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2章 起航

朱大典年底在安徽剿賊的情況順利得出乎意料,潁州團在秋收之後,派出兩個步兵營和一個騎兵營的龐大兵力,對大別山的革左五營進行了圍剿。

朱大典又調集官軍兩萬多名鳳陽、揚州官軍,總兵力達到五萬人,上演了一場十面埋伏的好戲。

朱大典調集兩萬人進行搜山,革左五營早已收到情報,馬上向著西面流竄出了大別山,可惜迎頭撞上了潁州團的官兵。

革左五營雖然知道了朱大典的兵馬調動方向,卻不知道潁州的調動情況,結果就悲劇了,潁州團的大炮和火箭稍稍一發力,革左五營便已聞風喪膽。

“媽呀!是趙殺星。”

“趙殺星來啦,趙殺星來啦!”流賊們大喊著,即刻潰敗。

趙殺星的部隊有個明顯的標誌,那便是火器犀利,當初以高迎祥爲首的聯軍與趙殺星的兵馬對陣,不過幾炷香的時間便已被炸死了幾萬人。

而革左五營恰恰是從聯軍中分散出來的五支,對趙巖的恐懼真正達到聞風喪膽的地步,一接觸便已潰敗。

潁州團死死咬上,步兵追不步兵,騎兵追騎兵,開始對五萬多人的革左五營進行追擊。追擊起來甚是麻煩,潁州團的步兵營馬不多,再加上流賊本身就擅長游擊戰,所以追擊起來甚是費勁。

不過朱大典的官軍隨後也加入到了圍堵之中,包圍圈逐步收緊,最後在西肥水河畔,將三萬多流賊團團圍住。

只是一經衝殺,那些流賊便已跪地乞降。而他們的頭領,在已溜之大吉,不在包圍圈之內。

幾天之後,騎兵營帶回了革裡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改世王劉希堯的首級,而老回回馬守應、亂世王藺養成則帶著幾百騎向西飈走。

朱大典隨即叫來鳳陽御史檢驗首級,並連夜向京師發出捷報。

此戰之後,安徽賊患基本平定,各地也只剩下一些殘餘,派出人馬肅清極易。

年前朱大典、盧象升皆是發來捷報,朱由檢不由心花怒放,不過那個潁州團對朱由檢來說卻甚是陌生,不知何時冒出這麼一支兵馬,於是下諭詢問朱大典,朱大典上報說是趙巖去年在鳳陽之中俘虜的變民,安置在潁州後已練成鄉兵。

只是鄉兵!

朱由檢對軍事本就沒什麼概念,以爲潁州團只是鄉兵,是支二流官軍,同時也誤以爲這支兵馬是由朱大典統領,於是也未多加註意,按照朱大典所報軍功,該賞的賞,該封的封。

同時朱大典讓安徽多了兩萬兵馬,朱由檢還甚是欣慰的嘉獎了一番,朱大典接到朱由檢的嘉獎,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

潁州團壓根就不歸他統御,更不是他練出的。完全是朱由檢會錯意了,爲此朱大典也不好去解釋,既然聖上認爲是,那便是吧!

於是乎,潁州團莫名其妙的成了朱大典統屬的部隊,各個朝臣同樣不清楚真正統屬潁州團的卻是趙巖。

按照常理,趙巖在登萊,潁州團在鳳陽府,之間貌似沒有聯繫,趙巖也無法掌控潁州團纔對。

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趙巖可不是一般的武人,他不靠朝廷軍餉養兵,而潁州團靠朝廷那點軍餉也沒法養兵。

