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卷六:楊威天下_第509章:康南繼續擴張

?

崇禎十二年二月初,康南省,首府墨脫。

康南省擴張佔領雅江的部分地區,即江南縣、江北縣已經有一年了,經過這一年的消化,這兩縣之地也穩定了。

康南省把這個地區當做兩個縣來管理,從行政的角度看還是太粗放了。這塊地區是原康南省向南的伸延,雅江(雅魯藏布江)在這個地區是從東向西橫穿而過的,這兩個縣就是雅江的南北沿岸,所以稱之爲江北縣、江南縣。

這一片沿江的大平原南北的寬度約四五百里,可是東西長有一千多裡。打個比方,河南省比較方正,它的直徑大約是一千里,江蘇省南北長,其長度也是一千里。

江北、江南這兩個縣是水量充沛的富饒平原,屬於亞熱帶氣候,農作物一年三熟,其農業潛力超過江蘇、浙江這一類中原的富庶省份,其面積比長江中下游地區略微的小了一點。相當於一個大省,並且是富庶之地,這麼大的地方只劃分了兩個縣!這是不是太粗放了?

這是康南省眼前局面決定的,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口。佔領之初,隨著佔領軍到達的華人民衆(漢族爲主,還有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才五千多人,當時的康南省才十萬多人,而當時兩縣的印度人接近七十多萬,經過一年的大力移民,康南省已經有了十五萬華人,這兩縣的華人更是迅猛上升到了八萬,但依然是少數。

在這一年當中印度人的人口數倒是減少了不少,這是因爲康南省執行歧視印度人的政策,比如納稅就規定印度人的農業稅、商稅都是華人的二倍。更主要的原因是高等級婆羅門的強姦行爲,並且強姦的對象主要是原來印度人的高種姓。起初還是康南軍的臨時營的士兵是強姦肇事者,後來擴展到漢藏的移民中,漢族人的倫理道德都是不錯的,但是人們不都是正人君子,這等好事很多男人都願意幹。

不過這種強姦之風也會爲社會留下後遺癥,就像現代的印度一樣,現在的康南省就是爲了驅趕印度人,他們還顧不到這些。

印度人受不了,就跑了。康南省還鼓勵印度人逃亡,印度人的不動產,例如房屋、土地、店鋪,康南省官府都可以出面收購,給他們換成容易攜帶的銀子,便於他們逃亡。當然這種收購的價格上印度人還要吃一些虧,曙光銀行也開業了,付款當然用曙光幣。這也等於擴大曙光幣的流通了。

在這種歧視加驅趕的政策之下,印度人的人口從七十萬降到了五十萬。逃亡的人口主要是高種姓。

在中華大地上一個縣有多少人?至少應該有十幾二十萬(現代的縣都有上百萬、幾百萬的人口),因此八萬華人劃分兩個縣還是人口太少。官府機構都是按人口設置的,如果劃分的縣治太多不就成了印度人的天下了嗎?

在這兩個縣裡,華人充當高等級婆羅門,利用佛教、伊斯蘭教作爲政權的輔助手段來統治這一地區。統治的民族是少數,那就只能叫佔領區而非本土。

這裡的官僚機構也是在漢人的主導之下吸納了大量的印度人做吏員,就是辦事員。同樣的理由武警保安部隊、警察也是在漢人軍官帶領著大批的印度人士兵。作爲主力的正規部隊中也開始吸收部分印度人的士兵,當然條件很嚴格,首先是忠誠度,其次要會說漢語。在印度人居多的地區,有一些印度人的士兵還是方便的。

康南軍今後還有繁重的作戰任務,因此也是不斷的擴充,他們一個團的編制已經有了五個營,每個營加上臨時營都是兩千多人,因此,人數已經過萬。無論是正規軍還是臨時營,都有大量的印度人

,每個基層的班都有一兩個,多的甚至有三四個,康南軍有規定,基本單位中印度人的士兵必須在半數以下。

由於雅江到大海的航路暢通了,爲康南省解決了很多大問題。首先是曙光銀行進來了,開業了。於是康南省開始禁止其他貨幣的流通,民衆手中的其他貨幣、銀兩可以到銀行兌換,這種兌換銀行是要收火耗的,以避免惡意擠兌。西方的各種貨幣被擠出了康南省。

康南的水泥廠建起來了,木材加工廠也建起來了,造船廠也擴大了規模。還有康南省需要的鋼材、蒸汽機以及其他的工業製品都運進來了。

現在的康南省可以說是聯省中最富有的省份,這一塊大平原一年的稅收強過大明最富有的省份,康南省的人口少,支出就少,因此,他們大量的進口聯省的工業品,都是現款支付,從不賒欠。

