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15章 會審劉瑾(上)

朱厚照雖說是天下最尊貴的帝王,可他的年齡畢竟才十七歲,心智和閱歷相比活了兩輩子,經歷過無數次勾心鬥角的秦堪來說,未免相差太遠了,秦堪這番話可以說是勸慰,也可以說是對自己處世觀的概括。

這些話他只說給朋友聽。

可惜朱厚照這個朋友不是太懂,此時他正沉浸在對劉瑾背叛的深深悲憤中,根本沒仔細品位秦堪的這番話。

桌上有酒,酒尚溫,上好的女兒紅。

朱厚照順手拎過酒壺,也不用杯盞,湊著壺嘴大灌了兩口,喝得太快嗆了氣,又大聲咳嗽起來。

秦堪無奈地爲他輕輕拍著背。

朱厚照咳了一會兒緩過氣來,酒壺重重往桌上一頓,大哭道:“朕對劉瑾可謂挖心掏肺,這些年來從不相疑,他要權位,朕讓他做司禮監掌印,將整個天下都交給他管,他喜歡銀子,那麼多言官御史在朕面前參劾他貪墨,圈地,索賄,朕向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從沒懲處過他,可是秦堪,你說,劉瑾爲何要造反?朕到底哪裡做得讓他不滿意,竟欲謀取祖宗留給我的基業!”

秦堪嘆道:“陛下你錯在對他太好了,世人百種面孔,千種性情,貧苦人家得一斗米一分銀便知足常樂,再無奢求,對得到的這些無比珍惜,還有些人天性貪婪,得到的越多便越不滿足,得隴望蜀,慾壑難填……”

“劉瑾就是這類人?”朱厚照漸漸止住了哭聲。

“陛下已親眼所見,臣何必多說?”

朱厚照悽然嘆道:“當初東宮時,劉瑾對朕百般照拂,朕的起居皆是他經手,那時朕被照顧得妥妥當當。甚至有幾次朕起夜,劉瑾都撐著精神守在朕的寢宮門口,朕只要隨便咳嗽一聲,劉瑾便以最快的時間趕到朕的面前……說真的,連朕的父皇都未曾如此著緊過朕。”

秦堪默默嘆息。

成功不是偶爾,得勢也不是偶爾,劉瑾這一生能攀到如此地位,旁人只見他得勢之後如何飛揚跋扈,可從沒人想過劉瑾在得勢之前付出了怎樣的代價。他用一生的卑賤,換來了今日的風光,然而這種風光卻只保持了兩年,如今已是鋃鐺入獄,性命難保。

若早知有今日。他還會不會用一生的卑賤來換取這兩年的輝煌?

“陛下,如今的劉瑾,已不是昔日東宮時的那個劉瑾了,陛下賜給他的權力,已令他裡裡外外完全變了一個人,東宮時他或許能爲下面宦官送上來的十幾兩銀子的孝敬暗裡樂上一整天,然而今日。他覬覦的卻是陛下的江山,陛下,今日的劉瑾,你完全可以把他當成一個與你毫無干系的陌生人。甚至是仇人。”

朱厚照又灌了一口酒,傷心嘆道:“今日從劉瑾府裡搜出了上千盔甲兵器和鳥銃,朕剛開始心裡是存著疑惑的,覺得是有人陷害劉瑾。畢竟太監無後,劉瑾何來造反理由?後來李東陽大學士勸朕莫忘了英宗年間太監曹吉祥造反之事。那個閹賊憑著家裡幾百家僕和上千名禁宮武士便敢入宮殺英宗皇帝欲謀朝篡位,曹吉祥做得的事情,劉瑾自然也做得……”

秦堪聽了不由暗暗苦笑。

曹吉祥的光榮事蹟跟劉瑾能比麼?人家那是被英宗皇帝猜忌,皇帝的屠刀都快架到脖子上,被逼而不得不狗急跳牆,糾集了一夥家丁和收買的禁宮武士冒冒失失想闖進宮殺了英宗皇帝,二貨的人生不需要理由。劉瑾從沒直接掌過兵權,況且聖眷正隆,怎麼可能去造反?

