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章 書信

方拭非打記事起,就跟著師父杜陵走南闖北,四處奔波。

杜陵什麼都知道。無論是天下大勢,朝中官員黨派,利益糾紛,都能看得清清楚楚。連帶著朝廷律法會如何推行,往前數年,他都能猜得出來。一樁樁一件件,細細說給方拭非聽。

就這樣一個天下奇人,卻只能跟在她一個人身邊,對她自然是很嚴厲的。習武唸書,無一懈怠。

她從不記得自己交過哪個朋友,哪怕是被他伏在背上,也在背書。所以沒個談話交心的夥伴,長久以來,讓別人說,性格相當古怪,總喜歡得罪人。

幼時不懂事,因此恨透了杜陵。滿身逆骨,只想大了跟他做對。

慢慢的,見得多了,心境沉下來了,才明白他的苦心。想再多學一點,可他的身體卻不行了。

將她送到水東縣舊時的僕人方貴這裡來,定居此處,鮮少出門。每日在藥罐裡泡著,讓方貴幫他出去打探世情。

如今他已經很少出面干涉方拭非,一天裡有大半時間是睡著的,連方拭非也不由惋惜這位天縱奇才。

在自己身上耗費了十八年,可自己能做到比他更好嗎?值得嗎?

叫她也惶惶不安起來。

她到家中的時候,師父正在休息。林行遠倒是不在。

方拭非猜他也很難在這一小地方安靜呆著。

她拿過靠在牆角的鋤頭,從小院的角落裡割了兩顆白菜,放進籃子裡,便拎著出門。

本來想拿去米鋪換點米,好給師父煮碗粥,結果路上碰到個背孩子出來幹活的婦人,巴巴盯著她的白菜,見人實在不容易,就兩錢銀子賣給她了。

兩錢在往常是很多的。倒回三年前,起碼能買到十升米,但如今也就能買一個饅頭。自旱災過後,糧價一年高於一年,至於今日翻了十番不止,竟比災年還要昂貴。

水東縣真是應了那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有人靠著米價大發橫財,也有人因爲米價三餐不濟。

這下賣了東西兩手空空,方拭非又去掃了一籃子黃土帶回去。

等她再次回到家中的時候,林行遠也回來了。

他遞過去東西道:“你的信,驛站來的。你怎麼這麼早就回來?”

杜陵起來了,看見方拭非搖了搖頭,知道她肯定又在書院惹事了。

他這邊沒說什麼呢,方拭非先把他賣了:“師父,林公子說想找你討教討教。”

林行遠:“??”

他一武將子弟出生,對詩詞沒什麼興趣,有什麼好討教的?

杜陵今日精神不錯,聽她這樣說,便點了點頭道:“你隨我進來。”

林行遠對這長輩莫名有些發怵,不敢放肆。當他是要幫忙,就將劍靠在牆角,跟進去了。

杜陵屋裡充斥著藥味,桌子跟地面擦得一塵不染,明明是老人,屋子卻整潔非常。東西擺放得規規矩矩,方方正正,看得出他原本應該是個很講究的人。

杜陵盤腿在中間的榻上坐下,示意他也過來。然後問道:“一路在外邊,學到什麼了嗎?”

“我……學到許多。”林行遠說,“學心境?”

杜陵又問:“你想向我請教什麼?”

林行遠:“……”

他炯炯有神地看著杜陵,然後乾笑一聲。

杜陵瞭然,也笑道:“行,我知道了。”

他朝後面一指:“那是用衣櫃改成的書櫃,你可以過去挑點書看。被方拭非偷偷賣了幾本,但我記得,同兵法軍事相關的書,都應該還是在的。你喜歡嗎?”

林行遠大爲驚奇,將信將疑地走過去,把衣櫃前面的黑布拉開,果然看見成排的書冊。

這年頭書可不便宜,尤其是一些傳閱不廣的書籍。這樣一櫃子書,太值錢了。

他隨手抽出一本,翻開查看。

紙上寫著密密麻麻的蠅頭小字,筆勢矯健,當真有“怒猊抉石,渴驥奔泉”之狀,書腳及空白處寫著詳細的註解,中間還夾著圖示跟標註。

林行遠心情難以形容,又抽了幾本,全是同一個人的筆跡。

林行遠回頭顫顫問:“這是您抄的?”

“這是我身體還康健時默出來的。書籍太重,南下時未曾帶書,就記在腦子裡。下邊堆著的,是我口述,要方拭非記的。”杜陵說,“待我百年之後,也沒什麼可以留給你們,你喜歡,就都拿去吧。”

林行遠:“全您寫的?那這批註?”