航路的暢通還爲康南軍帶來了攻城的重炮,康南軍進入康南省的時候由於穿越西康高原和喜馬拉雅山,無法攜帶重炮,但是他們向南擴張就要攻城略地,重炮則是重要的攻堅裝備。現在康南軍擁有一個重炮連,配備三門重炮。這個連的編制是一個炮排三個班,每班一門重炮,另外兩個排是輜重排和警衛排。

到了崇禎十二年,在新的一年裡他們就要執行新的擴張任務了,他們將會用兩三年的時間順著雅江到達大海,取得出海口。

去年第五艦隊司令謝鵬舉與孟加拉國的談判曾經要求租借雅江西岸,被孟加拉國王拒絕了。那麼今年康南省的擴張會沿著雅江的西岸進行嗎?答案是否定的。其原因趙率教已經說了,他對自己的下屬們是這樣說的:

“我們佔領江北、江南兩個縣已經知道了人口比例的重要性,這是我們施政的很大負擔,因此新的佔領區就要首先想到這個問題。這一地區不光有印度人種,也有與我們相似的黃色人種。我們西邊的不丹王國就是黃色人種,他們的種族接近於藏族,生活習慣也差不多,因此也可以認爲是藏族的一個分支。我們東南側的西隴王國也是黃種人,據說他們是多民族構成的,民族成分與我大明的雲南極類似,甚至其中還有漢人。”

在這裡要說明一下,現代緬甸西北部的果敢地區,在明代是屬於雲南的果敢縣,縣城是老街。它與康南省一樣是19世紀末(1897年)被英國人割走的,當時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果敢縣緊鄰著西隴王國,西隴王國的民族構成與果敢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漢族人口少一些。

這個西隴王國也是被英國人佔領之後劃給了印度,成了印度在這一地區的一塊飛地,其目的是佔據康南省的這一塊土地。所以到了現代,這裡有不少的黃種人處於二等公民的地位,他們實際上應該算作緬甸人。

趙率教說:“我們需要的是雅江沿岸,不需要佔領西隴王國的土地,但是,如果我們與西隴是近鄰,就可能得到他們的人口,這些人雖然不是我大明的子民,可是成分相同,移民到我康南省我們就可以當做華人對待,這要比印度人種強多了。更何況與果敢只是一山之隔,雲南果敢縣的移民也很容易來到我省。

因此我們今年的進軍就是從江南縣直接向南,在擴展五百里左右即可。這就與西隴王國成了鄰居,並且到達了孟加拉的王都的附近,我們今年的目標就是逼迫孟加拉王國退出雅江的東岸。他們若來談判,我們就要求以雅江爲界,劃江而治。”

趙率教的這個規劃若是實現,吉大港早晚也會被康南省收到囊中。

康南軍依然還是老套路,他們一直沒有間斷對印

度人的宣傳攻勢,手段還是伊斯蘭教和佛教的傳教士,還有大批的傳單。

航運也爲他們帶來了更好的印刷設備,印地語的鉛印字模也做出來了,印地語的編輯、排版工也都有了,因此他們兩種語言的康南日報都可以出版了。有了報紙就具備了更好的宣傳手段。

他們的宣傳重點,一個是宗教,另一個就是郎布王國和孟加拉王國如何殘暴,婆羅門的統治如何的黑暗,上天派來高等婆羅門就是來懲罰他們的,如此等等,總之要把入侵描繪成解放印度民衆,給孟加拉地區帶來光明,帶來幸福和繁榮。

二月初五,做好了充分準備的康南軍沿著雅江向南出動了,他們出動了三個營,加上一個重炮連和一個舟橋連,還是朱全柱統帥部隊,留下兩個營守衛後方。

印度也是文明古國,他們的軍隊也是有一定的戰鬥力的,城市的防禦也類似於中國,大的城市都有城牆,由於他們與西方的交流更多,所以火炮、火銃都是有的,但是主要的軍事力量還是冷兵器爲主。

這個年代已經有幾個西方國家的殖民者盯上了印度這塊肥肉,都是由於畏懼印度人龐大的軍隊而裹足不前,印度的人口衆多,殖民者隨著航海船隻而來能有多少軍隊?一般都是幾百人,能有上千人就是重兵了,而印度軍隊一出動就是幾十萬人,西方人是難於應付的。此時的西方軍隊還沒有絕對優勢的槍械,自然不敢進入印度的內陸。

