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93章 有銀子竟然花不掉……

趙巖正在科技院到處跑的時候,茅元儀興沖沖的跑來,大老遠的就喊道:“主公,大喜,大喜啊”

“什麼喜事啊?”趙巖聽了笑道。

“遼東作戰指揮部在清理滿清的東西時,發現了一本賬簿。”茅元儀笑道:“這賬簿上全是滿清與晉商通商的記錄,上面記著的晉商商隊就有十三個,雙方的貿易額度足由兩千多萬兩。”

“有了這個賬簿……”

“哈哈”

“嘿嘿”

兩人同時陰笑起來……

有了這個賬簿,明年就拿晉商開刀。

晉商一個個身家都有幾百萬兩,估計抄家之後能有兩三千萬兩的收入。

胡亂抄家自然不行,總得有理由,這個賬簿無意給了趙巖很是充分的理由,誰也無法阻攔的理由。

只要用《大明日報》把這事情一報出去,馬上就能讓那些通敵的晉商千夫所指,身敗名裂。

……

遼東,現在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到了一月中旬時,遼東作戰指揮部(參謀部)纔開始清理滿清留下的種種文件。

很快,就在這些文件中發現了滿清與晉商交易的賬本。

шшш⊙тTk án⊙c o

通過賬本發現,晉商與滿清的交易有時是在張家口,有時則是晉商直接派遣商隊到遼東去。

每一次晉商到來,滿清都會很熱烈的歡迎他們。

發現了這一賬簿後,遼東作戰指揮部連忙將向趙家堡報告。

經過將近半個月的作戰,整個遼東平原幾乎都已經肅清了,各城鎮的行政人員也下派了過去。

遼東漢民也都領到了過冬的口糧,行政人員正在挨家挨戶的進行戶籍登基。

一月時又有二十艘飛剪船下水,從八年開始,到目前已經建造了六十艘飛剪船,兩個月後又有三十艘飛剪船下水。

現在整個山東能調用的飛剪船,也就只有剛下水的二十艘,其餘四十艘飛剪船有三十艘運著兵馬前去支援加州,其他十艘則在各艦隊負責偵查和信息傳遞任務。

雖然只有二十艘飛剪船,但運輸能力還是大大提升了。

山東的大商船已經有一百五十艘左右,其中一百艘被派到了江戶,還有五十艘則在日夜往遼東、朝鮮來往運輸。

經過不斷的運輸,遼東所需的物資基本上都運過去了。

那些山東商人,也要去遼東開設造船廠,山東還要向遼東和朝鮮移民。

……

十一年的財政預算,在一月中旬重新進行了一次會議。

由於趙巖在科研上砸下了五百萬兩左右,再加上還要設立一個兩百萬兩的基金會來設立‘生產進步獎’,能夠進行預算的只剩下5700萬兩。

這次預算,主要是增加了多遼東和朝鮮的開發項目,原先確定的預算倒是不用去改動。

對於遼東和朝鮮的開發,趙巖打算重點開發遼東平原和朝鮮,其他地方暫時先不用怎麼去開發。

整個遼東耕地面積還未統計出來,但朝鮮的耕地面積卻是統計出來了。

整個朝鮮的耕地面積,大概在4000萬畝左右,若算上山區的話還要更多,但趙巖一般不對山區進行移民。這4000萬畝的耕地,主要分佈在較爲平坦的平原、丘陵地帶。

每戶300畝土地,整個朝鮮可以安置13萬戶農業人口,再加上其他的行業人口,整個朝鮮前期得有15萬戶人口。

按照農場的模式,平均每個勞動力可以養活7~8個人口,且產出的多爲肉類,每戶平均三個勞動力,每年可以向山東輸出養活270萬人左右的糧食。

