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84章 放肆!

王鬥原本打算在松山與清軍相持,最好能大量殺傷敵人。//

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清軍猛攻錦州,卻不得不進軍救援,畢竟這個階段,清軍比歷史上多了許多,錦州也比歷史上難守。

他請洪承疇的幕僚擡出沙盤,這是數日前王鬥贈送給洪承疇的,上有錦州城及附近的一些地勢地形,雖不如靖邊軍使用的沙盤精妙,但己頗爲難得,洪承疇得之後視若珍寶,等閒人難得靠近。

衆人皆圍攏過來,王鬥對著沙盤解說:“錦州城地勢,大至三面臨水,小淩河在西北繞城至城南,女兒河由城西南至城南,在城東側有百股河,這些河水皆在小淩河堡西側不遠相匯,蜿蜒於東南流入大海。”

王鬥說道:“小淩河堡北面是紫荊山,南面過了小淩河,便是石門山。往日這些山嶺,賊奴都駐了重兵,不過自我師攻佔黃土嶺後,這二山的奴兵越來越少,近日來,紫荊山的奴兵更是一個不見,石門山的韃子,也只餘下數千,而且山上火炮盡撤。”

王鬥款款而談,衆人都是點頭,王斗的解說清楚明瞭,給衆人一種清晰直觀的感覺。當然這也有沙盤一部分功勞,如平日使用的地圖,是達不到這種功效的。

王鬥說道:“石門山西南是乳峰山,現奴兵也少了不少,餘下不到萬人,山上佈置的火炮同樣盡撤。”

“他們兵馬到了哪去了?”

他將幾把小旗重重插到錦州城的北部。還有西部地帶:“便是此處!”

環視著衆人。王鬥目光炯炯:“原本賊奴圍困錦州,環城立了八座大營,鑿了三道長壕,以奴滿洲鑲紅旗、正紅旗爲主,連雜役的什麼算上,約有三萬餘人!”

“賊奴集中兵力後,現彙集錦州城四面的奴兵己達十二、三萬人,又有白廟堡處的奴兵,估計不會少於五萬,義州等處。也有數萬。當然,具體實數,情報也不得確定,然奴大至兵力佈局。該是如此。”

衆人都是吸了一口冷氣,因爲清兵加強反偵察力度,各部哨探都不得力,只靠靖邊軍夜不收的英勇犧牲,才獲得這些寶貴的情報。雖然黃土嶺之戰,清軍傷亡了好幾千,看來遠未到傷筋動骨的時候,他們兵力仍然非常雄厚。

王鬥最後道:“種種情報,己經很明顯了,賊奴便是圍城打援之策。現石門山兵少,易於攻下。若攻下石門山,我師可西擊乳峰山,或依山下小淩河道,將糧草柴薪,源源不斷運進錦州城去。”

他看衆人點頭,看來很多人都是這種想法,他笑了笑,肯定道:“這也是奴賊之計!”

“奴賊之計?”

吳三桂沉吟道:“可是奴賊意圖半渡而擊?”

王鬥笑道:“吳將軍高見,見識卓越。不愧爲遼東虎將!”

衆人都是大笑,吳三桂被王鬥這樣誇讚,也受寵若驚,又突覺自己這種心理,不由心下暗歎。

王鬥說道:“確實。奴賊大軍雲集錦州城外,豈會看著我師從容不迫運送輜重?定會攔截!”

他道:“而要控制河道。就不得不過河,佔據錦州城東曠野。賊騎十幾萬衆,豈又會看著我師從容而過?大戰不可避免。”

“哨騎回報,現奴火炮己盡數集中錦州城外,奴有鐵騎,有犀利銃炮,我師過河若是人少,不是對手,過河之師一多,便等若在錦州城下與奴騎相持對戰。”

“這翻山越嶺的,糧草輜重何其難運?便是順著小淩河運送輜重,也難滿足大軍需求!”

王鬥嘆道:“而且主力雲集城下,不言杏山,便是松山城都爲之空虛。且奴可視戰情猛攻錦州,不愁我師不進軍援救!”

衆人都是皺眉看著沙盤不語,確實,錦州城就是明軍的軟肋,不救不行,救了,則是中了韃子的奸計。各人原想清軍從石門山撤退,或許可撿個便宜,不料卻是陷阱。

還有很多官將看王鬥款款而談,所言皆是真知灼見,都露出佩服的神情。忠勇伯能走到這一步,絕非僥倖,只有馬科看王斗大出風頭,心下嫉妒非常。

洪承疇凝神細想良久,問王鬥道:“忠勇伯可有妙計?”

