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瑰殿內。
方纔在朝堂之上的模樣,真是叫百里清苑後怕。可家康三歲的孩童,這般陣仗,卻吭也沒吭一聲,倒是讓清苑刮目相看,而讓清苑詫異的是,關鍵時刻上陽的存在,卻成了制約李鈺的良法。
“母后,女兒做法是否對,還請母后明示。”上陽公主恭恭敬敬道。
清苑笑了笑,說道:“你這般護著弟弟與母后,若是還錯豈非母后不講理?哀家也想了,日後臨朝你跟著就是,既然異姓王都能臨朝,異姓公主,有何不可?更何況你已是宇文家的人,不是嗎?”
佳瑈乖巧可愛,聰慧的模樣不減清苑當年,母女二人說話間,夏意來報,道是華太妃來訪。
清苑聽聞,果真是很久未見楊氏,先帝駕崩之時,她方封了華妃,那般火辣的性子,屈尊在宮中真是可惜。
夏意退下,只見楊初柔身著金絲孔雀翎大袖宮服,髮髻精緻貴氣。才二十出頭的模樣,做了太妃屬實可惜。
“臣妾拜見太后娘娘,給陛下請安。”恭敬施禮,擡頭便瞧見了佳瑈,復言道:“這就是今日給李鈺使絆子的上陽公主?小小年紀便這麼厲害,以後還得了?”
清苑輕笑,撫了撫上陽的髮髻,對楊氏說:“妹妹先坐,你瞧著她可眼熟?”
楊氏輕聲應下,仔細打量著佳瑈,眉眼間幾分熟識,卻又不敢認。
靈光一閃,想到了祁少澤的模樣,她驚呼:“莫非?這是祁公子的……”
清苑抿嘴點頭,笑道:“不錯,正是少澤的女兒,少澤與李鈺政見不合,他進宮也不便,正逢張氏出事兒,遂將這丫頭送入了宮中,我見其乖巧聰慧,便認作了義女,你看可行?”
一提起祁少澤,楊氏的眸子便亮了起來,少女時期的那份悸動也悄然而至,她羞紅了臉頰,卻被清苑看的清清楚楚。
“妹妹的心意,哀家又怎麼不知?當年你身負重任,如今高枕無憂,雖前朝奸佞小人未除,到也比之前安
逸的多,你對少澤的這份心,不亞於先帝與我。”
楊初柔沒想到清苑看的這般透徹,卻當著少澤女兒的面這般說,這讓素來天不怕地不怕的初柔,也有了幾分羞澀:“瞧太后這話說的,臣妾是先帝的妃子,若是存了別的心思,豈非是對不起先帝?還請姐姐,別再拿臣妾打趣兒了。”
倒是上陽公主,乖巧的在一旁聽著,她自知父親乃第一公子,愛慕者比比皆是,卻不曾想眼前這個年輕的佳人,也對父親傾心。
“太妃娘娘,兒臣聽聞太妃娘娘乃是後宮女子中的翹楚,尤其是處事之風,得人敬仰,佳瑈存了個心思,不知當講不當講。”
上陽公主緩步走到楊氏的前頭,慢慢啓脣道:“佳瑈深知,太妃娘娘與我母后情意深重,還請太妃娘娘收養佳瑈,佳瑈想跟著太妃娘娘學著爲人處事,不知太妃娘娘可準許?”
清苑驚歎這孩子的睿智,她知道楊氏不能虧待她,反而會因爲她是少澤的女兒優待於她。這般的心思,可不是誰都有的。
楊氏看了看清苑,復言:“若是姐姐準許,臣妾倒是希望有個可人兒與我作伴呢。”
清苑點頭應下,如此,天瑰殿也能少引人注目,未嘗不是好事兒。
說話間,夏意進殿。在清苑耳邊低語,清苑聽聞,立刻屏退左右。
楊氏帶著上陽公主回了寢宮,待到四下無人之時,清苑纔將蘇轍的信拿出。
“昭和太后親啓,臣蘇轍聽聞京都政變,痛心疾首。亂賊李者,包庇禍心按罪當誅,奈何臣遠在征戰,鞭長莫及。前方大勝,臣不日便班師回京,還請太后放寬心,臣自有辦法對付亂賊,願太后鳳體康健,陛下聖安。”
原是蘇轍,既然打了仗早晚會回來的,他似乎有辦法解決李鈺。若是這樣也好,若不能,蘇轍的回來對於自己和家康而言,也是一種保障,她只願蘇轍早日回來,韜光養晦的日子,她百里清苑過夠了。
清苑心中有預感,或許這次
蘇轍回來,朝堂變動之大,大到她無法預測,只能靜觀其變。
忽聞窗外雷聲陣陣,清苑擡手將書信放在燭火上一點點的燒燬,外頭大雨未停,清苑知道,這是要變天了。
次日清晨,未等清苑起身,夏意匆匆而至,喚起了清苑:“娘娘,醒醒,攝政王妃帶著世子來了。”
綠賢?原是清苑身邊的侍女,當初李鈺爲表忠心,娶綠賢爲妻,多年未見,爲何這般匆忙?
清苑命人立即梳洗打扮,便召見了綠賢。
綠賢早已有攝政王妃的風範,打扮貴氣,身邊跟著的小兒,也是個粉雕玉琢的。
“妾身見過太后娘娘,此次匆忙,還請太后娘娘恕罪,實在是妾身心難安,便帶著享兒進宮一看,順便,也有話對太后娘娘說。”綠賢低眉,似是有什麼要緊事要說一般。
清苑瞭然於心,便屏退左右,綠賢見狀,立即道:“李鈺小人包藏禍心,妾身不得不提防。”
綠賢小心翼翼從袖口處拿出一物件兒,趕緊給清苑呈上:“太后娘娘,這是李鈺的兵符,妾身趁著他酒醉熟睡時偷來的,此時他並不知。但是太后娘娘對妾身恩重如山,如今國難,妾身唯有忠心於太后,還請太后娘娘速速做定奪啊。”
清苑見綠賢眼中淚水,自己也是哽咽,她自是萬萬沒想到綠賢會有這樣的氣魄膽識,自己接過兵符,淚也落下。
“哀家,替這天下百姓,謝謝你。”
綠賢搖了搖頭,摸著身邊孩子的頭髮,輕聲道:“妾身只求安穩,能撫養我享兒成人便是。”
清苑亦是感觸頗深,見當年的丫頭如今這般,心中也不是滋味,她說道:“你跟我比夏意跟我的時間都長,當年你隨我進將軍府,這些事你早就看淡,如今你也與我一樣,是個只會心疼自己孩兒的母親,綠賢,無論李鈺多麼罪惡滔天,你放心,孩子是無辜的,哀家,不會殃及池魚的。”
一語出,綠賢懸著的心,終是穩住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