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百六十七章 追隨

如果不是有“吳王”這個名頭,徐礎說的話一個字也不會有人相信,幾名將官爭議良久,蕭古安一個人走回來,拱手道:“這麼大的事情,我們不敢做主……”

“我在騙你們。”徐礎道。

“什麼?”

“剛纔那些話是我編造出來的,樑王沒有陷害我,新降世軍也沒有潛入洛州,我去掉王號,僅僅是因爲我厭倦了。我不該用謊話連累諸位,走吧,我隨你去見晉王。”

蕭古安僵在那裡,半天沒說話,突然轉身,又去找同伴商量,這回爲時甚短,四人一同來到吳王面前,蕭古安正色道:“吳王之意我們明白?”

“抱歉,我只是一時……”

蕭古安卻不接受道歉,接著道:“請吳王在此暫歇,我派人回去向晉王請示。”

“你還是沒有明白。”徐礎笑道。

蕭古安等人皆無笑意,“吳王才智過人,早料到晉王會派人追趕吧,所以來一出欲擒故縱之計,最終還是要將禍水引向晉軍。”

徐礎一愣,搖搖頭,“謊言一旦開始,真話便沒有立足之地。是我的錯,請蕭將軍安排。”

蕭古安馬上分派,自己帶五十人“看護”吳王,命副將帶五十人即刻返回晉營尋求明確的指示。

蕭古安將留下的五十人分成五隊,輪流休息、餵馬、守衛、放哨、巡視,絲毫不亂。他對吳王的態度也有變化,依然恭敬,但是多了一份警惕,心中已認定吳王有意嫁禍於晉王。

徐礎靠牆睡覺,不管閒事,心裡琢磨著如何應對晉王。

大概是有人護衛,心中安定,徐礎這一覺睡得頗爲舒服,睜眼時天邊微亮,附近的小火堆居然還在燃燒,顯然是有人添柴。

蕭古安站在牆外,仔細觀察大道上的情況。

徐礎心中過意不去,起身走到蕭古安身邊,“蕭將軍一夜未睡?”

“職責在身,怎敢鬆懈?吳王睡得好?”

“還……好。蕭將軍跟隨晉王多久?”

“我父親就是沈牧守帳下部將,我繼承父職,算起來,跟隨沈家有四十多年了吧。”

“比天成朝廷還要長久。”

“當然,沈家興起,我們蕭家一路跟隨。”蕭古安驕傲地說。

“想來蕭將軍很瞭解晉王爲人。”

蕭古安左右看看,發現身邊沒有外人,小聲道:“吳王打住,你若行挑撥之事,我就不能客氣了。”

吳王奸詐之名在外,一開口就遭到懷疑,反而是他講述的陰謀,無論有多麼複雜,都有人相信。

“我現在孤身一人,便是挑撥成功,於我能有什麼好處?總不至於希望蕭將軍跟我一同浪跡天涯吧。”

蕭古安微微一笑,“不是挑撥的話,吳王請說,請勿褒貶晉王,令我難堪。”

“當然。”徐礎要說的話恰恰就是一番“褒貶”,想了一會,他說:“晉王若有指責,蕭將軍萬萬不可辯解,磕頭認罪,可保平安。”

“嗯?我沒犯法,晉王爲何指責?我又有什麼要辯解的?”

“我只是泛泛而論。”徐礎笑道。

蕭古安莫名其妙,“吳王還是再去休息一會吧,估計天黑之前就能等來晉王的命令,無論怎樣,入夜之前都要動身。”

徐礎一人時走得慢,晉兵快馬加鞭,一天一夜就能往返。

徐礎拱手,該說的話都已經說過,他的確要再去休息一會,忽聽遠處傳來馬蹄聲,於是駐足遙望。

來的是一名哨兵,停在道路上,向蕭古安大聲道:“孟津方向來了一隊人。”

“多少?”