杜陵說:“老夫寫的。區區拙見,你隨便看看吧。有一些,倒是你父親年輕時的看法。你可以瞧瞧。”

林行遠將書抱回來,放在榻中的桌子上,低頭道:“敢問,先生尊姓?”

“哈哈。”杜陵笑道,“老夫杜陵,當年與你父親在朝中多有不和。無奈他背面叫我老賊,當面還得叫我先生,叫我逮著機會就欺負。恐怕他現在還是很討厭我的。”

林行遠也笑道:“哈哈,聽聞多年之前,有一位天子之師,也叫杜陵。”

杜陵點頭:“嗯……”

林行遠:“……”

林行遠退了一步,滿眼寫著驚訝和無辜。

杜陵當年在朝中可謂如日中天,深得陛下厚愛,縱是今日,陛下依舊留著他太傅的虛職。他的突然失蹤,至今都是京城未解之謎。各式傳奇皆有,還有人道他是被什麼妖精勾走了魂。

杜家上下多年一直在尋他的蹤跡,卻沒有半點消息,整個人像是憑空消失了一樣。

原來是跑江南來了?還同方拭非在一起?

那……

林行遠忐忑問:“那方拭非究竟是什麼身份?”

“你自己去問她。”杜陵笑道,“其實你帶她去上郡,什麼身份都不重要了。老夫是誰也不重要。忘了罷,今後好好過日子。”

林行遠嘴脣微張,說不出話來。

杜陵看他這模樣,也覺得精神有些乏了,便道:“拿出去吧,你在我面前不自在,可以去找方拭非多聊聊。她不是什麼驕縱或目光狹隘的女子,和你應該有很多話可以說。若是出了什麼事,念在我的面子上,多包容他一些。”

林行遠失魂落魄地點頭,腳下磕磕絆絆退出去,順帶將房門給關上。

杜陵看他一臉斂容屏氣的模樣,不由好笑。

林行遠出來,便迫不及待地掉頭去找方拭非。

對比起來,方拭非有什麼好怕的?

方拭非放他進來,過來人一樣地安慰他說:“怎麼?被敲打了?習慣就好,我師父也時常敲打我。”

林行遠氣若游絲般地吐出一句話:“我有點怕。”

方拭非說:“沒事兒,我以前也怕!但怕他做什麼?你看他現在老了,掀不起什麼風浪了。”

林行遠挫敗道:“……你真是,算了。”

林行遠見她鋪陳的信紙下壓著一本書,粗粗瞥去一眼,透出一行小字。

林行遠驚道:“變態伍子胥?!”

方拭非:“……”

“是伍子胥變文!!你——”方拭非吐出一口氣說,“沒關係,我就喜歡你不學無術的樣子。”

林行遠:“……”

夠夠的了。

方拭非提筆疾書,林行遠好奇問道:“你在寫什麼?”

方拭非:“寫信。”

她沒擋著,林行遠就走近去看了。

這信是寫給新任命派遣來的長史的。

王長東原在戶部度支司,任度支郎中,本司掌管天下租賦,水路道途之利等。爲人也算清廉,因辦事不力,如今被任調爲中州長史。該官職也屬從五品上,卻沒有實權。看似平調,實爲下貶。

方拭非寫到:

“水東縣外,有一片無名冢,也可稱之爲亂葬崗。自旱災災年起,近萬災民屍骨無人認領,埋於此處。凡雨水沖刷,便露出森森白骨,林中風聲鶴唳,陰氣沉沉,平日鬼神不近。”

林行遠看了方拭非一眼,將信拿到眼前。

“後人總說秦祖繁刑重賦,急斂暴徵,實則不然。

戰國時期,百姓的各式稅賦約有七成,一千斤糧食要交七百斤。秦祖當政後,減至五成,一千斤糧食可以少交兩百斤。朝廷徵徭役,依舊是一年二十天,並未加重,可百姓不堪其苦,叫苦連天,是爲何也?因爲徵收徭役的地方是在咸陽,咸陽附近的黔首自然不會受其影響,然秦王一掃六合,一統天下,那些離得遠的南方,光是趕路去咸陽,帶著沉重的被褥乾糧,一趟路程得走八個月的時間。他們揹著自己的行囊,告別故土,在這八個月裡,只有老弱婦孺留在家中耕作。八個月後,徵完徭役,過不了數月,又是新的一年。家中勞丁常年不得歸家,永遠都在行役的路上。良田只剩老弱婦孺在家耕種。是以,稱其繁刑重賦,急斂暴徵。”

寫到這裡,後邊就沒了。

“這與水東縣有何關係?”林行遠說,“如今已非秦祖時期,徭役何須再去京城?”

