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13章 驢車天子

趙匡胤將椅子搬到了門口坐著,這裡確實有習習涼風緩解了室內的悶熱。

但此刻他背上卻驟然冒出了細密的冷汗。

就連弟弟給他造成的怒意都被暫時丟到了一旁。

制謂上,度謂法,由此而說制度可謂是一國之根本。

而後世稱一羣被逼的走投無路的百姓,對著這等天子重器發起了挑戰。

似是螳臂當車,與蜉蝣撼樹彷彿,對趙匡胤來說這等消息本該一笑了之纔對。

畢竟唐末亂世廝殺至此的兵強馬壯之天子們,所有的共識可稱與這完全相反:

寧結怨於民而不可失歡於官。

但從唐太宗的君民如舟水之辯,以及那後世對此評判的態度來看,這個亂世共識能否用以治天下,還是有待商榷。

而且,不知道自他之後那宋朝對外戰爭頻頻失利,最終甚至僅有一位少年天子能有開邊之功,是不是與這等強幹弱枝之策有關?

畢竟那哲徽之更替所帶來的變法之改,他也注意到了。

變法變法,變何之法?自是變前朝之法度。

只是不知道,這唯一有作爲的哲宗是誰的後代?

看了眼前躺在地上臉有笑意的弟弟,趙匡胤冷哼一聲:

若非此弟生事,或也不至於有此繁多之變!

畢竟若是真能令天下歸一,他定然也會與民生息……的吧。

但這些事兒也相當遠了,當務之急還是須召太醫察身體,定不能兩年後再有暴崩。

趙光義此時臉上確實笑吟吟的,無論是開卷有益還是雪中送炭,一看就是好詞兒。

如此看來,即便失卻武功,但能開文治也不算差。

而且那茶葉專賣被稱茶引法前身,既能爲後世所用那想來也是一計妙策,於是趙光義順理成章得出了一個結論:

雖後世對我多有非議,但看起來朕這皇帝當的也不算差嘛。

只是不知,最終有沒有給光美……哦不,給廷美尋個合適且不落非議的去處?

……

孔明與劉備情不自禁對視一眼。

龐統舔了舔嘴脣也依然感覺有一些口乾舌燥,端起來面前的茶水一飲而盡。

看孔明還在一臉若有所思,龐統便率先開口道:

“莫非我等……”

還不待龐統說完,孔明便已搶先搖頭道:

“後世有那科技爲憑,能使十畝地所出而足一家用度,更不提有種種神奇便利之法。”

“我等效之,無異於自絕也。”

劉備一錘定音,緩緩道:

“如今當不急其功,而先修其理。”

不可急功近利嘛,龐統自是也懂,但想想或是窮盡自己一生恐怕也難見炎漢追趕後世之一二,心下便止不住的遺憾。

既然如此能做的便是好好專精於眼前之事,於是當下也輕聲道:

“既然主公說了,那便先修理。”

“今歲必與那曹賊好好修理一番。”

張飛眼睛一亮,也迫不及待請命:

“俺必將那曹阿瞞捉來,讓大哥與軍師好好給其講講做人之理!”

孔明遲疑著點點頭,行吧,這也能算是修理的一種。

【不過王小波的起義是處於趙光義的生涯末期,某種意義算是趙二的生涯打分。

那在此之前,倒是不妨先來看看通過非正常途徑上位的趙二,在他帝王生涯當中留下了怎樣濃墨重彩的一筆。

登基之後大度僧尼廣修廟宇只是趙二增加法統話語權的一種。

而自古能令天子壯聲威者,自是開疆拓土,馬背稱雄。

趙大有多能打是能從史書裡見到的,而趙二爲了證明自己並不比死鬼老哥差,頻繁御駕親征顯露自己的軍事才能。

公平的說,趙光義無疑可以稱得上是一個軍事家。

只不過在這前面,需要加一個“僞”字。】

躺在地上的趙光義略微皺眉,直覺得這後世好不客氣。

前面就算了,此時所述乃是他稱帝時的事,呼他一句趙炅又何妨?

至於顯露軍事才能,既算意料之內,也算是有所期待。

畢竟那北宋疆域圖,他也是驚鴻一瞥看過並與現在對比過的,最大的不同當然就是將北漢地屬納了進來。

但心底盤算一下的話,今年兄長還在忙著捉那李煜,而且看樣子戰爭多半要明歲才能平息。

而此前後世所說的兄長病逝前幾個月之事,可不包含戰事,那莫非這滅北漢開疆之功……

只是還不待他遐想完畢,便聽到後世的評價,不由自主呆愣了一下:

“僞……軍事家?”

此刻反倒是他聽到身後的兄長幽幽嘆一句:

“若不復漢唐疆域,何敢言開疆拓土之功?”