不過李東陽說這些話的意思秦堪倒也明白,不僅秦堪擔心,連外廷那些大臣都擔心朱厚照會忽然心軟赦免了劉瑾,劉瑾不死,該死的就是外廷那些大臣了,到了今日你死我活的節骨眼上,李東陽自然會毫不留情的煽風點火,堅定朱厚照殺劉瑾的決心。

滿朝內外喊打聲中,劉瑾又被誣陷而失去了朱厚照最後的信任,如何能活命?

朱厚照嘆道:“……後來戴義說到劉瑾的侄孫劉二漢被江湖術士算出是皇帝命,劉瑾那時又剛掌了司禮監,一心欲把朕的江山奪來送給他的侄孫,朕這才覺得劉瑾造反之事果然說得通了……”

盯著秦堪,朱厚照苦澀道:“說實話,前些日子朕聽說劉瑾家的祖墳被修成了帝王規模,更有許多嚴重逾制之處,朕本來以爲是你私下搞的動作,想陷害劉瑾,如今想起來,朕委實冤枉你了,劉瑾的祖墳逾制,想必是他自己所爲,只是他權勢熏天,下面的人不敢吱聲罷了。”

秦堪老臉難得一紅,拱手慨然道:“陛下果真慧眼如炬,臣佩服。”

朱厚照眼圈一紅,悽然道:“秦堪,朕……現在還是很難受,心裡好像有幾百幾千柄刀狠狠扎著,你曾跟我說,世道人心難測,可朕沒想到連身邊最信任最親密的人都會對朕心懷不軌,秦堪,朕以後還能相信誰?”

朱厚照說這話時分外可憐悽楚,自從下令拿下劉瑾後,他便感到一陣比寒冷更徹骨的孤獨。

秦堪沉默半晌,嘆道:“陛下,一國之君若連信誰不信誰都不確定,還要求教於他人,如何號令天下,威服臣民?陛下心中自有一桿秤稱量天下英傑,你若連這點自信都沒有,將來朝中難保不會出現第二個第三個劉瑾。”

朱厚照目光灼灼地盯著他:“父皇曾經告訴過我,他說帝王沒有朋友,不僅因爲帝王無情,別人同樣也對帝王無情,所以帝王註定是孤獨的,劉瑾之事已證明父皇說的話是對的,秦堪,你呢?”

秦堪嘆道:“劉瑾剛被拿下獄,陛下便第一時間來我的家裡,其實陛下自己心裡對先帝的話也是不贊同的,既已認定,何必求證?”

朱厚照定定注視他半晌,終於重重點頭道:“秦堪。你和劉瑾不一樣,你心裡沒有對權位的野心,只有對天下的悲憫,朕相信你……帝王若真的連一個朋友都沒有,這個皇帝當得還有什麼意思?朕寧棄江山,也不願一生寡然無味。”

秦堪拱手,正色道:“臣不會辜負陛下的信任。”

說了半天話,朱厚照的心情彷彿好了一些,拿起酒壺又大灌了幾口酒。渾然不講究地用袖子狠狠一抹嘴,眼中忽然暴射出凌厲的殺機。

“劉瑾既已負朕,朕也容不得他了,他要什麼朕都能給,但這座江山是祖宗留給朕的基業。誰敢覬覦它,朕就要誰的命!”

朱厚照這晚說了很多話,也喝了很多酒,又哭又笑像個瘋子,一會兒大罵劉瑾忘恩負義,一會兒嚎啕大哭痛不欲生。

秦堪一直靜靜地陪著他,任這位天下最尊貴的人盡情發泄心中的苦悲。

男人總要自己長大的。一段青澀無果的愛情,一次朋友殘酷的背叛,還有漸漸能品出滋味的世態炎涼……這些都能促使男孩快速成長爲男人,父母長輩耳提面命都教不會的東西。親身經歷過一次後什麼都會了,過程雖然殘酷,然而哪個男人沒有經歷過?