前期移民費用,每戶大概需要10兩白銀左右,也就需要將近150萬兩左右,同時水利、道路也需要100萬兩左右,教育、醫療需要需要大約100萬兩,其他雜項50萬兩。

朝鮮的預算,需要400萬兩。

而遼東的開發問題,所需的資金則就更多了,遼東的耕地具體有多少難說,畢竟那麼大的一個地方。

但在朝鮮的移民所需前提下,經過會議商定,今年的移民數量將要達到四十萬戶,朝鮮移民十五萬戶,遼東還需要移民二十五萬戶。

二十五萬戶人,每戶10兩,就需要250萬兩白銀,水利、道路的支出和朝鮮一樣,撥100萬兩。遼東是平原地區,水利和道路問題倒是比較簡單的。教育和醫療,撥給180萬兩,雜項撥給100萬兩。

遼東所需預算630萬兩。

加在一起,兩地所需預算1030萬兩左右,同時需要倭奴大概50萬人,以用於基礎設施修建。

雖然數目比較高,但很大程度上,還是建立在了那50萬倭奴身上,遼東和朝鮮缺少勞動力,必須有倭奴調派過去,同時使用倭奴的話,基礎設施建設的費用將大大減少,否則朝鮮和遼東的水利及道路,各100萬兩哪裡夠用,這些錢只夠買材料的。

同時,北海道的移民也要展開了。

幕府簽訂了趙巖給出的不平等條約,北海道已經劃入了大明的版圖。

今年預計向北海道移民兩萬戶,並派遣兵馬五千人,需要開支200萬兩左右。

北海道將進行特殊對待,因爲北海道上的土著還很多。北海道的土著叫蝦夷,估計數量還挺多。

五千駐軍的任務就是在北海道抓捕土著來建設基礎設施。如水利、交通及各種相關的工廠等。

北海道將重點發展漁業,農業則是用來保障島上的所需,所以預算會大一些,畢竟漁船和漁產的保鮮設施的投資成本都是比較大的。

明年基本上也就是開發這三個地區,遼東、朝鮮、北海道。

會議上趙巖把北海道改成了東北島,大明可沒有道這個行政單位,所以改爲島。北海是相對日本來說,對於大明來說,北海道是處於東北方的,所以改爲東北島,東北島一同劃入奴爾幹都司的管轄範圍。

奴爾幹都司所管轄的範圍,是以鐵嶺爲界,鐵嶺以北地區都屬於奴爾幹都司的管轄,同時覆蓋庫頁島、北海島。

這是朱元璋劃定的界限,趙巖同樣以此爲界,但奴爾幹都司的界限隨時會發生變動,因爲趙巖把奴爾幹都司當成一個用來管轄未開發地區的機構。

東北未來也可以像後世一樣分爲三個省,而奴爾幹都司的界限將不斷向北、向西轉移,奴爾幹都司,將成爲一個專門對付寒冷地區異族及移民的機構。

一個對付專門問題的專業機構。

奴爾幹都司設都指揮使一人,爲奴爾幹都司最高長官,由武官擔任,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後才能上任。

下設兩個民政監察機構,一個由官方派遣人員,一個由地方移民設立。

這也是今年軍改的內容之一。

在對打下的地盤做出開發上的預算後,趙巖開始把預算重新聚焦到軍事上。

“明年我們的對外作戰目標,將是蒙古,同時在軍制改革之後,將全面進行開疆擴土,對蒙作戰所需軍費也必須提前預算一番。”趙巖說道。

對蒙古作戰將沒有什麼戰爭紅利,這是肯定的。

“軍費上,我們只算了改制後的建設經費。對蒙古作戰,我想兩百萬已經非常足夠了。”張志發言道。

“兩百萬兩,確實也差不多。”

