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1章 朝廷大亂

沉‘吟’了許久,劉健端起了茶盞,輕輕地揭開茶蓋,吹著碧綠的茶沫兒,茶沫兒在茶中‘蕩’漾,泛起了些許漣漪。

劉健擡眸,隨即道:“事到如今也沒什麼好說的了,陛下的態度已經不言自明,看來這一次,事情很棘手了?!?

事情確實棘手,這一點,內閣三學士其實都明白,一旦皇上打定了主意,就勢必會引起整個朝廷的反對,內閣夾在宮裡和朝廷之間,在座的人誰也別想好過。

щщщ ★ttkan ★C○

更何況開海不只是涉及到了朝廷,這事兒沒這麼簡單,牽涉到的利益實在太大了。

劉健端坐在椅上,隨即道:“上書吧,稱病是不成的了,唯有據理力爭才能令陛下改變心意?!?

劉健看了李東陽一眼,繼續道:“賓之,這件事你來辦吧?!?

李東陽點了點頭,並沒有說話。

謝遷忍不住道:“既要據理力爭,應該從何下手?”

這也是個問題,雖然大家都不知道皇上吃了什麼‘藥’,鐵了心要開海,內閣的三位學士裡,謝遷乃是浙江餘姚人,與世家大族息息相關,而謝遷、李東陽與世家大族的利益牽涉並不太深。

牽涉不深,不代表沒有拿過江南世族的好處,這些年無論是劉健還是李東陽,家族中的子弟有不少在江南那邊置辦產業,江南世族們可幫襯過不少。

其實歷朝歷代的官兒們是沒有清廉的分別的,後世之人總是牽強附會,用清廉和貪墨去分辨一個官員的好壞,可是真正的現實是,從先秦到這大明,幾乎所有的官員沒有不貪墨的,否則那些冰敬、碳敬從哪裡來?官員們平時出入的轎子,僕從和府邸又從哪裡來?真要靠朝廷的俸祿吃飯,只怕大家早就餓死了。

貪瀆本就是官員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寒窗苦讀這麼多年,幾十年的宦海爭鬥,哪一次不是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努力?哪一次不是步履薄冰?經過無數的磨礪之後,纔有瞭如今這官身,怎麼可能堅守清貧?

劉健、李東陽、謝遷也貪,而且拿的不比別人少,這一點,其實整個朝廷都知道,大家早已見怪不怪了。

只是什麼纔是‘奸’臣?所謂的‘奸’臣就如蔡京之流,他們不但貪,貪了還不做事,不但不做事,還盡做壞事,自己的本份工作不去做,整日挖空心思就是諂媚迎上,投機取巧。因此蔡京之流遺臭萬年。而劉健之流不同,他們該拿的一個子兒也不能少,該要的也絕對不會和你客氣,只是人家肯做事,人家還有理想,能將手裡頭的事梳理得清清楚楚,一絲不茍。

這纔是真正的評判一個官員的標準,清廉和貪瀆不是看你是否有拿別人錢財,而是看你幹不幹事,畢竟誰都不是聖人,海瑞之流不過是朝廷樹立起來的典型而已,若是以他的標準來衡量官員,這滿朝的文武只怕都要換一遍了。

其實在別人看來,這官員的‘操’守似乎很重要,但現實是,官員的‘操’守屁都不是,至少對大明來說,一百個海瑞也未必比得上一個劉健,比得上一個張居正。

而現在,皇上打定了主意要砸官員們的飯碗,這還了得?難道叫滿朝文武們都去吃西北風?這已經涉及到了官僚集團的底線了,劉健決定反擊。

“從商賈身上入手,治商賈,而謝天下!”劉健喝了口茶,語氣很是凌厲。

反擊很快來了。

次日的廷議,朱佑樘剛剛坐下,如往常一樣,邊上的太監扯起嗓子,有事早奏,無事退朝!一句話剛剛落下,大殿裡竟有數十名官員站出來,朗聲道:“陛下,臣有奏!”

帶頭的是禮部左‘侍’郎劉通,劉通臉‘色’鐵青,率先發言:“陛下,微臣聽說聚寶樓有商賈目無王法,奢談國事,妄議朝政……”

劉通的話說到一半,一向喜歡和稀泥的朱佑樘卻突然打斷劉通道:“哦?是嗎?商賈們談論幾下國事也並沒什麼不妥的,這是一件好事,連商賈們都關心起了國事,這不是很好嗎?有人經常說商人逐利,現在看來,商賈們也並不只是逐利嘛,讓他們議論議論國家大事也沒什麼不可,朕廣開言路,開張聖聽,又怎麼能因爲一些商賈議論些朝政就害怕了?依朕看,這沒什麼大不了的,莫說是商賈,便是軍戶、匠戶們有什麼想說的,也可盡情訴說,如此,才能長治久安,天下太平!”