所有人都看著王鬥,楊國柱,王樸等人雖在路上己知王鬥之策,不過當然不會說出來。

王鬥狠狠道:“賊奴之計如此,我等豈可按他們心意行事?當反其道而行之,徉攻石門山,主力大軍,則從松山堡西進,進逼女兒河。”

衆人都是一愣,還沒人說話,馬科己是冷笑:“忠勇伯這是消遣我等怎麼的?前些日吳總兵言先攻乳峰山,打開西進要道,當時場中很多大將都同意,是忠勇伯力阻,言先攻黃土嶺,松山嶺,現在又轉回來了,這折騰不休,損兵耗餉的……”

他嘿嘿而笑,道:“難道忠勇伯以爲,松山這十幾萬大軍,都是爾私兵家丁?可以隨意糊弄不成?”

王斗大怒,暴喝道:“放肆!”

他指著馬科的鼻子道:“我王鬥一片拳拳爲國之心,豈容你隨意污衊?”

他的目光森寒:“幾次三番,冷嘲熱諷,與我作對,馬總兵,你意欲何爲?”

王斗的突然發作,讓馬科措手不及,王鬥不容情的言語,更讓他在衆人面前下不了臺。

他臉上青一陣,白一陣,他突然發現,方纔自己的舉動,是一個大大錯誤,不過此時騎虎難下,只得強撐說道:“馬某人只是就事論事罷了。”

“就事論事?你是在就事論事嗎?”

王鬥揹著手一步步走過來。冷冷道:“我知道。你早對我不滿,是不是因爲潰兵衝陣,你族親馬甫名被我殺了?大軍作戰,有進無退,不說馬甫名,就是你馬科敢潰敗亂逃,我也一樣殺了,你可相信?”

王鬥走一步,馬科退一步,豆大的汗珠從頭上涔涔而下。王鬥身上森寒的氣勢,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心下悔得腸子都青了。

廳內鴉雀無聲,沒人出言說話。沒想到王鬥發起怒來如此可怕,很多人都是噤若寒蟬。

平日裡王鬥一片和氣,讓人不免忽視他另一面,此時衆人才醒悟過來,這可是手握天下第一強軍,曾殺得奴賊屍山血海的人物,不是可輕捻虎鬚之人。

韓朝與鍾顯才也是對馬科怒目而視,大將軍的威嚴不容冒犯,鍾顯才更看著王鬥身影,眼睛閃閃發亮。

廳中一片詭異的安靜中。一個聲音響起,卻是王樸開口說話:“太不象話了。”

他憤憤不平:“有道是此一時彼一時,那時賊奴盤據黃土嶺,松山嶺,不攻下二嶺,如何保證松山堡安危?不攻下二嶺,又如何保證十幾萬大軍的飲水?不攻下二嶺,想攻打石門山也無從談起!忠勇伯一片拳拳之心,竟被懷疑別有用心,真是心寒啊!”

一言激起千層浪。廳內各將官紛紛出言,也覺得馬科不地道。

符應崇此時回醒過來,連聲道:“確實,確實,這太不象話了。真是讓人心寒。”

楊國柱也皺了皺眉,說道:“若有異議。馬總兵大可好生言語,爲大軍出謀獻策,如此尖酸刻薄,豈是爲將之道?”

山西總兵李輔明搖頭,他性格豪邁,馬科如此作爲,他也看不過眼。

張若麒喝斥馬科:“胡鬧,戰情瞬息萬變,當日是當日,現時是現時,豈可拘於常態舊時?馬總兵若有良策大可說出,豈可如此妄下雌黃,令同僚心寒?”

洪承疇與王承恩也皺起眉頭,兵備張鬥、蔡懋德等人,則有些驚異地看看王鬥,時到今日,他們才知道王斗的脾氣。

左光先摸摸自己臉上亂蓬蓬的鬚髮,衝馬科說道:“老馬,有話你就好好說,這樣夾刀帶棍的,某家可看不過眼!”

馬科一顆心如同掉到冰窖,後脊背一股股寒意冒起,場中這麼多人,竟沒有人爲他說話,有若千夫所指,讓他喪氣非常。他背後幾個山海關將官,同樣感覺顏面無光,各人一動不動,免得旁人注意到自己。

最後馬科求助的目光看向吳三桂、唐通等人,吳三桂雙目一動,鄭重道:“馬帥這是失言了,快快向忠勇伯陪罪。忠勇伯寬宏大量,定不會怪罪於你。”

唐通打圓場道:“對對,快快陪罪。”

馬科又看向薊遼總督洪承疇,卻見洪承疇神情不悅,沉聲道:“馬總兵還不向忠勇伯告罪?”