酒喝到最後,果如秦堪所言。二人都喝醉了,一位當朝皇帝。一位世襲國侯,身份如此尊貴的人醉得像兩灘爛泥,二人互相搭著肩在秦府花園裡吐得稀里嘩啦,二人的侍衛卻不敢上前攙扶。

當晚朱厚照破天荒第一次在大臣家裡住下,嚇得一干侍衛不敢大意,從城裡調來禁宮武士將侯府圍得裡三層外三層,團團護侍著朱厚照。

第二天朱厚照離開侯府時,眼中多了一抹以前不曾見過的剛毅和絕然,秦堪暗暗嘆息,或許直到昨夜與他喝酒時,朱厚照才漸漸堅定了誅殺劉瑾的決心。

劉瑾真正傷到朱厚照了。

…………

…………

豹房發出了一道聖旨,對皇帝的聖旨向來挑剔刁難的大臣們這次居然全體通過,而且立馬雷厲風行地執行起來。——事實上朝堂裡對這道聖旨已沒人能刁難了,劉瑾的黨羽此刻全部被拿進了大獄,沒進大獄的幾乎全是被劉瑾打壓得擡不起頭來的大臣,對這個人人得而誅之的國賊,誰會反對殺他?

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三司會審劉瑾之罪,從速立判!

劉瑾被拿入內獄的第二天,三司官員盡聚刑部大堂,這次會審可謂盛況空前,按規矩除了審案官員和站班衙役,其他衙門職司的官員不得入內,然而這一次會審劉瑾,京師幾乎四品以上的官員全來了,京師裡對劉瑾恨之入骨的百姓們也來了。

規矩不能破,官員們也不介意,從大清早天剛亮開始,無數官員和百姓便自覺地靜靜地聚集在刑部衙門前,眼神冰冷地注視著刑部衙門那兩扇緊閉的朱漆大門。

年邁的老門房打著呵欠拎著掃帚打開門準備打掃,呵欠纔打了一半,卻愕然發現門口黑壓壓地站著一大片數都數不清的人,每個人臉上沉寂壓抑的仇恨,沉默的仇恨比憤怒的嘶吼更加可怕。

門房仍保持著張嘴打呵欠的樣子,吃驚地看著門外這些大臣和百姓組合而成的怪異場景,眨了眨眼,門房將手中掃帚一扔,驚慌失措地跑進衙門稟報去了。

卯時三刻,三司官員入衙。

劉瑾之案太過重大,主審官竟由刑部尚書閔珪親自擔任,這位天順八年的進士年邁老矣,行走間已帶著幾分暮氣深沉之相,然而步履卻依然穩重,閔珪當過左都御史,當過兩廣總督,當過按察使,爲人老成正派。

另外兩位主審則由都察院右都御史屠滽和大理寺正卿田景暢擔任。

三司正部堂官同聚一堂共審一案,如此豪華版審案陣容相待,天下唯劉瑾纔有資格享用。

衙門兩扇大門已完全打開,外面的官員和百姓擠在一起,人多卻鴉雀無聲,所有人靜靜注視著刑部大堂。注視著正堂端正坐著的代表三司正部堂官,期待著大明正德年間最大的一樁巨案開堂。

所有人都有著同樣的想法,他們要親眼看到劉瑾認罪,親眼看到劉瑾將會得到一個怎樣的下場。

…………

辰時一刻,刑部尚書閔珪半闔的雙目突然睜開,左右看了一眼,朝另外兩位主審官點頭示意了一下,然後閔珪將案上驚堂木猛地一拍,沉聲喝道:“帶人犯劉瑾!”

兩側站班衙役手中的水火棍如雨點般頓地大響。低沉的“威武”喝聲迴盪堂內,令人心旌凜然,頓生敬畏,昭示著王法森嚴,善惡立報。

未多時。戴著重枷腳鐐的劉瑾緩緩走出,衙役將他領到大堂迴廊外,除了他的枷鎖,只留著腳鐐,任他一步一步緩緩走到大堂中央站定。

今日的劉瑾已不復大明內相,司禮監掌印時的飛揚風光,只在內獄裡過了一個晚上。劉瑾的頭髮已變得雪白雪白,頭髮既髒又亂,鬆鬆垮垮披在肩後,形若瘋子。身上的白色囚衣尚算乾淨,卻赤著雙腳,形貌枯槁潦倒之極。

堂內堂外無數人盯著這位昔日風光不可一世的大明內相,這位曾經殘殺無數忠良。令大明中興局面足足倒退十年的禍國權奸,曾經的得意。今日的潦倒,瞧在衆人眼裡,各有一番滋味。

可怕的靜謐之中,堂外觀審的官員們率先發難。

“劉瑾國賊!善惡到頭終有報,你也有今日!”