打蒙古用的肯定只能是騎兵,只要考慮後勤補給問題和撫卹金的問題就可以,200萬兩可能還用不掉。

預算下來,只用掉了1430萬兩。

還剩下4370萬兩白銀,這筆錢如何花出去,卻成了頭疼的問題。

最終趙巖決定給海軍再撥款800萬兩,500萬兩用於建造1000噸的護衛艦50艘,用真材實料造,不用泡桐。

泡桐只是一時的應急之用,畢竟軍艦太少了,但絕非是長久之計。

這種護衛艦很不耐打,一顆炮彈就能打一個大洞,完全得配備精良的火炮和敵人放風箏才行。

不過泡桐做的護衛艦成本低,建造速度快,就算沉了也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著實是‘炮灰艦’。

剩下的300萬兩,用於成立‘登萊航海大學’,專門培訓航海研究人員,研究船舶設計與船隻製造方面的項目。並增加航海技校的經費,航海技校的任務是在三年之內,培訓出五萬水手。

還剩下3570萬兩白銀,實在是沒地方花了,於是拿出500萬兩用於救災急用,商船建造方面,原先的任務還沒有完成,同時以後也將從私人造船廠購買商船。

剩下的3000萬兩,其中2000萬兩則摺合200萬兩黃金存在銀行的金庫裡,最後這1000萬兩,也存著吧

去年的財政收入,竟然多到今年花不完……實在很令人無語。

“主公,您快要成親了,不如修個房子吧”這時張步雲對趙巖說道,張步雲一提,衆人也感覺趙巖住的地方太寒酸。

趙巖住的地方絕對不算恢宏,只能說是平常的小院落,雖然很是舒適,但卻一點也不派頭。

“文龍說提不錯,主公現在住的地方是太寒酸一些。”茅元儀也贊同道,“以後主公的家業會越來越大,這麼小的房子也住不下。”

茅元儀所說確實也是實情,趙巖那個小院子,是他那便宜老爹留下的老宅子,並不是很大。

以後妻妾一多,哪裡住得下。

“現在趙家堡地方太小,已經不方便辦公了,我看不如這樣,各部門都遷到堡外,然後去請幾個園林大家來把趙家堡規劃一遍。”張志更絕,直接提出要把趙家堡這麼大的地方弄成趙巖的私人住宅。

