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百三十二章 接戰

最前的幾個木排首先靠岸,上面明軍吼叫著從上面一躍而下。盾陣頓時大開,準備多時的弓箭手引弦拉射,羽箭激射而出。

渡口的守軍同樣嘶吼著殺了過來,與剛上岸的明軍纏鬥在一起。李軍數量佔優,一部衝殺,另一部手持弓箭射向後續登岸的明軍。不時有明軍士卒撲倒在地,被密集上衝後續士卒踏在腳下,化成一具死屍。

鼓聲大作,錦旗飄揚。河岸上擁滿了交戰的兩軍士卒,低聲的嘶吼聲直衝雲霄。不斷有死傷者倒地,鮮血染紅了地面。

在李軍的猛烈衝擊下,第一批上岸的明軍死傷殆盡,只守住臨岸的一小片區域,艱難支撐。後面木排上的水卒還未等木排靠岸,便被領將直接驅趕了下去。河水在此處的流速十分平緩,但淤泥卻鋪滿了河面,且溫度極低。拿著刀盾的明軍士卒在齊腰的河水中艱難行走,冒著李軍的羽箭上前支援。

李定國看兩軍焦灼,又投入了一些步卒。他們這些人都爲新卒,戰力不強,但手持弓箭不要準頭的射擊卻是足夠了。他們擁上前去,持弓向上拋射。前方都是敵軍,無序的射擊給明軍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郝永賀手持令旗,令手下調轉炮口,轟擊後續增援的李軍士卒。火炮轟隆巨響,煙塵四起,每顆下去都能炸死數人。六尊趙宇炮不斷轟擊,陣勢驚人。造成的損失並不大,但給敵軍以無窮的壓力。

周顯手持望遠鏡緊緊盯著前方,不斷下著各種命令。“河岸太擁擠,下令士卒散開隊形,從兩翼上岸。讓吳元吉帶第二營士卒攜虎尊炮立即渡河,給我轟開正面敵軍,穩定已經佔取的河岸。火槍隊準備渡河,不用登岸,直接在木排上射擊敵軍。”

令旗揮動,命令隨著傳令兵的吼叫一級級的傳下去,一隊隊新卒加入戰陣。

吳元吉持刀躍下木排,衝殺在前,連砍數人。在他的吼叫聲中,越來越多的明軍士卒聚在他的身旁,小隊逐漸轉換成大隊,盾陣變成了盾牆。明軍戰力確實比李軍更強,他們穩住了陣型,並在後續明軍的支援下將敵軍一點點的向後推。隨著戰事的進行,明軍佔據的地域不斷擴大,而迎來的是更多的兵卒上岸。

虎尊炮被架了起來,火藥催動炮彈,激射而出。威力和趙宇炮沒法比,但它的優勢在於數量多,發射快,對敵軍造成的損失更大。

李軍士卒死傷開始增加,有些新兵聽到炮聲,驚慌失措。丟下武器,便向後側逃去。但沒跑多遠,便被督戰的後軍士卒所斬殺。白文選不斷叫喊著穩固軍心,但耐不住明軍戰力強橫,只能將陣型穩固,而不能徹底將他們驅趕下去。白文選無奈,只能派人不斷向李定國求兵增援,但他只得了原地堅守的命令。

李定國騎在馬上,表情冷靜,定定看著前方的戰場。明軍已有七八千士卒登岸,兵力依舊少於自軍,但對方的整體戰力卻出乎了他的意料。在他身旁依舊有近萬步卒和三千精騎,但看著不斷上涌的明軍,他想一戰全殲明軍的可能性在一點點的降低。他眉頭緊蹙,雙眼陡然圓睜,高聲喊道:“吹號,步卒正面支援,騎卒隨我一起,全軍壓上。”

悠揚緊急的號角聲吹了起來,戰鼓擂響,李定國將全軍推上。

白文選聽到號聲,心中大喜,高聲吼道:“李將軍來了,我們的援兵來了。”李軍頓時士氣大震,以更威猛之勢衝擊明軍陣型。

本來得到大量援兵,已經穩住陣型的明軍壓力劇增,形勢又危急了起來。

周顯站在高臺上,只見李定國率三千騎兵,從明軍北翼壓了上去。那裡地勢平坦,適合騎兵衝殺,最主要的是上岸的明軍都爲後備軍。裡面老卒較少,戰力不強,而且新登岸,還未完全穩固陣型。李定國顯然是看到了這點,才選擇避開正面明軍,選擇從這裡突破。

