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九十八章景教

唐貞觀九年(635年),大秦國有大德阿羅本帶來經書到長安,由歷史名相房玄齡迎接,獲唐太宗李世民接見。自635年開始,景教在中國順利發展了150年,與祆教及摩尼教並稱唐代“三夷教”。

景教在唐代初期博得皇帝好感,李世民曾批準教徒在長安興建廟寺一所,初稱“波斯寺”,後更名爲“羅馬寺”、“大秦寺”。自太宗至唐德宗,景教在貴族之間的發展極快。高宗時,賜號阿羅本爲“鎮國大法王”,並下詔於諸州建景寺,往後教堂亦掛上歷代唐朝皇帝像,使景教得以廣泛流傳。

景教在中國演化時,大量參考佛教概念。四福音書的作者,均改以“法王”稱呼:瑪竇是明泰法王、路加是盧珈法王、馬爾谷是摩距辭法王、若望喚成瑜翰法王;教堂叫作“寺”;大主教叫“大法王”;教士自然叫作“僧”。天主的稱呼則取敘利亞文音譯,叫作“皇父阿羅訶”,亦有按道教規則以“天尊”稱之者。

在中國佛教及道教影響下,景教有發展成綜合主教的傾向。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作者景淨曾著有《志玄安樂經》,教導世人如何得到安樂。經文按照儒家經典《中庸》的格式撰寫,滲入“無爲”、“清淨”等中國哲學概念,經文曰:“無動無慾,則不求不爲。無求無爲,則能清能淨。能淨能淨,則能晤能正。能晤能證,則遍照遍境。遍照遍境,是安樂緣?!?

唐代儒釋道三教鼎立,景教傳入中國後爲了適應和生存,便極力順應,進行本色化的努力。景教在教義敘述中採用了道家所常用的語句,如以道家之“天尊”稱基督教之“天主”(《序聽迷詩所經》);形容其“上主無元,湛寂常然”(《老子道德經》“湛常存”);“鼓玄風而生二氣”;“渾元之性,虛而不盈”(“道衝,而用之久不盈”);而信徒應“無慾無爲”,“能清能靜”(《志玄安樂經》)。至於報出家門之“真常之道,妙而難名,功用昭彰,強稱景教”,就完全是《老子道德經》“道常無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漠!獨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爲之名曰大”的語氣?!洞笄鼐敖塘餍兄袊分蟹Q:“宗周德喪,青架西升。巨唐道光,景風東扇”;分明是說老子於周朝末年騎青牛西行的故事,而盛唐景教東來,則含有老子之教再興之意。

來華的景教士不但附會道家之言,更藉助於當時極爲興盛的佛教的術語:妙有、慈航、世尊、僧、大德、法王、慈恩、功德、大施主、救度無邊、普救度等。景教典籍也多模彷彿經形式,用語也多與佛經相仿;並以“佛”代稱“天主”、譯作梵文之阿羅訶;且景教人物的漢譯多稱爲“僧”,如僧景淨、僧業利、僧行通、僧靈寶;約翰譯爲瑜罕難法王、路加譯爲盧伽法王、馬可譯爲摩矩辭法王、摩西譯爲牟世法王。此外,作景教碑文的景淨也曾參與佛教經典的翻譯工作。

另外,景教在中國還非常強調儒家思想之忠孝二道。景教碑極力宣揚帝王功德,讚美唐太宗“赫赫文皇,道冠前王”;讚美高宗“人有康樂,物無災苦”;玄宗“皇圖璀燦,率土高敬”;肅宗“止沸定塵,造我區夏”;代宗“德合天地,開貸生成”;德宗“武肅四溟,文清萬域”。並大力提倡上層宣教路線:“道非聖不弘,聖非道不大,道聖符契,天下文明”?!暗弁鯊穆}教,上行下效,而異端邪說,不能而阻之也”。還宣稱諷頌景教《志玄安樂經》能夠安邦定國:“行吾此經,能爲君王安護境界,譬如高山,上有大火,一切國人無不睹者,君王尊貴,如彼高山,吾經利益,同於大火。”另,該教從敬畏神順勢又導引出忠君孝親即尊君事親思想:“爲此普天在地,並是父母行據。此聖上皆是神生,今生雖有父母見存,衆生有智計,合怕天尊,又聖上,並怕父母?!?;“衆生若怕天尊,亦合怕懼聖上”;“先事天尊,第二事聖上,第三事父母”(《序聽迷詩所經》)。爲了順應中國國情,景教甚至開了祖先崇拜的先河,其碑文稱:“七時禮讚,大庇存亡”。既爲生者祈求息災延命,又爲死者祈求冥福。高宗皇帝繼位,仰慕真道。於諸君建立景教寺,立阿羅本爲鎮國大法主。大道暢通行於民間,國安民富。景教寺遍佈各城,家庭殷實而幸福。