原本劉通是想借著商賈們妄議朝政,從而推翻商賈們所謂的開海,另一方面也可以敲山震虎,向皇上表明一下態度。誰知朱佑樘一番冠冕堂皇的話讓他一時說不出話來,朱佑樘也不是好惹的,做了這麼多年的皇帝,這種官話套話還不是信手捏來?

“可是陛下,這些商賈們若是議論尋常的國事倒也罷了,居然議論起了海禁之事……”劉通決定攤牌了,藏著捂著也不是辦法,這樣打啞謎下去只會越來越糟,既然皇上一力維護那些商賈,那就索‘性’刺刀見紅吧,劉通繼續道:“太祖皇帝在的時候,就曾說過:瀕海之民不得‘私’自出海,違者以謀逆罪論處。這是先祖太皇帝的告誡,而這些商賈膽大妄爲,居然敢推翻太祖皇帝所定下來的金科‘玉’律,陛下乃是大明天子,豈可不聞不問?”

這一句話就很嚴重了,雖然沒有明說,卻是在指責朱佑樘縱容商賈,違反太祖皇帝制定下來的國策。大明朝是以德治爲主,法制爲輔,而德的最高境界就是孝,朱佑樘的江山是太祖皇帝打下來的,如今傳到他的手裡,豈可改弦更張?如此,豈不是說明太祖皇帝是錯誤?身爲太祖皇帝的嫡親血脈,卻反對太祖皇帝的國策,這難道不是不孝?

這劉通說得雖然委婉,可是氣勢卻是咄咄‘逼’人。

若是換做從前的朱佑樘,面對這樣的責難,多半就會做出退步了,朱佑樘對待文臣還是很寬容的,這一點一向是他最值得稱道的地方。

不過今日的朱佑樘卻是冷哼一聲,道:“太祖皇帝在時,天下初定,南人不服,更有不少張士誠、陳友諒的餘孽出入海防,爲禍天下,因此太祖皇帝才下令片板不得下海??墒墙袢者@些事已經時過境遷,諸卿豈可因噎廢食。依朕看來,開海也未必是什麼壞事?!?

朱佑樘說得不無道理,當年朱元璋在應天登基之後開始北伐。佔領開封,八月攻克大都,元順帝逃往漠北。旋即又平定四川,攻佔雲南,收復遼東。隨著朱元璋的實力愈加強大,他的煩心事也越來越多。其中之一就是原屬於陳友諒、張士誠管轄的地區仍有許多人在懷念他們。特別是張士誠,這位靠著十八條扁擔起家的“東南王”雖然進取心不強,一心偏安東南,但確實對當地百姓非常和善,輕徭薄賦,死後每年的‘陰’歷七月三十日,江浙等地老百姓都藉著爲地藏菩薩燒香的名義來紀念他。

因此,東南地區許多百姓對大明依然比較反感。朱元璋從維護自己統治地位的角度出發,對該地區百姓進行嚴密監控。江浙閩粵地區瀕臨大海,造船業極度發達,民間就可以建造寬三四丈的‘私’人船隻,而巨賈富翁們甚至可以建造規模能與陳友諒戰船比肩的貨船。

爲了防止有人造反,朱元璋才下達了禁海令,怕的就是東南的海民藉著海船出入海防滋事造反,再加上大明初期,朝廷的官船不多,甚至不如一些巨賈豪富的船隻,在這種情況下,禁海確實有利於維護統治。只是現在時過境遷,再拿這個理由來說事,就未免有點兒可笑了。

祖制……太祖皇帝定下的祖宗制度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到了弘治朝,也沒見哪個真正遵守了,現在要開海,卻搬出祖制來說事,實在可笑。

“陛下何出此言?真是……真是……”劉通這一下氣糊塗了,朱佑樘居然說開海也未必是什麼壞事,簡直是豈有此理!原本他還想說陛下真是荒謬,可是最終還是忍住,整個人顯得異常的‘激’動,差點兒要喘不過氣來。

朱佑樘正‘色’道:“開海又不是什麼‘摸’老虎屁股,難道還‘摸’不得了?”

這一下等於是捅了馬蜂窩,大家誰都不曾想到皇上會在開海的問題上如此地堅決,立即又有人站出來道:“陛下,海禁之策大明已經施行了百年之久,現在開海非但破壞了祖宗的制度,同時也容易引發禍‘亂’,請陛下三思。”

“陛下萬萬不可,到底是誰在陛下面前搬‘弄’是非,海禁之事決不可商量,若是陛下不肯聽從,微臣寧願告老還鄉!”