“狗賊,你害死忠良無數,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劉瑾,你死後我必費巨金買你的肉,聚妻小而生啖之!”

“…………”

四面八方如潮水般的謾罵聲裡,劉瑾神情淡漠,嘴角勾著一絲譏誚的冷笑,渾不在意。

閔珪皺了皺眉,猛地一拍驚堂木:“肅靜!公堂之上,嚴禁喧譁!”

堂外的謾罵聲終於小了一些。

閔珪如刀鋒般的目光盯著劉瑾,沉聲道:“劉瑾,你可知罪?”

劉瑾嘿嘿冷笑:“雜家被奸人構陷,雜家無罪!”

“大膽!昨日廠衛於你府上搜出物證無數,鐵證如山,你敢不認罪!”閔珪厲聲斷喝。

誰知劉瑾竟也毫不示弱,圓睜雙眼厲聲道:“閔珪!你少給雜家扮這副正義樣子!雜家掌司禮監時,你可敢跟雜家如此說話?那時雜家一道諭令,你敢不遵從?去年雜家大壽,你忘了給雜家送過什麼了?今日你有何資格審我?”

公堂內外頓時一靜,閔珪渾身微顫,怒形於色,另外兩位主審官則頗有些心虛地扭過頭去,堂外靜了一下以後,頓時爆發出喝罵聲,然而那些觀審的官員們喝罵的聲音明顯比剛纔小了很多,有些心虛的官員甚至不著痕跡地擠出了人羣,悄悄回家去了。

劉瑾沒說錯,執掌司禮監兩年,滿朝上下誰不對他阿諛奉承?誰沒向他打點過?誰沒給他陪過笑臉?就連內閣大學士李東陽也在劉瑾壽誕之時親筆寫過一幅無比肉麻的賀詞作爲壽禮,今日劉瑾雖然倒了,然而當初這份餘威仍在,縱然堂上三司主審也缺少審他的底氣。

見自己一出場便控制住了場面,劉瑾仰天哈哈大笑:“雜家被小人構陷,陛下只是一時衝動拿雜家下獄,很快陛下就會回過神來,將雜家召回豹房。你們審我?哈哈,滿朝公卿皆出雜家門下,誰有資格審我?”

尷尬騷動的人羣裡,忽然傳來一道熟悉的溫文聲音。

“劉公公,話可不能說得太滿,秦某應該不是出自你的門下吧?介不介意我來審你?”

劉瑾張狂至極的笑聲忽然一頓,吃驚地扭過頭去,卻見衙門外黑壓壓的人羣被一隊錦衣校尉開出一條道來,錦衣衛鎮撫丁順蠻橫地用刀鞘拍開前方一個不長眼的百姓,扯著嗓子大聲道:“欽封山陰侯,錦衣衛指揮使秦侯爺到——”

