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七章 豌豆

(居然三更了?待會喝一杯,慶祝一下。求收藏和票票下酒……)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正是牡丹臺炮兵的真實寫照。

戰到此時,牡丹臺已經成爲立見尚文的眼中釘肉中刺,如果不拔除這個威脅,日軍想要打下玄武門就是癡人說夢。

下午兩點,立見尚文把部隊分爲三部分,山口圭藏少佐率步兵第二十一聯隊第二大隊,進攻牡丹臺外城;富田春壁少佐率第十二聯隊第一大隊,進攻城後的高地;立見尚文親率第十八聯隊第二、第三兩個大隊,自牡丹臺側繞險隘出於牡丹臺護牆背後。然後,三支部隊從三面合圍,全力攻擊牡丹臺。

日軍的一個大隊,標準編制爲1100人,立見尚文爲了這次進攻,準備了四個大隊,如果是齊裝滿員,共計4400人。牡丹臺守軍主要是勝字營,全營共計800餘人,現在又加上一部分自箕子陵退下來的江自康麾下的仁字虎勇,總人數大概是1200多人。當然,牡丹臺還有大約400多名平安道監司閔丙奭召集平壤當地民兵,這些人大多沒有經過專門的軍事訓練,比平民好不了多少,搬搬東西還湊活,衝鋒陷陣是指不上的。

從凌晨打到現在,勝字營全軍戰鬥減員接近百人,日軍一方更是傷亡慘重,參與這次進攻的四個大隊,總人數只剩下3200餘人,戰鬥減員接近三分之一。一般情況下,軍隊減員超過三分之一可視爲戰鬥力不足或失去大部分戰鬥能力,超過三分之二爲喪失戰鬥力。當然也有較爲精銳的部隊則可以保持在二分之一以下不失去戰鬥力,而特殊軍隊的戰鬥力不依照人數判斷。

日本軍隊是用“武士道”思想武裝起來的,“忠君”思想根深蒂固,對於“榮譽”的重視超乎想象,他們看重的榮譽不僅包括自身榮譽,也包括集體榮譽、國家榮譽以及天皇的榮譽,這一點想想後世二戰中日本天皇宣佈投降後,有多少日本軍人和普通平民集體自殺就可見一斑。

現在是1894年,還沒到日本天皇宣佈投降的1945年,在這個年代,日本人這種極端思想更加極端,就在三年前的1891年,俄國太子亞歷山德羅維奇,也就是後來的尼古拉二世來日本遊歷,在遊歷途中,俄國太子被日本一名警察刺傷,這就是有名的“琵琶湖事件”,在事後,有一名27歲的日本女子留下了一封對俄國政府的道歉信後拔刀自殺,以命抵罪。

熱,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這是一種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共產主義精神;這是一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無私奉獻精神。用白求恩精神來形容都尤顯不足。

……扯遠了。

1200人對3200人,之間的差距是兩千,這種級別的算術題,石雲開眨眼間就能給出答案。當然,這種輕鬆也就是隻有石雲開纔有,對於此時的普通清軍,二十以內的數字估計能搞清楚,超過五十應該就沒概念了,之所以把數字限定在二十,那是因爲人身上手指頭加腳指頭一共只有20個。

當日軍攻擊到牡丹臺下時,由於地處火炮射界死角,火炮此時已經幫不上多大忙,於是石耀川對防守力量進行調整。牡丹臺外城有奉軍防禦不用擔心,前營的防守位置調整到牡丹臺護牆附近,仁字虎勇殘軍防守牡丹臺中部堡壘,石雲開炮營加上曲章安後營防守牡丹臺炮臺。

三支部隊先說立見尚文親率的第十八聯隊第二、第三兩個大隊,這兩個大隊本屬元山支隊,由佐藤正大佐親自率領,但在石雲開的火炮打擊下,佐藤正已經一命歸西,第三大隊大隊長牛島木番也已經魂歸天外,立見尚文只能親自率領。

第二、第三兩個大隊鏖戰半日,減員最爲嚴重,兩個大隊加起來只剩下不到一千三百人,但他們的士氣不僅沒有衰竭,反而因連遭重創激起了困獸心理,戰鬥方式愈發兇殘。這和兵法上的“窮寇莫追”是一個道理,魯迅先生對此理解深刻,有名言“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留存於世。

石耀川率領前營即將面對的,就是這支“窮寇”。

下午三點,三路日軍硬頂著牡丹臺上發射的炮彈,運動到預定作戰位置,開始發動攻擊。

雙方最先開始接觸的,是牡丹臺外城一線,防守這裡的是奉軍。奉軍此時正處於困境之中,左寶貴身著朝服親臨一線廝殺,不幸身中兩彈,被送到勝字營救護營搶救。在原本的歷史中,左寶貴重傷不下火線,在牡丹臺失守後心存死志,親自發炮射擊日軍,後因傷勢過重,戰殉玄武門。在這個時空,牡丹臺堅若磐石,日軍炮兵部隊死傷殆盡,局面比另一個時空好得多,左寶貴也能放心前往救護營,把玄武門防守事宜盡付與守備楊建勝和副將楊建春。

沒了日軍火炮威脅,奉軍在楊建勝和楊建春的統籌調度下打的輕鬆許多。事實上,日軍的步炮協同非常厲害,日軍在進攻時往往是先隱蔽行軍,運動到目標附近,然後隱蔽起來等待己方的火炮打擊,火炮開火後,日軍就藉助火炮掩護,直接衝到目標附近用白刃戰解決戰鬥。在這個衝鋒的過程中,日軍強調參與衝鋒的步兵不準開槍,因爲如果開槍,就會浪費時間。

現在進攻的日軍失去了火炮掩護,進攻的威脅大大降低,日軍前後一共發動了三次進攻,均被防守牡丹臺外城的奉軍擊退。

富田春壁少佐率領的第十二聯隊第一大隊境況也不太好,富山春壁領到的命令是進攻玄武門城樓後的高地,也就是牡丹臺。勝字營進駐牡丹臺後,在牡丹臺附近修築了多座防禦工事,初步形成了立體防禦。在沒有炮火掩護的條件下進攻這樣一個碉堡羣,難度可想而知。

富山春壁只發動了兩次進攻就狼狽退走,不是他不想打,實在是打不過,900多人只發動了兩次進攻就傷亡近半,再打下去就可能要撤編了。這還是富山春壁只動用了一般部隊進攻的結果,也就是說,富山春壁派出的部隊傷亡率接近百分之百,這還怎麼打?

