斯坦、貝多芬。。。”
錢家雨還要往下數,王少君和鄭麗芬倆人配合默契,一人做掐脖子狀,一人作砍頭姿勢,錢家雨只好悻悻然打住,屈服於惡勢力。
有人說:“可家長總認爲女孩子要讀藝術類的專業方有氣質,英美文學,音樂,繪畫。。。”
“當然啦,讀土木工程,帶個頭盔整日困身工地,要是攻讀醫科,在手術檯一站十多小時,加上讀醫科法學院都是蹉跎歲月的科目,女孩子讀出來都是黃花了,夫人們想想都覺得恐怖,當然要落力反對。”
“我也討厭律師袍,還有那滑稽的頭套。”
錢家雨怒目圓睜:“那可是最有智慧的髮型和英挺有力的衣袍。”
“知道啦,正義女神。最好人人帶頭套披黑袍做大俠,聲張正義,鋤強扶弱,打抱不平。”
錢家雨抱拳:“過獎,過獎。不過人人做律師也太嚇人了,到時競爭激烈,人人失業。只要比到國外去“深造”中國文學略過得去就是了。”
同學笑得一塌糊塗。
“方鴻漸也不是人人能做的。”
錢家雨舉拳:“所以我要留守本市,振興本土教育,爲各位日後的迴歸打下結實的基礎。”
各人又是笑得打跌。
唯有楊偉明說:“我會留在本市升學。我家姐現時就讀港大,她對港大讚譽有加,稱其師資一流。”
因是週六,上半日課,中午放學後,學生可離校返家。衆同學異常興奮,意猶未盡,竟逼上三架來接少爺小姐返家的房車,齊齊往港大去,吵鬧著要去探個明白,究竟港大值不值得如花少年寒窗苦讀兩年艱辛的中六中七。
錢家雨閒來無事,所以亦隨大流。
其實,這批少男少女中,十成九都不會留在本市升學,只不過是尋熱鬧罷了。
一行人嘰嘰喳喳在校門落車,浩浩蕩蕩地入去踩場。
入到校園,寧靜中帶有活力,熱鬧中顯現文雅,隨處可見三三兩兩的學生在討論功課,或圍著講師教授相詢。不遠處傳來運動場上的喝彩聲、碰撞聲。
各人受到感染,心情更加激盪,不過喧譁聲不禁降低幾度,行爲略略收斂。
衆人被前面一對男女的美好背影吸引。倆人都身材修長,肩碰肩,不疾不徐地走著,姿態有說不出的優雅。
有人嘆:“都是黃金V字形。”
錢家雨一陣恍惚。
此時,有個跳出場外的籃球往那雙璧人撲去,男子接住,將球扔回去。場內學生大聲邀請:“宋教授,請加入助陣。”
男子含笑搖搖頭,身邊女子見狀,連忙牽起他的手,倆人手拖手離開。拋下成片歡呼聲和失望嘆聲。
楊偉明說:“那對璧人應是宋明宇教授與柳靜儀教授。我家姐成日提到宋教授,他們的羅曼史更是校園傳奇。”
鄭麗芬看向錢家雨:“那位是你兄長吧?他以前常接送你們上學。”
鄭麗芬和錢家雨都是住深水灣道,倆人一起在附近的聖保羅小學和現在的聖保羅男女中學就讀,所以碰過宋明宇多次。
錢家雨茫然地點點頭,不由自主地跟上前。
一班同學落在後面卻是暗自奇怪:“錢家雨的兄長卻是姓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