方拭非說:“何縣令,數次以各種名目招收力役,卻實爲私人牟利。除卻朝廷規定的時役,一年徵役有四至五月之久,所建城樓,修路,皆爲商戶所需,用以掙取暴利。比秦祖在世,更爲惡劣。”

方拭非拿過他手中的紙,繼續往下寫。

“是言,罷馬不畏鞭箠,罷民不畏刑法。如此教訓,當以謹記。陛下寬仁,體恤旱情,先是免徵田賦,又是押送糧米安撫災民。可水東縣令卻巧立名目,欺壓百姓!前倨後恭,讓萬民誤解陛下愛民之心,災民水深火熱卻難以自救,這等人也能任一方縣令,簡直叫人脊骨發寒!”

林行遠:“你有證據嗎?他會信你?”

方拭非說:“王長史曾爲度支郎中,司掌天下租賦,自然對財政頗爲了解。免田賦,賑災糧,三年已過,風調雨順,米價卻始終高漲十倍不降,這就是最大的證據。”

方拭非頓了下,繼續說到:“朝廷運送來的賑災糧根本就沒多少到百姓的手上。按理,縣衙本該以常平倉的大米調低米價,可本地縣令,卻同城中米商私相授受,中飽私囊。常平倉空了大半,都是他私下售賣給富商。這早已不是天災,這是人禍!”

林行遠是從上郡一路過來的,未經歷過江南的災情,但也有所耳聞。

京師河道被官家佔用不得開放,所有從船上運過來的都是高價米。旱情出現後,洪州刺史不開城門,嚴查災民,不予接濟,致使城門餓死者無數。

這倒不能說錯,若是災民大量涌進,原本存糧就不多的普通縣城,也會受其牽連,只怕洪州會更亂。

只是有走投無路的災民,前去劫持官船,被白刃生生斬殺。

水東縣這一帶還算好,原先地方富庶,各家各戶皆有餘糧,可不曾想,也是這番悽慘。

林行遠嘆道:“不是我奚落你,你未免太天真。官字兩張口,上下通吃,沆瀣一氣。你同他講情義,沒用的。唯有財錦動人心。何況,你確定換了一個人,就能比他好了嗎?天下人皆是大同小異,唯有利益不同而已。”

方拭非說:“我自然知道。”

林行遠怕她不知道,是自作聰明,提醒到:“你問過你師父了嗎?他同意?長史一職並無實權。你不能光看品階大小,他管不了水東縣。”

方拭非說:“王長東是被貶職了,可他姓王。他叔父是朝中三品大臣,他姑母是後宮陛下寵妃,他在戶部有同僚好友無數,京中的關係比何縣令穩固多,別說他現在還是一名五品官員,就算他只是一介布衣,憑何洺的風格,人來了也得尊尊敬敬地供著。何況——”

方拭非轉過頭,看著他道:“江南貪腐早已深入骨髓,陛下定然知情,只是無從下手。如今這就是他立功的機會。整個江南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若是他能處理好水東縣的事情,虛職就可以變成實職,再過個兩年,讓他叔父替他求情,調回京城也不是難事,甚至還可能官升一級。”

林行遠聽著狐疑道:“你怎麼對京城的事這麼清楚?你不是一直呆在水東縣嗎?”

“我自然是早有打算,等著王長東來,給我寫封推舉信,好讓我上京趕考。”方拭非哂笑道,“我得罪了何洺一行人,他們不給我結業。”

林行遠嘟囔道:“那多得是辦法。你給他們賣個好不就成了。”

倒是豁出命去檢舉何洺,瘋了的人才會相信她的說辭。

林行遠倒曉得方拭非這人口是心非,也不跟她計較。拿了書出門看去。

方拭非將信寫完後,勞他送去驛站,託可靠之人親自送到王長東那裡。他自然有的是辦法。

·

翌日清晨,縣衙後堂。

何洺同主簿一起出來,身後隨從手裡捧著一個紅漆盒子。二人小聲商討道:“今年年歲不錯,加之朝中國庫空虛,明年應當會加收田賦了。你我需得早作準備。”

“是。那城邊樓得加緊時間了,早日建好,明年就免了那些雜七雜八的力役。”

“嗯。”

“再者是今年的賑災糧要到了,這該如何處置……”

“還是照舊。”

何興棟正牽著自己的愛犬正從大堂走過,聽見動靜,匆忙催促著大狗快跑。

那大狗卻不聽他的話,反而帶著繩套往何洺處靠近,搖著尾巴殷勤大叫。

何興棟牽不住他,心裡又慌,別過臉轉身就要走。何洺覺得不對,頓住腳步,在後面喝到:“你給我站住!”

