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卷六:楊威天下_第486章:朝廷的兵工廠

?

上一回說到:機緣巧合,林師爺發現了林祥這個人才。

林師爺是要讓他見楊嗣昌的,這個話早晚要告訴他,同時也要告訴他一些規矩,避免失禮,楊嗣昌畢竟不是普通的官員,不能因小失大,這都是常識性的。

林師爺說道“林老弟,有些事情我要提前告訴你,也好有所準備。我們要去的地方在延慶,也有將近兩百里的路程。在那裡我要引薦你見一位朝廷的高官,因爲工廠的事情就是他在主持。這位官員會問你很多的問題,都是有關工廠的,你要好好的準備。你所說的話一定要有把握,實情稟報,實話實說,並且要留有餘地,絕對不能吹牛,說話過了頭後果就不好了,因爲這是朝廷的大事,哪位官員也是擔了干係的。你能否得到重用,後半生的榮華富貴就在這位官員的身上了,應對得當是第一要務,這個話你要牢記。”

林祥臉上也嚴肅起來,知道林師爺這是在叮囑自己,他也連忙表示感謝老兄的提點,一定用心。

林師爺又把有關的禮儀講了一遍,有的還要演示一番,林祥看他鄭重,知道這個官員不小,也是認真的對待,畢竟他是讀書人,又在外闖蕩了多年,也是有見識的,一點就透,林師爺也很滿意。

他們之間的關係迅速靠近了,到了這個份上,他做搟麪軸的手藝就不算什麼了,完全沒有保密的必要。再者說,林祥也要露一手錶示自己是有真才實學的。

因此林祥說道:“製作這個小東西的過程說破了也沒什麼,老兄你可有興趣看看?其實也是極簡單的工具,讓老兄見笑了。”

林師爺是正中下懷,林祥的本事如何他也是想見識一番的,他知道工匠藝人都很保守,所以纔始終沒有提這個要求,林祥這麼痛快,那是最好的。

作坊就在他們身後的廂房裡,門上有一把鎖,林祥引著林師爺進去,向他介紹。

林祥說道:“這種製作之法叫做‘旋’,自古有之,但是常見的只是陶瓷泥胎成型,真正用於加工木料的極少見,反正我是沒見過。在下學識短淺,書中只有一個‘旋’字,再無其他。”

林祥說的很客觀,古代用於加工木料甚至金屬的旋牀,據說是有的,即便有,也失傳了。

按史料說,最早的車牀出現在中東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就是第五艦隊即將到達的波斯灣。僅僅曇花一現,並沒有爲人類文明作出重大的貢獻。

明朝的科學技術應該屬於世界領先水平,但是絕對沒有車牀加工過的物品存於世上,考古文物衆多,絕對沒有這樣的東西。考古文物能夠證明旋轉加工的非陶瓷泥胎的物品,最有價值的就是金屬器物上的旋轉花紋,是旋轉磨製的,那根本就不是切削加工、而是研磨。

有據可查的是:到了清代以後,有了製作拇指大小的玩具所用的原始車牀。真正用於國民生計,在工業之中發揮效用的還是近代的事情了。車牀的原理並不是高深的科技,並且大家都說是古已有之的工具,那爲什麼始終沒有應用和發展呢?

筆者沒有找到什麼依據,只是猜想出兩個原因。其一是加工業需要科技知識的支持,例如三角、幾何、物理知識等等,也還需要社會其他產業的配合,工業技術是全面發展的,不能一枝獨秀。車牀加工出來的物件社會上並不需要。例如林祥做的搟麪軸,類似的還可以做小玩具——木頭的小葫蘆,還可以做桌子腿,如此等等。但是這些東西都不是必需品,可有可無。木匠有圓弧形的刨子可以製作搟麪軸或者長矛的槍桿這一類圓柱體的物品。總之,沒有社會需求,自然就會滅亡。所以車牀這個簡單的工具是古已有之,但是又不斷的失傳滅亡。第二個原因是沒有好的刀具。車牀有兩大要素,刀具就是其一,如果有了削鐵如泥的刀具,最實用的產品就是車軸,用上金屬的軸承,對於車輛就是一個飛躍式的進步。可惜這種刀具用的金屬(工具鋼)古代的冶煉技術造不出來,所以車牀的原理

就僅限於陶瓷泥坯的製作了。

這就是林祥所說的“古已有之,但是他沒見過。”

......

