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65章 驚覺上當

兵部衙門仍如往常一般平靜,繁忙。

劉大夏坐在內堂的書案後,緊擰著花白的眉毛,盯著面前的公函逐字逐字地審閱,手裡的小號狼毫筆不時在公函上寫幾個字,然後將公函合上,放到一旁歸類。

兒子劉祖修失蹤已三天了,這三天來,劉府派出許多下人滿城打聽,甚至連郊外一些廟宇農莊都去問過,仍然杳無音訊,劉府全家都急壞了,最焦急的莫過於劉大夏,然而焦急歸焦急,每日衙門應卯辦公,劉大夏仍風雨無阻,國事與家事在他心裡分得很清楚。

處理完一份公文,劉大夏擱下筆,揉了揉眉心,不易察覺地嘆了口氣,隨即強壓下心中對兒子的擔心,又取過一份公文翻開,繼續批閱。

衙門前門一陣嘈雜,一名宮中小宦官手捧黃絹匆匆而入。

一直走到內堂前,小宦官這才尖著嗓子大聲道:“有旨意,兵部尚書劉大夏接旨——”

屋內劉大夏楞了一下,然後不急不徐整了整官袍烏紗,緩緩走出了屋子,面朝皇宮方向跪下,沉聲道:“臣,劉大夏恭聆聖意。”

“制曰:朕嘗聞從來帝王之治天下,未嘗不以敬天地法祖爲首務,是故乘時撫運,既協於謳謠,及物推恩,革故鼎新,資政大夫銜實授兵部尚書劉大夏,累官兵部職方司郎中,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及至兵部尚書,朕聞劉卿前績善躬布仁德。吏治克家,緒於政聲,朝野頌揚,卿以天順八年入仕,時年久痾,體衰老邁,朕何忍忠勤之士惟負荷之艱,肱股之臣焦思勞神,是故朕茲以覃恩,準予卸職致仕。進封劉大夏太子太保,右柱國大夫,授華蓋殿大學士,存恩澤荷天家之庥命。增耀門閭,欽哉。”

小宦官念完了聖旨,然後緩緩將黃絹捲起來,笑瞇瞇地朝劉大夏一遞。

呆若木雞的劉大夏神情麻木地接過聖旨,腦子卻仍嗡嗡作響,他還在反覆咀嚼聖旨的內容,越想越覺得不敢置信。

陛下……這就同意我致仕了?如此迫不及待,竟連挽留一下的表面工夫都懶得做,徑自下旨恩準了?

劉大夏呆楞無言,一顆心卻彷彿忽然墜入了冰窖。從頭涼到腳。

仰頭看著灰濛濛的天空。劉大夏兩行老淚無聲地滑落眼角。

大明中興啊,弘治盛世啊,這個欣欣向榮馬上要走向強盛的帝國,換了這麼一位年少昏庸的皇帝,帝國還能走向強盛嗎?

劉大夏無聲地痛哭著。烏紗兩側露出的蒼老白髮,訴說著這些年爲大明的辛苦操勞,到頭竟是一場鏡花水月。

握著聖旨的手顫抖得愈發厲害,劉大夏深吸一口氣。老淚縱橫但語氣卻非常平靜,面朝皇宮方向以頭觸地,愴然道:“老臣,領旨謝恩。”

小宦官嘿嘿笑道:“司禮監劉公公說了,陛下國事繁忙,劉大人領旨之後趕緊回家收拾行李準備歸鄉吧,宮裡入夜落閘,就不必進宮向陛下辭行了,老大人爲國操勞一生,陛下和滿朝文武都會記得您的,未來史書裡,老大人也將彪炳千古,名垂萬世。”

劉大夏沒理會小宦官,麻木地站起身,身軀踉蹌著走進內堂。

未多時,在兵部衙門大下官吏震驚不捨的目光注視下,劉府長隨拎著一個小包袱,一手攙扶著身軀佝僂蒼老的劉大夏,緩緩離開衙門,上了劉府的馬車,朝府中行去。

衙門對面靜靜停著一乘不起眼的藍暱官轎,直到劉大夏的馬車走遠,一身便裝打扮的嚴嵩湊到官轎簾前輕聲道:“侯爺,聖旨已下,準予劉大夏告老了。”

官轎裡沉默片刻,傳來秦堪輕輕的嘆息:“這哪是準予告老,分明是將他趕出京師……”

嚴嵩笑道:“侯爺的青雲之志與劉大夏的個人前程,孰輕孰重?”

