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49章 處置

數數堂中跪著的,達到三十多人。

其中身份最高,或是干係最重的幾人,便是幕府吏目廳文案主事馮大昌,岳父紀世維二兒子,王斗大舅子紀仲崑,往日靖邊墩一起的老人,後勤司大使齊天良之妻陶氏。

又有財政司大使鍾榮的女兒與女婿,民政司大使張貴往日心腹,當年曾對王鬥幫助甚大,原董家莊總旗,現靖邊堡堡長洪丘。

還有一些王鬥以前熟悉的,或是略熟的吏員韓雨,郭仲舉,王仲,馬忠等人,保安州五堡防守官楊志昌,同樣垂頭喪氣地跪在下方。

此外又有一些王鬥未見過人的,或是幕府體系,或是原來舊官僚,舊士紳體系人等,此次商戰,被晉商收買,充爲內賊。

看著這些人,特別是馮大昌,陶氏,洪丘三人,王鬥神情悲傷,他是個念舊情的人,而這三人,都是與自己共患難,或是曾有過巨大幫助的人,他們的背叛,讓王鬥痛入心肺。

看著堂中惶恐的女兒與女婿,鍾榮淚流滿面,張貴看著洪丘,雙手不住的顫抖……

齊天良猛地從座位上蹦起來,一把脫下鞋幫,劈頭蓋臉往妻子頭上揮打:“……打死你個死婆娘……打死你個死婆娘,奸商一點點好處,就把你收買了?看你豬油蒙了心,我打死你……”

他一邊打,一邊老淚縱橫,最後更號啕大哭起來:“天哪,我老齊家造了什麼孽啊。”

陶氏也是拼命大哭,一邊躲閃,一邊對王鬥哀求道:“大將軍,嫂子錯了,先前我也是不知道。只以爲有好處……後來知道了,他們就威脅我,我怕啊,怕連累到老齊,大將軍,念在往日同一墩的情份上,就放老嫂子一馬吧。”

王鬥嘆了口氣,想起當年靖邊墩的情形,當年一墩的人。己經餘下不多了,他嘆道:“老嫂子你……先起來吧。”

又看馮大昌與洪丘皆是神色慘然,王鬥看過情報司資料,還有二人供詞,二人皆是被別人拖下水。特別馮大昌,與現倉大使韓雨,都曾是舜鄉堡吏目廳吏員,二人之間交情非常深厚。

韓雨被收買後,馮大昌察覺其中蛛絲馬跡,耐不住往日同僚的哀求,便嘗試爲韓雨掩蓋。反而被其威脅,如此一步步出錯。

身爲幕府吏目廳文案主事,馮大昌人脈深厚,權威勢大。有他參與內應,奸商在東路境內,順風順水就不用說了。

洪丘也是類似情形,他是察覺到兒子與媳婦的詭異。因中年得子,寵愛無比。所以在兒子苦苦哀求下,最後一步步錯。

馮大昌任何時候都注重儀容,鬍鬚,衣飾打理得絲毫不亂,臉上總帶著如沐春風的笑容,此時他沒了笑容,神情慚愧,嘆道:“一步錯,步步錯,悔之晚矣,學生無話可說,任憑大將軍責罰。”

洪丘,往日這個粗豪的漢子也是慚愧跪著,無地自容道:“屬下對不住大將軍,對不住張老哥,大將軍無論怎樣責罰,我洪丘,都心甘情願。”

張貴終於顫抖出聲,指著洪丘哆嗦道:“老洪,你糊塗啊。”

王鬥痛苦搖頭:“馮先生,洪老哥起來吧。”

這時鐘榮的女兒與女婿驚恐出聲:“父親(岳父大人),請幫我向大將軍求求情。”

鍾榮流著淚,猛地上前,狠狠幾記耳光,將自己女兒與女婿抽倒在地,他整整自己的衣衫,上前向王鬥跪下,正色道:“學生管教無方,無顏再任財政司大使一職,請大將軍許可學生辭職。”

齊天良與張貴,同樣上前,慚愧的想要辭職。

王鬥搖頭,他上前扶起三人:“鍾先生,齊老哥,張老哥起來,辭職之請,本將不許。”

他定了定神,恢復平靜,看向鎮撫遲大成,說道:“此次東路之事,各司各員有何對錯,皆鎮撫司按律審查宣判,程序公開公正,不徇私,不枉法,責罰名單擬定後,我也會選定赦免名單。”