【對當時的趙二來說,如果想要用兵幾乎就只有一個選擇:北漢。

五代十國當中,北漢一直牢牢把守著太原,並和遼國達成了攻守同盟關係。

從柴榮起,如果率軍北上就需要面對北漢經營日久的堅城,而如果不能短時間攻下的話就需要面對遼國援軍的夾擊。

就連被贊軍事天才的柴榮也沒有解決這個問題,趙大968年進攻北漢亦無功而返,猝死的當年其實也打算再打一次北漢來著,結果禁軍還沒調到太原呢,自己人先噶了,於是最終只能再次撤軍。

於是趙二上位之後將內部初步理順之後,便開始磨刀霍霍向北漢,打算一戰壯聲威,爲此也堪稱是苦心孤詣的謀劃。

爲了化解北漢與遼國之間的盟友關係,趙二一改趙大時的做派,主動派出使者對遼國示好,並頻頻贈送禮物表示善意。

這種行爲很快便取得了遼景宗的信任,這位遼帝性情溫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對宋緩和派。

在這種郎有情妾有意的情況下,遼宋雙方也一改趙大活著時候的緊張態勢,開始通貿易市有無。

這樣的情況下,趙二開始了外交攻勢,正式親征北伐前,六次遣派使者去遼國贈送禮物示好並宣揚兩國友好,但同時又派出小股部隊攻擊北漢,迫使北漢向遼求援。

這種計策咱們現代人並不陌生,就是一個典型的“狼來了”的故事。

面對北漢的次次求救,遼國星夜馳援之後發現就屁大點兒事兒,雙方的關係也愈發惡劣,遼國對宋朝的虛弱也愈發深信不疑。等到979年打算正式北伐的時候,趙光義還大喇喇的遣使通告遼國:我要打北漢了喲。

這種一而再再而三的情況下,即便是遼景宗這樣的老好人也毛了,決心要給這不安分的小老弟一點顏色看看。

雖然決意再次出兵救援,但遼國上下對宋朝的虛弱皆深信不疑,領兵的冀王耶律敵烈甚至脫離後軍在宋軍面前公然渡河,簡直將看不起寫到了臉上。

在此防守的宋軍在名將郭進的帶領下毫不猶豫半渡而擊,大捷。

史載遼國陣亡五員大將,被陣斬萬餘人。

而且根據《宋史》來看,郭進率領的還是一支偏師,是以少勝多獲得的大捷,是宋朝少有的名將。

另外根據史料記載,郭進在後周爲將時曾任淄州刺史,在地方上政績斐然,當地百姓爲其立碑頌德以不忘其恩,算是能文能武的名將。

可惜在宋朝這類將領的結局往往都不太美好,還沒等戰事結束郭進就已經死亡,對其死因宋朝的記載甚至給不出一個統一的口徑。

有說他因功被妒,田欽祚誣其謀反含冤自殺,也有說田欽祚得了趙二的暗中指使,趁郭進熟睡買通了親兵將其暗殺。

但總之,郭進的大勝徹底擊退了遼國的援軍,趙光義御駕親征猛攻太原最終得手,北漢就此滅亡。

如果事情到這裡戛然而止,那麼這個劇本對趙二來說就還算完美。

但可惜,趙二此前的頻頻示弱使遼國誤判了宋朝,輕敵導致大敗。

郭進偏師大勝的戰績也同樣使趙二志得意滿,既不休息也不賞賜,直接下令要捎帶著把遼國打了。

對趙光義來說,如果能在一戰之內既滅北漢又復燕雲十六州,那麼他在宋朝的聲威將會達到頂峰,那些在背後嚼他舌根的人會自發對他大唱讚歌,兄長之死掛在腦袋上的烏雲也將煙消雲散。

騎馬向北的那一刻他恐怕也有想到唐朝的那位雖行事令人不齒,但卻因文治武功扭轉風評的皇帝……

979年六月,宋軍兵圍幽州城一副勢在必得的架勢,但幽州城內的守軍與城外遼軍策應,守城十分堅決,雙方進入拉鋸態勢。

面對這種情況,遼景宗用人不疑,命耶律休哥領兵十萬,最精銳的五院軍皆歸其一人統帥,奔赴前線與宋軍決戰。

最終宋軍外有三面遇敵人,內有“謀立德昭”的詭異事件,最終不出預料的大敗。

此戰宋史記載“敗績。甲申,班師”,趙大辛苦積攢的家底至此敗了個精光。

此戰之後遼國騎兵開始頻頻南下劫掠,宋朝一統天下的期望也徹底變成了不切實際的夢幻泡影。

大勝的遼國對此戰的記載就十分清楚了,比如遼景宗的本紀當中記載:

“宋主僅以身免,至涿州,竊乘驢車遁去”。

耶律休哥的列傳當中也有記載呼應:

“宋主遁去,休哥以創不能騎,輕車追至涿州,不及而還。”

此事今朝亦有詩讚曰:

喪師幽雲股中箭,驢車一架載君還。】

殿中的趙光義早已經臊的無地自容。

趙匡胤只能說毫不意外,畢竟自己弟弟嘛,自己還能不清楚了?