秦堪又沉默了許久,忽然揚聲道:“李二……”

一身黑色短衫打扮的李二湊近轎簾:“侯爺,屬下在。”

“告訴丁順,劉祖修可以放出來與劉大夏相見了,前幾日劉瑾受辱,必恨劉大夏入骨,劉大夏此番離京歸鄉,劉瑾必派西廠高手半途刺殺,你馬上傳我諭令,派錦衣衛肅敵高手百名緊急出京,一路護送劉府一家安全回到家鄉華容。”

“是!侯爺,就怕劉瑾不肯善罷甘休,西廠若派出一撥又一撥的刺客,咱們恐難以應付。”

“無妨,叫丁順乾點事情出來轉移西廠的注意力,比如殺幾個番子,又或者廠衛之間打一架,鬧點事什麼的。不能讓劉公公閒著呀。”

“是,屬下明白了。”

劉公公很閒。

劉大夏一家愁雲慘霧在家收拾行李準備歸鄉之時,劉瑾翹著二郎腿坐在司禮監得意地哼著小曲兒,悠閒的神態不時散出一股殺機。

往死裡得罪了大明內相,劉大夏一家還想安然回鄉?簡直是笑話!

西廠的高手早已出城,等候在兩廣官道上,只等劉大夏一家送上刀口,必是滅門的下場。

自大明仁宣之後,官場上的風氣漸漸變得平和,大臣與皇帝鬥得昏天黑地,大臣與大臣之間也鬥得日月無光,任何朝代都有政敵和對手,有對手就有勝負,總有一方力所不逮,落個黯然退出朝堂的下場,然而不論當初在朝堂上鬥得如何慘烈,官場裡仍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便是鬥到其中一方罷官回鄉,鬥爭便到此爲止,勝利的一方絕不再落井下石,氣度大一些的甚至親自城外相送,奉送儀程,多年仇敵一笑泯恩仇。

不尋前仇,不翻後帳,禍不延家小。此所謂“君子政治”。

無論大明官場風氣如何糜爛,吏治如何腐敗,不得不承認,這個朝代有著後世所遠遠不及的閃光點,值得後人敬仰學習。

然而這個良好的規矩發展到正德朝,卻被劉瑾一手破壞了。

太監終歸是太監,這一類人因爲身體的殘缺,心理也漸漸扭曲變態,這種變態比偷窺女人大便嚴重多了,誰敢得罪他他便弄死誰,真正要人命。

一想到劉大夏一家大小倒在血泊裡的情景,劉瑾便樂得呵呵直笑,小眼睛瞇成了一條縫,陰森可怖。

屋外傳來了急促的腳步聲,劉瑾笑聲頓止,一顆心往下一沉。

每次聽到這種匆忙的腳步聲,便代表著沒什麼好事發生。

一名小宦官匆匆入內,胡亂行了個禮,急道:“老祖宗,不好了,劉大夏一家已收拾了行李,乘車出京,朝中近百位大臣十里亭外相送……”

劉瑾道:“百官相送有什麼打緊,劉大夏四朝元老,朝中門生故吏甚多,沒人送才叫奇怪呢。”

“不僅如此,劉大夏一家上路時,除了劉府幾名老僕之外,隔著半里地竟有百餘名精幹武士陪同上路,西廠番子回報,估計這些人是錦衣衛的肅敵高手,奉了秦堪之命護送劉大夏一家回鄉,老祖宗派出的刺客恐怕無法出手了……”

劉瑾一呆,接著勃然大怒:“秦堪!秦堪!王守仁你保了他,劉大夏你也保他,你一定要跟雜家作對到底嗎?”