何興棟只能硬著頭皮回道:“爹。”

旁邊主簿見狀,行禮道:“老爺,屬下在門口等您。”

何洺揮了下手,示意他去。

主簿便帶著隨從跟禮物先走了。

何洺走上前問:“今日尚早,你怎麼沒去書院?”

何興棟小聲道:“回來了。這書院裡也沒什麼重要的事,不想念書。”

何洺眼睛一暗,掐住他的下巴,將他臉擡起,怒道:“你這眼睛是怎麼了?”

何興棟見躲不過,含含糊糊道:“就……不小心撞的。”

“你撞能撞成這樣?你這——”何洺腦子一轉,瞭然道:“你又去招惹方拭非了對不對?”

放眼整個水東縣,敢動手打他兒子何興棟的,就一個方拭非沒跑了。

別說何興棟了,方拭非那小子對他都沒幾分尊重,臉上笑嘻嘻的,轉頭就把他送的禮物給丟了。

“我說過多少遍了,你別去招惹他!方貴那人行商與京城的人搭上了關係,不是隨意動得的,你是耳朵聾了嗎?啊!”何洺掐住他的耳朵大聲吼道,“你說!你又做了什麼?”

何興棟吃痛道:“你是不是我親爹啊!你怎麼不先問他,而是來尋我的錯處?”

何洺:“你不惹他麻煩你會來找你嗎?你要是真能抓住他的錯處,我就幫你狠狠教訓他,可你行嗎?啊?哪次不是你自己先去撩撥他,又弄不過他?你怎麼就蠢到這地步了?”

何興棟急道:“我——”

這次明明是方拭非先動的手!

何興棟心裡委屈,可他被何洺那麼一喊,心裡莫名心虛,這下也不知道到底是誰有錯在先了。見親爹怒火中燒,不敢開口狡辯,怕是火上澆油。

得,認了吧,反正不缺這一次。

何夫人聽見動靜,忙從裡屋跑出來,勸著何洺鬆手。

何洺甩開袖子,氣道:“我兒啊,你要是真討厭他,就該讓他早早結業,別再給他使什麼絆子了!”

何興棟捂著耳朵不服道:“爲什麼?”

何洺:“什麼爲什麼?他結了業不就可以收拾東西滾京城去了嗎?不在你眼前晃悠你還不高興?你想這人日日留在眼皮子底下氣死你?”

何興棟:“可是——”

“可是什麼?你連這點眼界都沒有!”何洺說著又要用手去指他,“我早說你別跟方穎廝混,那方穎比方拭非還毒,愚昧至極,蠢鈍如豬!跟她在一起久了,你這腦子也無可救藥!你看上她?眼睛是長腳底板上了,啊?”

何興棟梗著脖子道:“你罵我就罵我,爲何又去罵別人!”

何夫人忙將何興棟拉回來。這脾氣不知道是怎麼養出來的,打都打不好。

何洺說:“我就罵她,我就罵了!你別想把她娶進門來!就你們兩個草包湊在一起,呵,我要是不在了你們能活幾年!”

何興棟道:“我也不見你做個官多難。不就是成日參加幾場宴會,挑點禮物,陪人吃吃飯,喝喝茶,送送東西嗎?你看你每日在縣衙呆的時間有多長,還不如人縣丞跟主簿呢!”

何洺氣瘋道:“你懂什麼?官場是你想的那麼容易的嗎?你爹是什麼出身?多少比你爹有背景的人來了倒倒了來,一點風吹草動處理不好,下一個倒的就是你爹!我每日戰戰兢兢,夜不能寐,就得你一句容易?容易!”

他說著擡手要打。

何夫人心疼護住兒子,說道:“別打了,都打傻了。”

何洺手頓在空中:“慈母多敗兒!”

何夫人:“你不疼他,我要再不疼他,他活著做什麼?”