只是想到這些將士皆是自己和曾經的義社兄弟親手所練,結果最終葬身幽州城下,心裡便止不住的發疼。

一時間趙匡胤憤怒的拄著玉斧在地上頓了兩下,隨即起身一腳將躺在地上的趙光義踢了個翻身,怒道:

“你這打脊餓不死凍不殺的殺才,不怕被幽州城下冤死的軍士咒得肉片片兒飛!”

趙光義痛得哼哼終於忍不住哀嚎:

“再打便要死也。”

“且這北漢何不能稱功也?”

這話一說令趙匡胤更爲煩躁,以掌擊椅,彭然有聲:

“開寶二年吾親征太原圍城,隨後遣將與契丹大戰。”

“何繼筠破契丹於石嶺關,韓重斌更是在定州與那契丹人擺開車馬,正面大破。”

“只是當時契丹援北漢堅決,且彼時糧草短缺恐有不豫,故而班師。”

“既無陰謀亦無騙也,亦有勝之,汝這鱉蟲竟敢誇也?”

這一份煩躁同時還有光幕有說的他死前已經陳兵太原的關係。

若是這破事兒能晚點發生,在滅了南唐的情況下兵精糧足,這北漢如何就不能破了?

那時便是他攻滅了後周主亦奈何不得之國,只是沒想到不過是晚了一步,自己竟也成了弟弟誇功的一部分了。

而且還是這般的……

“驢車一架載君還,後人稱汝乃僞將,真乃不虛言。”

趙光義頓時也沒了多說話的力氣,雖然他心底也覺得這多半是僞造的。

畢竟講道理亂軍之中他去哪兒找驢車?肯定是從身邊搶個坐騎就逃命了,驢車哪有馬車好用!

但眼看兄長還在氣頭上,趙光義也不敢多說,只期望最終的那金匱之盟能挽回一點兄弟之情。

如今既然性命無虞,那晉王的待遇怎麼說也得多保留一些吧?還有開封府尹不知能否保留一二。

……

漢長安將軍府中。

說到軍事,張飛與馬超皆不言,緊緊盯著光幕恐錯漏一字,而將此戰看清楚之後,張飛不由得長嘆一聲:

“俺覺得吧,這趙二真是攤上個好哥哥,能有這麼多精兵良將給他霍霍……“

眼看著劉備狐疑的目光望了過來,張飛也趕忙擺手:

“俺可沒有抱怨大哥的意思,那不是沒辦法嘛……”

劉備彷彿一口老血淤在喉嚨一般,難受得不行。

早知如此他就不該多看這三弟一眼,只管光幕看完了給其攤派勞作便是,那至於現在被堵的一句話都說不了?

臉色變了幾下,劉備最終也只能悶悶道:

“吾曉得。”

眼見大哥沒多想,張飛便也繼續搖頭道:

“就不說這郭進之死了,剛克堅城既無大賞又無休憩,反倒驅使士卒繼續北上再攻堅城。”

“這士卒又不是這趙二的奴才,何至於如此賣命?幽州之敗,敗的不冤。”

“不過這驢車竟能快過馬車?明天就試試去。”