林祥說道:“我在遼東的安東造船廠幹了兩年多,學的第一個手藝就是車牀。在工廠裡各類機牀很多,除了車牀我還幹過別的。與那些複雜的機器相比,我的這個工具就不值得一提了。老兄請看。”

林祥的工具如果算作是旋牀的話,也太過於簡陋了。一個粗笨的木頭架子,兩端各有一個特製的大號釘子,其中一個釘子是固定不能動的,另一個釘子用木頭楔子調節距離,也兼做固定。一個圓棒子的木料被這兩個大釘子夾住、楔緊,這個木料就可以在釘子的支撐下靈活的旋轉了,大釘子就是旋轉軸。旋轉的動力是一根繩子,在木料上纏繞一圈,繩子上面系在竹竿的彈力弓子上,下面用腳踏,腳踏下去、鬆開時靠竹竿的彈力復位、一踏、一鬆......木料就轉起來了。前面有一個可以調節位置的牢固的木板,那就是承載刀具切削力的工作臺。手拿刀具靠在工作臺上就可以切削木料了。

林祥說:“這個刀可是有講究的,是特意買了好鋼材(工具鋼),畫了圖樣,請鐵匠打造的。沒有好鋼做不了這個刀具。”

車工技術的重要一項就是磨刀,不同的加工需要磨出不同的刀具來,所以車工都是磨刀的好手。如果不會磨刀(比如磨菜刀)的人,自稱是車工,此人定然說了假話。

林祥上了一根木料,腳踏上去,木屑紛飛,三下五除二,圓溜溜的搟麪軸做出來了,他又換上一塊沙石,繼續踩踏,打磨光滑,然後用粗布打磨拋光,最後用食用油塗抹,再次拋光。從“旋牀”上拿下加工完成的木料,用鋸截斷兩端,就是成品搟麪軸!油光嶄亮!他一邊解釋一邊加工,全過程不足一刻鐘,一根搟麪軸就做好了。

這個工具看上去簡單,可是道理不簡單,林祥如果沒在現代化的工廠裡幹過,是不會有這個辦法的,另一個條件就是那把工具鋼的刀。這就是簡易的車牀。

林師爺大開眼界。

林師爺把林祥帶到延慶,介紹給了楊嗣昌。

得了這樣一個人才,楊嗣昌自然要仔細的詢問,從礦石原料,冶鐵鍊鋼,到鑄造炮管、加工製作。還有工廠裡用的圖紙、測量工具、長度單位、檢驗標準等等一系列的基礎知識,有很多東西楊嗣昌都沒見過,也沒聽說過。林祥仔細的講解,一直講了四五天,還畫出各種示意圖形做輔助說明,快趕上專業短訓班了!終於讓楊嗣昌知道了火炮製作的全過程,知道了技術的關鍵點。

衆所周知,造船廠是大型綜合性的製造企業,它集中了當前所有的先進工業技術,並且五臟俱全,木工機械、金工機械都很齊全,就連小型的鍊鐵爐,鍊鋼轉爐都有。一個有文化的有心人,在這種企業中幹了兩年多,因爲被排擠,又不斷的輪換了不少的工種,整個的造船廠他幾乎走遍了。偏偏林工匠在造船廠的起家工種是車工,車牀是機械製造中通用性最強的設備,接觸的技術最廣泛。他的這一份經歷,使得他對於製造業的理解更全面詳實了。

