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46章 復見玄武門

杜如晦倒是顯得饒有興趣了起來,扭頭對著孫思邈詢問:

“孫太醫,若是因毒而死,即便歷經千年依然可知?”

孫思邈捏了捏鬍子顯得有點爲難,一時間也是既喜且憂。

喜的是從目前來看,後世醫學蓬勃發展,分門別類劃科無比詳盡,就連藥之毒理都可單成一項學說。

憂的自然便是這醫道之研學同樣也稱得上浩瀚,不知等辭世時,能丈量出醫海幾何?

至於杜如晦的問題反倒是簡單:

“那是自然,畢竟毒可透肌骨,方可奪人性命?!?

“就如人被燒亡被溺斃被絞殺,皆可從骸骨鑑之,因毒而死自是一樣?!?

仵作的鑑屍之法對孫思邈來說也並不陌生,當即便簡單與杜如晦介紹了因毒而死之人最直白的特徵。

“至於這李顯之死……”

孫思邈沉吟了一下道:

“從春秋至今,能使人暴死之毒,食後皆需受蝕骨之痛,天子若食之,不消片刻便可知?!?

在孫思邈的補充說明下杜如晦也明白過來,若是這李顯真被毒殺,那吃下毒藥的第一時間就會察覺身體劇痛難忍,只需召見太醫便可知曉中毒,那麼後面的事就絕不是能簡單掩蓋過去的。

但說來說去其實還是太過麻煩,杜如晦從心底倒是比較贊同後世對李顯的評價:

跟個傻子似的……

畢竟即使是司馬衷都有“此嵇侍中血,勿去也”。

這李顯前面聯武家勉強解釋爲固天子之威,但後面對武三思的一味放縱以及對妻女的驕縱,已經稱得是昏了頭了,這種情況下都想當武則天第二的韋后與安樂公主,確實沒有毒殺李顯的必要。

李世民對這些都沒興趣,直指問題核心道:

“毒殺與否,皆不礙李顯之死?!?

怎麼死的,不重要;死後如何,很重要。

長孫無忌立刻跳出來贊同道:

“‘韋氏宜革唐命?’宵小蠹蟲之輩也敢逞威,絲毫不念武三思如何引頸就戮?!?

“依臣來看,此乃彼輩滅身求死之行,我唐尚且有昌命,定能讓此等禍患知曉,何爲知進不知卻的螳臂當車!”

杜如晦心裡撇撇嘴,這還用你說?畢竟那李隆基怎麼看都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

不過他不是長孫無忌說不出這麼肉麻的話,而是基於實際情況分析:

“若圖武后舊事,最宜者當屬太平公主,關韋后安樂公主之輩何干?”

事到如今甘露殿的衆人也都看出來了,這武則天一倒,再攤上個如李顯的昏懦天子,餘下的公主皇后皆思天后舊事也。

而如今李顯崩殂,韋后和安樂公主反倒失去了最大靠山,既然重現天后舊事的機會已近在眼前,那誰說武周就不能復國號呢?

這一刻杜如晦看著李隆基有條不紊的聯絡禁軍,心中卻忽然想起來彼時陛下還是秦王時的那段平天下的歲月。

李唐平定還不到百年,這些爭權奪利的庸醜之輩便已經忘了,大唐江山乃是秦王殿下以手中弓刀一寸寸打下來的。

麾下若無效死命之兵馬,何以稱天子?

【在李顯的時代,太平公主雖然不顯山露水,但從來沒有人敢忽視這尊大佛。

畢竟若論身份,這位是高宗和女帝的親閨女,論權力,在李顯登基後進“鎮國太平公主”封號,實封五千戶,享開府之權。

寫作公主,實際上已經是一方諸侯王了。

而且在武周時期太平公主不管願不願意,都經受了親媽的言傳身教同樣善權術,對中宗時代幾個主要女人的關係,史書是這麼記載:

“韋后、上官昭容皆以智謀不及公主,甚憚之”

所以李隆基的入場相當清醒,他認識到自己並沒有能力將這些太后公主全都掃除,那就乾脆入局借力打力,畢竟雙方在神龍政變當中合作的不錯麼不是?

而且合作對象也確實是個單選題,畢竟李隆基也不可能去找韋后聯手吧,人家那邊都在做夢稱帝了,你再去合作不是刨老李家祖墳嘛。 總之,對於這樁合作太平公主也是樂見其成,史書形容她的態度是“公主喜”,並派了兒子薛崇簡協助李隆基。

萬事俱備之後,李隆基的政變班子們才忽然驚覺不對:相王呢?

