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6章 好事

御史中丞自認並無偏差, 將方拭非遞來的公文仔細看了一遍。

對方所述的確井井有條, 起碼錶面看著讓人證據(jù)充分, 理由得當, 且引薦了不少案例,看來是真研究過類似的案卷了。也看來是真的……閒得發(fā)毛了。

只是她文中所言所述立場過於嚴苛, 不近人情。御史臺中類似的卷宗裡, 自然也有更輕判的,此判不算顯眼,也稱不上特例。

辦案自有程序。

此案如何量刑,當時已考慮的清清楚楚, 他就算現(xiàn)在再看,也並不覺得出錯。

當初兇犯殺人究竟是蓄意還是無意,一直未有人證物證可以證明,不過是雙方各執(zhí)一詞,自圓其說。之後人犯又願意出五千兩白銀息事寧人,雙方商議過後,死者父母及兄弟立即表示可以不予追究。

既然如此,輕判量刑自然合理, 且雙方皆無異議。

方拭非將這翻出來,分明是自找麻煩。她若非要計較個清楚,那御史臺實在是不適合她了。

御史中丞搖了搖頭, 將公文放在桌角,便不再理會。

他以爲這就結(jié)束了,是方拭非在與他不甘的抗議表示, 並非真心想要插手舊事。

緊跟著第二日,第三日……源源不絕,且有增多之勢。

主簿惴惴不安地將東西擺到他桌上示意,然後衝他尷尬笑了笑。

御史中丞擡著筆道:“我這桌子上有一半都是他的東西。”

主簿點頭。

御史中丞:“這兩天是不是又多了?”

主簿:“他看起來的確更熟練了。”

御史中丞:“他那裡還有多少?”

主簿試圖用手比對,最後覺得方拭非的能力實在難以比量,且無窮無盡無法揣測,於是搖頭說:“應(yīng)該很多很多。”

御史中丞在“很多很多”四字中,陷入了沉思跟絕望。

他腦海中忽然出現(xiàn)王聲遠在他面前提到方拭非時,露出的詭異表情。

當時他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形容,現(xiàn)在終於明白了。

——那個詞叫同情。

御史中丞皺眉道:“他是將我們御史臺的卷宗都翻遍了嗎?!”

“額……這個……”他思忖片刻,試探著回道:“他的確是翻閱出了不少案卷,並沉迷於此,頗爲辛勞。”

御史中丞挑眉:“呵。”

這方拭非,不會是真想把舊案都翻一遍吧?

主簿的眼神中分明回的是:是的,他會。

“不見誰同他一樣勤快,偏偏是他。”御史中丞搖頭,繼續(xù)埋頭做事:“知道了。叫外面的人進來,把左邊的那一排搬到外面去。順便告訴方御史,不要浪費臺中紙張。”

主簿心道,這大人物就是跟他們不一樣。

御史中丞過目之後,沒有將東西向上呈遞。

原本人犯如何量刑,就是各御史商量過後的結(jié)果。能呈到御史臺這裡來的,大多爭議較大,站哪一方都能說出道理。案卷上不會盡數(shù)記載事情始末。方拭非沒有參與,僅憑記錄,自然不會明白。

但多看卷宗、增長經(jīng)驗總是好的,只要方拭非將自己本分的事做完,要看多少卷宗,他都無心阻止。

御史中丞也想知道她有多少的毅力。

而方拭非熟練上道之後,對待案件的確有了些見解。

有些說得過去,純粹是想讓御史中丞煩著,所以遞上去。但有些的確說不過去。

反正她閒來無事,還將所有涉案官員的關(guān)係都記錄下來,並做了梳理,並照各州縣進行分類。

如此統(tǒng)計分析,其實還挺有意思的。只是卷宗太多,大小各異,部分案卷分門保管,她的職位還接觸不到。

御史中丞久無迴應(yīng),方拭非就知道對方不理他了。但哪能怕?自己是毫無背景的人嗎?她身後可站著好幾個偉大的男人。

“我聽說了。”顧琰看著她拿來的記錄,失笑道:“行,你整理出來,他們不幫你呈,我?guī)湍愠省!?