作爲聽衆的楊嗣昌,也是見過工廠的,只不過他走馬觀花,懵懵懂懂的,經過這位四不像工匠的解說,也就開了竅,知道了製造業的最基礎的知識。

於是楊嗣昌當場就聘請林祥爲他的幕僚,專司兵工製造的諮詢。這時的時間是崇禎八年。

此後,楊嗣昌按照林祥的提示建議開始收羅人才,選擇工廠基地的地址,驅逐了當地的村民,圈地設防衛,劃定廠區搞基本建設。

地點就選在了延慶,在北京城到宣化的中間。是個山區,依山傍水。因爲林祥說了,工廠離不開水,水源必須豐富,能夠建水車提供動力更好。

山區偏僻,加上楊嗣昌的嚴格保密措施,這個機密真的保住了幾年,國防軍方面毫無知曉。

就是這麼一位四不像的人物,

機緣巧合的促成了一份事業。林祥的確是一個四不像的人物,說是書生吧,他讀書不多,更沒有功名,說他是工匠吧,他說起話來之乎者也的還有幾分文人的模樣,更難得的是他還粗略的通曉三角、幾何圖形的算法。這個人的確是楊嗣昌最需要的。

類似林祥這樣的人還有一位,也被楊嗣昌收羅到了,這個人就是周成。

周成的資歷更老,他是崇禎元年朱萬化的事業才起步不久就進入了朱家的工業體系的,但是他的技術經歷有些單一,不及林祥涉獵廣泛。他一直就在鐘錶廠,他處處受到限制,自己也感覺到暴露了身份,朱家始終沒有動他,恐怕就是顧慮到與朝廷的關係,這個道理他也能猜到。因此,他明白,只要他不過分,自身的安全還是不會有問題的。

周成也有他獨特的技術優勢,那就是朱家很多精密的產品他都見過,也動手加工過。只要條件具備,他可以把鐘錶這類的東西製造出來。火炮上不少機構的設計、製造就離不開他這樣的人。

楊嗣昌作爲高官,他是知道錦衣衛在國防軍那邊有坐探的。崇禎南遷後,北京的錦衣衛遠離了皇帝,楊嗣昌也就得以施加影響,因此得到了周成的消息,並設法傳信,讓周成返回。九年初,周成回到北京,此時正是延慶工廠緊鑼密鼓的建設時期,周成立即被楊嗣昌任命爲工廠基地的大總管。

周成還有一個貢獻,那就是他帶來了全套的計量工具,林祥雖然懂得工廠的計量標準,但是他手裡沒有這些標準的工具、儀器儀表。周成是坐探,在鐘錶廠幹了十年,他深知計量的重要,因此他就用心的收集,有些也是他自己偷偷的製造的,現在就都派上了用場。

工廠的初期,各種建設、設備都是實驗性的,規模小,耗費的費用不多,楊嗣昌自己也沒有成功的把握,搞得樹大招風也沒有好處。因此,他一個人默默的幹,反正也不打仗,他乾脆搞屯田(就是士兵種地),節省出軍費往工廠裡投入。

崇禎九年初,周成到來之後,工廠的人才逐漸齊備,基本建設有了初步的規模。他們就從鍊鋼開始逐步的解決自己的難題。

他請來的工匠人才還是知道聯省的鍊鋼鍊鐵的大致方法的,林祥當過裝爐料的苦力,起碼他見識過。因此,他們大致的路子是知道的,只是沒有得到專業的冶鐵鍊鋼的頂尖人才,一切只能實驗著做。

鍊鐵的爐子也是自古有之,聯省的鍊鐵爐架高了,是爲了鼓風出鐵方便,這一項難度不大。他們把爐子做的小一點,一爐出一兩千斤鐵水(高爐體積過小會加大能耗,效率低)。鼓風動力採用水車。

鍊鋼的爐子更小,其容量不到半立方,只能容納一千斤以下的鐵水。轉爐鼓風的樣子不少人都見過,林祥更是不用說,他還幹過轉運鐵水的差事,所以他們也是照葫蘆畫瓢,再加上幾個很不錯的鍊鐵工匠,對付著弄出大致的框架。

製作這些設備使用了不少聯省出產的鋼材,聯省在國內銷售這些鋼材是沒有什麼限制的,要說限制,就是鋼材的產量低,供不應求,難於買到,特別是大批量就更難。

所以他們的基本建設比朱萬化起步時強多了,朱萬化造轉爐時,手裡一塊鋼板都沒有,架子、軌道都是木頭的。

聯省的鍋爐和蒸汽機也是可以買到的,但是這種重要的貨物聯省是要登記造冊的,雖然沒有什麼限制,但是楊嗣昌乾的是保密工程,他不希望別人知道。他們也在設法購買,但是眼下沒有,所以只能先採用水車動力。電力系統他們就不要想了,聯省的工業電力是崇禎十年之後纔開始應用,並且直到十一年時自己的軍用的部分還沒有配齊,自然不會出售。