三千騎卒帶著雷霆之勢直衝而來,前陣明軍剛一接戰便被潰敗下來。李定國手持長槍,領著手下騎兵在明軍陣中左突右衝,數進數出。只殺的明軍雞飛狗跳,屍橫遍野。北翼明軍在半柱香時間不到便被李定國衝的七零八落,被直接趕下河,或被騎兵壓向中軍。

這局面看的周顯有點目瞪口呆。因爲之前不斷招募新卒,而將手下老卒補充到各營,他手下的這支軍隊的戰力必然不如之前的五德營。但周顯給他們裝備了最好的鎧甲,拿著最好的武器,並且經過了近一月的加緊訓練。他們的表現明顯優於李軍步卒,但面對久經戰陣,慣於把握時機的李定國精銳騎卒,他們還是遠遠不如。

周顯有點明白之前武志英一戰就損失近千騎卒的原因了,他對李定國還是低估了。他左手緊緊按在牆頭,手心滿是汗水。後續還有半數兵卒在木排上不得登岸,如若岸上的明軍頂不住,接下來便是一場大的潰敗。

幸運的是,李定國想的是全勝明軍,因而沒有第一時間投入騎兵。否則的話,明軍根本就不可能登上對岸。而現在已有那麼多明軍上岸,至少還有堅守下去的本錢。

潰敗的北翼明軍退散下去,壓向中軍。李定國繼續猛衝,以明軍衝擊明軍陣型,他想以這些明軍弱卒衝潰明軍精銳。

整個戰場成了一邊倒的完全壓制,牢固的明軍陣線在北翼被壓成了凹形。而得到援兵的李軍步卒看到機會,也在白文選的指揮下開始加緊猛攻。

處於中陣的吳元吉也感覺到了壓力,他在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抽出兩個千人隊去增援北翼,但整個戰場局面依舊向著李軍有利的方向發展。