唐朝尊老子爲祖先,奉道教爲國教,採取措施大力推崇道教,提高道士地位。唐高祖規定“道大佛小,先老後釋”,唐太宗重申“朕之本系,起自柱下”,蒐集晉魏時期隱流、秘傳的道書,普傳大道。唐高宗尊奉老子爲“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積極推動道教內部改革,讓道教回想黃老的輝煌時代,剔除天師道巫術迷信色彩。發展道家義理,使道教在偏離道家之後,再次對道家的迴歸。如果說寇謙之對道教改革未完成與徹底,那麼唐玄宗時期基本已經完成,道教發展到全盛,社會上的崇道之風發展到極致。盛唐高道輩出,孫思邈的《千金方》推動了醫藥學的發展,李淳風的《乙巳佔》推動了天文學的發展,成玄英、李榮和王玄覽的重玄學說發展了道教理論建設,茅山派宗師司馬承禎、吳筠、杜光庭的《坐忘論》、《天隱子》、《玄綱論》、《神仙可學論》、《宗玄先生文集》、《道德真經廣聖義》等提出的修煉方法成爲內丹學先驅,道教學者對教義、修煉、齋醮及科學技術都做出了巨大貢獻。此時的道派在理論教義和法術科儀上相互融合,以終南山少陽派(全真道前身)、茅山宗爲道教主流。