在崇禎九年初,朝廷辦的工廠就這樣開始起步了。但它還是楊嗣昌的秘密工程,朝廷裡誰也不知道。

他們的火炮是怎麼造出來的呢?且聽下回分解。

--- 第486章完 ---

(本章完)

卷一:藏龍臥虎_第28章:炮艦卷五:縱橫天下_第374章:一衙門兩制卷七:巍巍中華_第577章:海戰續卷三:嶄露頭角_第164章:朝鮮軍收復江界卷五:縱橫天下_第407章:遭遇戰卷四:九州風雲_第261章:攻克浦口卷二:初露崢嶸_第64章:永平府攻略卷四:九州風雲_第265章:永陵聯絡站卷四:九州風雲_第308章:南京之亂卷三:嶄露頭角_第174章:河南剿匪之策略卷二:初露崢嶸_第117章:*卷五:縱橫天下_第411章:用火炮偷襲卷四:九州風雲_第241章:亂局初見卷六:楊威天下_第472章:強勢的談判卷六:楊威天下_第509章:康南繼續擴張卷二:初露崢嶸_第98章:初辦郵政卷三:嶄露頭角_第201章:德州戰火卷二:初露崢嶸_第69章:是肥牛嗎卷三:嶄露頭角_第218章:攻克赫圖阿拉卷四:九州風雲_第263章:亂了方寸卷二:初露崢嶸_第144章:海盜不是對手卷二:初露崢嶸_第132章:收復臺灣(一)卷四:九州風雲_第329章:清軍登陸本州島卷五:縱橫天下_第380章:阿巴坎決戰(四)卷三:嶄露頭角_第182章:臺灣建省卷一:藏龍臥虎_第22章:過大年(二)卷五:縱橫天下_第333章:憲政的突破口卷五:縱橫天下_第410章:攻克嘉峪關卷四:九州風雲_第243章:賦稅卷三:嶄露頭角_第193章:新形勢新策略卷四:九州風雲_第329章:清軍登陸本州島卷五:縱橫天下_第404章:地廣人稀的青海卷六:楊威天下_第454章:天塹變通途卷六:楊威天下_第498章:國旗國歌卷五:縱橫天下_第350章:孫傳庭卷二:初露崢嶸_第83章:直筒子趙率教卷二:初露崢嶸_第59章:火炮卷五:縱橫天下_第367章:轉機卷三:嶄露頭角_第235章:登陸種子島卷三:嶄露頭角_第236章:清理琉球國卷三:嶄露頭角_第186章:首遇亂民卷四:九州風雲_第301章:殺富濟貧卷二:初露崢嶸_第115章:聞香教餘孽許湯卷六:楊威天下_第470章:佔領江北卷七:巍巍中華_第526章:接班人卷二:初露崢嶸_第118章:平臺奏對(一)卷二:初露崢嶸_第67章:北方支隊卷六:楊威天下_第449章:建設錫蘭府卷二:初露崢嶸_第72章:大海上的潛規則卷四:九州風雲_第255章:跋扈的太監卷六:楊威天下_第506章:決戰烏里雅蘇臺卷三:嶄露頭角_第166章:興旺的工業園區卷六:楊威天下_第455章:山西歸附卷一:藏龍臥虎_第21章:過大年(一)修改卷三:嶄露頭角_第203章:孔有德投降卷三:嶄露頭角_第147章:山東改革卷二:初露崢嶸_第106章:佔領宜蘭卷七:巍巍中華_第555章:收琉球卷二:初露崢嶸_第143章:金門剿匪卷二:初露崢嶸_第71章:宰肥牛卷四:九州風雲_第255章:跋扈的太監卷四:九州風雲_第320章:爲國爲民卷六:楊威天下_第497章:新紀元卷五:縱橫天下_第336章:冊封哲布尊丹巴卷五:縱橫天下_第401章:濟寧北接駕卷六:楊威天下_第516章:亦敵亦友卷四:九州風雲_第307章:暗流涌動卷五:縱橫天下_第415章:鏖戰嘉峪關(一)卷七:巍巍中華_第551章:大一統卷三:嶄露頭角_第151章:糧食之戰來勢洶洶卷四:九州風雲_第317章:海外移民卷七:巍巍中華_第529章:戰雲密佈卷四:九州風雲_第254章:螞蟻圈養蚜蟲卷六:楊威天下_第476章:改造靈渠卷三:嶄露頭角_第191章:朝廷出兵徵繳卷四:九州風雲_第301章:殺富濟貧卷七:巍巍中華_第535章:夾擊卷二:初露崢嶸_第125章:朝堂舌戰卷三:嶄露頭角_第154章:背水一戰卷三:嶄露頭角_第212章:正陽門協議卷一:藏龍臥虎_第13章:培養人才(修改)卷六:楊威天下_第422章:四川易幟卷一:藏龍臥虎_第42章:南陽戰略地位卷三:嶄露頭角_第155章:揭開底牌卷五:縱橫天下_第381章:督軍府議事卷五:縱橫天下_第354章:公之於衆卷六:楊威天下_第460章:長遠佈局卷三:嶄露頭角_第172章:大海戰(三)卷五:縱橫天下_第362章:制裁見效卷四:九州風雲_第279章:川江上的縴夫卷二:初露崢嶸_第136章:大明朝的國歌卷三:嶄露頭角_第180章:汝陽剿匪(二)卷三:嶄露頭角_第220章:整體形勢卷六:楊威天下_第462章:鋼索斜拉橋卷七:巍巍中華_第572章:蘇伊士的故事卷四:九州風雲_第259章:金華之行卷七:巍巍中華_第529章:戰雲密佈卷七:巍巍中華_第566章:山西修鐵路卷五:縱橫天下_第398章:聯宗卷六:楊威天下_第500章:民主自由
卷一:藏龍臥虎_第28章:炮艦卷五:縱橫天下_第374章:一衙門兩制卷七:巍巍中華_第577章:海戰續卷三:嶄露頭角_第164章:朝鮮軍收復江界卷五:縱橫天下_第407章:遭遇戰卷四:九州風雲_第261章:攻克浦口卷二:初露崢嶸_第64章:永平府攻略卷四:九州風雲_第265章:永陵聯絡站卷四:九州風雲_第308章:南京之亂卷三:嶄露頭角_第174章:河南剿匪之策略卷二:初露崢嶸_第117章:*卷五:縱橫天下_第411章:用火炮偷襲卷四:九州風雲_第241章:亂局初見卷六:楊威天下_第472章:強勢的談判卷六:楊威天下_第509章:康南繼續擴張卷二:初露崢嶸_第98章:初辦郵政卷三:嶄露頭角_第201章:德州戰火卷二:初露崢嶸_第69章:是肥牛嗎卷三:嶄露頭角_第218章:攻克赫圖阿拉卷四:九州風雲_第263章:亂了方寸卷二:初露崢嶸_第144章:海盜不是對手卷二:初露崢嶸_第132章:收復臺灣(一)卷四:九州風雲_第329章:清軍登陸本州島卷五:縱橫天下_第380章:阿巴坎決戰(四)卷三:嶄露頭角_第182章:臺灣建省卷一:藏龍臥虎_第22章:過大年(二)卷五:縱橫天下_第333章:憲政的突破口卷五:縱橫天下_第410章:攻克嘉峪關卷四:九州風雲_第243章:賦稅卷三:嶄露頭角_第193章:新形勢新策略卷四:九州風雲_第329章:清軍登陸本州島卷五:縱橫天下_第404章:地廣人稀的青海卷六:楊威天下_第454章:天塹變通途卷六:楊威天下_第498章:國旗國歌卷五:縱橫天下_第350章:孫傳庭卷二:初露崢嶸_第83章:直筒子趙率教卷二:初露崢嶸_第59章:火炮卷五:縱橫天下_第367章:轉機卷三:嶄露頭角_第235章:登陸種子島卷三:嶄露頭角_第236章:清理琉球國卷三:嶄露頭角_第186章:首遇亂民卷四:九州風雲