方拭非敬大禮:“謝顧侍郎!”

顧琰點頭:“嗯。”

能叫御史中丞平素淡漠的臉露出那副模樣,實在太叫人吃驚了。

王聲遠還故意在中丞面前對方拭非大爲誇讚,說她懂事,知進退,學識豐富,上手極快,博覽羣書,遇難而上。聽得中丞殺人的心都要有了。

倒是李侍郎怕得慌,他怕王聲遠腦子一個抽抽,真把人唸叨回來。

又問見過方拭非,與她共事結(jié)交過的人,幾位對她評價都是不一,弄得羣臣很是困惑,她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吶?

“對了,你先等等。”

顧琰從旁邊抽出一本厚重的書籍,放在手中快速翻了一遍,在書縫中取出一張白紙。

他說:“你去查查這幾個人。”

方拭非接過,嘀咕道:“我現(xiàn)在哪有這本事?要是您去查,不是比我快得多嗎?”

“你有的。”顧琰說,“查不到這些人,就查查跟他相近的人。自己查不出來,你可以去問。御史臺中的官員對各職瞭若指掌,你不要同他們關(guān)係冷淡了,去多交交朋友吧。”

方拭非對這幾個名字太過陌生,想自己都看過多少本卷宗了,不該沒有印象。問道:“這些人是幾品官?”

顧琰說:“普通人而已。”

方拭非:“嗯?”

顧琰:“所以要你去細查。肯定是與官員有關(guān)聯(lián)的。”

“哦……”方拭非說,“顧侍郎想查到什麼地步?朝哪個方向?”

顧琰將手收進袖子裡,一臉理所當然道:“他們搶我的船廠生意。”

方拭非:“……”

“呵,”顧琰說,“我開船廠本意不是謀利,所有商船也主要是爲了接管朝廷漕運,他故意要與我搶生意,你說能是什麼居心?”

方拭非說:“嗯,我會注意此事的。”

顧琰:“嗯。”

顧琰剛開始見她的時候,還是挺高興的,但事情說完,又沒什麼好聊的,看她就覺得尷尬了。迫不及待讓人走。

顧琰問:“你還要等什麼?”

“等著見一見王尚書啊。”方拭非向外張望,說道:“多久不見,是該問候一聲。”

顧琰:“那你出去等吧。”

方拭非:“……”

爲什麼他如此不近人情?爲什麼男人如此琢磨不定?

王聲遠一點都不想她,而且還非常害怕。

他在屋裡坐久了,正出來活動一下筋骨,就看見方拭非在朝他這邊撒腿狂奔,當下全身肥肉一抖,跟著撒腿狂奔。

“王尚書!您別走!”方拭非小身板跑得飛快,從後面拉住了他,大笑著將他攔住。

王聲遠調(diào)整表情,慈祥地同她問好。

沒說兩句,方拭非就訴苦道:“王尚書,您知道我在御史臺過得多苦嗎?當初是您將我拉到戶部來的,現(xiàn)如今這般,您不作爲啊。”

王聲遠去掰她的手:“你要告狀找御史公去,都不在戶部了,平日少來。以免有人說我戶部與御史臺又有什麼案情。”

方拭非嘆道:“御史公日理萬機,我豈能拿這種小事去叨擾他?”

王聲遠跺腳:“他日理萬機,我就不日理萬機嗎?!戶部比他御史臺要再多個一萬機!”

方拭非:“那我去找顧侍郎訴苦。”

“回回回來!”王聲遠忙拉住她,將人扯回來:“你有事沒有?啊?顧侍郎精力有限,你要他好好休息吧!”

方拭非好笑,努力憋著一張臉。

王聲遠:“那這樣,你放手,我可以給你一個好消息。”

“好消息?”方拭非說,“什麼好消息。”

王聲遠:“放,放放!”