康南軍出擊作戰依舊沿用去年的戰法:那就是主力部隊快速前進,直奔對方的要害之地。在一馬平川的平原之上,這是容易做到的。他們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茍延殘喘的郎布王國的王都:杜拉城。朱全柱親自率領一個營加上舟橋連和重炮連,只用了兩天的時間就到達了杜拉城下。

他們不是包圍城池,而是在城的北面擺開了戰場,他們只打算進攻北城牆。他們到達時是二月初七的下午,康南軍紮下營寨當天沒有進攻,只是派出一個小隊,用擲彈筒打出兩發火箭增程的宣傳彈。傳單的內容與以往的宣傳一致,就是歷數郎布國婆羅門的罪行,宣佈替天行道,明日即攻城,告誡民衆不要慌亂,康南軍不擾民,會保護普通民衆的安全,同時也勸告郎布國王投降,投降者都可以保全性命。

大兵壓境,城內已經是一片的慌亂,因爲郎布國的軍隊已經領教過康南軍的厲害。

單憑一封信郎布國王是不會投降的,但是國王知道自己抵擋不住,既然保不住城池,就莫不如保留實力逃亡,或許找個地方還可以繼續稱王。

實際上他們這種逃亡的準備早就有了,只是抱著僥倖的心裡,希望康南軍不要打過來。結果剛得到康南軍進犯的消息,還沒有一天,康南軍就到了城下,這也太快了!

於是,郎布王國的國王,主要官員,婆羅門的主要人物全部連夜出逃,他們也帶走了王國的主要親信部隊。

在印度人的各處城市裡,都有康南軍的坐探,他們的出逃朱全柱是能夠及時得到情報的,但是,朱全柱按兵不動,根本就不追擊,任由其逃跑。因爲康南軍的目的是佔領土地,印度人跑掉的越多越好,這符合康南省的利益。

到了第二天也不用攻城了,城內的坐探一早就來到了兵營,報告郎布王國的兵都撤了,城內只剩下了普通民衆,城門則是四門大開。就這樣,康南軍兵不血刃佔領了郎布王國的王都,郎布王國的國王跑了,也就等於是滅國了。

預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第509章完 ---

(本章完)