_第301章:殺富濟貧卷二:初露崢嶸_第115章:聞香教餘孽許湯卷六:楊威天下_第470章:佔領江北卷七:巍巍中華_第526章:接班人卷二:初露崢嶸_第118章:平臺奏對(一)卷二:初露崢嶸_第67章:北方支隊卷六:楊威天下_第449章:建設錫蘭府卷二:初露崢嶸_第72章:大海上的潛規則卷四:九州風雲_第255章:跋扈的太監卷六:楊威天下_第506章:決戰烏里雅蘇臺卷三:嶄露頭角_第166章:興旺的工業園區卷六:楊威天下_第455章:山西歸附卷一:藏龍臥虎_第21章:過大年(一)修改卷三:嶄露頭角_第203章:孔有德投降卷三:嶄露頭角_第147章:山東改革卷二:初露崢嶸_第106章:佔領宜蘭卷七:巍巍中華_第555章:收琉球卷二:初露崢嶸_第143章:金門剿匪卷二:初露崢嶸_第71章:宰肥牛卷四:九州風雲_第255章:跋扈的太監卷四:九州風雲_第320章:爲國爲民卷六:楊威天下_第497章:新紀元卷五:縱橫天下_第336章:冊封哲布尊丹巴卷五:縱橫天下_第401章:濟寧北接駕卷六:楊威天下_第516章:亦敵亦友卷四:九州風雲_第307章:暗流涌動卷五:縱橫天下_第415章:鏖戰嘉峪關(一)卷七:巍巍中華_第551章:大一統卷三:嶄露頭角_第151章:糧食之戰來勢洶洶卷四:九州風雲_第317章:海外移民卷七:巍巍中華_第529章:戰雲密佈卷四:九州風雲_第254章:螞蟻圈養蚜蟲卷六:楊威天下_第476章:改造靈渠卷三:嶄露頭角_第191章:朝廷出兵徵繳卷四:九州風雲_第301章:殺富濟貧卷七:巍巍中華_第535章:夾擊卷二:初露崢嶸_第125章:朝堂舌戰卷三:嶄露頭角_第154章:背水一戰卷三:嶄露頭角_第212章:正陽門協議卷一:藏龍臥虎_第13章:培養人才(修改)卷六:楊威天下_第422章:四川易幟卷一:藏龍臥虎_第42章:南陽戰略地位卷三:嶄露頭角_第155章:揭開底牌卷五:縱橫天下_第381章:督軍府議事卷五:縱橫天下_第354章:公之於衆卷六:楊威天下_第460章:長遠佈局卷三:嶄露頭角_第172章:大海戰(三)卷五:縱橫天下_第362章:制裁見效卷四:九州風雲_第279章:川江上的縴夫卷二:初露崢嶸_第136章:大明朝的國歌卷三:嶄露頭角_第180章:汝陽剿匪(二)卷三:嶄露頭角_第220章:整體形勢卷六:楊威天下_第462章:鋼索斜拉橋卷七:巍巍中華_第572章:蘇伊士的故事卷四:九州風雲_第259章:金華之行卷七:巍巍中華_第529章:戰雲密佈卷七:巍巍中華_第566章:山西修鐵路卷五:縱橫天下_第398章:聯宗卷六:楊威天下_第500章:民主自由
主站蜘蛛池模板: 璧山县| 青岛市| 纳雍县| 安仁县| 灵武市| 澄迈县| 嘉禾县| 根河市| 伊金霍洛旗| 长沙市| 楚雄市| 沅陵县| 濮阳县| 平和县| 龙井市| 闻喜县| 湟源县| 广水市| 寿阳县| 礼泉县| 花垣县| 达日县| 疏附县| 南和县| 钟祥市| 惠来县| 贵州省| 伽师县| 山东省| 平果县| 石屏县| 浦北县| 靖江市| 泾源县| 汉寿县| 湘阴县| 建阳市| 秦安县| 蒙阴县| 汉阴县| 彝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