179.第179章 三尺之劍138.第138章 何爲強軍239.第239章 密信第520章 北宋三興學337.第337章 奔赴求戰第744章 略懂一二220.第220章 御駕親征第28章 榮耀,屬於人民第430章 生物學奇蹟第94章 財貨政策110.第110章 千古一相第424章 一握一帶一同一觀396.第395章 宋之弱誰之禍260.第260章 妖道徐茂公256.第256章 隋唐嘉話第464章 送人頭第511章 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第602章 西逃的帝國第91章 漢失鳳雛第543章 共勉海疆310.第310章 大唐宰相與美婦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131.第131章 貞觀上將368.第367章 鐵索連舟290.第290章 來將可留姓名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第710章 越果決則越宜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224.第224章 兩死之道請一天病假第1章 我二弟天下無敵210.第210章 終相見391.第390章 殊途同歸第545章 莫大焉134.第134章 甘將軍算功勞不?第682章 臨河叫罵第9章 爺投漢辣第581章 徐州故人第576章 大志若病298.第298章 薛仁貴進京第705章 窮死的獨一份第407章 亂世呵第489章 仇讎奉爲神第1章 我二弟天下無敵134.第134章 甘將軍算功勞不?第708章 封建國有經濟第101章 發狂而終第532章 破賊391.第390章 殊途同歸第651章 何以當歸第105章 玄德第489章 仇讎奉爲神第73章 國亡而身死238.第238章 巨舟橫江第2章 江淮與江東第770章 畫眉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第560章 就是大送134.第134章 甘將軍算功勞不?第812章 實非帝才209.第209章 大破之丹第532章 破賊196.第196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第437章 又是玄武門349.第349章 兩三人垂淚,十里孤墳第720章 相似三君348.第348章 益州盡平181.第181章 豪強大姓第623章 提兵百萬紅海上259.第259章 大唐軍制236.第236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564章 但是我們造反強第406章 夜復長安112.第112章 南中半策121.第121章 大漢忠良馬滅爸第29章 科技樹第763章 兄弟相會第622章 人君仁君132.第132章 破滅的三興之火第568章 御批敕牒第520章 北宋三興學224.第224章 兩死之道第20章 功名傳萬世第445章 穩健的李隆基第613章 吾有百言成一願第514章 雍熙北伐第763章 兄弟相會第634章 唯死戰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第806章 暢所欲言第97章 協同作戰388.第387章 經學枷鎖第479章 天子大蠟八第460章 這孩子是懂巧變的223.第223章 甕中之鱉308.第308章 徐庶你咋不結婚第814章 盛唐標準153.第153章 拱火小能手第514章 雍熙北伐
179.第179章 三尺之劍138.第138章 何爲強軍239.第239章 密信第520章 北宋三興學337.第337章 奔赴求戰第744章 略懂一二220.第220章 御駕親征第28章 榮耀,屬於人民第430章 生物學奇蹟第94章 財貨政策110.第110章 千古一相第424章 一握一帶一同一觀396.第395章 宋之弱誰之禍260.第260章 妖道徐茂公256.第256章 隋唐嘉話第464章 送人頭第511章 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第602章 西逃的帝國第91章 漢失鳳雛第543章 共勉海疆310.第310章 大唐宰相與美婦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131.第131章 貞觀上將368.第367章 鐵索連舟290.第290章 來將可留姓名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第710章 越果決則越宜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224.第224章 兩死之道請一天病假第1章 我二弟天下無敵210.第210章 終相見391.第390章 殊途同歸第545章 莫大焉134.第134章 甘將軍算功勞不?第682章 臨河叫罵第9章 爺投漢辣第581章 徐州故人第576章 大志若病298.第298章 薛仁貴進京第705章 窮死的獨一份第407章 亂世呵第489章 仇讎奉爲神第1章 我二弟天下無敵134.第134章 甘將軍算功勞不?第708章 封建國有經濟第101章 發狂而終第532章 破賊391.第390章 殊途同歸第651章 何以當歸第105章 玄德第489章 仇讎奉爲神第73章 國亡而身死238.第238章 巨舟橫江第2章 江淮與江東第770章 畫眉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第560章 就是大送134.第134章 甘將軍算功勞不?第812章 實非帝才209.第209章 大破之丹第532章 破賊196.第196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第437章 又是玄武門349.第349章 兩三人垂淚,十里孤墳第720章 相似三君348.第348章 益州盡平181.第181章 豪強大姓第623章 提兵百萬紅海上259.第259章 大唐軍制236.第236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第564章 但是我們造反強第406章 夜復長安112.第112章 南中半策121.第121章 大漢忠良馬滅爸第29章 科技樹第763章 兄弟相會第622章 人君仁君132.第132章 破滅的三興之火第568章 御批敕牒第520章 北宋三興學224.第224章 兩死之道第20章 功名傳萬世第445章 穩健的李隆基第613章 吾有百言成一願第514章 雍熙北伐第763章 兄弟相會第634章 唯死戰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第806章 暢所欲言第97章 協同作戰388.第387章 經學枷鎖第479章 天子大蠟八第460章 這孩子是懂巧變的223.第223章 甕中之鱉308.第308章 徐庶你咋不結婚第814章 盛唐標準153.第153章 拱火小能手第514章 雍熙北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仁县| 合水县| 平定县| 米林县| 大连市| 武汉市| 高雄县| 肇源县| 桐梓县| 邢台市| 齐齐哈尔市| 柳江县| 磐石市| 克山县| 阳朔县| 台安县| 贺兰县| 榆林市| 边坝县| 勃利县| 弋阳县| 逊克县| 花莲市| 方城县| 霍邱县| 黑水县| 巍山| 仁化县| 镇巴县| 新河县| 永清县| 视频| 平果县| 洪雅县| 都江堰市| 电白县| 铁力市| 南溪县| 长阳| 涡阳县| 铁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