卷一:藏龍臥虎_第8章:南霸天卷七:巍巍中華_第528章:先下手爲強卷六:楊威天下_第438章:朱萬化主義卷三:嶄露頭角_第194章:奇怪的戰爭卷一:藏龍臥虎_第38章:編制卷六:楊威天下_第506章:決戰烏里雅蘇臺卷六:楊威天下_第425章:西伯利亞的槍聲卷二:初露崢嶸_第78章:氣球的威力卷三:嶄露頭角_第212章:正陽門協議卷四:九州風雲_第298章:漢水航運卷二:初露崢嶸_第65章:組建派遣軍卷四:九州風雲_第241章:亂局初見卷三:嶄露頭角_第210章:鄭家的出路(一)卷一:藏龍臥虎_第24章:剿匪不留根卷二:初露崢嶸_第87章:夜襲輜重營卷六:楊威天下_第466章:以毒攻毒卷二:初露崢嶸_第120章:平臺奏對(三)卷六:楊威天下_第421章:佔領樂山卷三:嶄露頭角_第163章:封鎖邊界卷四:九州風雲_第240章:政局大變卷二:初露崢嶸_第84章:紅衣大炮的威力卷四:九州風雲_第253章:啊!白銀卷一:藏龍臥虎_第43章:義軍乎亂民乎卷一:藏龍臥虎_第5章: 組建軍隊和通信(一)卷二:初露崢嶸_第100章:水利是農業之本卷三:嶄露頭角_第149章:大政方向卷三:嶄露頭角_第233章:琉球卷五:縱橫天下_第405章:想親征不容易卷五:縱橫天下_第413章:嘉峪關成了焦點卷二:初露崢嶸_第127章:收復鎮江卷三:嶄露頭角_第217章:赫圖阿拉城卷七:巍巍中華_第536章:遭遇戰卷三:嶄露頭角_第239章:李巖是何人卷六:楊威天下_第512章:準格爾的出路卷二:初露崢嶸_第141章:南洋貿易卷三:嶄露頭角_第224章:河道慈善會卷二:初露崢嶸_第81章:救援趙率教(三)卷四:九州風雲_第267章:準備會談卷五:縱橫天下_第362章:制裁見效卷六:楊威天下_第421章:佔領樂山卷一:藏龍臥虎_第38章:編制卷二:初露崢嶸_第136章:大明朝的國歌卷五:縱橫天下_第372章:進軍雅安卷五:縱橫天下_第363章:收復嶽西卷六:楊威天下_第489章:勃勃生機的草原卷五:縱橫天下_第388章:羅貫中耍大刀卷六:楊威天下_第502章:南京的改革卷三:嶄露頭角_第203章:孔有德投降卷五:縱橫天下_第357章:治理涇河卷一:藏龍臥虎_第20章:馮公公找上門卷六:楊威天下_第490章:李定國述職卷四:九州風雲_第264章:後退一步卷六:楊威天下_第488章:朝廷的轉機卷六:楊威天下_第422章:四川易幟卷一:藏龍臥虎_第43章:義軍乎亂民乎卷六:楊威天下_第502章:南京的改革卷三:嶄露頭角_第150章:有人囤積糧食卷二:初露崢嶸_第135章:收復臺灣(四)卷一:藏龍臥虎_第48章:初探金州卷七:巍巍中華_第566章:山西修鐵路卷四:九州風雲_第322章:首戰嶽西軍卷五:縱橫天下_第368章:又一隻獵鷹卷七:巍巍中華_第550章:又一個聖親王卷三:嶄露頭角_第178章:biang biang面卷二:初露崢嶸_第69章:是肥牛嗎卷五:縱橫天下_第400章:崇禎南遷卷七:巍巍中華_第551章:大一統卷二:初露崢嶸_第87章:夜襲輜重營卷六:楊威天下_第450章:豐富的糧源卷二:初露崢嶸_第78章:氣球的威力卷五:縱橫天下_第337章:向雅庫茨克前進卷二:初露崢嶸_第136章:大明朝的國歌卷一:藏龍臥虎_第52章:撿來個媳婦卷七:巍巍中華_第540章:不要戰爭卷七:巍巍中華_第554章:訪問清國卷七:巍巍中華_第529章:戰雲密佈卷七:巍巍中華_第563章:取炎陵卷三:嶄露頭角_第160章:工業示範區卷二:初露崢嶸_第140章:國家利益是準則卷六:楊威天下_第505章:草原烽煙又起卷二:初露崢嶸_第144章:海盜不是對手卷二:初露崢嶸_第99章:南陽護衛隊強勢出擊卷二:初露崢嶸_第94章:不戰而屈人之兵卷六:楊威天下_第462章:鋼索斜拉橋卷七:巍巍中華_第527章:危局卷七:巍巍中華_第547章:特區卷五:縱橫天下_第346章:闞城大戰卷三:嶄露頭角_第233章:琉球卷四:九州風雲_第290章:兵至漢中卷四:九州風雲_第258章:應變卷六:楊威天下_第516章:亦敵亦友卷三:嶄露頭角_第148章:那個字不講理卷七:巍巍中華_第561章:官軍初戰左良玉卷二:初露崢嶸_第123章:朱大典進京卷五:縱橫天下_第383章:外蒙古建省卷六:楊威天下_第506章:決戰烏里雅蘇臺卷五:縱橫天下_第402章:黃河隧道卷三:嶄露頭角_第173章:基本法卷七:巍巍中華_第544章:南水北調卷三:嶄露頭角_第163章:封鎖邊界
