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義軍兵臨函谷關讓天下人爲之側目,誰都沒有想到,百戰百勝的秦國軍隊竟然會讓一羣近乎烏合之衆的人長驅直入到都城附近。
那霓裳來到劉邦的縣衙,在樊噲的保護下平安的回到了這個和諧的地方。劉邦的消息靈通,早早得知陳勝吳廣的起義之事,並時時關注著,他在等,等這個雪球越滾越大,好讓自己有機可乘。
就在半年前,劉邦的心還是向秦的,他以大秦命官自居,對反對秦法的人施以重罪。蕭何多次向他提出擁兵自重都被他駁斥了回去。如今扶蘇已死,這個天下百姓期待的明君沒有如約的成爲皇帝,無疑讓所有人失望。咸陽城中的殺戮,讓天下寒心,人們對這個腐敗的皇帝腐朽的國家漸漸失去了信心。
那霓裳的歸來,讓劉邦有了前進的方向,沒等她開口,樊噲就迫不及待的將路上的所見所聞全盤托出:“大哥,您不知道,這天下可亂成一鍋粥了。”
劉邦不屑的看了看樊噲說:“怎麼不知道,陳勝吳廣已舉義兵興義旗,快打到關中了。”
“不是快打到,是已經兵臨函谷關了。”樊噲興奮得意的說,“起義軍號稱百萬之衆,關中地區兵力僅僅數萬,看來這一次大秦要滅亡了啊!”
蕭何笑了笑,對樊噲說:“你就這麼看好起義軍嗎?”
“那當然,打仗嘛,人多當然勝利的可能性大了。這二十比一的兵力,就是傻子也能打贏啊!”
劉邦聽了大感意外,急切的問道:“這秦國主力軍隊如此之多,怎麼會讓這支農民軍一直打到關中呢?”
蕭何分析道:“這說明秦國內部矛盾重重,重臣幾乎被殺戮殆盡,外面將領不願出兵,才導致了這樣的局面。”
劉邦接著問:“那我們是不是應該有所準備啊,這咸陽若是被攻破了,大秦就完了,那我這個亭長不也就成了虛名了?”
蕭何繼續調侃著:“你就別拿這個亭長出來丟人了,搞的跟好大的官似得,比你官大的多的是,他們比你更愁!”
“話不能這麼說……”
“我說的不對嗎……”
正在他們半開玩笑吵的不可開交之時,那霓裳輕輕的走過來撫了撫裙襬坐了下來。樊噲被這迷人的一幕看的目瞪口呆,頓時滿堂鴉雀無聲,他們知道這個傳奇的女子要說話了。
“這一仗起義軍勝不了。”那霓裳的聲音猶如湖水一般平靜,“驪山刑徒成軍,章邯親自掛帥,陳勝吳廣不是他的對手。”
“章邯?刑徒軍?”所有的人異口同聲的說。
“對,起義軍都是由農民組成,小農意識太重,只能勝利不能失敗。這一次,他們要吃大虧了。”
蕭何聽那霓裳話裡有話,忙問道:“看來這一仗的影響很大啊。”
那霓裳沒有做聲,目光憂鬱的望著窗外,心想念叨,蘇兒,你在那邊還好嗎?
函谷關外。
陳勝吳廣的軍隊在次駐紮已達十數日,除了試探性的進攻外,沒有采取更進一步的措施。不是他們不想強攻,只是函谷關地勢險峻,沒有攻城器械,實在不知該如何出手。
陳勝對吳廣說:“看來在此不能再耽擱了,如今秦兵兵微將寡,沒有攻城器械用雲梯也必須強攻了,我軍休整已完畢,必須速戰速決,以免夜長夢多。”
吳廣點了點頭,他心裡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對著全軍一聲令下:“全軍攻城,踏平函谷,殺進咸陽!”
“踏平函谷,殺進咸陽!”
百萬起義軍的吼聲在幽靜的關中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山巒回聲此起彼伏,迴盪在這個千年關口之中。分貝擴大數倍,讓數十里地之外的人都隱約能聽見。
章邯的刑徒軍已開始上路,從驪山到函谷,百餘里的路程,他帶著先頭騎兵幾個時辰就趕了大半的路。他們在接近函谷關時就聽見了這士氣高漲的喊殺聲,此刻所有的人都知道。起義軍攻城了。
“將軍,起義軍勢頭太大,我軍需趕忙前去增援。”
章邯聽了很不以爲然,他知道拖到現在纔開始強行攻關,說明陳勝吳廣之流也是鼠輩。兵貴神速,乃兵家常識,他們竟然可以在天下第一關前停留十數日,僅憑這一點,他章邯就有把握擊潰他們。
“不要慌,我先頭騎兵只有兩萬人,即使趕到函谷關也只可下馬守關,萬萬不可輕易出城迎敵。敵人沒有攻城器械,函谷關山高路險,那些烏合之衆越不過這道天塹的。”
衆將聽了不住的點頭,在刑徒大軍全部趕到之時纔將函谷關上的將士替換下來,三十萬刑徒軍加上一萬函谷守軍,頓時讓關外的陳勝吳廣目瞪口呆。
“大哥,秦國哪裡來的這麼多軍隊?”吳廣驚訝的問。
陳勝也傻眼了,只顧搖頭說:“不知道,我怎麼知道,怎麼可能。”
“一萬人守關我們都攻克不下,如今來了三十餘萬,這個仗還怎麼打?”吳廣說,“如今我軍糧草即將斷絕,不如先回陳城再從長計議吧。”
“就依賢弟。”
起義軍開始向後撤退,毫無章法的向自己老家的方向退著。章邯看著眼前一片混亂的農民起義軍,對著全軍一聲高喊:“各位兄弟,立功的時候到了,打完這一仗,你們就可以回家了!”