實際上想也知道,李隆基又沒生第三隻眼,也沒讓人見面就拜的王霸之氣,禁軍肯聽他的很大程度上還是看李旦的相王身份,畢竟兄終弟及這件事在宋朝之前也並不罕見。

李隆基大義凜然的反駁,說咱們聚在這裡是爲了拯救社稷,若是事成那是造福天下萬民,要是失敗就請斬我以全忠孝,怎麼能把我老爹牽扯進來讓他擔憂呢?

而且李隆基進一步分析:要是請來了相王,那就是我讓親爹陷入危險,要是請了不來,那我們計劃豈不是就泄露了?

潛臺詞意思很明顯:要是我爹不願意幹,難不成還能殺了?那可是太宗都沒幹的事兒。

有理有據的一段話說的衆人羞愧,於是事不宜遲,當晚衆人就行動了起來。

在周密的計劃下整個事變可以說乏善可陳。

李隆基率領親信裡應外合控制了皇宮北面的禁苑,隨後麾下原屬北門禁軍的親信直接趨入禁軍營中帶領人手直接斬了韋后的親信,並登高一呼,稱韋后毒死了先帝,咱們今晚要清君側,擁立相王!

“羽林之士皆欣然聽命”

隨後李隆基穩得不行親自接管了玄武門,控制了武庫以及北門禁軍,爲進入宮闈的親信提供支援,同時還能保證退路。

但事情進展遠比李隆基預想的要順利,眼見禁軍入宮清君側,內宮的禁軍也“皆被甲應之”,整個皇宮開始了對韋后的圍殺。

韋后本人驚慌逃竄,被一個禁軍斬首提到李隆基馬前邀功,安樂公主和武家僅剩的武延秀皆死於亂軍。

上官婉兒驚慌不已,掏出了李顯的遺詔——就是指定相王李旦監國的那一份,希望雙方能合作。

李隆基覺得不怎麼樣,選擇將上官婉兒斬於旗下。

天亮之後李隆基披著甲去找老爹請罪,一見面爺倆抱在一起哭得那叫一個情真意切。

李隆基說自己沒有請示老爹應該降罪,李旦說我兒子安定乾坤再造社稷,是天下的功臣!

流程走完了,爺倆相視一笑去宮中見已經被嚇傻了的唐少帝李重茂,隨後兩人分工合作無比默契。

李隆基派出禁軍,僅用一天時間將韋后一黨上上下下全部殺乾淨,少帝李重茂在李旦的陪同下去宮門外見百姓安定民心。

政變發生在六月二十日深夜。

二十一日韋后一黨就被全部根除。

二十三日李重茂在太平公主的幫助下,將皇位禪讓給了李旦。

二十四日李旦正式登基,李唐的天下似乎又重新安穩了起來?!?

劉備回想了一下大漢的“誅國賊”種種操作,再看看這唐朝僅用一日的“不留後患”之事變,最終也只能評價道:

“倒是頗爲熟練。”

“那是?!?

張飛第一時間贊同兄長所言:

“有前人演示,後人自可補缺也。”

劉備一時間哽住,不知道三弟說的這個前人是指那李隆基的太公李世民,還是說這唐朝之前,包括他們等的漢晉。

簡雍看著這乾脆利落的政變,似贊似嘆道:

“這李隆基年不過三十如此行事,倒是可稱堅忍之輩,清亂局扶朝綱,有功於社稷?!?

畢竟即便是打內心不喜歡這樣血腥的宮廷政變,但簡雍更清楚,李顯活著時這皇后公主都敢明碼賣官了。

要是等到太后臨朝或是真的成了女帝,恐怕這天下社稷萬民都要被打包賣了,那時候纔是悔之晚矣。

因此關於其贊那是真心實意的。

至於嘆息嘛,在場衆人也都清楚,想想安史之亂便是,簡雍搖頭:

“相較此等英主之姿,也難怪乎後世多嘆,稱其宜早亡也?!?