就算是登萊軍的二線部隊,朝廷也養不起,除非把遼餉摳出來。

過年時盧象升的信送到了趙巖手裡,趙巖看完後,卻是權衡了許久。

調點人幫盧象升訓練兵馬並沒什麼問題,而問題則出在火炮方面,目前使用的火炮都是榴彈,這可不是實心彈。

趙巖的軍隊使用的偏偏又是密集陣形,萬一被打上一炮,那死傷可就大了。

他不知道與朱由檢的關係到底能維持多久,也不知道未來是否要與朱由檢決裂,不過以他的發展方式,未來與朱由檢冷臉是必然的,只不過是否決裂就另說了。

權衡之後,趙巖還是決定給盧象升調去三百門炮75毫米榴彈炮,但不給鑄炮工匠,炮彈也將由趙巖提供。

掐著炮彈這一塊,一般也就無憂了,再則火炮是有使用壽命的。

大炮的價格並不貴,一門75毫米榴彈青銅炮,也就100兩左右的造價,重260斤,銅價佔25兩(八斤爲一兩銀),其餘皆是加工成本,燒錢還是炮彈。

軍器局的鑄炮一直都未停止,登州將修煉四十座棱堡,每個棱堡都需要火炮,按照防禦體系,每座棱堡架設重型城防炮五到六門,75毫米榴彈炮十到十五門,主要看棱堡有幾個面,敵人能從哪個方向發起進攻。

重型城防炮用於攻擊一千五百米之外的敵人,主要以摧毀敵方火炮爲目的而架設。榴彈炮則每門分佈點聯合起來,形成一個密不透風的火力網,用於防止敵方人員靠近棱堡。

另外龍口港和青島港、上海港都需要岸防炮,因此火炮的鑄造上有些緊張。不過岸防炮已經有大半鑄完,目前已運送至各港口的炮臺。

軍器局在初三就已經上工,今年需要生產的裝備有很多,十萬二線部隊的刀槍鎧甲都要逐一打造出來。

另外各屯地訓練所需的武器也要打造,長槍火槍,或是馬刀,現在青壯的訓練,分爲長槍、火槍、騎術三個部分,長弓則不再繼續作爲訓練項目。

也因爲長槍的大量製造,導致登萊適合做長槍的樹木銳減,現在槍桿都要從南方購買了,登萊雖然還有合適的木材,但都在比較偏僻的地方。

如今軍器局所生產的刀劍,大多先用水壓機進行鍛壓,然後再由人工進行一次修整,效率比純人力快得多。

……初二時,登州開始了大修路,四十萬戶屯民,各屯各自負責屯到堡的道路,然後再合力修建堡到主幹道的道路。

登州的道路情況,可謂是糟糕得一塌糊塗,很多鄉下的地方,道路連板車都只能勉強進去。

這樣的道路,根本無法適應商業發展,農產品也運不出去。

從初二開始,登州到處都是炸山修路的忙碌景象,屯地到棱堡的道路,棱堡和棱堡之間的主幹道,全部是成本低廉的素混凝土澆築。

去年科技院的混凝土研究小組,已經成功的研究出了混泥土路面,分素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兩種。

鋼筋混凝土比較燒錢,再則也沒必要,所以選擇用素混凝土。

修路時也沒有太多的注意事項,只要把路鋪平了就好了,一般泥水匠都做得來。這樣的路絕對是豆腐渣工程,不過這個年代沒有汽車碾壓,更沒有幾十噸載重量的貨車,馬車最多也就裝個七八百斤,就算是隨便修,這樣的路也能用很久,就算是損壞了,要修也很容易,隨便補一下就可以了。