何洺:“你——”

“爹您聰明,可兒子不願做個聰明人。聰明人該是什麼樣的?總歸是和您以前教導我的、還有什麼聖人遺訓說的不一樣。如今水東縣是這個樣子,我笨,我還有朋友,我聰明,就比那方拭非還不如。”何興棟偏頭看著何洺道,“爹,那您想我做個什麼樣的人?”

何洺怔住:“我……”

何洺嘆道:“我不知你是真傻還是裝傻。我今日還有事,回來再教訓你。你現在要麼滾去書房,要麼滾去書院。否則我回來就抽死你!”

何夫人看著何興棟,小心摸向他的眼眶,說道:“乖,聽你爹的,去書院吧,眼睛還疼不疼啊?”

何興棟搖頭。

何夫人抱住他道:“別聽你爹說的,我兒怎麼會是蠢貨?我兒分明是最聰明的。”

第2章 師父第51章 贈品第40章第7章 申冤第115章 掌船第36章第123章 船廠第149章 千騎萬里來03第16章 結交第87章第108章 試題第103章 共勉第134章 指路第121章 偷生第141章 身份第116章 再現第92章第4章 辯駁第81章 拒絕第85章 告知第131章 有仇第127章 來人第127章 來人第98章 慷慨第67章 報應第90章 豆子第120章 探病第24章 坑害第79章 宴會第57章第90章 豆子第85章 告知第151章 千騎萬里來05第37章第55章 行刺第68章 螻蟻第113章 招供第83章 送信第147章 千騎萬里來01第49章第8章 質問第106章 好事第19章 坑害第91章第132章 清白第6章 他會第16章 結交第23章第7章 申冤第149章 千騎萬里來03第127章 來人第86章第131章 有仇第135章 禁軍第75章 宣告第80章 婚約第100章第11章 安穩第132章 清白第130章第34章第98章 慷慨第71章 報應第134章 指路第123章 船廠第96章 探望第125章 證人第52章 廟會第48章第31章 不服第64章 暴雨第90章 豆子第80章 婚約第56章第35章第83章 送信第110章 試題第35章第38章第37章第126章 不滿第85章 告知第68章 螻蟻第68章 螻蟻第88章 償還第92章第42章 應允第124章 憋著第39章第122章 見面第137章 北狂第107章 禮部第39章第32章 替任第140章 陛下第142章 聖旨第47章 識勢第93章 升遷第84章 商量第119章 落水
第2章 師父第51章 贈品第40章第7章 申冤第115章 掌船第36章第123章 船廠第149章 千騎萬里來03第16章 結交第87章第108章 試題第103章 共勉第134章 指路第121章 偷生第141章 身份第116章 再現第92章第4章 辯駁第81章 拒絕第85章 告知第131章 有仇第127章 來人第127章 來人第98章 慷慨第67章 報應第90章 豆子第120章 探病第24章 坑害第79章 宴會第57章第90章 豆子第85章 告知第151章 千騎萬里來05第37章第55章 行刺第68章 螻蟻第113章 招供第83章 送信第147章 千騎萬里來01第49章第8章 質問第106章 好事第19章 坑害第91章第132章 清白第6章 他會第16章 結交第23章第7章 申冤第149章 千騎萬里來03第127章 來人第86章第131章 有仇第135章 禁軍第75章 宣告第80章 婚約第100章第11章 安穩第132章 清白第130章第34章第98章 慷慨第71章 報應第134章 指路第123章 船廠第96章 探望第125章 證人第52章 廟會第48章第31章 不服第64章 暴雨第90章 豆子第80章 婚約第56章第35章第83章 送信第110章 試題第35章第38章第37章第126章 不滿第85章 告知第68章 螻蟻第68章 螻蟻第88章 償還第92章第42章 應允第124章 憋著第39章第122章 見面第137章 北狂第107章 禮部第39章第32章 替任第140章 陛下第142章 聖旨第47章 識勢第93章 升遷第84章 商量第119章 落水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奎屯市| 泾阳县| 衡阳市| 贵阳市| 乌拉特中旗| 革吉县| 紫金县| 五华县| 汽车| 湘西| 思南县| 尼勒克县| 建昌县| 庐江县| 崇州市| 屏南县| 乌拉特后旗| 保德县| 通道| 方城县| 宣武区| 大名县| 南充市| 安平县| 竹山县| 灵台县| 晋江市| 中卫市| 滕州市| 黄平县| 邯郸市| 昌宁县| 桃园市| 驻马店市| 平泉县| 河源市| 崇左市| 凌源市| 新龙县| 克什克腾旗| 太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