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章 三刀六洞

吃飽喝足後,正待如同往常那般,半躺半坐的曬會兒太陽。

雖有“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說法,但對周秦川這種急於增重長肉的人來說,吃完飯好好休息,保證胃腸的供血量和動力,纔是正確的做法。

不料剛享受了沒多久,吳大就風風火火地從廟外跑了進來。

一進門也不說話,四下張望一番,徑直來到周秦川身前。

二話不說,打了個手勢,驢蛋和吳大的另一個手下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周秦川左右,各自伸手,將周秦川從地上扶了起來。

“周兄弟,先同我一道上路,等會兒我再同你細說,好不?”

吳大神情略急,雖是徵詢意見,不過左右二人卻沒有停歇跡象,而是攙著周秦川,疾步向院外而行。

“發什麼呆,都跟上?!斌H蛋攙著周秦川,還不忘招呼衆丐。

“小濟,柺杖!”

回頭吩咐了一聲,周秦川就不再操心,這熊孩子沒得說,對他算得上言聽計從。

“吳大哥,何事慌張?若小弟這殘疾之身有用,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周秦川姿態不高,雖說當時是吳大相請,但人家作爲關陽羣丐的領頭人,怎麼也得給點面子不是,好話反正不要錢,只管往外送就是。

幾人腳速極快,周秦川基本上是被架在半空中,吳大還未回話,就騰雲駕霧般來到了廟外。

“咴...咴!”

迎接他們的,是個老熟...牲口,就是兩天前去毛陽時拉車的那頭驢。

它這回沒有拉車,在背上有一套簡單的鞍具。

見到周秦川,感覺有些眼熟,叫了一聲以示歡迎,還甩了甩尾巴。

吳大夥等人七手八腳將周秦川架上驢背,驢蛋在前牽驢而行,衆丐從破廟裡蜂擁而出,跟了上來。

“兄弟,幫幫忙,容我解釋一二?!?

直到此刻,吳大方纔有空開口。

伴著驢蹄不緊不慢的踢嗒聲,吳大邊走邊說,將今日行止的緣由侃侃道來。

他們在關陽鎮乞討維生,而離此十多裡的毛陽鎮,同樣有此道中人。

既然不同在一地,那兩邊的人理當井水不犯河水。

裝叉一點的說法,就是各自安好,兩不相欠。

沒想到,雙方還是起了紛爭。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句話還真沒說錯,即便淪落爲丐了,也還能鬧出事兒來。

關陽、毛陽兩個鎮子的規模差不多,人丁數量相近,乞丐們能到手的打賞,總數自然區別不大。

不過毛陽的乞丐人要多些,平攤下來,每個人要到的錢糧,自然就比關陽的少些。

日子一長,雙方生活水準的差距就有點明顯了。

古語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同爲乞丐,憑什麼你能多吃多佔?

毛陽羣丐不樂意了,開始打關陽的主意,意欲越界搵食。

關陽這邊的乞丐哪裡肯相讓,大家既然都是同道,遂約定按江湖規矩行事。

雙方以各自鎮上的廟會行乞權爲籌碼,約定誰贏了,誰就能在對方鎮子趕廟會的時候,前去行乞。

此二鎮廟會日子各不相同,關陽逢三逢九,毛陽則是逢五逢十。

日子不衝突,贏家能通吃,什麼都不耽誤。

至於平常日子就算了,那點三瓜兩棗的,都不太看得上。

當此時,一般人相爭,最後難免都要動手,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更是如此。

比如相鄰村寨之間爭水、爭地,莫不如此,往往會有大規模的械鬥,甚至鬧出人命來。

遇上這種事兒,地方官往往十分頭疼,這裡面涉及各自利益,誰都不肯退讓,偏偏裡面還會有那麼幾個宿老鄉紳,還不能用武力鎮壓。

乞丐在常人眼中雖然粗鄙不堪,不過他們之間的爭鬥,卻並沒有這麼血腥,反而“文雅”了許多。

不用赤膊上陣武力相爭,而是另有一番行事規矩。

雙方約定日子,各遣一人上場爭鬥。

鬥什麼?當然不是鬥詩詞歌賦,也不是鬥身手好賴,而是鬥狠。

這裡的狠,不是對旁人狠,而是對自己狠。

場上兩人,各自持尖刀一柄,輪番對自己動刀,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是贏家。

動刀可不是割個口子放點血那麼簡單,而是講究一刀兩洞方爲合格。

所謂的一刀兩洞,是指一刀下去,要在自己身上捅出兩個洞來,也就是要對穿才行。

創面通常都很大,流的血自然不會少,勝負往往在數刀之間就能見分曉。

一般不會超過三刀,即有人或因爲心志不堅,或因爲出血過多而落敗,所謂的三刀六洞,就是從此而來的。

這種爭鬥方式,算得上是太平盛世下的產物。

動亂時代,別說死個乞丐,就是死幾十個乞丐也不過尋常之事,不會有人出頭。

而此時的大明,承平日久,官府自然不允許在自己的地盤上,隔三差五有打架鬥毆,人命傷亡的現象。

鄉紳對付不了,這些乞丐卻是手拿把攥,不允許他們私自打鬥,鬧出人命。

哪怕死的是乞丐,人數次數一多,也會影響官聲。

如此一來,官府自然會看管得緊一些,時日一長,乞丐們的爭鬥慢慢的也就從武鬥轉化爲文鬥了。

更何況關陽還有個巡檢司,這些人打仗或許不行,但對付乞丐,卻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吳大哥,你不會是想讓我出頭,去玩兒那什麼三刀六洞罷?”