“三十多人,有兩輛車,其他人乘馬。”

“叫所有人退回來,上馬……保護吳王。”

五十名將士很快聚集,上馬在路邊列隊,攔在吳王前面,蕭古安一馬當先,如果對方只是路過,他無意惹是生非,如果對方別有所圖,他也不懼,五十人對三十人,勝算頗足。

隊伍行進,蕭古安稍稍鬆了口氣,來者雖然都騎馬,看裝扮皆爲百姓。

那些人也看到了路邊的士兵,遠遠停下,一人單獨上前,拱手道:“過路之人尋個方便,敢問將軍是哪一王的部下?”

蕭古安早已讓士兵偃旗,不願透露來歷,回道:“我等也是路過,在此稍稍歇息,你們自管行路,咱們兩不干涉。”

“多謝將軍。”那人不敢怠慢,致謝之後回到己方隊伍中,招呼同伴繼續行進。

兩方互相戒備,百姓隊伍中有一名老者,經過晉兵時,忍不住好奇,扭頭看了一眼,就這一眼惹出了大麻煩。

“吳王!吳王在這裡!”

徐礎沒有故意隱藏,站在斷牆前方、晉兵後面,覺得過路者頗爲眼熟,正在仔細辨認,聽到了叫聲,定睛看去,認出那竟然是自己的老僕人。

老僕流落街頭,被吳王收留,不知爲何竟然來到這裡。

老僕一叫,其他人也都扭頭看來,見到吳王無不大驚,立刻停下。

原來這些人並非普通百姓,一些是吳王原先的衛兵,多是吳人與降世軍,還有十幾名陌生人,徐礎不認得。

蕭古安喝道:“走你們的路!”

這些人雖然脫下盔甲,兵器都藏在身邊,紛紛拔刀抽劍,當先一人大聲道:“吳王,我們就是來投奔你的,這些是什麼人?”

徐礎比晉兵還要驚訝,快步走來,向蕭古安拱手道:“蕭將軍稍安勿躁,我說過會跟你走,自會守諾。這些人皆是我的舊部,讓我跟他們說幾句話。”

蕭古安點下頭,向晉兵擺手,命他們垂下刀槍,但是仍緊緊握在手中,隨時都可以開戰。

老僕等三十多人跪在路上,向吳王磕頭。

徐礎上前一一扶起,說道:“我已不是吳王,諸位前來投奔,我感激不盡,但是恕我不能接納,你們還想投奔何人?我可以寫封信引薦一下。”

一名原衛兵道:“我們只想跟隨吳王,無論吳王……”

“我現在只是一介布衣,姓徐名礎。你叫昌言之?”

昌姓是舊吳七族之一,徐礎曾在陣前斬殺過一員名叫昌順之的將領,昌言之與他同族,卻不是兄弟。

“是我,我們十七人皆願繼續給……徐公子當衛兵。”

老僕插口道:“是啊,我們十五人也願意繼續服侍公子。”

徐礎苦笑道:“布衣之士,不需要這麼多人……”

昌言之道:“徐公子收下我們吧,反正我們已經無處可去。天可憐見,讓我們又遇見徐公子,今後我們不會再離開。”

老僕再插口道:“是啊,公子之前走得太倉促,我們來不及追隨,這回是怎麼也不離開了。”

“你們怎會無處可去?降世將軍、樑王和王顛將軍……”

昌言之搖頭,“吳王待我們恩重如山,不可不報。吳王要爭鼎,我們爲你衝鋒陷陣,吳王要隱居,我們替你持鎬開荒。”

老僕又插口道:“是啊,我雖然年紀大些,還能幹活兒,這些人年輕,能爲公子做不少事情。”

昌言之等十七人皆是原來的衛兵,徐礎即便不記得姓名,也都臉熟,另外十五人卻只有老僕是熟人,而且不足十五之數,想是留在了車裡,一直沒露面。

徐礎得問個清楚,拱手道:“恕我眼拙,諸位好像不是我帳下兵將。”