話剛說完,張彩滿頭大汗走了進來。

“劉公,剛纔下官從宮外聽到消息,劉大夏的兒子劉祖修出現了,他兒子哭個不停,說五天前被人灌醉後綁了票,一直不得自由,直到今日才被放出來……”

劉瑾怒道:“放屁!劉祖修被綁,前幾日叫青樓婊子來羞辱雜家的人是誰?”

張彩目注劉瑾,緩緩道:“劉公再仔細想想,那晚您真的親眼瞧見劉祖修現身了麼?”

劉瑾一呆:“…………”

張彩聲音愈發低沉:“秦堪欲量產佛朗機炮,在劉大夏那裡碰了釘子,那件事以後,劉公不妨想想現在,佛朗機炮在劉公一力推行下,造作局開始大肆量產了,得罪了秦堪的劉大夏,也被劉公親手扳倒了,如今劉大夏被迫致仕,大臣們對劉公多有詬言,甚至辱罵劉公者不在少數,這些如亂花迷眼的事情背後,秦堪一直沒有露過面,但他想做的事,劉公全幫他做到了……”

劉瑾神情怔忪,如遭雷殛,兩隻小眼睛睜得大大的,臉色由紅轉白,由白變綠。

“上了那惡賊的當了!”劉瑾忽然重重跺腳。

帶著極度的憤怒,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悔恨,劉瑾顫聲道:“來人!快!命造作局停了佛朗機炮,還有,追回劉大夏,請他回朝繼續,繼續……”

說到這裡,連劉瑾自己也說不下去了。

張彩嘆道:“佛朗機炮劉公乾綱獨斷,爲了量產它甚至廷杖了幾名激烈反對的大臣,如若叫它停產,劉公朝令夕改,威嚴何在?追回劉大夏更不可能,那是聖旨恩準他致仕返鄉,豈能說改就改?……劉公,承認吧,我們,輸了一城啊!”

劉瑾失魂落魄地坐在炕角,方纔志得意滿的樣子蕩然無存,一種深深的羞怒和悔恨狠狠吞噬著他的心,不知過了多久,劉瑾忽然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仰望司禮監的房樑嘶聲厲吼:“秦堪!秦堪!你要坑雜家多少次才肯罷休?夠了吧?啊?你夠了吧!”