在激烈廝殺的戰場中,隨著白文選的一聲“李將軍”,數萬李軍士卒高喊著“李將軍”向前猛衝。呼聲震天,士氣高漲,李定國的威名驚天動地。令自軍振奮,令敵軍膽寒。

第四百八十章 夜襲第一百八十九章 遊擊將軍第四百八十九章 高信鐘的自白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九十一章 尾聲第九百三十三章 尾聲第三百二十一章 高價購糧第四百四十六章 清軍細作第二百六十章 米商李丁2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二百三十四章 李巖出策2第九百三十九章 隆武建朝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一百一十二章 歸家第九百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3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境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歸屬第八百八十六章 李巖的提議第八百五十七章 沂州攻防5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條建策第二章 山東之局2第五百五十章 孔有德之死2第六百五十六章 緩行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州血戰3第四百九十六章 城中驚變第九百六十章 雜事3第一百五十三章 謀變小城第八百八十三章 白翥第二百八十九章 破賊2第九百五十七章 朱以海第六百五十八章 登萊來信2第四百八十四章 對戰2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四十三章 兵起第三百零二章 掌控鹽場第二百六十三章 安置災民第七十九章 城外激戰第八百七十六章 濟南來客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遷返青第二百零二章 斥候出發第九百零一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一十四章 松山之戰20第一百零三章 軍器圖解第八百二十五章 震遼陽21第九百二十一章 迎孟倒孔第一百六十九章 殿試3第八百零四章 過海州2第八百章 高奇2第一百零六章 李宅第八百六十章 沂州攻防8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四百四十六章 清軍細作第八十三章 逃亡第四百八十八章 坐地分利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十四章 山東之局14第五百二十九章 對峙2第十章 山東之局10第三百零一章 方正化抵萊第六十章 審問2第五百八十三章 狼驅虎金州破敵13第五百七十六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6第五百九十三章 議和條件第五百零八章 何人爲將?第二十九章 精兵第九十五章 開封城第七十六章 出兵剿匪第八百三十四章 戰後態勢第九百五十八章 雜事第四百四十六章 攻遼三途3第七百九十七章 平均地權第二十四章 改軍制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襲漢城4第九章 武師第二十九章 精兵第九百零四章 李巖的決定第二百八十三章 礦工礦場第二十七章 李定國的想法第三百三十章 回京聽宣3第三十八章 相談第九百一十四章 奪城第九十三章 豫地戰局第七百六十八章 亂局第五百七十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3第四百四十九章 士商出海2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二百三十七章 滅虜之策5第八百七十三章 南向招才第六百零六章 松山之戰12第五百二十七章 後撤第一百零一章 相交2第九百九十二章 南陽大戰3第三十三章 攻入滕縣第二百零一章 訊息第五十九章 亂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迎候第五十六章 怒而興兵第五百一十二章 戰四方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大公子
第四百八十章 夜襲第一百八十九章 遊擊將軍第四百八十九章 高信鐘的自白第五百二十五章 渡河第九十一章 尾聲第九百三十三章 尾聲第三百二十一章 高價購糧第四百四十六章 清軍細作第二百六十章 米商李丁2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二百三十四章 李巖出策2第九百三十九章 隆武建朝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一百一十二章 歸家第九百八十六章 海上遭遇3第八百二十一章 震遼陽17第一百一十六章 北境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歸屬第八百八十六章 李巖的提議第八百五十七章 沂州攻防5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條建策第二章 山東之局2第五百五十章 孔有德之死2第六百五十六章 緩行第五百五十五章 金州血戰3第四百九十六章 城中驚變第九百六十章 雜事3第一百五十三章 謀變小城第八百八十三章 白翥第二百八十九章 破賊2第九百五十七章 朱以海第六百五十八章 登萊來信2第四百八十四章 對戰2第一百一十二章 松山之戰18第四十三章 兵起第三百零二章 掌控鹽場第二百六十三章 安置災民第七十九章 城外激戰第八百七十六章 濟南來客第二百八十一章 謝遷返青第二百零二章 斥候出發第九百零一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一百一十四章 松山之戰20第一百零三章 軍器圖解第八百二十五章 震遼陽21第九百二十一章 迎孟倒孔第一百六十九章 殿試3第八百零四章 過海州2第八百章 高奇2第一百零六章 李宅第八百六十章 沂州攻防8第九百一十五章 河邊閒談第四百四十六章 清軍細作第八十三章 逃亡第四百八十八章 坐地分利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十四章 山東之局14第五百二十九章 對峙2第十章 山東之局10第三百零一章 方正化抵萊第六十章 審問2第五百八十三章 狼驅虎金州破敵13第五百七十六章 虎驅狼金州破敵6第五百九十三章 議和條件第五百零八章 何人爲將?第二十九章 精兵第九十五章 開封城第七十六章 出兵剿匪第八百三十四章 戰後態勢第九百五十八章 雜事第四百四十六章 攻遼三途3第七百九十七章 平均地權第二十四章 改軍制第四百一十二章 突襲漢城4第九章 武師第二十九章 精兵第九百零四章 李巖的決定第二百八十三章 礦工礦場第二十七章 李定國的想法第三百三十章 回京聽宣3第三十八章 相談第九百一十四章 奪城第九十三章 豫地戰局第七百六十八章 亂局第五百七十章 朱仙鎮官軍慘敗3第四百四十九章 士商出海2第二百三十七章 定策河南第二百三十七章 滅虜之策5第八百七十三章 南向招才第六百零六章 松山之戰12第五百二十七章 後撤第一百零一章 相交2第九百九十二章 南陽大戰3第三十三章 攻入滕縣第二百零一章 訊息第五十九章 亂戰第五百六十三章 迎候第五十六章 怒而興兵第五百一十二章 戰四方第一百六十二章 四大公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瓮安县| 马龙县| 惠东县| 辽宁省| 五河县| 昌乐县| 丰城市| 阿坝| 本溪| 清水县| 民乐县| 永顺县| 三门县| 兴城市| 巨鹿县| 米易县| 阿荣旗| 陕西省| 江陵县| 肇源县| 比如县| 中超| 高要市| 英德市| 缙云县| 镇雄县| 白山市| 咸丰县| 申扎县| 礼泉县| 永昌县| 印江| 沙河市| 鲁山县| 衡山县| 上饶市| 湛江市| 沅陵县| 葫芦岛市| 澄迈县| 济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