一名二十多歲的青年回道:“吳王……徐公子沒見過我們。我們本是東都百姓,因事被囚,幸得赦免,隨大軍一同前去迎戰荊州軍。徐公子在東都曾施粥賑濟百姓,又免衆人死罪,我們吃過米粥、受過恩赦,因此前來追隨徐公子,甘受驅使,望能報恩萬一。”

徐礎越發吃驚,東都百姓逃亡頗多,剩下的人全抱著置身事外的心態,無論哪一方徵招,都不肯露面,寧願藏在地窖中,受逼仄之苦。

宋星裁遇刺,徐礎下令大搜,找出八百多名青壯男子,原打算在陣前斬殺,一爲報仇,二爲祭旗,因爲種種意外,他才赦免這些人,編入軍中。

這些人除了隱藏不出之外,別無它罪,居然拋家舍業前來投奔,徐礎尤其意外,不知該說什麼纔好。

蕭古安在一邊聽著,忍不住道:“新降世軍已經打來了?你們是要躲避兵禍吧?”

昌言之茫然道:“新降世軍?哪來的新降世軍?”

“秦、漢兩州新興的降世軍,殺人如麻,生吃俘虜,殘暴至極,他們沒打到東都城下嗎?”

昌言之不明所以,“沒有啊,東都現在是樑王和洛州軍做主,降世將軍帶人西去……我不清楚,將軍另問他人吧。”

話已經全說出來,昌言之纔想起要謹慎些。

蕭古安卻已明白,沒法埋怨他人,但是再不肯稱“吳王”,拱手道:“徐公子,咱們上路吧,這些人你願意帶上,可以,不願帶,請儘快安排。”

三十幾人齊刷刷看來,目光中盡是喜悅與期待。

徐礎嘆了口氣,“你們隨我一同去見晉王……”

衆人歡呼,徐礎又道:“諸位盛情,徐某領受,但是前路崎嶇,有誰想要中途離去,儘管直言,我只會感激,不會阻攔。”

衆人有的點頭,有的發誓不會離開。

徐礎讓昌言之去牽自己的馬,心中還是納悶,這些東都人連朝廷徵召都不肯從命,何以願意冒險出城報一點小恩?

“車裡有人?”徐礎小聲問老僕。

“是啊,公子的家人。”

“家人?”

“前車裡是七公子,後車裡是公子的妾?”

“嗯?”

老僕不當回事,扭頭向後方望去,“還有一位,怎麼一直不到?不會是半途後悔,跑掉了吧?”

一名東都青年笑道:“所有人後悔,他也不後,田大哥絕不是那種人。”

“田匠……也來了?”徐礎又吃一驚。

“對啊,走在後面,早該跟上來了。”老僕還在遙望。

徐礎轉身來到蕭古安馬前,“抱歉,我不能隨你去見晉王了。”

“徐公子什麼意思?明明說好的……”