他又看向王承恩,也是陰沉不愉的樣子。

猛然馬科臉上堆滿笑容,他輕飄飄地掌了自己兩記嘴巴:“瞧我這張臭嘴,真是該打,該打。”

隨後他對王鬥連連作揖:“我這人就是爽直,有口無心,忠勇伯勿怪,勿怪。”

看他還笑得出來,場中各人,都佩服他的臉皮之厚,連吳三桂幾人都是轉開目光。

王鬥看了他一會兒,臉上也露出笑容,說道:“本伯又豈會怪罪馬帥呢?都是爲了朝廷嘛,爭議是難免的。”

二人言笑晏晏,似乎剛纔的事沒發生一樣,更攜手走回沙盤處。

廳中各人都鬆了一口氣,事情總算過去了,剛纔王鬥發火,衆人皆有膽戰心驚之感,太可怕了。

洪承疇嚴肅道:“此事就此作罷,再有下次,本督定然不饒。”

王承恩對王鬥看了又看,也淡淡言,爭議可以,但不得信口雌黃,否則誤了軍國大事者,他這個監軍定然上書彈劾。

馬科的頭點得如同小雞啄米:“是是,洪督與監軍教誨,末將一定謹記於心。”

張若麒撫著長鬚呵呵而笑,說道:“好了好了,同僚爭議也屬正常,只要不是意氣之爭,都是歡迎的,軍情緊急,還是接著議事吧。”

洪承疇咳嗽一聲。看向王鬥道:“方纔忠勇伯西進之策。還請詳細說說。”

王鬥點頭,說道:“賊奴意圖很明顯,將我師誘到錦州城下,然我師,又豈能被他們牽著鼻子走?西進之策,便是如此。”

他指著沙盤道:“我師徉攻石門山,主力西進,攻向女兒河。若可過河,一可解賊奴設在錦州南面的壕溝營寨,二可攻錦昌堡。三可攻白廟堡,方略非常的靈活!”

他道:“當然,奴酋也非泛泛之輩,我師的意圖。他們定然看得出來。當我師西進時,他們肯定調兵遣將,將我師攔截在女兒河畔。賊奴兵少,阻我不得,兵多,則圍困錦州之奴抽調一空,錦州之困立解!”

洪承疇緩緩點頭,馬科高聲道:“妙啊,妙!從松山堡西進女兒河一馬平川,運送輜重還是糧秣都非常容易。若兩軍主力相持,比在石門山那邊優勝得多了。”

王鬥笑道:“就是這個道理,馬帥不愧爲老將,兵家利害,一眼就可看出。”

馬科謙虛地道:“哪裡哪裡,比起忠勇伯來,本帥真是差太遠了!”

洪承疇沉吟道:“如此,就要兵分二路了,石門山雖是徉攻,但若能攻下。直達河畔,日後支援錦州城池,就便利多了。”

他看著廳內各人:“不知何人願往,奪下石門山?”

吳三桂第一個出來,慨然道:“稟洪督。末將願往!”

馬科雙目閃動,也抱拳道:“末將也願意前往。與吳將軍並肩殺敵!”

唐通看看吳三桂,又看看馬科,也急忙道:“稟洪督,末將也願意前往。”

洪承疇很高興,說道:“好,錦城孽奴重重,亟不能解,往時諸君俱矢報效,今正其會,望諸君悉力死戰。”

他授以方略,此戰不得輕敵冒進,也不得觀望,在清兵主力被吸引後,當得趁機過河西進,與錦州守軍聯成一片。

他說道:“此戰非浪戰,必正而出之以奇,然後可以守其戰。守,非徒言空守,必守之而兼戰,然後可以成其守。”

吳三桂幾人都是恭敬受教,馬科與唐通更胸脯拍得山響,言如達不成方略,願意提頭來見。

洪承疇欣慰點頭,對性格高傲的他來說,吳三桂等人態度,讓他很受用。

接下來便是安排二路的人員。

吳三桂三位總兵近五萬人,攻打石門山。他們又分二路,一路攻打西石門,一路沿小淩河而進,過水手營,一路攻去,直達百股河邊。二軍在石門山北面河畔相會,伺機渡河。

馬科強烈要求神機營,或是靖邊軍的火炮支援。

不過情報傳來,石門山的清兵防線,使用了大量的土袋前置,紅夷大炮實心彈轟擊效果不顯。且山勢起伏,不利重炮前行,加之此山賊奴兵力薄弱,幾鎮的車營火力足矣。

衆人商議後,決定只讓神機營支援些臼炮,發射毒彈與灰彈,還有一些火箭車隨行。

王鬥沉吟,石門山與未來與錦州守軍相匯之戰,是此次的次要戰場,吳三桂三位總兵兵力,還是足夠的。

此戰關鍵是主力西行,加之要攻佔雙子山,毛家溝等處,又要防患乳峰山的清騎,所以衆人商議中,王鬥,楊國柱,王樸,符應崇,李輔明,左光先等人,還有洪承疇的督標營,薊鎮殘軍,共約八萬餘兵馬,皆西行攻擊!

