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五十五章 伯顏帖木兒的決心

第一百五十五章 伯顏帖木兒的決心

見西藏的捷報。朱祁鎮懸著的心才放了下來。

雖然西域的場面更大一點,但是朱祁鎮卻更擔心西藏的情況。

畢竟範廣纔是真正的勞師遠征。敵衆我寡。

此刻,朱祁鎮鬆了一口氣,微微思忖就下令建立西藏都司。治所在拉薩。

令範廣爲西藏都司指揮使,統管西藏各部。當然了,西藏原本的情況一切如舊,不做更易。

萬事以安堵爲上。

雖然而今明軍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但是朱祁鎮也要在萬事抵定的情況之下,纔好分封諸子。

西藏情況抵定。西域的好消息也很快的傳來了。

雖然方瑾大軍還沒有進入哈密,但是石亨卻是一個急性子,此刻已經早早超過了原定的規劃,甚至一度與後方失去了聯繫。

朝廷一時間不知道,石亨而今到底在什麼地方了。

不過算算時間,應該到了天山北麓了。

朱祁鎮深刻的想念起後事方面的信息交流的,但卻也知道,這種十天半個月的時間之內,都得不到前線的消息,纔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朱祁鎮也以及習慣了。

“陛下,”懷恩說道:“有忠國公的消息,這消息是十幾天之前的,忠國公已經過了金山。”

朱祁鎮說道:“豈不是已經到了瓦刺的老巢了。”

懷恩說道:“陛下聖明。”

朱祁鎮微微低頭,心中暗道:“想必有一場惡戰吧。”

只是朱祁鎮的預料卻是錯了。

石亨大軍分成數路,橫掃整個準格爾盆地。

正如朱祁鎮所言,金山左近就是瓦刺部落,從成吉思汗時期以來,世居之地。

石亨也是想要,在這裡打上一場大仗,在他看來。這裡應該是瓦刺的重地,瓦刺應該列有重兵纔是。

只是萬萬沒有想到,大軍首先撲空。

然後他派大軍仔細搜索。這纔在準格爾盆地之中找到一些牧民,幾處牧民的定居點。但是這裡留守的牧民之中,瓦刺本部的牧民很少,都是招攬其他各部的流民,還有一些從漠北方面逃過來的牧民。

總數雖然過萬人,但是都是老弱病殘。

這大出石亨的預料之外。

石亨派人四處搜索,得到消息。瓦刺在天山北部的重心就在亦力把裡。也就是後世的伊犁。

只是而今已經泄露的行蹤,石亨索性大張旗鼓,橫掃天山以北所有牧場,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浩浩蕩蕩的向西殺去。