隨後他臉一沉:“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便是有赦免者,也當發配塞外。”

東路律令,雖鎮撫司在管,不過爲顯王斗的超然與權威,他手上,每年會有一批的赦免名額。

鎮撫遲大成面無表情:“屬下之意,爲震懾後來之反叛者,大將軍還是少赦免好,該殺的殺,該坐牢的坐牢,該服苦役的服苦役。”

王鬥點了點頭,淡淡說道:“遲鎮撫有心,此事本將自有定議。”

紀仲崑呆呆跪著,他忽然叫道:“妹夫……大將軍,我己經上鎮撫司自首,並且有撿舉之功,可在赦免之列?”

當日他與紀君嬌爭論,雖然嘴硬,但事後思前想後,還是咬牙切齒去鎮撫司自首,招供出了一大批人,算有自首與撿舉之功。

王鬥看了他一眼,搖了搖頭,一揮手:“將一干人犯盡數帶走。”

立時堂內各犯人,盡數被鎮撫軍士帶出。

紀仲崑一邊掙扎,一邊極力回頭:“……大將軍,我可在赦免之列?給個準話……”

看著馮大昌等人被押走,堂內氣氛沉凝,齊天良、張貴、鍾榮不用說,神情悲痛,便是韓朝與高史銀,也是不斷嘆氣,陶氏往日在墩中堡中,與他們交情深厚,便如他們的老姐姐一樣,此次卻……

還有洪丘與馮大昌,特別馮大昌,是幕府吏目廳文案主事,他儒雅,風度翩翩,任何人與之相處,都有如沐春風的感覺,在幕府上下,人緣也非常好,王鬥母親與妻子,也都非常器重他,只是交友不慎,唉。

溫方亮也是搖頭,當年在舜鄉堡,文與武,他是與馮大昌等一起受王鬥重用的,如今……

看馮大昌等人背影消失後,這時一旁的鐘正顯。憤憤不平說了句:“哼,一干鼠輩,真是忘恩負義。”

看兒子鐘調陽給自己眼色,又看看齊天良等人,纔回醒過來,閉口不語。

讓王鬥意外,此次內賊風波,自家舅舅鍾正顯倒是潔身自好,不但如此。反而立功,曾有奸商意圖收買他,被鍾正顯斷然拒絕,還立時機謹地向情報司舉報。

他或許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不過關鍵時刻。倒是站在外甥這邊,或許,這就是此時親族的習俗。

按族親來說,鍾正顯等鍾家,算在若王鬥等一犯事,就是滅九族的九族範圍之內,這個時候的親族凝聚力。是難以想象的。

還有,此次辛莊等李家,這些舊士紳官僚商人們,也在危機之中保持良好態度。反倒是幕府體系的人員,被收買不少,讓王鬥痛心。

右臂空蕩蕩的溫達興,也是鐵青著臉坐著。往日裡,他對馮大昌可是非常敬重的。沒想到……

他對王鬥說道:“未想一場商戰,竟如此多的同僚被收買,真真是可恨之極,大將軍,屬下以爲,東路仍有潛藏之奸賊,可否要內務科仔細排查,再揪出漏網之魚?”

堂內衆人,皆是心下一凜,心生寒意,遲大成也是神情一冷。

他正要說話,王鬥手一擺:“不必了,我堅信,敗類只是一少部分,東路大部分軍民幕員,是與本將一條心的,不必擴大化,以免造成軍民不必要恐慌,此事由鎮撫司按律審查便可。”

他說道:“幕府吏目廳文案主事缺員,本將議保安州城吏目廳主事鍾正顯接任,州城吏目廳主事之缺員,由鎮撫司擬定人員,按律,鍾主事也可推薦一二人選。”

鍾正顯大喜,神采飛揚地落了座,衆人也心下一鬆,大將軍還是明智的。

再看衆人神情,顯然內賊之事,對他們打擊不小。

王鬥說道:“雖然出了一些敗類,不過衆將也不必過於灰心喪氣,我等皆不是聖人,難免行差踏錯!但也需引以爲戒,每作出一個決定前,都必須三思而後行,想想自己的抱負,想想自己的前景,這樣做,是否真的值得。”

他看著各人,說道:“本將希望,能與諸位善始善終,爲心中的理想,未來宏圖大業,一起青史留名,共展胸中所學!”