ps:還有一更

第371章 宴請劉瑾第600章 正德出征第648章 海運奏對(上)第450章 政治交易第469章 金柳臨盆(上)第701章 秦家有子第718章 善惡一念第217章 丁順捱打第508章 決戰金殿(中)第659章 盛世光景第451章 侯爺回府第542章 相思無用(下)第490章 遷居豹房第14章 流年不利第676章 黎明之前第240章 上天示警第379章 城下之盟第395章 白蓮逞威第16章 化解危局(中)第122章 皇門射箭第9章 江南才子第53章 尋找財源第241章 坦言身份第416章 遙相掣肘第401章 冷豔神醫第459章 各施神通第190章 水落石出(上)第322章 朵顏出兵第266章 情挑姐夫第730章 鼎重幾何第237章 決意除奸第338章 殺身成仁第252章 劉瑾求權第590章 孤燕棲城第348章 儀仗入關第631章 再擒寧王(上)第4章 無妄之災第348章 儀仗入關第128章 出其不意第503章 正德削權第209章 弘治大行(下)第121章 意外刺殺第166章 嫡傳弟子第314章 會面花當(下)第703章 選妃暗流(下)第470章 金柳臨盆(下)第569章 開禁伏筆第79章 紹興提親(上)第582章 酒後惹禍第450章 政治交易第314章 會面花當(下)第272章 杖斃戴銑第679章 圖窮匕見(下)第398章 駕到天津第206章 拿人錢財第69章 惹禍千戶第441章 一炮斷情第328章 聖旨西來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267章 師叔自薦第492章 金殿嘴仗(上)第234章 風暴醞釀第157章 銜食反哺第304章 收集籌碼第505章 甘陝大捷第160章 又見鵬舉第13章 杜家危局第146章 弘治之託第378章 騎虎難下(下)第381章 空負凌雲第77章 以德服人第657章 逆流而上第713章 苦肉化危第374章 吾道不孤第25章 賬簿問題第284章 正德大婚(上)第446章 少造殺孽第164章 開張風波第57章 崇明抗倭(下)第617章 詭異刺殺第672章 京師暗戰(下)第655章 風暴來臨(上)第628章 成王敗寇(上)第594章 九江剿匪第239章 清君之側第94章 突發而至第650章 增益內庫第200章 坑人發明說一件與月票無關的事第597章 軍報入京第381章 空負凌雲第622章 安慶決戰(中)第74章 風平浪靜第639章 戰線瓦解第639章 戰線瓦解第53章 尋找財源第444章 劍指西廠(下)第643章 拉人下水第478章 唐寅登門
第371章 宴請劉瑾第600章 正德出征第648章 海運奏對(上)第450章 政治交易第469章 金柳臨盆(上)第701章 秦家有子第718章 善惡一念第217章 丁順捱打第508章 決戰金殿(中)第659章 盛世光景第451章 侯爺回府第542章 相思無用(下)第490章 遷居豹房第14章 流年不利第676章 黎明之前第240章 上天示警第379章 城下之盟第395章 白蓮逞威第16章 化解危局(中)第122章 皇門射箭第9章 江南才子第53章 尋找財源第241章 坦言身份第416章 遙相掣肘第401章 冷豔神醫第459章 各施神通第190章 水落石出(上)第322章 朵顏出兵第266章 情挑姐夫第730章 鼎重幾何第237章 決意除奸第338章 殺身成仁第252章 劉瑾求權第590章 孤燕棲城第348章 儀仗入關第631章 再擒寧王(上)第4章 無妄之災第348章 儀仗入關第128章 出其不意第503章 正德削權第209章 弘治大行(下)第121章 意外刺殺第166章 嫡傳弟子第314章 會面花當(下)第703章 選妃暗流(下)第470章 金柳臨盆(下)第569章 開禁伏筆第79章 紹興提親(上)第582章 酒後惹禍第450章 政治交易第314章 會面花當(下)第272章 杖斃戴銑第679章 圖窮匕見(下)第398章 駕到天津第206章 拿人錢財第69章 惹禍千戶第441章 一炮斷情第328章 聖旨西來第463張 氣數已盡第267章 師叔自薦第492章 金殿嘴仗(上)第234章 風暴醞釀第157章 銜食反哺第304章 收集籌碼第505章 甘陝大捷第160章 又見鵬舉第13章 杜家危局第146章 弘治之託第378章 騎虎難下(下)第381章 空負凌雲第77章 以德服人第657章 逆流而上第713章 苦肉化危第374章 吾道不孤第25章 賬簿問題第284章 正德大婚(上)第446章 少造殺孽第164章 開張風波第57章 崇明抗倭(下)第617章 詭異刺殺第672章 京師暗戰(下)第655章 風暴來臨(上)第628章 成王敗寇(上)第594章 九江剿匪第239章 清君之側第94章 突發而至第650章 增益內庫第200章 坑人發明說一件與月票無關的事第597章 軍報入京第381章 空負凌雲第622章 安慶決戰(中)第74章 風平浪靜第639章 戰線瓦解第639章 戰線瓦解第53章 尋找財源第444章 劍指西廠(下)第643章 拉人下水第478章 唐寅登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坪县| 林州市| 铁岭县| 东山县| 陇南市| 庐江县| 分宜县| 黎川县| 宁陵县| 兴和县| 汾阳市| 建水县| 青海省| 江门市| 巩义市| 关岭| 鄂州市| 平遥县| 会东县| 密云县| 南乐县| 安徽省| 郴州市| 玉门市| 高邮市| 开阳县| 黄骅市| 昆山市| 宝丰县| 扶沟县| 余江县| 通许县| 龙井市| 通许县| 文成县| 阜南县| 于田县| 江安县| 黄冈市| 桃园市| 开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