方拭非鬆了手。

王聲遠理了理儀容,點頭說:“嗯,你再等兩個月就知道了。”

方拭非:“……”

王聲遠教育說:“年輕人,有什麼等不起的?我跟你說……”

方拭非抱拳:“告辭了!”

未到兩個月,方拭非先等到一個壞消息。

顧琰代方拭非呈上去請求重審的案子,讓顧登恆無理由打了回來。

又過了幾日,顧登恆同御史公閒聊之時,在方拭非的問題上遇到了嚴重的分歧跟誤解。陛下?lián)沃~頭思忖片刻,對御史公寬慰了很長一串話。

大致意思是,方拭非要是閒得慌,你們御史臺有義務(wù)給他找點事做。先別管他什麼事做得好什麼事做不好,反正肯定比他什麼都做的結(jié)果要來的好。

方拭非還是一個可造之才的,對待可造之才,希望大家能多寬容寬容。

御史公深以爲然。

於是御史中丞在御史公的二次傳達後,乾脆讓方拭非去整理庫中案卷,學習如何明察秋毫,做出分析歸納,尋找其中差錯漏洞,等三月後御史公進行考察,如若表現(xiàn)良好,再與其他官員一同進行正式審案。

方拭非兩月間翻閱細究了數(shù)十樁殺人案件,終於聽到揚州那邊傳來的一個好消息。

雖尚未揪出幕後主使,但已可以基本確定,杜氏與揚州糧倉侵盜一事無關(guān),實爲他人陷害。

王聲遠收到消息時其實已有頭緒,可因爲要等揚州的官員出具公文,再等公文傳到京城,然後等陛下跟大理寺給出結(jié)果,才拖到兩月之久。

但實在可喜可賀。

杜氏在京城曾是有家宅的,可後因爲搬遷至揚州,有的空置多年,有的已經(jīng)變賣,如今無處可去。加上銀錢跟衣服大多都還留在揚州,站在京城的街道上,竟有一絲他鄉(xiāng)之感。

杜氏押回京城的有幾位女眷,自然不便叨擾他人。顧登恆悄悄命人將杜陵以前的院落買回來,送給他們,才解了幾人燃眉之急。

加上杜氏雖然歷來低調(diào),可名聲不小,此次大難逃脫,每日都有前去恭賀慰問之人,大半個住在京城的官員都露了臉。

王聲遠御史公等太傅老友更是出手闊綽。之前因顧慮不敢相幫,心中且?guī)е唤z愧疚,去探望幾次後,又主動爲他們解決了不少麻煩。

這樣一算,杜修遠單靠著收禮,也能勉強維持住一家當前的生計。

而且虧是不能白吃的,憑方拭非多年共事的交情認識,葉書良肯定會趁機從杜氏抄家所得的所謂“贓款”中,敲出一筆“正當所得”來,送到京城,那杜氏可不就又有錢了?

“好好做人吶,”方拭非感慨道,“這就是名聲的價值啊。”

林行遠說:“……這分明是陛下寵愛的價值。”

方拭非:“是陛下不夠?qū)檺畚覇幔浚 ?

林行遠想了想,說:“是陛下對你的寵愛,抵消不了他們對你的討厭吶。”

方拭非舉起了自己的鐵拳。

杜修遠既然出獄,方拭非不敢再去找打。林行遠見她忽慫,捧腹笑個不停。

她平時沒少去大理寺,杜修遠早就忍得牙癢癢,她不主動過去請罪,自己還能不來報仇嗎?