讓亦力把裡想要不知道都不行了。

留守亦力把裡的伯顏帖木兒不敢怠慢,卻一不敢出擊,因爲自從去年以來,阿次帖木兒就帶這大軍西征。

去年夏天攻破了察合臺汗國的首都,那黑沙不城,

就在和碩特部掃蕩西藏的時候,阿次帖木兒也以那黑沙不爲中心,四處招降納叛,橫掃附近,將原本察合臺汗國的土地,以及小部分帖木兒汗國的土地納入管轄之中。

也就是而今中亞的哈薩克斯坦東南部,以及阿富汗北部,是一塊並不比新疆省小的地盤。

只是而今這裡新定。

阿次帖木兒將瓦刺主力,以及部衆,都安置這一帶。並且用重兵鎮壓地方。畢竟剛剛納入治下的地方,一時間也不能完全被吸納。

面對東方的軍情。

阿次帖木兒暗道失算。

畢竟在他想來,以朱祁鎮本來的性質,一向沉穩,不會做四面出擊。即便對西域的異動不滿,也會先解決西藏,削其羽翼。然後再進攻西域。

如此一來,他也有一兩年的緩衝時間。

只是而今看來,這只是一場空談。

這個時候,阿次帖木兒是不可能從中亞調兵回西域的。

他只能寫了一封書信,讓伯顏帖木兒退出西域。

並在書信之中,特別叮囑說明,大軍一動,所耗動則億萬之數,自大明到西域,何止萬里之數,消耗之大,何止億萬之數。

縱然明軍得漠南漠北之馬匹,也是一個沉重負擔。

決計不可能讓大軍久駐西域。

只要等明軍主力撤出西域,他就能帶瓦刺本部反攻,令西域成爲大明不斷流血的傷口,決計不會讓明軍稱心如意的。

當然了,阿次帖木兒自己知道,這是一個不大可能的事情,特別是他在輕鬆如意的滅了察合臺汗國之後。

他就發現一個事實,比之在東方與大明死磕,還不如大軍西進。

同樣的瓦刺十萬鐵騎,面對大明的騎兵,最多能對付三五萬,不可能再多了,但是對中亞這些國家,卻是手到擒來。

要知道,金帳汗國崩潰了,分裂成很多小汗國,帖木兒汗國也隨著帖木兒之死,從此四分五裂。

阿次帖木兒發現,他根本不會遇到一個真正能興起十萬騎兵的對手。

同樣,在與明軍高強度戰鬥之中磨礪出來的瓦刺本部騎兵,雖然比也先時代的騎兵弱了一些,這一些更多是裝備物資上的問題。

真正說起素質上來,並不差多少。

之所以打不過明軍,並不是瓦刺本部騎兵變弱了,而是明軍騎兵變強了。所以瓦刺騎兵的戰鬥力,或許遇見剛剛興起的奧斯曼能夠分個高下,此外這些小國家,沒有一個能與他比國力的。

當然了,阿次帖木兒也遇見了自己的煩惱。那就是回回教的問題。

瓦刺大部分還繼承者蒙古的原始信仰,就是薩滿教。

當然了,原始宗教薩滿教不可能與很多其他宗教競爭,比如說佛教,比如說回回教。

在唐宋之間,回回教已經將西域的佛教徒給殺乾淨了。西域佛國再也不存在了。而今在西域,回回教就有很多繼承,不過藏傳佛教也不是吃醋了。

單單將關西七衛做一個樣本單獨抽出來看,有信回回教的,有信藏傳佛教的,近乎一個大雜燴。

但是瓦刺軍隊越往西打,回回教給他帶來的麻煩就越大。

漸漸的成爲阿次帖木兒最頭疼的事情了。

雖然阿次帖木兒回信非常迅速,但是伯顏帖木兒得到書信的時候,已經是兵臨城下的時候。

伯顏打開書信之過後,沉悶了好一陣子。

看著東方一隊隊騎兵亦力把裡城外遊曳。似乎並沒有將眼前的戰爭放在眼上的感覺。

伯顏帖木兒說道:“將所有人都聚集起來。”

瓦刺本部騎兵在亦力把裡不過數萬。算算將領不過數百人而已。

伯顏帖木兒說道:“從先祖我們都在西域,而今有數百年了,東邊我們的草場已經被明軍所佔領了。不過大汗已經在西邊爲我們選了新的草場。”

“只是我不甘心。”

“難道我們的家鄉,就這樣不打仗,讓給了大明。難道我瓦刺就沒有男兒了。”

“我老了,頭髮白了,拉不強弓,騎不了快馬了,我知道這是長生天在召喚我。早死晚死,對我來說,又有什麼區別的,大汗需要你們去輔佐,我也不會留,你們誰願意留下來與我一起去死。”

伯顏帖木兒這樣做,固然是他說的這些話。另外一個方面,他發現阿次帖木兒一個漏洞。

大明以斬首爲功,發動數十萬騎,勞師遠攻,雖然收穫了大量土地,卻沒有一個有分量的首級,如何讓明軍滿意,如何讓這些軍頭們願意收手。

誠然。

明軍的後勤線拉得很長了。從大明到西域,再從西域到中亞是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概念。但是領兵大將乃是石亨。