還要去請人來造園林

第105章 登陸第139章 攻克橫濱第23章 屯田規劃第202章 農業稅徵收法案第63章 左右爲難第2章 融入時代第74章 攤牌第105章 登陸第154章 組閣(上)第282章 步槍發威第131章 戰爭準備第160章 後院起火第133章 報紙發行第113章 痛殲水師第10章 七年冬,滎陽大會第23章 戰利品第78章 打地盤要緊第12章 白洋河之戰(上)第87章 逆龍,從龍第279章 一戰定江山第104章 待命第192章 大搞科研第122章 繳稅了!第166章 囤糧第91章 朝廷的大手筆第28章 馬匪!第231章 進攻福建第35章 攔路第198章 理論上抄家可以致富第31章 趙家堡半球實驗第194章 山東之變化第160章 後院起火第134章 招撫劉國能第8章 築堡第193章 有銀子竟然花不掉……第32章 鄉兵武演第159章 名分之爭第85章 茅元儀來投第92章 蒸汽機問世第196章 盛況第1章 明末地主第67章 陰謀第185章 玻璃生產第6章 炮兵營(上)第279章 一戰定江山第213章 悲劇的夜襲第10章 路遇賊寇第148章 攻打皇城第76章 被架空的巡撫第145章 趙巖不買賬!第7章 對陣第7章 路遇關津第235章 移民船隊第259章 未來的女皇第31章 趙家堡半球實驗第9章 豐收、糧行第152章 組閣前奏第182章 閃電行軍第16章 替死鬼第97章 增援到達第230章 調兵第89章 勒緊褲腰帶第69章 昌平會戰(中)第67章 陰謀第154章 組閣(上)第13章 白洋河之戰(中)第147章 《立憲約法》、《山東軍事特權約法》第36章 海戰(上)第234章 本章免費第32章 鄉兵武演第169章 積極備戰第183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一百就十一章 新式蒸汽機問世第7章 對陣第52章 起航第260章 無所畏懼第30章 借錢第139章 攻克橫濱第209章 再次擴軍第206章第7章 炮兵營(下)第21章 縱賊第31章 趙家堡半球實驗第65章 清兵入寇第23章 屯田規劃第1章 明末地主第2章 政治委員第206章第173章 荷蘭商船的浩劫第25章 製作長弓第12章 賊進鳳陽第179章 支援加州殖民地第39章 賊出潼關第284章 中華帝國,四權分立第107章 硬骨頭第31章 大比,擴軍第277章 震驚第214章 人口暴增第165章 熬出頭第122章 崇禎出招了
第105章 登陸第139章 攻克橫濱第23章 屯田規劃第202章 農業稅徵收法案第63章 左右爲難第2章 融入時代第74章 攤牌第105章 登陸第154章 組閣(上)第282章 步槍發威第131章 戰爭準備第160章 後院起火第133章 報紙發行第113章 痛殲水師第10章 七年冬,滎陽大會第23章 戰利品第78章 打地盤要緊第12章 白洋河之戰(上)第87章 逆龍,從龍第279章 一戰定江山第104章 待命第192章 大搞科研第122章 繳稅了!第166章 囤糧第91章 朝廷的大手筆第28章 馬匪!第231章 進攻福建第35章 攔路第198章 理論上抄家可以致富第31章 趙家堡半球實驗第194章 山東之變化第160章 後院起火第134章 招撫劉國能第8章 築堡第193章 有銀子竟然花不掉……第32章 鄉兵武演第159章 名分之爭第85章 茅元儀來投第92章 蒸汽機問世第196章 盛況第1章 明末地主第67章 陰謀第185章 玻璃生產第6章 炮兵營(上)第279章 一戰定江山第213章 悲劇的夜襲第10章 路遇賊寇第148章 攻打皇城第76章 被架空的巡撫第145章 趙巖不買賬!第7章 對陣第7章 路遇關津第235章 移民船隊第259章 未來的女皇第31章 趙家堡半球實驗第9章 豐收、糧行第152章 組閣前奏第182章 閃電行軍第16章 替死鬼第97章 增援到達第230章 調兵第89章 勒緊褲腰帶第69章 昌平會戰(中)第67章 陰謀第154章 組閣(上)第13章 白洋河之戰(中)第147章 《立憲約法》、《山東軍事特權約法》第36章 海戰(上)第234章 本章免費第32章 鄉兵武演第169章 積極備戰第183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一百就十一章 新式蒸汽機問世第7章 對陣第52章 起航第260章 無所畏懼第30章 借錢第139章 攻克橫濱第209章 再次擴軍第206章第7章 炮兵營(下)第21章 縱賊第31章 趙家堡半球實驗第65章 清兵入寇第23章 屯田規劃第1章 明末地主第2章 政治委員第206章第173章 荷蘭商船的浩劫第25章 製作長弓第12章 賊進鳳陽第179章 支援加州殖民地第39章 賊出潼關第284章 中華帝國,四權分立第107章 硬骨頭第31章 大比,擴軍第277章 震驚第214章 人口暴增第165章 熬出頭第122章 崇禎出招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克陶县| 崇义县| 洛南县| 松原市| 洛南县| 静海县| 报价| 齐河县| 诸暨市| 田林县| 佛教| 阿尔山市| 安图县| 镇坪县| 军事| 阿城市| 枣强县| 青冈县| 湘潭市| 蒙城县| 浦城县| 邓州市| 广丰县| 女性| 贵港市| 青冈县| 宜宾市| 耿马| 静乐县| 南汇区| 罗山县| 新竹市| 乌拉特后旗| 连云港市| 石棉县| 吐鲁番市| 云和县| 滦平县| 诏安县| 安福县| 沾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