這天方拭非散值回家的時候,就看見家裡兩人兄弟情深地坐在院裡喝酒。

第27章 打壓第69章 雨停第135章 禁軍第45章 自殺第73章 誅殺第118章 宴席第112章 題目第90章 豆子第63章 自度第4章 辯駁第143章 民生第68章 螻蟻第35章第63章 自度第14章 尊卑第74章 鐵拳第9章 我兒第89章 說話第48章第68章 螻蟻第6章 他會第53章 聽經(jīng)第98章 慷慨第11章 安穩(wěn)第150章 千騎萬里來04第149章 千騎萬里來03第116章 再現(xiàn)第122章 見面第71章 報應(yīng)第18章 逼迫第99章第22章第108章 試題第116章 再現(xiàn)第71章 報應(yīng)第115章 掌船第129章第135章 禁軍第105章 合理第118章 宴席第138章 審訊第113章 招供第133章 上郡第67章 報應(yīng)第60章 教育第98章 慷慨第118章 宴席第127章 來人第56章第91章第54章 威風第121章 偷生第120章 探病第112章 題目第140章 陛下第90章 豆子第7章 申冤第149章 千騎萬里來03第115章 掌船第23章第55章 行刺第127章 來人第58章 進城第52章 廟會第33章 捱揍第50章 何山第66章 寺廟第143章 民生第107章 禮部第79章 宴會第119章 落水第127章 來人第98章 慷慨第31章 不服第59章 關(guān)押第94章第87章第71章 報應(yīng)第117章 辭別第131章 有仇第65章 救援第16章 結(jié)交第83章 送信第98章 慷慨第63章 自度第137章 北狂第150章 千騎萬里來04第57章第140章 陛下第32章 替任第94章第92章第16章 結(jié)交第95章第121章 偷生第29章 刺探第61章 神蹟第125章 證人第58章 進城第49章
第27章 打壓第69章 雨停第135章 禁軍第45章 自殺第73章 誅殺第118章 宴席第112章 題目第90章 豆子第63章 自度第4章 辯駁第143章 民生第68章 螻蟻第35章第63章 自度第14章 尊卑第74章 鐵拳第9章 我兒第89章 說話第48章第68章 螻蟻第6章 他會第53章 聽經(jīng)第98章 慷慨第11章 安穩(wěn)第150章 千騎萬里來04第149章 千騎萬里來03第116章 再現(xiàn)第122章 見面第71章 報應(yīng)第18章 逼迫第99章第22章第108章 試題第116章 再現(xiàn)第71章 報應(yīng)第115章 掌船第129章第135章 禁軍第105章 合理第118章 宴席第138章 審訊第113章 招供第133章 上郡第67章 報應(yīng)第60章 教育第98章 慷慨第118章 宴席第127章 來人第56章第91章第54章 威風第121章 偷生第120章 探病第112章 題目第140章 陛下第90章 豆子第7章 申冤第149章 千騎萬里來03第115章 掌船第23章第55章 行刺第127章 來人第58章 進城第52章 廟會第33章 捱揍第50章 何山第66章 寺廟第143章 民生第107章 禮部第79章 宴會第119章 落水第127章 來人第98章 慷慨第31章 不服第59章 關(guān)押第94章第87章第71章 報應(yīng)第117章 辭別第131章 有仇第65章 救援第16章 結(jié)交第83章 送信第98章 慷慨第63章 自度第137章 北狂第150章 千騎萬里來04第57章第140章 陛下第32章 替任第94章第92章第16章 結(jié)交第95章第121章 偷生第29章 刺探第61章 神蹟第125章 證人第58章 進城第49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尔勒市| 高雄市| 成安县| 阿拉善右旗| 德阳市| 泽库县| 南安市| 呼和浩特市| 海盐县| 伽师县| 信阳市| 常宁市| 那坡县| 会东县| 凭祥市| 张家口市| 大埔区| 哈巴河县| 泸州市| 翼城县| 尼勒克县| 顺平县| 新田县| 阳曲县| 当涂县| 原阳县| 南涧| 赣州市| 定安县| 石阡县| 水富县| 中江县| 犍为县| 德清县| 仪陇县| 潞西市| 家居| 徐汇区| 辽中县| 灵丘县| 衢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