“陛下……”

這一次站出來的不是數十個官員,幾乎滿朝文武都站了出來,一副義憤填膺狀,更有人捋起袖子高聲大呼道:“海禁一開,則社稷傾覆,陛下計較蠅頭小利,而輕易開海,勢必會引發動‘亂’,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微臣人等,絕不答應。”

……

第855章 太平天子第313章 程鵬萬里第906章 妥協第964章 離心離德第766章 棋差一招第108章 寧王父子悲催了第317章 聖意第663章 天下有賊第98章 寧王不忿第754章 亂鬥第924章 君臣相見第862章 國喪第816章 還原真相第751章 大人物第904章 絆腳的石頭第468章 致命誘人第643章 御前風暴第385章 斬盡殺絕第147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613章 殺機第180章 柳殺神第196章 敲山震虎第116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839章 以牙還牙第858章 有喜第227章 案中有案第71章 太保被坑第493章 天大的醜聞第254章 如日中天第350章 就是要死磕第6章 治病第112章 惹我,你就死定了第170章 死人也會說話第346章 萬國來朝第711章 顧命第34章 訛詐第411章 柳呆子覲見第150章 皇帝很惆悵第796章 離經叛道第159章 龍顏震怒第615章 對弈第525章 我的時代我做主第574章 威嚴第80章 殺你片甲不留第800章 千鈞一髮第709章 艱難抉擇第827章 困獸之鬥第376章 冒進也是本事第557章 郡王第983章 楚王攝政第180章 柳殺神第394章 操演第134章 柳呆子的殺手鐗第172章 膽大包天第318章 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第413章 將錯就錯第874章 老朱家的人果然不同第970章 敲打與威脅第596章 誓不爲人第793章 爭權第142章 投其所好第731章 免死金牌第562章 殺人第205章 橫衝直撞柳呆子第129章 都察院捲入第249章 土皇帝第460章 吾皇小氣第302章 封還聖旨第170章 死人也會說話第233章 密旨第213章 臨危受命第841章 斬盡殺絕第910章 誰纔是天第256章 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第683章 迎戰第875章 大廉州第324章 內閣之爭第657章 滔天之怒第926章 變法干將第978章 就是你了第328章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第582章 烏雲壓頂第182章 微臣不知有罪第67章 才子第689章 倫理亂第169章 主謀就是你第876章 新的起點第185章 拉皇后下水第596章 誓不爲人第688章 殿前對質第322章 驚雷第750章 一門三公第73章 賣報 賣報第200章 你算老幾第529章 最後掙扎第241章 爭功 你配嗎第58章 皇帝老子不是好人第844章 博弈第807章 驚天動地第331章 收狗
第855章 太平天子第313章 程鵬萬里第906章 妥協第964章 離心離德第766章 棋差一招第108章 寧王父子悲催了第317章 聖意第663章 天下有賊第98章 寧王不忿第754章 亂鬥第924章 君臣相見第862章 國喪第816章 還原真相第751章 大人物第904章 絆腳的石頭第468章 致命誘人第643章 御前風暴第385章 斬盡殺絕第147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613章 殺機第180章 柳殺神第196章 敲山震虎第116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839章 以牙還牙第858章 有喜第227章 案中有案第71章 太保被坑第493章 天大的醜聞第254章 如日中天第350章 就是要死磕第6章 治病第112章 惹我,你就死定了第170章 死人也會說話第346章 萬國來朝第711章 顧命第34章 訛詐第411章 柳呆子覲見第150章 皇帝很惆悵第796章 離經叛道第159章 龍顏震怒第615章 對弈第525章 我的時代我做主第574章 威嚴第80章 殺你片甲不留第800章 千鈞一髮第709章 艱難抉擇第827章 困獸之鬥第376章 冒進也是本事第557章 郡王第983章 楚王攝政第180章 柳殺神第394章 操演第134章 柳呆子的殺手鐗第172章 膽大包天第318章 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第413章 將錯就錯第874章 老朱家的人果然不同第970章 敲打與威脅第596章 誓不爲人第793章 爭權第142章 投其所好第731章 免死金牌第562章 殺人第205章 橫衝直撞柳呆子第129章 都察院捲入第249章 土皇帝第460章 吾皇小氣第302章 封還聖旨第170章 死人也會說話第233章 密旨第213章 臨危受命第841章 斬盡殺絕第910章 誰纔是天第256章 竟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第683章 迎戰第875章 大廉州第324章 內閣之爭第657章 滔天之怒第926章 變法干將第978章 就是你了第328章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第582章 烏雲壓頂第182章 微臣不知有罪第67章 才子第689章 倫理亂第169章 主謀就是你第876章 新的起點第185章 拉皇后下水第596章 誓不爲人第688章 殿前對質第322章 驚雷第750章 一門三公第73章 賣報 賣報第200章 你算老幾第529章 最後掙扎第241章 爭功 你配嗎第58章 皇帝老子不是好人第844章 博弈第807章 驚天動地第331章 收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南市| 阿拉尔市| 青川县| 江阴市| 新宁县| 泾川县| 德钦县| 喀什市| 奎屯市| 临沧市| 普安县| 绥中县| 汽车| 孙吴县| 昌图县| 通城县| 新竹县| 南木林县| 夏津县| 伊宁县| 黑河市| 贵州省| 扎兰屯市| 合阳县| 铜陵市| 泸水县| 米林县| 莱芜市| 平塘县| 陕西省| 蓬溪县| 房产| 环江| 玛多县| 东乌珠穆沁旗| 云浮市| 平定县| 方山县| 绥德县| 香河县| 乌拉特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