在日軍眼裡,牡丹臺真像是個蒸不爛,煮不熱,錘不扁,炒不爆響噹噹的一粒銅豌豆。

第五十九章 素質第184章 機會第149章 淪陷第二十七章 韓信第八十章 血性第六十一章 窩囊第217章 手槍第139章 尋址第120章 要有證第200章 仇恨第226章 下馬威179章 期待第九十二章 老不修第九十一章 色胚第270章 看上去不錯第267章 籠絡第八章 夜航第九十五章 掛中堂第236章 證據第168章 去留第104章 兄弟第九十一章 色胚第十三章 歪樓第222章 汽車第十八章 熱鬧第104章 兄弟第二十四章 離別第118章 孤臣第四十一章 馬革裹屍第166章 三核第八十一章 精氣神第238章 合作於分歧第159章 算盤第240章 難堪第104章 兄弟第237章 密約第222章 汽車第192章 三笑第119章 選擇第254章 驅趕第224章 柳京拉力賽第140章 死士第192章 三笑第102章 吐血第三十四章 鬼子181章 樓脆脆第五十章 誤會第195章 造假第一百章 必勝第210章 不差錢第281章 制度化第六十四章 序幕第八十四章 擴編第三十三章 埋伏第120章 要有證第144章 好久不見第242章 捧殺第九十一章 色胚第163章 顫抖第七十八章 白旗第278章 差一點第112章 宿命第184章 機會第109章 自作自受第十二章 意外第209章 疤面軍團第193章 便宜第196章 激化第183章 對比第十章 平壤第四十七章 以威服人第237章 密約第127章 那爾蘇第146章 巡察第五十九章 素質第六十章 夜襲第五十六章 叫門第282章 謀算第242章 捧殺第二十一章 從軍第272章 一切正常第260章 告別第九十九章 出擊第五十三章 餘波第189章 神邏輯第284章 臨界點第199章 脫南者第156章 闖入第274章 大有可爲第259章 反了第四十一章 馬革裹屍第160章 告狀第273章 戰爭利好第五十一章 感染第159章 算盤第二十一章 從軍第四十章 玉碎第224章 柳京拉力賽第三十四章 鬼子第五十二章 螞蚱
第五十九章 素質第184章 機會第149章 淪陷第二十七章 韓信第八十章 血性第六十一章 窩囊第217章 手槍第139章 尋址第120章 要有證第200章 仇恨第226章 下馬威179章 期待第九十二章 老不修第九十一章 色胚第270章 看上去不錯第267章 籠絡第八章 夜航第九十五章 掛中堂第236章 證據第168章 去留第104章 兄弟第九十一章 色胚第十三章 歪樓第222章 汽車第十八章 熱鬧第104章 兄弟第二十四章 離別第118章 孤臣第四十一章 馬革裹屍第166章 三核第八十一章 精氣神第238章 合作於分歧第159章 算盤第240章 難堪第104章 兄弟第237章 密約第222章 汽車第192章 三笑第119章 選擇第254章 驅趕第224章 柳京拉力賽第140章 死士第192章 三笑第102章 吐血第三十四章 鬼子181章 樓脆脆第五十章 誤會第195章 造假第一百章 必勝第210章 不差錢第281章 制度化第六十四章 序幕第八十四章 擴編第三十三章 埋伏第120章 要有證第144章 好久不見第242章 捧殺第九十一章 色胚第163章 顫抖第七十八章 白旗第278章 差一點第112章 宿命第184章 機會第109章 自作自受第十二章 意外第209章 疤面軍團第193章 便宜第196章 激化第183章 對比第十章 平壤第四十七章 以威服人第237章 密約第127章 那爾蘇第146章 巡察第五十九章 素質第六十章 夜襲第五十六章 叫門第282章 謀算第242章 捧殺第二十一章 從軍第272章 一切正常第260章 告別第九十九章 出擊第五十三章 餘波第189章 神邏輯第284章 臨界點第199章 脫南者第156章 闖入第274章 大有可爲第259章 反了第四十一章 馬革裹屍第160章 告狀第273章 戰爭利好第五十一章 感染第159章 算盤第二十一章 從軍第四十章 玉碎第224章 柳京拉力賽第三十四章 鬼子第五十二章 螞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潜山县| 克什克腾旗| 桦南县| 中方县| 湟源县| 乡宁县| 志丹县| 鹤壁市| 砀山县| 天气| 丰原市| 延长县| 金寨县| 郴州市| 九寨沟县| 蒙阴县| 徐汇区| 华蓥市| 晋州市| 霸州市| 隆回县| 白朗县| 龙州县| 易门县| 屯昌县| 洪雅县| 安多县| 周口市| 牡丹江市| 台北县| 竹溪县| 海淀区| 冕宁县| 乌恰县| 德庆县| 攀枝花市| 吕梁市| 大石桥市| 唐海县| 马山县| 天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