大量的火炮,火箭,隨軍前行。

至於松山堡等原本的遼東官兵們,則留守堡壘。

經過仔細商議,各人定下了攻打石門山的日子,也就是八月十三日。

告辭出來時,馬科臉上笑容一收,一張油臉,陰森得似要滴出水來。

吳三桂出來時被洪承疇叫住,他看著吳三桂鄭重道:“長伯,此戰非常重要,你明白嗎?”

吳三桂感激道:“末將明白的。”

洪承疇點頭,看吳三桂恭謹離去,又想起方纔廳中之事,心下嘆息:“唉,有王鬥這樣的人物在,對我大明來說,也不知是禍是福。”

王鬥領著韓朝與鍾顯纔回到軍營,沉吟良久,緩緩道:“看來以後要注意些那馬科。”

韓朝與鍾顯才都是點頭,深以爲然。

……

女兒河又名鳥馨河或鄂欽河,草木萋萋,如茵似錦,特別河中多魚,踏在河水中,不時有鰱魚、鯉魚什麼的撞上。

天上月兒彎彎,星光明朗,謝一科牽著馬匹,弓著身子,小心翼翼在河水中跋涉前行,冰涼的河水滲入鐵網靴內,浸溼了內中襪襯,一種穿著衣裳洗澡的不適感覺涌上心頭。

涼風不時吹來,涉水時帶起的輕微嘩嘩聲不斷,還有一些流水的潺潺聲音傳入耳廓。

腳下鬆軟不定,有時踏到沙石,有時又踏到爛泥,還有一些該死的魚愣頭愣腦撞過來。

這一切都沒影響到謝一科,他謹慎,又義無反顧的前行,靈動的雙目,不時掃過一些可疑的地方。他的雙耳,更是高高豎起,任何周邊輕微的動靜,都逃不過他的耳朵。

隨在謝一科身後的,還有衆多的馬匹與夜不收戰士,那些健馬,馬嘴上全部上了嚼子。

而那些夜不收們,個個一聲不吭,只是一個緊跟一個,還注意不讓自己動作過大,免得弄出響亮的水聲。

與謝一科一樣,前行時他們雙目都機謹掃過四周場地,個個雙耳也是高高豎起。

他們動作都充滿彪炳氣息,有若一個個敏捷的豹子。

不過這些豹子,此時很多人身上都帶了傷,其中幾匹馬上,更帶了幾具戰死的夜不收軍士屍體,還有一些傷勢較重者,也被緊緊捆在馬上,各人強忍著傷痛,不讓自己呻吟出聲。

謝一科不時舉起左手,然後衆人停下來,便是那些馬兒,也溫順機靈地一動不動。

待確定四周無動靜後,衆人才又重新緩緩移動。

由不得衆人不小心,此時各人處於臥佛寺女兒河段,同樣是韃子出沒的地方。那些韃子哨騎,多半是白山黑水間的獵人,同樣習慣夜行潛伏,特別他們多帶獵犬,更是如虎添翼。

那些死狗,鼻子真靈,夜不收們還沒下河之前,氣味被它們聞到,立時狂吠起來,就有成羣結隊的韃子精騎聞聲追來。

還好此行帶了一些兔子,放出去後,讓那些獵犬追錯了地方。

現在又進了河,氣味被風吹走,被河流帶走,更加不怕韃子獵犬了。

不過還不到放鬆的時候,過了河,河岸這邊仍是韃子哨騎出沒所在,需得小心謹慎。

第521章 落幕第192章 不負你第388章 哪來的官兵?第642章 火器營第258章 舒服了吧第122章 防務第632章 果然犀利第724章 對比第383章 反響、去襄陽第594章 大寧都司都指揮使第635章 死戰便是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550章 決斷第759章 陌生第308章 傳說第3章 你信不信?第203章 搏戰第2章 甲長鍾大用第211章 石橋之戰(下)第665章 發佈第414章 遼東消息知第707章 西紅柿煮蝦第260章 援兵第390章 伏擊第498章 隔河炮戰(中)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下)第553章 血河(中)第76章 法與情第586章 四棱銃劍第368章 我跟你談忠義,你跟我談錢第382章 勝利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上)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362章 用炮轟,用騎衝第725章 洪流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685章 他們就該死是吧?第451章 攻入第408章 歸家第192章 不負你第535章 落下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上)第13章 捷報第334章 大開殺戒第691章 君子津第163章 掌嘴第648章 漠南定略第175章 馬上風第27章 匠頭李茂森第244章 防線第130章 收穫、守備召見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第698章 事故第454章 奪炮第348章 軍臨中州(下)第328章 盛京謀議(上)第89章 許月娥的槍術第402章 各方心思(上)第683章 老胡第676章 孫傳庭第98章 從未見過的軍隊第551章 說服第49章 偶遇第494章 調兵、調炮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上)第20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580章 負恩第500章 小淩河邊(下)第140章 贈女、知州有請第221章 誰是兔第795章 力量第159章 好狠的娘們第609章 沒有懸念了第559章 善後第370章 闖兵圍城第562章 雌雄第348章 軍臨中州(上)第35章 人爲財死第322章 若猶怙惡不悛,殺無赦!