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宮中開始熱鬧起來。
這也是雲若辰非常期待的一個月,據說從臘月起到正月結束,整整兩個月,宮裡會有各種節慶美食可以享用。
果然從初一那天起,宮裡的主子們的膳食就多了不少花樣。段貴妃知道雲若辰是個小饕餮,特意交代過御膳房,是以清華宮的膳食比起別處更精緻齊全了幾分。
她先是愛上了煎灌腸。這是隻有冬天才能吃到的美味。將粉調紅曲,再加丁香豆蔻等十多種香料,然後灌到豬腸子裡,等灌腸成型,便將之切成薄薄的小片,用豬油煎焦,之後澆上濃濃的紅辣蒜汁,用小籤子一片片扎著吃。
年初她在元宵夜市上也吃過一回,久久不能忘記那種外焦裡嫩的酥香口感。而宮裡做的灌腸用料、做法比外頭的更精了許多。雲若辰要不是顧忌著吃相,簡直想端盤子大嚼,總覺得那樣才能表現出她對這種鹹鮮美食的熱愛啊!
然後,每頓開始輪著吃油渣滷煮豬頭、燴羊頭、爆炒羊肚、煠鐵腳小雀加雞子、清蒸牛乳白、酒糟蚶、糟蟹、煠銀魚醋溜鮮鯽魚鯉魚……這些全是宮裡臘月特有的菜譜,好吃得雲若辰每天都熱切盼望著吃飯時間的到來。
轉眼到了臘八,前頭已經說過,宮裡過臘八也很講究。去年她在太子府裡,只是享受到了宮裡賜下的臘八粥和一切補品,今年卻能吃最新鮮的了。
略辛苦的是,這天宮裡要做佛事。爲了吃臘八粥,她還得跟著段貴妃去供佛,累了一上午纔在甜香得讓人想哭的臘八粥裡放鬆下來。
這也是宮中的大日子,各宮的娘娘貴人們都要過來一齊供佛祈福的。本來也是例行公事,不過大家在看到陳貴人出現時,表情都比較精彩。
哦,不,陳氏已不是貴人。早在御醫診斷出她有孕的半個月後,她便升了份位,如今應該稱呼她陳嬪了。
陳嬪身材還是那樣苗條,一個多月的身孕罷了,暫時也不會顯懷。她是衆妃中最後進宮的,如今也有二十六七了。剛進宮那陣,她懷過一個孩子,也平安養下來了,卻在三個月的時候驚了風沒養住。
從此她在貴人的份位上一蹉跎就是近十年,儘管時不時被召去侍寢,肚子卻再沒消息。
其實不能怪她,她進宮的時候皇帝也四十多了。最重要的是這些年裡他酷愛修道,整天不是練功就是吃“仙丹”,身體一天比一天差。而且從自然規律來說,就算皇帝不折騰這些,本來也很難讓女子受孕,都什麼年紀了啊。
元啓帝算是對女色看得很淡的。這些年裡,儘管都有按時選秀女進宮,卻都只是充做宮女、女官,並沒有再立嬪妃。
侍寢的話,便是陳氏等幾個年輕些的妃嬪輪流承恩,那些個資深妃子們也沒什麼好說的——譬如段貴妃,她都五十了,難道還與那些年輕妃嬪去爭風?
總的來說,元啓帝的後宮,表面上還是比較和諧的。但如今沒法繼續和諧了,因爲平衡的局面被打破了!
雲若辰默默觀察著一衆原本都在裝著雲淡風輕的妃嬪們,對陳嬪既羨慕嫉妒恨又苦苦忍著不想表現出失態的樣子。作爲旁觀者來說,真是有趣的體驗呀。
段貴妃本來很喜歡在人前扮演寬和大氣的“副皇后”,從來都笑容不斷的,今天卻反常的嚴肅起來。整座佛殿氣氛都陰森森的,雲若辰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周圍氣場的波動。好強烈的惡意啊……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給陳嬪擺臉色,起碼張淑妃就對陳嬪溫柔關懷,一直細聲細語地和她交談著。
雲若辰忽然想起,最近幾個月給元啓帝調理身體的朱御醫,就是張淑妃推薦的。
這位朱御醫近來人氣高漲,聽說在皇上跟前的受寵程度都快趕上駱天師了,完勝司禮監大太監張元。
雲若辰內心很不純潔的吐槽,的確,如果能夠在很短時間內讓一個早就過了心理更年期的老男人重振雄風,還有了向所有人證明自己“很行”的鐵證,這人要在民間也是所有中老年男性爭相膜拜的神醫吧。
對於皇帝身體大有好轉這件事,雲若辰並不感到特別高興,但也不會因此而悶悶不樂。雖說皇帝要是病死了,她家包子老爹就能順利繼位,她也能封個公主生活更加逍遙。可皇帝對她還是不錯的……她也不至於沒良心到這種程度啦。
一上午的佛事就在這種壓抑的氣氛中過去。午間吃過臘八粥後,她斟酌半晌,還是向段貴妃爭取到了回太子府探親的機會,當然是以給父母送臘八粥表孝心的名義。
段貴妃雖說心情不太好,也不至於真的爲那件事傷神太久。既然雲若辰理由充分,她也有心向太子一家示好,便很爽快地答應了雲若辰的要求,還又讓人從她私庫裡取了些禮物來一起讓雲若辰帶回去。
陳嬪的有孕,對段貴妃的刺激可不僅僅是皇上的寵愛這種膚淺事情,而是又一次讓她認識到“無後”的悲哀。
她沒有孩子,連女兒都沒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了。
還是得依靠太子啊!