“我是爲你們的性命著想。”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六十五章 新帝第四百六十章 野心第四百零六章 積糧第二百零六章 送美第二百零五章 女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動身第四百六十三章 用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罪過第二百一十五章 用意第五百一十四章 失策第一百六十三章 顛倒第二百九十章 踏青第四十五章 第一滅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王第十七章 故人第三百章 不說第五百零二章 必行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認錯第六十九章 關卡第五百三十一章 前夜第三百三十七章 登閣第一百零三章 起名第三百六十一章 單于第四百六十七章 三條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京第五百零九章 送禮第八十三章 入營第四百六十五章 酒王第三百四十三章 力行第五百四十八章 送別第四百二十九章 求盟第六十七章 活路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一百零三章 起名第三百八十五章 兄弟第四百三十五章 怪病第四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二百三十九章 護子第四章 文稿第一百四十五章 龜縮第四百四十二章 抱怨第二百四十章 報仇第二百九十八章 難刺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軍第五百三十四章 生機第五百零七章 長談第六十四章 負累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鋒第一百八十七章 搶先第四百六十五章 酒王第三百九十四章 兄弟第二百七十六章 過關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拍即合第三百二十八章 貴客第一百二十章 殺與不殺第四百三十七章 問故第一百零一章 散去第二十章 點醒第五百一十九章 端倪第三百四十九章 難易第四十六章 酒殺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主第二百四十八章 老僕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留第三百九十六章 相迎第一百三十章 受迫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常第二百四十二章 義軍第三百一十九章 明白第一百五十五章 臨城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一百四十四章 換夫第三百六十三章 再思第五百五十四章 求敗第四百零八章 餘糧第四百六十八章 問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問罪第二百五十三章 婦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快計第三百九十章 悶酒第四百一十六章 變臉第二百五十六章 罪過第五百二十六章 缺將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師第一百一十章 嫉妒第三百零一章 指點第一百零二章 所求第四十章 拒婚第四百六十七章 三條第五百四十三章 護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力行第三百三十九章 逗留第三百五十九章 造勢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都之主第四百五十五章 讓王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都督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六十五章 新帝第四百六十章 野心第四百零六章 積糧第二百零六章 送美第二百零五章 女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動身第四百六十三章 用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罪過第二百一十五章 用意第五百一十四章 失策第一百六十三章 顛倒第二百九十章 踏青第四十五章 第一滅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王第十七章 故人第三百章 不說第五百零二章 必行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軍第一百六十四章 認錯第六十九章 關卡第五百三十一章 前夜第三百三十七章 登閣第一百零三章 起名第三百六十一章 單于第四百六十七章 三條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京第五百零九章 送禮第八十三章 入營第四百六十五章 酒王第三百四十三章 力行第五百四十八章 送別第四百二十九章 求盟第六十七章 活路第一百九十一章 不悔第一百零三章 起名第三百八十五章 兄弟第四百三十五章 怪病第四百六十二章 同窗第二百三十九章 護子第四章 文稿第一百四十五章 龜縮第四百四十二章 抱怨第二百四十章 報仇第二百九十八章 難刺第四百四十五章 南軍第五百三十四章 生機第五百零七章 長談第六十四章 負累第一百四十三章 交鋒第一百八十七章 搶先第四百六十五章 酒王第三百九十四章 兄弟第二百七十六章 過關第一百三十四章 一拍即合第三百二十八章 貴客第一百二十章 殺與不殺第四百三十七章 問故第一百零一章 散去第二十章 點醒第五百一十九章 端倪第三百四十九章 難易第四十六章 酒殺第一百二十三章 護主第二百四十八章 老僕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留第三百九十六章 相迎第一百三十章 受迫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常第二百四十二章 義軍第三百一十九章 明白第一百五十五章 臨城第二十八章 一升一黜第一百四十四章 換夫第三百六十三章 再思第五百五十四章 求敗第四百零八章 餘糧第四百六十八章 問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問罪第二百五十三章 婦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快計第三百九十章 悶酒第四百一十六章 變臉第二百五十六章 罪過第五百二十六章 缺將第三十一章 保媒第四百一十五章 軍師第一百一十章 嫉妒第三百零一章 指點第一百零二章 所求第四十章 拒婚第四百六十七章 三條第五百四十三章 護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力行第三百三十九章 逗留第三百五十九章 造勢第一百五十一章 東都之主第四百五十五章 讓王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都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义市| 区。| 东山县| 湖口县| 襄垣县| 鹤峰县| 永昌县| 紫金县| 木里| 桃园市| 襄樊市| 科技| 界首市| 九江县| 岑溪市| 大厂| 德格县| 乌审旗| 潮州市| 洪江市| 津市市| 湖北省| 隆安县| 无棣县| 桑植县| 镇江市| 华安县| 阳曲县| 错那县| 文山县| 武汉市| 陆河县| 鄂托克前旗| 巴彦县| 大化| 紫阳县| 元谋县| 杭州市| 凤庆县| 通辽市| 巩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