除了登州要修路,萊州將修上一條膠萊公路,這條公路連接膠州灣鹽場和青島港,不過這條公路將使用鋼筋混凝土修築。

這條公路建成後,運輸量將比較大,畢竟那麼多的鹽。山東販鹽不方便的地方就在運輸,爲了消除這個劣勢,趙巖決定走海路。

先將食鹽從青島運到松江,然後可以走淮河、黃河、長江三天河流進行販運,這三天河流離得很近,這也是爲什麼兩淮鹽商能把食鹽賣遍天下的原因之一。

趙巖下令混凝土研究小組派出技術人員,成立了建築一大隊,一大隊今年主修膠萊公路,同時爲鋼筋混凝土公路積累修建經驗。

火藥廠和水泥廠爲了應對年初的修路,初三就開工了,加緊生產火藥和水泥,以滿足修路的需要。

……到了初六後,各部門都緊鑼密鼓的忙碌了起來,開始完成今年的新指標和任務。

龍口造船廠在年底已經有十艘500噸級的飛剪船成功下水,而上海號、青島號、龍口號也皆已改裝完畢。

上海號側舷火炮三十四門,首尾重炮一門,共70門。

青島號側舷火炮三十門,首尾重炮一門,共62門。

龍口號側旋火炮二十七門,首尾重炮一門,共56門。

這三艘軍艦的航速達到每小時3~8節,比福船快了不少,第一艦隊的船員在年後,馬上開始對新戰艦進行適應姓訓練。

每艘戰艦上的船員爲300~400之間,西方人的這種戰艦雖然快,但載員量卻不高,雖然說擠得下,但卻非常不方便。

不過就海戰而言,300~400名水兵分佈在一艘戰艦上,已經非常夠用了。

新戰艦投入使用後,原本使用的衛青號、蒙恬號、岳飛號、戚繼光號,在海戰中則負責攻擊,而這三艘軍艦負責追擊。同時那四艘福船改造的軍艦也將用於投送海軍陸戰隊。

十艘500噸級的飛剪船下水後,對曰貿易將進入一個加速期。這十艘飛剪船在運輸能力上達到260噸。總共新增了2600噸運輸能力,一次就能從曰本運回價值65萬兩的黃銅。

不過趙巖並不打算把所有運輸能力都用於曰本貿易,而是在過完年了之後,組建了美洲艦隊。

美洲艦隊的人員從第一艦隊中抽調,由青島號、蒙恬號,岳飛號,以及編號爲f001、f002的兩艘500噸級飛剪船組成。

正月十六,美洲艦隊中的f001、f002這兩艘飛剪船共載有七百名船員,船艙內裝有三百多門火炮,以及大量炮彈、補給,向南美洲駛去。

他們的任務就是前秘魯開闢一個據點,據點開闢後,美洲艦隊將陸續前往中南美洲。

科技院在蒸汽機的製造上急需橡膠,爲此去美洲找橡膠已經非常迫切了。

趙巖記得橡膠的原產地是巴西,並且在秘魯也有分佈。巴西在東岸,現在不是德雷克的時代,德雷克海峽已經被西班牙人重兵防守,趙巖的船想要讓人繞到東岸去顯然不是那麼容易。

在西岸的秘魯也能找到橡膠樹,同時秘魯還有金雞納樹,可以用來剋制瘧疾。

()