第25章 賬簿問題第465章 不負知己第86章 大婚之喜(下)第54章 開拔集結第745章 天津除奸第606章 平叛戰略第226章 寧王夜奔第649章 海運奏對(下)第737章 禮議之爭第464章 故友相逢第596章 反軍北進第283章 欲覲天顏第693章 駐兵之爭(上)第249章 轉守爲攻(下)第428章 陰雲密佈第586章 強行綁架第153章 殺機頓現第77章 以德服人第385章 下詔罪己(下)第214章 大明之患第362章 籠中金雀第14章 流年不利第234章 風暴醞釀第635章 江山多嬌第172章 奔走求援(上)第82章 岳母王氏第224章 坑人夜宴(上)第176章 詔獄大亂第270章 陽明問道第581章 天家生謠第159章 滿朝讚頌第31章 荒謬理由第690章 秦府喜事第620章 攻取南昌第203章 局勢動盪第89章 舉身赴京第700章 天家子嗣第682章 意外戰果第725章 酒酬故人第82章 岳母王氏第195章 絕地反擊(下)第107章 太子相召第20章 繼續賺錢第108章 禍起紅顏第167章 神秘師叔第513章 決戰金殿第701章 秦家有子第592章 釋仇結善第709章 興亡一嘆(上)第502章 喜堂喋血(下)第397章 臨行家宴第337章 龍旗飄揚第79章 紹興提親(上)第45章 錦衣上門第262章 知者利仁第407章 佛魔之間第221章 滿殿參劾第583章 離棧之意第296章 人頭生意第712章 牆裡佳人第645章 規矩禮儀第716章 子禾入宮第547章 決戰前夜(下)第74章 風平浪靜第203章 局勢動盪第397章 臨行家宴第303章 堅實後援第361章 察覺蹊蹺第460章 與虎謀皮(上)第222章 再挖深坑第561章 妙手除痾第61章 新宅新人第573章 詭異聖旨(下)第237章 決意除奸第121章 意外刺殺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369章 岳父進京第286章 正德大婚(下)第454章 張永搶炮第246章 深宮奪兵(中)第706章 正德選妃(上)第664章 別來無恙第222章 再挖深坑第672章 京師暗戰(下)第661章 國運之爭第353章 侯爺回府第698章 十年荏苒第576章 晉爵國公第49章 百戶上任第235章 殺身禍起第435章 平定天津(下一)第380章 眼花繚亂第381章 空負凌雲第303章 堅實後援第77章 以德服人第523章 反軍勢大第637章 所謂忠直說一件與月票無關的事第668章 大索京師第284章 正德大婚(上)
第25章 賬簿問題第465章 不負知己第86章 大婚之喜(下)第54章 開拔集結第745章 天津除奸第606章 平叛戰略第226章 寧王夜奔第649章 海運奏對(下)第737章 禮議之爭第464章 故友相逢第596章 反軍北進第283章 欲覲天顏第693章 駐兵之爭(上)第249章 轉守爲攻(下)第428章 陰雲密佈第586章 強行綁架第153章 殺機頓現第77章 以德服人第385章 下詔罪己(下)第214章 大明之患第362章 籠中金雀第14章 流年不利第234章 風暴醞釀第635章 江山多嬌第172章 奔走求援(上)第82章 岳母王氏第224章 坑人夜宴(上)第176章 詔獄大亂第270章 陽明問道第581章 天家生謠第159章 滿朝讚頌第31章 荒謬理由第690章 秦府喜事第620章 攻取南昌第203章 局勢動盪第89章 舉身赴京第700章 天家子嗣第682章 意外戰果第725章 酒酬故人第82章 岳母王氏第195章 絕地反擊(下)第107章 太子相召第20章 繼續賺錢第108章 禍起紅顏第167章 神秘師叔第513章 決戰金殿第701章 秦家有子第592章 釋仇結善第709章 興亡一嘆(上)第502章 喜堂喋血(下)第397章 臨行家宴第337章 龍旗飄揚第79章 紹興提親(上)第45章 錦衣上門第262章 知者利仁第407章 佛魔之間第221章 滿殿參劾第583章 離棧之意第296章 人頭生意第712章 牆裡佳人第645章 規矩禮儀第716章 子禾入宮第547章 決戰前夜(下)第74章 風平浪靜第203章 局勢動盪第397章 臨行家宴第303章 堅實後援第361章 察覺蹊蹺第460章 與虎謀皮(上)第222章 再挖深坑第561章 妙手除痾第61章 新宅新人第573章 詭異聖旨(下)第237章 決意除奸第121章 意外刺殺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369章 岳父進京第286章 正德大婚(下)第454章 張永搶炮第246章 深宮奪兵(中)第706章 正德選妃(上)第664章 別來無恙第222章 再挖深坑第672章 京師暗戰(下)第661章 國運之爭第353章 侯爺回府第698章 十年荏苒第576章 晉爵國公第49章 百戶上任第235章 殺身禍起第435章 平定天津(下一)第380章 眼花繚亂第381章 空負凌雲第303章 堅實後援第77章 以德服人第523章 反軍勢大第637章 所謂忠直說一件與月票無關的事第668章 大索京師第284章 正德大婚(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康县| 瑞金市| 德令哈市| 静安区| 涟源市| 台南县| 太仆寺旗| 太白县| 西林县| 隆尧县| 安顺市| 扎兰屯市| 吉林省| 通渭县| 定西市| 平定县| 大余县| 甘南县| 望奎县| 肃宁县| 天峻县| 鞍山市| 慈利县| 诸城市| 长宁县| 建平县| 和龙市| 左权县| 灌云县| 顺义区| 嘉兴市| 海阳市| 叶城县| 中阳县| 策勒县| 华阴市| 宿迁市| 正安县| 虹口区| 灵川县| 长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