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106章 斬獲第331章 學生罷課、商人罷市第420章 採購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下)第227章 追盧象升第296章 清國最大禍害第285章 不敢相信第579章 裹脅第668章 緩衝第548章 驚訝、內賊第190章 盧象升丁憂第800章 號稱第324章 降而復叛第533章 皇家臉面何在?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36章 你是兵,他是賊第569章 歸化司第654章 豈又不忠乎?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
第521章 落幕第192章 不負你第388章 哪來的官兵?第642章 火器營第258章 舒服了吧第122章 防務第632章 果然犀利第724章 對比第383章 反響、去襄陽第594章 大寧都司都指揮使第635章 死戰便是第138章 安排、去州城第550章 決斷第759章 陌生第308章 傳說第3章 你信不信?第203章 搏戰第2章 甲長鍾大用第211章 石橋之戰(下)第665章 發佈第414章 遼東消息知第707章 西紅柿煮蝦第260章 援兵第390章 伏擊第498章 隔河炮戰(中)第652章 朱仙鎮之落幕(下)第553章 血河(中)第76章 法與情第586章 四棱銃劍第368章 我跟你談忠義,你跟我談錢第382章 勝利第374章 洛陽城血腥攻防戰(上)第591章 革、左五營第362章 用炮轟,用騎衝第725章 洪流第547章 血本無歸(上)第685章 他們就該死是吧?第451章 攻入第408章 歸家第192章 不負你第535章 落下第605章 鴉兵撒星陣(上)第13章 捷報第334章 大開殺戒第691章 君子津第163章 掌嘴第648章 漠南定略第175章 馬上風第27章 匠頭李茂森第244章 防線第130章 收穫、守備召見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第698章 事故第454章 奪炮第348章 軍臨中州(下)第328章 盛京謀議(上)第89章 許月娥的槍術第402章 各方心思(上)第683章 老胡第676章 孫傳庭第98章 從未見過的軍隊第551章 說服第49章 偶遇第494章 調兵、調炮第364章 李自成、千年帝都(上)第20章 不患貧而患不安第729章 掌號第三聲第580章 負恩第500章 小淩河邊(下)第140章 贈女、知州有請第221章 誰是兔第795章 力量第159章 好狠的娘們第609章 沒有懸念了第559章 善後第370章 闖兵圍城第562章 雌雄第348章 軍臨中州(上)第35章 人爲財死第322章 若猶怙惡不悛,殺無赦!第126章 守法得當第106章 斬獲第331章 學生罷課、商人罷市第420章 採購第442章 黃土嶺之戰(下)第227章 追盧象升第296章 清國最大禍害第285章 不敢相信第579章 裹脅第668章 緩衝第548章 驚訝、內賊第190章 盧象升丁憂第800章 號稱第324章 降而復叛第533章 皇家臉面何在?第257章 看他們的血,有多少來流第36章 你是兵,他是賊第569章 歸化司第654章 豈又不忠乎?第456章 凹陣應銳陣(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酒泉市| 焦作市| 礼泉县| 永春县| 中方县| 定陶县| 青铜峡市| 台北市| 龙州县| 多伦县| 双峰县| 石嘴山市| 锡林郭勒盟| 合阳县| 深水埗区| 杨浦区| 额济纳旗| 汶川县| 科技| 治多县| 丰城市| 普定县| 山东| 康马县| 龙南县| 乌兰浩特市| 九龙城区| 改则县| 马边| 兴和县| 汶上县| 讷河市| 喀喇沁旗| 浮山县| 陈巴尔虎旗| 阳泉市| 尚义县| 北宁市| 垦利县| 门源| 特克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