第一百五十二章太宗遊地府第一百六十九章五莊觀(二)第一百二十四章使徒傳道第三十九章魔家四將(二)第一百八十二章紅孩兒皈依第一章錯失良機第一百二十六章使徒傳道(三)第二百一十七章劉伯溫第五十三章兵臨朝歌(二)第十二章軒轅黃帝第一百零四章漢武帝(二)第二百二十二章南懷仁第七章盤古兒女(二)第九十四章秦王掃六合第一百二十三章耶穌昇天第二十一章帝王辛自毀江山第二十四章哪吒鬧東海(二)第一百零四章漢武帝(二)第一百四十三章菩提達摩(二)第一百四十三章菩提達摩(二)第一百七十章五莊觀(三)弟三十五章子牙收徒第一百零七章耶穌傳道第五十二章兵臨朝歌第一百零八章花果山大戰第一百零五章猴王被壓五行山第一百九十章三藏被攝欲成婚第一百二十八章使徒傳道(五)第一百八十八章扇滅火焰山第六十五章東周第五十七章帝辛自焚摘星樓(三)第五十六章王伯欽第一百二十五章使徒傳道(二)第三章天使叛亂第四十八章大會萬仙陣(二)第十四章五帝(二)第二十六章姜子牙下山(二)第一百零八章花果山大戰第八十七章合縱連橫第二百零四章太宗執政第四章盤古第第一百三十九章關羽第九十三章少年宰相第四十七章大會萬仙陣第二百章會昌滅佛第一百四十章周瑜第一百五十二章太宗遊地府第一百零五章漢武帝(三)第一百一十一章道成肉身第十三章五帝第五十四章兵臨朝歌(三)第二百零六章楊延昭第二百二十三章蓋恩夫人第五十二章兵臨朝歌第一百八十八章扇滅火焰山第一百九十八章呂洞賓第一百零五章猴王被壓五行山第一百六十一章收熊怪袈裟回第五十二章兵臨朝歌第十三章五帝第三十八章魔家四將第二百一十五章馬可·波羅第一百零七章耶穌傳道第一百二十六章使徒傳道(三)第一百六十五章靈吉降妖第十八章成湯亡夏第一百八十五章悟空戰心魔第五十七章帝辛自焚摘星樓(三)第一百六十章禪院失袈裟第一百零二章西漢第二十六章姜子牙下山(二)第一百七十二章波月洞遇難第一百零八章花果山大戰第一百八十二章紅孩兒皈依第一百零三章漢武帝第一章錯失良機第一百五十四章江流兒第三十三章文王吐子第一百四十七章隋文帝楊堅第一百六十六章沙悟淨第二百二十章寇準第二十六章姜子牙下山(二)第二百一十二章丘處機第一百九十三章終到靈山第一百九十四章九九歸真第一百四十章周瑜第一百三十一章使徒傳道(八)第一百五十中李靖(三)第一百三十四章蔡倫造紙第一百五十二章太宗遊地府第八十六章西門豹第一百七十三章寶象國第四十六章齊聚誅仙陣(二)第一百二十三章耶穌昇天第一百六十二章高老莊第十七章牛郎織女第二十一章帝王辛自毀江山第二百零八章方臘第一百八十八章扇滅火焰山第一百二十九章使徒傳道(六)
第一百五十二章太宗遊地府第一百六十九章五莊觀(二)第一百二十四章使徒傳道第三十九章魔家四將(二)第一百八十二章紅孩兒皈依第一章錯失良機第一百二十六章使徒傳道(三)第二百一十七章劉伯溫第五十三章兵臨朝歌(二)第十二章軒轅黃帝第一百零四章漢武帝(二)第二百二十二章南懷仁第七章盤古兒女(二)第九十四章秦王掃六合第一百二十三章耶穌昇天第二十一章帝王辛自毀江山第二十四章哪吒鬧東海(二)第一百零四章漢武帝(二)第一百四十三章菩提達摩(二)第一百四十三章菩提達摩(二)第一百七十章五莊觀(三)弟三十五章子牙收徒第一百零七章耶穌傳道第五十二章兵臨朝歌第一百零八章花果山大戰第一百零五章猴王被壓五行山第一百九十章三藏被攝欲成婚第一百二十八章使徒傳道(五)第一百八十八章扇滅火焰山第六十五章東周第五十七章帝辛自焚摘星樓(三)第五十六章王伯欽第一百二十五章使徒傳道(二)第三章天使叛亂第四十八章大會萬仙陣(二)第十四章五帝(二)第二十六章姜子牙下山(二)第一百零八章花果山大戰第八十七章合縱連橫第二百零四章太宗執政第四章盤古第第一百三十九章關羽第九十三章少年宰相第四十七章大會萬仙陣第二百章會昌滅佛第一百四十章周瑜第一百五十二章太宗遊地府第一百零五章漢武帝(三)第一百一十一章道成肉身第十三章五帝第五十四章兵臨朝歌(三)第二百零六章楊延昭第二百二十三章蓋恩夫人第五十二章兵臨朝歌第一百八十八章扇滅火焰山第一百九十八章呂洞賓第一百零五章猴王被壓五行山第一百六十一章收熊怪袈裟回第五十二章兵臨朝歌第十三章五帝第三十八章魔家四將第二百一十五章馬可·波羅第一百零七章耶穌傳道第一百二十六章使徒傳道(三)第一百六十五章靈吉降妖第十八章成湯亡夏第一百八十五章悟空戰心魔第五十七章帝辛自焚摘星樓(三)第一百六十章禪院失袈裟第一百零二章西漢第二十六章姜子牙下山(二)第一百七十二章波月洞遇難第一百零八章花果山大戰第一百八十二章紅孩兒皈依第一百零三章漢武帝第一章錯失良機第一百五十四章江流兒第三十三章文王吐子第一百四十七章隋文帝楊堅第一百六十六章沙悟淨第二百二十章寇準第二十六章姜子牙下山(二)第二百一十二章丘處機第一百九十三章終到靈山第一百九十四章九九歸真第一百四十章周瑜第一百三十一章使徒傳道(八)第一百五十中李靖(三)第一百三十四章蔡倫造紙第一百五十二章太宗遊地府第八十六章西門豹第一百七十三章寶象國第四十六章齊聚誅仙陣(二)第一百二十三章耶穌昇天第一百六十二章高老莊第十七章牛郎織女第二十一章帝王辛自毀江山第二百零八章方臘第一百八十八章扇滅火焰山第一百二十九章使徒傳道(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婺源县| 建德市| 志丹县| 铁岭县| 巴林左旗| 大冶市| 雅江县| 潜江市| 齐河县| 金溪县| 海林市| 呼图壁县| 教育| 洛扎县| 贞丰县| 富宁县| 四平市| 加查县| 江西省| 鹤庆县| 莲花县| 宁强县| 温州市| 浮梁县| 洱源县| 古交市| 五河县| 布尔津县| 临海市| 友谊县| 阳谷县| 常德市| 滦南县| 南通市| 宝山区| 郁南县| 马尔康县| 象州县| 古蔺县| 凤山市| 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