聽著王鬥情真意切的話,堂內衆人熱血沸騰,全部站起,一同喝道:“願爲大將軍效死!”

特別張貴、齊天良等人,更是熱淚盈眶,雖然他們也有錯,但大將軍卻不責怪他們,寬厚仁愛,跟著這樣的主公,又什麼話說?唯有盡心戮力。

王鬥雙手緩緩下按:“好,願與諸君共富貴,共患難!”

堂內氣氛再次振奮,衆人恢復鬥志。

接著議事,民政司大使張貴,財政司大使鍾榮,向王鬥稟報事務。

此次商戰,突顯了幕府之威,也讓王鬥欣慰,這個完善緊密的組織,己經成熟,可以自我運作,也完爆一切烏合之衆,論財力,各大家等遠遠超過東路幕府,然而大而散,架不住東路雷霆一擊。

此次,他們的各類損失,計在白銀百萬兩以上,當然,雖然幕府收穫豐厚,不過先前的市場波動,路內的軍民百姓,卻受了不少災。

聽張貴一一道來,王鬥起身踱步。

最後他說道:“此前己有定議,路外與我交好之義商,若有損失,雙倍賠償。路外軍民等受假票禍害,按真票兌換足額糧米,面值上浮三成,我東路的受害軍民,賠償額度自然更高,就定在三倍吧。”

堂內各人,都大讚大將軍仁義,實乃東路百姓之福,只有鍾榮吸了一口冷氣,如果這樣,賠償額數可不少。

沉重的話題議完,商科主事田昌國,起身眉飛色舞的稟報此次草原收穫,義州獲取的糧米不說,塞外大軍,從西向東的橫掃草原,一路搶光,回來時,又再搶了一遍。

所獲牛、羊、騾、驢及馬尾、羊皮、皮襖諸種商貨無數,甚至光騾馬,就超過了萬匹,還有衆多人口。

因爲邊塞的將官商人,或明或暗,與各部落源源不斷走私貿易,所以還有糧食布匹,什麼段綢、布絹、綿花、針線索、改機,梳篦、米鹽、糖果、梭布、水獺皮、羊皮盒等等等,也搶回一大批。