別的大將或許能有理智來衡量。

石亨瘋起來,誰能來事先預料。

所以伯顏帖木兒決定給明軍一個功勞,就是他伯顏帖木兒的人頭。讓明人知道,在關鍵時刻,並非只有大明有以身許國的人。

瓦刺也有。

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七十章 諸子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一百三十二章 給石亨新的選擇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楊士奇第一百章 平瑤策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十七章 水深火熱第八十二章 西寧讀書人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進派第十九章 瓦刺內奸第九十一章 整頓衛所的分寸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閣人選的紛爭第七十七章 日食將至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一百五十一章 馳道與運河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賢思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周忱的堅持第四十九章 瓦刺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營造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決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戰貓兒莊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東的滅頂之災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二百五十章 京觀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一百一十一章 錚錚鐵騎鳴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八十六章 烏斯藏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一百零三章 往事二第九十一章 開海三第一百零七章 楊溥秉政第六十八章 徵日本之問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九十章 貝琳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萬騎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師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議麓川三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與石亨的爭執第一百零七章 楊溥秉政第十八章 陳綱案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二十八章 天理報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九章 周忱的接班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寧之會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一百零一章 定風波四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潰第一百零三章 韓雍的手段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實力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血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四十章 輿情第五章 太后二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之後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六十七章 風雨將至第九十一章 泥足巨人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一百二十六章 內閣變化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六十八章 鐵路伏筆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三十章 風雲暗藏第十二章 內閣與司禮監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四十五章 石炭三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九十六章 廣西土司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殘局
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七十章 諸子第三十六章 真假第一百三十二章 給石亨新的選擇第九十四年,徐有貞的日本任務第一百五十四章 老臣楊士奇第一百章 平瑤策第二章 大明九邊考第十七章 水深火熱第八十二章 西寧讀書人第二十一章 儒家激進派第十九章 瓦刺內奸第九十一章 整頓衛所的分寸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五章 天馬來兮從西極第九十五章 西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閣人選的紛爭第七十七章 日食將至第一百四十六章 黃河改道第一百三十六章 錢第一百五十九章 老臣楊榮第一百五十一章 馳道與運河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賢思路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周忱的堅持第四十九章 瓦刺第三十七章 北京城的營造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明的金銀流向第六十一章 滹沱河決第一百零七章 公主府夜宴第一百九十九章 再戰貓兒莊第二十九章 海西攻勢第一百一十七章 西南定策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山東的滅頂之災第一章 天盛大可汗也先第二百五十章 京觀第五十一章 三級教育制度第一百三十一章 監國第一百一十一章 錚錚鐵騎鳴第五十五章 諸將第一百三十三章 太子的錢袋子第八十六章 烏斯藏第六十一章 太皇太后問計第一百零三章 往事二第九十一章 開海三第一百零七章 楊溥秉政第六十八章 徵日本之問第一百五十八章 皇后有孕第九十章 貝琳第一百四十七章 二十萬騎第六十九章 松花江水師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議麓川三第五十七章 亦失哈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福建善後第一百五十七章 方瑾與石亨的爭執第一百零七章 楊溥秉政第十八章 陳綱案第一百一十一章 議麓川二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九十三章 日本局面第二十八章 天理報第四十四章 瓦刺退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香囊識人第五十四章 于謙的身體第九章 周忱的接班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寧之會第三十六章 南方衛所第五十三章 天下大水第一百一十四章 勳貴圈子的爛事第一百零一章 定風波四第三十五章 治交趾策第一百零二章 大崩潰第一百零三章 韓雍的手段第一百五十章 瓦刺的實力第五十章 官茶與商茶第一百四十九章 黃河大工第二百三十五章 突如其來的血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限山隔海第四十章 輿情第五章 太后二第一百零六章 射柳第一百三十五章 凱旋之後第一百二十三章 也先死了?第六十七章 風雨將至第九十一章 泥足巨人第二百零八章 也先的嘗試第一百二十六章 內閣變化第九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六十八章 鐵路伏筆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案之始第二章 財政危機的延續第三十章 風雲暗藏第十二章 內閣與司禮監第一百六十章 南疆格局第二百三十四章 阿刺知院的等待第四十五章 石炭三第十二章 徐有貞眼中的機會第九十六章 廣西土司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西殘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川县| 贺兰县| 宜黄县| 大关县| 芜湖县| 齐河县| 山阴县| 海安县| 和林格尔县| 商水县| 蒲城县| 涪陵区| 鹰潭市| 恩施市| 景洪市| 桐城市| 高淳县| 天气| 金堂县| 宁化县| 长阳| 蒲城县| 河间市| 阜康市| 分宜县| 鄂托克前旗| 高安市| 五原县| 应用必备| 皮山县| 阿拉善左旗| 嘉定区| 锦屏县| 凉山| 镇沅| 阜城县| 桑植县| 徐闻县| 资兴市| 长阳| 台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