第27章 棉布上市第164章 豬仔登船第11章 車陣拒敵第22章 下邯鄲第18章 七年春波第115章 四正六偶,十面埋伏第27章 大搞建設第119章 再次不戰而退第224章 鑄幣稅第160章 後院起火第123章 ;輿論大戰第112章 多爾袞逃離第264章 蓬勃發展第105章 登陸第159章 名分之爭第133章 報紙發行第二十七 摸皇帝錢袋第43章 鹽商發難第24章 盧象升至第90章 崇禎的計劃第26章 全民皆兵第101章 大調整第119章 再次不戰而退第288章 帝國東昇第八十四第2章 政治委員第286章 生產兵團第170章 大婚之日第4章 私鹽武裝第189章 滅盡其族第215章 被吃掉的美少女第210章 掃蕩科爾沁第34章 海軍出動第135章 生擒高迎祥第18章 七年春波第134章 招撫劉國能第15章 擴張計劃第6章 亂世重典第56章 勤王之議第41章 通商日本第11章 車陣拒敵第24章 板甲制式第2章 政治委員第39章 賊出潼關第237章 鐵路計劃第5章 男兒行第185章 玻璃生產第10章 路遇賊寇第81章 加州第178章 天價軍費、教育費第262章 宣戰第7章 炮兵營(下)第240數錢數手抽經第142章 軍事威脅第81章 加州第172章 幕府屈服第103章 議和第兩百零一章第29章 水力鑽牀第287章 帝國調整第80章 佔領夏威夷第23章 遲來將軍第80章 佔領夏威夷第234章 本章免費第27章 棉布上市第38章 派遣使者第151章 “此人定是楊嗣昌同黨”第166章 囤糧第10章 路遇賊寇第166章 俘獲敵艦第26章 火神炮第261章 民心所向第285章 帝國初立,天下沸騰第104章 待命第197章 科技到底如何研究?第19章 二線部隊第38章 派遣使者第24章 板甲制式第211章 會盟第282章 步槍發威第283章 屠宰場第261章 民心所向第5章 男兒行第32章 礦工之友與蒸汽機第25章 製作長弓第105章 登陸第239章 崇禎再擴軍第278章 鳥槍換大炮第9章 築堡(下)第263章 攻佔中美洲第29章 財政收入第139章 攻克橫濱第105章 登陸第99章 對日貿易矛盾第25章 安民第6章 亂世重典第103章 議和第26章 火神炮第183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34章 海軍出動
第27章 棉布上市第164章 豬仔登船第11章 車陣拒敵第22章 下邯鄲第18章 七年春波第115章 四正六偶,十面埋伏第27章 大搞建設第119章 再次不戰而退第224章 鑄幣稅第160章 後院起火第123章 ;輿論大戰第112章 多爾袞逃離第264章 蓬勃發展第105章 登陸第159章 名分之爭第133章 報紙發行第二十七 摸皇帝錢袋第43章 鹽商發難第24章 盧象升至第90章 崇禎的計劃第26章 全民皆兵第101章 大調整第119章 再次不戰而退第288章 帝國東昇第八十四第2章 政治委員第286章 生產兵團第170章 大婚之日第4章 私鹽武裝第189章 滅盡其族第215章 被吃掉的美少女第210章 掃蕩科爾沁第34章 海軍出動第135章 生擒高迎祥第18章 七年春波第134章 招撫劉國能第15章 擴張計劃第6章 亂世重典第56章 勤王之議第41章 通商日本第11章 車陣拒敵第24章 板甲制式第2章 政治委員第39章 賊出潼關第237章 鐵路計劃第5章 男兒行第185章 玻璃生產第10章 路遇賊寇第81章 加州第178章 天價軍費、教育費第262章 宣戰第7章 炮兵營(下)第240數錢數手抽經第142章 軍事威脅第81章 加州第172章 幕府屈服第103章 議和第兩百零一章第29章 水力鑽牀第287章 帝國調整第80章 佔領夏威夷第23章 遲來將軍第80章 佔領夏威夷第234章 本章免費第27章 棉布上市第38章 派遣使者第151章 “此人定是楊嗣昌同黨”第166章 囤糧第10章 路遇賊寇第166章 俘獲敵艦第26章 火神炮第261章 民心所向第285章 帝國初立,天下沸騰第104章 待命第197章 科技到底如何研究?第19章 二線部隊第38章 派遣使者第24章 板甲制式第211章 會盟第282章 步槍發威第283章 屠宰場第261章 民心所向第5章 男兒行第32章 礦工之友與蒸汽機第25章 製作長弓第105章 登陸第239章 崇禎再擴軍第278章 鳥槍換大炮第9章 築堡(下)第263章 攻佔中美洲第29章 財政收入第139章 攻克橫濱第105章 登陸第99章 對日貿易矛盾第25章 安民第6章 亂世重典第103章 議和第26章 火神炮第183章 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第34章 海軍出動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龙县| 延安市| 太保市| 普宁市| 保靖县| 大悟县| 谷城县| 翼城县| 澎湖县| 丹凤县| 天津市| 汶川县| 晴隆县| 盐源县| 瑞金市| 清水县| 修武县| 阳新县| 南宫市| 青州市| 德钦县| 丹阳市| 郁南县| 墨江| 江门市| 滨海县| 黔西县| 阿尔山市| 正宁县| 神池县| 吉隆县| 新疆| 许昌县| 济源市| 云安县| 武汉市| 青阳县| 麻城市| 浙江省| 交城县| 油尖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