還有塞外牧民,生活必需之鐵鍋、食鹽與茶葉,也奪回不少,特別食鹽與茶葉,雖然不如號稱可食用數年之久那麼多,同樣數額巨大,對此次一鼓擊敗奸商之圍困,起了重要作用。

只是那些鐵鍋多是廣鍋,只因生鐵不受煉炒,早年互市交易時,由明政府交易給蒙古人,以後塞外各部落就認準這個牌子,便連邊塞走私,鐵鍋都只要廣鍋。

對漢人百姓來說,廣鍋並不怎麼好,不過以後可以再賣回給蒙古人,當然,是與東路交好的蒙古人。

田昌國說得眉飛色舞,下方人等,同樣聽得眉歡眼笑,沒想到出塞一行,收穫如此巨大。

高史銀甚至吼叫,希望並建議王鬥,每年派大軍出去搶一次。

接下來商議對奸商們採取的行動。

第50章 銀秤第815章 霰彈第606章 兩截第546章 沸騰不休第826章 吾鄉第569章 歸化司第504章 鹿死誰手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351章 進開封第150章 聯姻第310章 隱患第206章 昌平第826章 吾鄉第320章 東路兵備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84章 去與留第222章 胡兒可敢再戰第661章 秦王破陣舞第270章 合兵第97章 捉生第33章 飛槍第106章 斬獲第592章 “封地”第33章 飛槍第12章 誇功遊街第697章 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第188章 馬水口守備、發財機會第317章 未來之對手第512章 白虎第316章 紛紛、軍工之業第658章 構想第187章 互助社、炮兵思路第371章 強攻、硬守(下)第532章 反響第725章 洪流第275章 王斗的兵不是死光了嗎第476章 魔盒打開(上)第375章 有我舜鄉軍在,何人可以破城?第641章 自盡第584章 鐵廠第735章 紅眼第195章 飛蛾撲火第419章 銃劍第461章 再衝上去第294章 王鬥爲前鋒、大丈夫當如是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95章 仁與義第603章 大軍出塞(下)第803章 到齊第428章 中暑第654章 豈又不忠乎?第328章 盛京謀議(下)第813章 拼命第82章 開礦費用第732章 血溝第731章 擋住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495章 渡河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下)第266章 如殺一狗爾!第334章 大開殺戒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完)第592章 “封地”第740章 預備第166章 收穫、完善班子第451章 攻入第205章 務必保全性命回來第355章 想伏擊?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531章 出大事了第573章 鎮城上任第684章 潛伏任務(上)第683章 老胡第509章 右臂第711章 是時候了第391章 巨寇之死第698章 事故第37章 過年、李家、親戚第193章 紀巡撫要見王鬥第622章 在哪裡?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下)第312章 佈局(下)第478章 雞蛋第768章 各方第105章 射殺第707章 西紅柿煮蝦第221章 誰是兔第712章 福星第210章 移駐東郊第213章 向盧督臣第597章 潛在威脅第435章 寧遠爭議(上)第317章 未來之對手第25章 比賽第787章 動員第162章 煉銀、收入與支出第603章 大軍出塞(下)第390章 伏擊第572章 公審第645章 繳獲、處置
第50章 銀秤第815章 霰彈第606章 兩截第546章 沸騰不休第826章 吾鄉第569章 歸化司第504章 鹿死誰手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351章 進開封第150章 聯姻第310章 隱患第206章 昌平第826章 吾鄉第320章 東路兵備第211章 石橋之戰(上)第84章 去與留第222章 胡兒可敢再戰第661章 秦王破陣舞第270章 合兵第97章 捉生第33章 飛槍第106章 斬獲第592章 “封地”第33章 飛槍第12章 誇功遊街第697章 奉天倡義文武大元帥第188章 馬水口守備、發財機會第317章 未來之對手第512章 白虎第316章 紛紛、軍工之業第658章 構想第187章 互助社、炮兵思路第371章 強攻、硬守(下)第532章 反響第725章 洪流第275章 王斗的兵不是死光了嗎第476章 魔盒打開(上)第375章 有我舜鄉軍在,何人可以破城?第641章 自盡第584章 鐵廠第735章 紅眼第195章 飛蛾撲火第419章 銃劍第461章 再衝上去第294章 王鬥爲前鋒、大丈夫當如是第343章 衆星薈萃第95章 仁與義第603章 大軍出塞(下)第803章 到齊第428章 中暑第654章 豈又不忠乎?第328章 盛京謀議(下)第813章 拼命第82章 開礦費用第732章 血溝第731章 擋住第349章 若賊圍洛陽,我該如何?第495章 渡河第520章 長嶺山絞肉機(下)第266章 如殺一狗爾!第334章 大開殺戒第132章 捷報傳聞、盧象升(完)第592章 “封地”第740章 預備第166章 收穫、完善班子第451章 攻入第205章 務必保全性命回來第355章 想伏擊?第603章 大軍出塞(上)第531章 出大事了第573章 鎮城上任第684章 潛伏任務(上)第683章 老胡第509章 右臂第711章 是時候了第391章 巨寇之死第698章 事故第37章 過年、李家、親戚第193章 紀巡撫要見王鬥第622章 在哪裡?第493章 逼向女兒河(下)第312章 佈局(下)第478章 雞蛋第768章 各方第105章 射殺第707章 西紅柿煮蝦第221章 誰是兔第712章 福星第210章 移駐東郊第213章 向盧督臣第597章 潛在威脅第435章 寧遠爭議(上)第317章 未來之對手第25章 比賽第787章 動員第162章 煉銀、收入與支出第603章 大軍出塞(下)第390章 伏擊第572章 公審第645章 繳獲、處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涧县| 平邑县| 呼图壁县| 瓦房店市| 五寨县| 惠来县| 卓资县| 澄江县| 乐安县| 离岛区| 微山县| 台中市| 临武县| 禄丰县| 门源| 泌阳县| 饶河县| 竹溪县| 黄陵县| 油尖旺区| 任丘市| 闻喜县| 大厂| 舟曲县| 公主岭市| 鸡泽县| 镶黄旗| 大港区| 阿鲁科尔沁旗| 庆元县| 砀山县| 贵定县| 汝州市| 白山市| 竹北市| 铅山县| 鄂伦春自治旗| 枣强县| 克拉玛依市| 陆川县| 崇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