軍中頓時傳來一陣歡呼聲。
章邯在關內做好了部署,短短半個時辰就將守關出城的士兵安排的井井有條。他的威信極高,在軍中人人得知他的厲害,對他的用兵都很佩服,於是命令深入人心。
陳勝剛開始撤退,吳廣在身後急忙的追上來氣喘吁吁的對他說:“大哥,我打聽到了,這支軍隊是秦國將驪山刑徒召集起來組成的軍隊,領兵的人叫章邯。”
陳勝一聽心裡不由的一陣冷笑:“搞了半天是刑徒軍啊?我真是高看他們了。一支由罪犯徭役與奴隸組成的軍隊無論如何也打不過氣勢高漲的農民起義軍,何況我們兵力是敵人的三倍多,撤回簡直就是多此一舉!”
“大哥的意思是?”
“與他們決一死戰!”
可是起義軍政令不統一,在撤退的時候很多命令不能立刻傳達到士兵那裡。當陳勝吳廣開始調轉馬頭與秦軍決戰時,很多人還以爲他們是來接應自己不要被秦軍偷襲,一個個拱手感謝他們呢,搞得陳勝吳廣苦笑不得。陳勝只得讓鼓手擊鼓,讓大家迅速的從撤退的思想中轉變過來。
就在這時,函谷關大門洞開,一陣整齊的鼓聲之後,兩萬騎兵首先亮相了。
關中大地陰雲密佈,蒼野茫茫,兩支大軍在渭水之南擺開了戰場。背靠函谷關的章邯軍兩萬騎兵作爲中軍,左右各五萬重甲步兵擺成了整肅的方陣。由於關口地勢不夠寬廣,剩餘的二十萬軍隊按梯隊鋪排在後,準備第二輪第三輪的攻擊。
方陣的中間,一個大大的“章”字大旗迎風飄蕩,已半頭白髮的章邯懷抱著令旗寶劍一臉冷漠的望著陳勝的中軍,或者說是陳勝吳廣的大旗之下的那個豪華王車。
與秦軍一箭相隔的東邊原野上,起義軍上百萬的人馬紛紛散散的站的雜亂無章。由於人太多,前後相擁使得兵器都完全抵住了自己的同伴。他們的服色旗幟各異,戰車、騎兵步兵的人羣人聲喧嚷,人人都好奇的指著鴉雀無聲的這支刑徒組成的軍陣議論紛紛。似乎不是在打仗,而是在看熱鬧。
陳勝一馬當先,從豪華的王車中出來騎在一匹白色的馬上說:“章邯老將軍,我尊重你是天下名將,只要你願意投降,不失封侯拜爵,若執意一戰,本王將一舉滅秦,讓你等玉石俱焚也!”
章邯冷冷一笑,高聲道:“陳勝,你一個小吏也敢在本帥面前放肆,速速放下武器回去種地。否則,老夫叫你等知道,什麼叫做戰爭,什麼叫做屍橫遍野!”
陳勝大怒,用手指著前方的章邯下令:“殺了秦軍,殺向咸陽!”
起義軍的人太多,就在章邯與陳勝對話的時候,起義軍中還有人繼續向後撤退著。當他們聽到進攻戰鼓之時,感到莫名其妙,一時愣怔,不知該如何是好。
章邯手中令旗一揮,軍前打鼓長號齊鳴,兩翼的重甲步兵立刻向起義軍殺去,與此同時,中軍騎兵也像一把鋼刀一樣直插陳勝的中軍之處。
刑徒軍舉著黑色長劍,恍若一片刷刷移動的黑色森林。於此同時,秦軍陣後萬箭齊發,驟雨般的撲向起義軍。兩軍還未相遇,起義軍便已顯亂像。待兩軍交匯之時,起義軍的戰車一輛輛被撞翻,農民軍大呼小叫的相互踐踏,面對肅殺壓來的秦軍毫無章法。在這個地形不是特別開闊的關口,人多並未是一件好事,相反,卻讓這些人的優勢施展不開。
吳廣眼看衝殺不能自家人自相踐踏,一個個變成了秦軍刀下的肉牆活靶子,心中萬分痛苦。沒想到一個個“身經百戰”的軍隊就這樣慘死在秦軍的刀劍之下,而且還是刑徒組成的雜牌軍。短短半個時辰,秦軍黑色的步騎兵就殺的百萬起義軍死的死逃的逃,陳勝吳廣歷時數月組建的軍隊轟然奔潰了。
這個時候讓陳勝最難過的還不是軍隊的兵敗山倒,而是自己的兄弟吳廣眼睜睜被章邯部下一刀刀亂砍亂刺而死於亂軍之中。這個爲自己出謀劃策盡職盡責的老弟就這樣慘死在自己的面前,如何不讓陳勝感到心灰意冷。
“撤退,快快向陳城方向撤退!”
陳勝一邊跑著一邊喊著,那個豪華的王車也不要了,自己騎著馬一路頭也不回的向東跑去。衣冠不整,配件丟失,他顧不得所謂的面子,只希望趕快回到自己的故地,好好的爲下一步做打算。
可是,章邯不會給他時間。看到吳廣戰死,陳勝逃跑,章邯立刻下令:“全軍追擊,一鼓作氣,拿下陳郡!”
陳勝的末日即將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