卷一:藏龍臥虎_第8章:南霸天卷七:巍巍中華_第528章:先下手爲強卷六:楊威天下_第438章:朱萬化主義卷三:嶄露頭角_第194章:奇怪的戰爭卷一:藏龍臥虎_第38章:編制卷六:楊威天下_第506章:決戰烏里雅蘇臺卷六:楊威天下_第425章:西伯利亞的槍聲卷二:初露崢嶸_第78章:氣球的威力卷三:嶄露頭角_第212章:正陽門協議卷四:九州風雲_第298章:漢水航運卷二:初露崢嶸_第65章:組建派遣軍卷四:九州風雲_第241章:亂局初見卷三:嶄露頭角_第210章:鄭家的出路(一)卷一:藏龍臥虎_第24章:剿匪不留根卷二:初露崢嶸_第87章:夜襲輜重營卷六:楊威天下_第466章:以毒攻毒卷二:初露崢嶸_第120章:平臺奏對(三)卷六:楊威天下_第421章:佔領樂山卷三:嶄露頭角_第163章:封鎖邊界卷四:九州風雲_第240章:政局大變卷二:初露崢嶸_第84章:紅衣大炮的威力卷四:九州風雲_第253章:啊!白銀卷一:藏龍臥虎_第43章:義軍乎亂民乎卷一:藏龍臥虎_第5章: 組建軍隊和通信(一)卷二:初露崢嶸_第100章:水利是農業之本卷三:嶄露頭角_第149章:大政方向卷三:嶄露頭角_第233章:琉球卷五:縱橫天下_第405章:想親征不容易卷五:縱橫天下_第413章:嘉峪關成了焦點卷二:初露崢嶸_第127章:收復鎮江卷三:嶄露頭角_第217章:赫圖阿拉城卷七:巍巍中華_第536章:遭遇戰卷三:嶄露頭角_第239章:李巖是何人卷六:楊威天下_第512章:準格爾的出路卷二:初露崢嶸_第141章:南洋貿易卷三:嶄露頭角_第224章:河道慈善會卷二:初露崢嶸_第81章:救援趙率教(三)卷四:九州風雲_第267章:準備會談卷五:縱橫天下_第362章:制裁見效卷六:楊威天下_第421章:佔領樂山卷一:藏龍臥虎_第38章:編制卷二:初露崢嶸_第136章:大明朝的國歌卷五:縱橫天下_第372章:進軍雅安卷五:縱橫天下_第363章:收復嶽西卷六:楊威天下_第489章:勃勃生機的草原卷五:縱橫天下_第388章:羅貫中耍大刀卷六:楊威天下_第502章:南京的改革卷三:嶄露頭角_第203章:孔有德投降卷五:縱橫天下_第357章:治理涇河卷一:藏龍臥虎_第20章:馮公公找上門卷六:楊威天下_第490章:李定國述職卷四:九州風雲_第264章:後退一步卷六:楊威天下_第488章:朝廷的轉機卷六:楊威天下_第422章:四川易幟卷一:藏龍臥虎_第43章:義軍乎亂民乎卷六:楊威天下_第502章:南京的改革卷三:嶄露頭角_第150章:有人囤積糧食卷二:初露崢嶸_第135章:收復臺灣(四)卷一:藏龍臥虎_第48章:初探金州卷七:巍巍中華_第566章:山西修鐵路卷四:九州風雲_第322章:首戰嶽西軍卷五:縱橫天下_第368章:又一隻獵鷹卷七:巍巍中華_第550章:又一個聖親王卷三:嶄露頭角_第178章:biang biang面卷二:初露崢嶸_第69章:是肥牛嗎卷五:縱橫天下_第400章:崇禎南遷卷七:巍巍中華_第551章:大一統卷二:初露崢嶸_第87章:夜襲輜重營卷六:楊威天下_第450章:豐富的糧源卷二:初露崢嶸_第78章:氣球的威力卷五:縱橫天下_第337章:向雅庫茨克前進卷二:初露崢嶸_第136章:大明朝的國歌卷一:藏龍臥虎_第52章:撿來個媳婦卷七:巍巍中華_第540章:不要戰爭卷七:巍巍中華_第554章:訪問清國卷七:巍巍中華_第529章:戰雲密佈卷七:巍巍中華_第563章:取炎陵卷三:嶄露頭角_第160章:工業示範區卷二:初露崢嶸_第140章:國家利益是準則卷六:楊威天下_第505章:草原烽煙又起卷二:初露崢嶸_第144章:海盜不是對手卷二:初露崢嶸_第99章:南陽護衛隊強勢出擊卷二:初露崢嶸_第94章:不戰而屈人之兵卷六:楊威天下_第462章:鋼索斜拉橋卷七:巍巍中華_第527章:危局卷七:巍巍中華_第547章:特區卷五:縱橫天下_第346章:闞城大戰卷三:嶄露頭角_第233章:琉球卷四:九州風雲_第290章:兵至漢中卷四:九州風雲_第258章:應變卷六:楊威天下_第516章:亦敵亦友卷三:嶄露頭角_第148章:那個字不講理卷七:巍巍中華_第561章:官軍初戰左良玉卷二:初露崢嶸_第123章:朱大典進京卷五:縱橫天下_第383章:外蒙古建省卷六:楊威天下_第506章:決戰烏里雅蘇臺卷五:縱橫天下_第402章:黃河隧道卷三:嶄露頭角_第173章:基本法卷七:巍巍中華_第544章:南水北調卷三:嶄露頭角_第163章:封鎖邊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宁县| 昆明市| 蒲江县| 濮阳市| 神池县| 合肥市| 余干县| 静宁县| 鲁山县| 宿州市| 兖州市| 抚远县| 汪清县| 南投市| 洪江市| 乐清市| 开化县| 云霄县| 泰来县| 南宁市| 东至县| 建始县| 陇南市| 西乡县| 西昌市| 邮箱| 洪湖市| 辽阳市| 靖江市| 虎林市| 定襄县| 陵水| 溆浦县| 浦县| 葫芦岛市| 安化县| 博乐市| 巩义市| 海安县| 江北区| 阳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