聽到這裡,周秦川哪裡還不明白,敢情吳大這廝當初力勸他來養傷,也沒安什麼好心,是想拿他做炮灰啊。

此刻周秦川很想告訴吳大,那晚要不是您那殺豬般的笑聲,自己還真未必下得了手。

三刀六洞?那就更做不到了,還是找別人吧。

可他也知道,這話要真說出來,不會有幾個人信的。

或者說,是沒有幾個人願意信。

好不容易有人替他們出頭相爭,誰也不會容許此人臨陣脫逃的。

“嘿嘿...”吳大憨憨一笑,抓了抓後腦勺,看上去老實巴交的:

“周兄弟,沒和你說實話,是我的不是,不過當初沒想到會真走到這一步?!?

第394章 反殺第130章 火拼第325章 融資擴股第91章 義厚雲天第65章 就醫(再來四千字大章以饗諸君)第326章 西廠檔頭第58章 傻大個第42章 幫手第390章 登極第312章 炎神鎮第250章 枯守第176章 心思第270章 長史第112章 來援第79章 蟲宴第41章 獨行第34章 擡滑竿第342章 蔣安第95章 飴糖第110章 收賬第64章 病發第306章 絲綢之路第261章 鄰居第253章 麻煩第275章 意外第120章 二人行第33章 換裝第148章 古北口第217章 事泄第234章 爲時已晚第315章 夾谷山第92章 小小懇求第30章 打臉第192章 私白第127章 錦囊妙計第32章 平手之局第127章 錦囊妙計第111章 擒賊擒王第68章 大恩大德第28章 上架鴨子第77章 三人行第311章 佈局第331章 彈劾第270章 長史第73章 天香閣第162章 三教菁華第294章 黃雀在後第180章 再病第399章 萬勝第125章 被攆第3章 得救(四千字大章)第363章 急癥第275章 意外第283章 紅水河畔第146章 刺青第64章 病發第281章 沙洲衛第273章 驚鴻第177章 急病第161章 唐師父第289章 渡河第85章 佛性東家第164章 知院阿剌第97章 烤爐第6章 屠狗第114章 遞條子第41章 獨行第292章 攻略第24章 故事第375章 離別第285章 搜尋第303章 礦藏第331章 彈劾第20章 入夥第377章 賣地建房第319章 孃親第274章 良駒第161章 唐師父第330章 火銃第319章 孃親第94章 又被傻了第114章 遞條子第283章 紅水河畔第163章 發願第306章 絲綢之路第384章 叛亂第366章 僵持第35章 想法明代的西域第234章 爲時已晚第297章 協掌千戶第316章 晨襲第88章 留做夥計第307章 入關第392章 號角第267章 收網第214章 煩惱第127章 錦囊妙計
第394章 反殺第130章 火拼第325章 融資擴股第91章 義厚雲天第65章 就醫(再來四千字大章以饗諸君)第326章 西廠檔頭第58章 傻大個第42章 幫手第390章 登極第312章 炎神鎮第250章 枯守第176章 心思第270章 長史第112章 來援第79章 蟲宴第41章 獨行第34章 擡滑竿第342章 蔣安第95章 飴糖第110章 收賬第64章 病發第306章 絲綢之路第261章 鄰居第253章 麻煩第275章 意外第120章 二人行第33章 換裝第148章 古北口第217章 事泄第234章 爲時已晚第315章 夾谷山第92章 小小懇求第30章 打臉第192章 私白第127章 錦囊妙計第32章 平手之局第127章 錦囊妙計第111章 擒賊擒王第68章 大恩大德第28章 上架鴨子第77章 三人行第311章 佈局第331章 彈劾第270章 長史第73章 天香閣第162章 三教菁華第294章 黃雀在後第180章 再病第399章 萬勝第125章 被攆第3章 得救(四千字大章)第363章 急癥第275章 意外第283章 紅水河畔第146章 刺青第64章 病發第281章 沙洲衛第273章 驚鴻第177章 急病第161章 唐師父第289章 渡河第85章 佛性東家第164章 知院阿剌第97章 烤爐第6章 屠狗第114章 遞條子第41章 獨行第292章 攻略第24章 故事第375章 離別第285章 搜尋第303章 礦藏第331章 彈劾第20章 入夥第377章 賣地建房第319章 孃親第274章 良駒第161章 唐師父第330章 火銃第319章 孃親第94章 又被傻了第114章 遞條子第283章 紅水河畔第163章 發願第306章 絲綢之路第384章 叛亂第366章 僵持第35章 想法明代的西域第234章 爲時已晚第297章 協掌千戶第316章 晨襲第88章 留做夥計第307章 入關第392章 號角第267章 收網第214章 煩惱第127章 錦囊妙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康县| 丹凤县| 梓潼县| 靖安县| 莲花县| 丹寨县| 德保县| 衡阳县| 禹城市| 康保县| 思南县| 兴业县| 武汉市| 定西市| 霍邱县| 鹿泉市| 新乡市| 府谷县| 宜兴市| 儋州市| 积石山| 东乌珠穆沁旗| 浠水县| 阳东县| 法库县| 高唐县| 巴林右旗| 四子王旗| 格尔木市| 蒙阴县| 偃师市| 阳泉市| 屏边| 富川| 宜州市| 台州市| 保亭| 绥滨县| 满城县| 定西市| 辽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