這回雲若辰不但能回家一趟,並且段貴妃還很體貼地說,既然是下午纔回去的,那不如晚上就在太子府裡住了再回來吧,也好和父母弟弟說說話。
雲若辰求之不得,她可是太想念父親和弟弟了。儘管她父親崇太子也時常因爲這樣那樣的機會入宮,兩父女也見過面說過話,可在宮裡到處都是耳朵,難道還故意躲起來避著人說話?
她可以和趙玄閒聊半天,兩個小孩子嘛,誰也不會多想。但太子這種天然吸引所有人注意的身份,免了吧!
晚上住在家裡,那就能和父親多聊些他的近況了。她對父親在六部裡觀政是否有心得與進步很是好奇,也想聽聽父親有沒有遇到什麼新狀況啊!
還有弟弟,可愛得不得了的小星兒。上回他都懂得喊“姐姐”了,如今快十個月大的他,能夠扶著牀學走路了沒呢?
光是想到星兒那雙軟乎乎的小胖手,雲若辰的心就要化了。
黃側妃沒預料雲若辰竟會回府,趕忙帶著下人們出來將她接進去,態度居然比上回親熱多了。
她的態度會有所轉變,深層的原因雲若辰卻是略知一二。那是因爲,哼哼哼……有臣子給皇帝上了摺子,懇請皇上給太子再納賢妻,言之鑿鑿地說歷來哪有太子無正妃的道理?
明年不僅是春闈的大比之年,也是四年一次的從民間選秀女充塞後宮與各王府的年份。
官員們也是夠絕的,選在皇帝的妃子有孕的時機上讓皇帝考慮太子的個人問題,其實還蠻險惡的——你這老爹五十多了都能生呢,太子才三十一啊,你不考慮給他多娶幾個老婆小妾繁衍後代?這是不對滴!
這可是帶著給皇帝添堵的味道,但在文官們來說這種舉動太正常了,他們習慣了打著三綱五常的大旗子經常和皇帝常常對臺戲,讓皇帝的日子不要太好過,刷一下存在感。
元啓帝尷尬啊,這話說的,朕不也沒納新妃子麼,這陳妃也是進宮十年的老人了。說得我好像多荒淫似的!朕梅開二度了你們也不替朕高興下,不像話!
皇帝暫時沒表態,官員們也沒有一直上書提這事,反正就是隔三差五有那麼個人跳出來說兩句,哎呀太子沒老婆啊……
多膈應?
照這趨勢下去,皇帝肯定是得考慮太子妃的問題了。
這消息一傳到太子府,太子本人沒什麼反應,黃側妃立刻就被震飛了三魂七魄。
是,她一直知道自己是側室,即使她的名字上了皇家玉牒,也還是側室。但正妃梁氏的淡泊與早逝,太子的偏愛與呵護,最重要的是她生下了兒子,這一切都讓黃側妃的感覺空前良好。
她心底是這麼想的——日後皇帝大行,太子登基,雲耀是太子的長子,自然應該被立爲皇嗣呀。那麼,她這生母也可以順勢正位皇后了!
在慶朝,皇家與民間的婚俗是兩個體系。慶律嚴格規定,不得以妾爲妻,側室決不能扶正,否則就是亂了綱常也是觸犯了法律,違法者男女二人都將受到嚴懲。
另外,側室與通房等都不能上家譜,庶出子女也比嫡出子女的社會地位要低。
但皇家可不受此約束。皇帝死了皇后,可以從諸妃中選擇有德者再立爲新後,也可以重新再娶,只不過大家一般都是選擇立某妃爲繼皇后的做法。原因嘛,別的不去說,繁瑣和費錢是一大因素——皇帝大婚的排場是有嚴格規定的,實在太太太太太……太費錢了,臣子們基本上都很反對這項巨大的開銷。
因此,黃側妃纔會認爲自己很有機會轉正。
可是除了皇帝之外,皇子也好,宗室也好,也是不能以側室爲正妻的!
如果要現在立太子妃,就必須從外頭再聘娶,而不會是將她扶正!
黃側妃簡直像被一池子冷水浸了個透頂。惶恐過後,她自然想著要如何解決這個大問題,於是又想到了雲若辰。
沒有人比她更清楚,雲若辰對太子的影響力有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