第768章 請至華蓋殿第727章 馬可波羅164.第164章 消渴癥第564章 但是我們造反強227.第227章 香積寺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255.第255章 留在人間第584章 環環相扣第808章 人情窠臼130.第130章 獨眼龍李二鳳第527章 兄妹298.第298章 薛仁貴進京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368.第367章 鐵索連舟第448章 彗星掃出來的皇帝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349.第349章 兩三人垂淚,十里孤墳第514章 雍熙北伐140.第140章 臉探草叢第423章 大炮開兮轟他第13章 後輩會飛了?!第728章 富饒西方第525章 改弦易撤315.第315章 女皇亦能舞196.第196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第807章 名臣作傳第627章 先帝顯靈第498章 千秋畫卷297.第297章 姜維學習筆記第593章 貢獻罄竹難書239.第239章 密信第41章 江東舊夢236.第236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356.第355章 擊砲第751章 不足道也第407章 亂世呵第399章 先察使311.第311章 貞觀第一大噴子第61章 二千斤第444章 照本宣科391.第390章 殊途同歸第722章 不是別人不努力第742章 不好意思放錯了第462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793章 萬世法第30章 二哥/弟成神了!【改封面了】第761章 操之過急第9章 爺投漢辣第622章 人君仁君第628章 關雲長單刀劈關平301.第301章 傳訊望樓第487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48章 白羆陶俑192.第192章 世家提刀人第48章 白羆陶俑第651章 何以當歸第790章 劉半仙第537章 滿川龍虎舉第528章 兩科三舍治太和386.第385章 中原板蕩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第31章 科技進步點第459章 酸鹼中和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229.第229章 顏真卿381.第380章 醃入味兒的漢長安第59章 仗義死節麋子方166.第166章 糖衣炮彈205.第205章 不羨,當昌245.第245章 功名塵與土第818章 《太學傳抄》第543章 共勉海疆第571章 流水怒濤第34章 正旦第739章 合上的棺材板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293.第293章 烽火臺與信號塔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229.第229章 顏真卿第505章 餘壽十七137.第137章 涿州第450章 玄宗青春限定版第617章 三祭三逃第617章 三祭三逃第403章 百萬曹公第19章 漢中第668章 曹副丞相風評被害第648章 夏民燦燦第626章 唐風圖冊第542章 燕人歸金第653章 最終解釋權歸大萌所有第415章 風雲起第414章 爛攤子第626章 唐風圖冊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第651章 何以當歸208.第208章 天下江陵第641章 當日悔和戎第719章 征伐之終
第768章 請至華蓋殿第727章 馬可波羅164.第164章 消渴癥第564章 但是我們造反強227.第227章 香積寺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255.第255章 留在人間第584章 環環相扣第808章 人情窠臼130.第130章 獨眼龍李二鳳第527章 兄妹298.第298章 薛仁貴進京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368.第367章 鐵索連舟第448章 彗星掃出來的皇帝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349.第349章 兩三人垂淚,十里孤墳第514章 雍熙北伐140.第140章 臉探草叢第423章 大炮開兮轟他第13章 後輩會飛了?!第728章 富饒西方第525章 改弦易撤315.第315章 女皇亦能舞196.第196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第807章 名臣作傳第627章 先帝顯靈第498章 千秋畫卷297.第297章 姜維學習筆記第593章 貢獻罄竹難書239.第239章 密信第41章 江東舊夢236.第236章 接著奏樂接著舞356.第355章 擊砲第751章 不足道也第407章 亂世呵第399章 先察使311.第311章 貞觀第一大噴子第61章 二千斤第444章 照本宣科391.第390章 殊途同歸第722章 不是別人不努力第742章 不好意思放錯了第462章 相見不如不見第793章 萬世法第30章 二哥/弟成神了!【改封面了】第761章 操之過急第9章 爺投漢辣第622章 人君仁君第628章 關雲長單刀劈關平301.第301章 傳訊望樓第487章 莫笑農家臘酒渾第48章 白羆陶俑192.第192章 世家提刀人第48章 白羆陶俑第651章 何以當歸第790章 劉半仙第537章 滿川龍虎舉第528章 兩科三舍治太和386.第385章 中原板蕩382.第381章 勝天半子張仲景第31章 科技進步點第459章 酸鹼中和362.第361章 乘風而起229.第229章 顏真卿381.第380章 醃入味兒的漢長安第59章 仗義死節麋子方166.第166章 糖衣炮彈205.第205章 不羨,當昌245.第245章 功名塵與土第818章 《太學傳抄》第543章 共勉海疆第571章 流水怒濤第34章 正旦第739章 合上的棺材板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293.第293章 烽火臺與信號塔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229.第229章 顏真卿第505章 餘壽十七137.第137章 涿州第450章 玄宗青春限定版第617章 三祭三逃第617章 三祭三逃第403章 百萬曹公第19章 漢中第668章 曹副丞相風評被害第648章 夏民燦燦第626章 唐風圖冊第542章 燕人歸金第653章 最終解釋權歸大萌所有第415章 風雲起第414章 爛攤子第626章 唐風圖冊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第651章 何以當歸208.第208章 天下江陵第641章 當日悔和戎第719章 征伐之終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驻马店市| 徐汇区| 临武县| 土默特左旗| 绥滨县| 无为县| 芜湖县| 武宁县| 雷山县| 大理市| 东乡族自治县| 双辽市| 马鞍山市| 新乡市| 阜阳市| 青田县| 临猗县| 陆川县| 濮阳县| 临沂市| 高尔夫| 小金县| 克什克腾旗| 玛曲县| 石楼县| 定西市| 社旗县| 合肥市| 崇州市| 鸡东县| 龙口市| 平凉市| 乌兰察布市| 武隆县| 通道| 漠河县| 庆元县| 宁强县| 扬中市| 宁武县| 昌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