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4章 蓬勃發展

西班牙海軍從頭到尾都未與美洲艦隊發生過像樣的海戰,主要是因爲西班牙軍艦都部署在東海岸,而美洲艦隊的主要力量部署在西海岸。

雙方的真正實際上是陸地上的戰爭,因爲雙方都有登陸權,雙方又無法短時間內繞到對面去打一場。

在這樣的情況下,雙方的較量多是在陸地上的。

西班牙人面對陸上擁有較大兵力的加州殖民地,最終也只得以妥協收場,最起碼在簽訂《中美洲條約》後還能保住秘魯的產金地和古巴的產糖地。

至於抵抗,西班牙人沒怎麼想過。

此時的西班牙帝國已經沒有了當初那種睥睨天下的霸氣,同時他們面對的是遠東的大明帝國。

在歐洲人眼中,那是一個龐大到令人窒息,國力強大到令人恐懼的帝國。

若是以前,這樣的恐懼只是多餘的,然而當前趙巖逐漸掌控這個帝國,正顯示出強悍的獠牙。

西班牙人若增兵支援中美洲,趙巖同樣可以增兵支援中美洲。

西班牙人在中美洲戰爭中落敗,之後還得帶著笑容與加州殖民地搞好關係,在美洲只能在加州殖民地才能買到大明的貨物,而且貨物量已經越來越大。

此時加州殖民地已經與各國議和,貿易也隨之恢復,西班牙若能在貿易中買到更多的貨物,則他們的收益就越大。

而且這場戰爭,西班牙人在道義上落了下風。加州殖民地以西班牙人屠殺南洋兩萬華人爲理由開戰,在道義上已經壓過了西班牙人。

割讓中美洲也屬於賠償中的一部分,西班牙人把整個產銀地都賠了進去。首先在議和時加州殖民地已經佔據了近半據點,剩下的一半據點還可以有些抵抗,在看不到勝利,且加州殖民地提出兩千萬兩白銀的賠償時,西班牙人只好把整個中美洲都賠了進去。

中美洲是加州殖民地定然要完整吞下的肥肉,西班牙人的這個賠償方案在爭論再三後,最終同意了。

雖然勢必要吞下,但若是搶攻的話,也要花些功夫。再則中美洲利潤驚人,就像是搶到只下金蛋的雞一樣。

中美洲戰爭就這麼在歐洲各國驚愕中快速結束,歐洲各國原本以爲戰爭會持續很久,畢竟西班牙人在中美洲擁有許多據點,對付這些據點想必需要一些時日。

如此短暫就結束了整場戰爭,而且西班牙帝國如此快速的就妥協了,也讓歐洲各國看清楚了西班牙帝國的實力。

西班牙帝國已經垂垂暮年,已經不復當年的強盛。

先是英國,後是荷蘭,現在是遠東的大明帝國,英國人贏得戰爭也許是運氣,荷蘭人贏得戰爭可能是僥倖,但大明帝國贏得戰爭,靠的卻是實力。

西班牙人妥協並不出乎意料,遠東的大明帝國已經展露出恐怖的國力,只是太快了一些。

一旦西班牙人失去中美洲的貴金屬收益,那麼西班牙的國力就會遭到進一步的打擊。

西班牙人的工業基礎薄弱,許多東西都依賴進口,進口又需要許多貴金屬,可以想象西班牙人在失去了貴金屬收益後的窘迫了。

只是歐洲各國並不想和這個遲暮的帝國開戰,他們與大明帝國不同,大明帝國遠在萬里之外,雙方沒有太多的交集,打就打了,西班牙人無法從其他方面進行報復。

而歐洲各國卻要考慮開戰後對貿易的影響,雙方開戰前必須做好充足的戰前準備,所以歐洲各過在未做好開戰的準備前,都不會頻繁的去挑釁對方。

……

而在本土,隨著海外的擴張腳步,移民也在不斷的進行,十二年上半年,山東向海外移民了將近上百萬人。

其中南洋移民了三十萬人,澳大利亞東南部移民了十萬人,北海道移民了十萬人,往加州移民了三十萬人,夏威夷羣島移民了兩萬人,阿拉斯加移民了兩萬人,庫頁島上移民了兩萬人。

趙巖逐漸建立起了一個海外殖民體系,凡漢民移民地區,異族必然遭到清洗,特別是南洋地區。

整個上半年伴隨著巨大的動盪,那樣的華人在官府的武裝下,大肆在南洋圈地,四處掃蕩土著部落。

呂宋、爪哇、三齊佛地區最爲動盪,馬六甲地區稍稍穩定。這種動盪是相對於南洋猴子來說,漢人在劃定區域是很安全的。澳大利亞地區的情況倒是還好,與異族雖然有摩擦,但沒有采取那麼鐵血的手段。

而陸上的移民則更加頻繁,這年上半年,也有近百萬人移民到了東北、朝鮮、奴爾幹都司,以及漠南、漠北、漠西、吐番,以及交趾地區。

交趾地區是一個很特殊的地區,交趾也就是後世的越南,這個國家是東南亞漢化程度最高的國家,曾數次被納入中國版圖。

更準確的說,這是一個漢化未進行徹底的中國省份,或者是民族融合未完成的省份。漢族與南方各種族的融合自漢人發展重心向南移動時,就從未停止過。

從各種方言中就能看出,曾經中國各地存在過許多不同的部落和民族,這些民族後來都融合進了漢族之中,而這些方言大多都是原先語言融合了漢語後出現的。

這個年代的漢語普及度是較低的,但語言融合現象很普遍,例如閩北方言,就是古越語與漢語融合後所產生的,大量發音與漢語相同,造詞有帶有古越語的特點。廣東流行的粵語,也是古越語和漢語融合而成。自秦代以後,語言融合就在不斷的持續。

交趾就屬於那種融合不徹底,自宋朝時中途中斷的融合地區,這與朝鮮的現象有些相似。

朝鮮和越南即有受漢族的民族融合所影響,但因爲歷史原因中斷了融合,造成了即有漢化現象,又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的現象。

在仔細研究了歷史後,趙巖覺得應該在交趾將民族融合繼續進行下去。

在這個年代,連歐洲都沒有產生民族意識,產生了民族意識的唯有中國,但中國的民族意識也不強烈。

趙巖來到這個年代,成功的喚醒了民族意識。

對交趾地區的民族融合,事實上是一種文化入侵,對方根本沒有沒民族意識,也就未形成自己的民族,只是形成了自己的文化。

對於一個大國來說,判定種族的界限並非根據血統,而是根據文化、習俗,就算是小國,判定種族也是根據文化和習俗,例如兩個生活在同一個島嶼上,卻擁有不同文化習俗的民族,他們的祖先血統肯定是一樣的,但爲什麼卻分成兩個種族呢?

區分民族的方式上,血統也是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不過這是在不同的人種上時,黑人和白人自然不可能是同一個種族。

對交趾的民族融合,並無血統上的障礙,同時交趾百姓確有漢族血統。因此對待交趾政策,就是加大文化輸出。

因此山東政府在上半年向交趾移民了二十餘萬漢人,並且還向交趾調派了一千餘名教師,官方大力推行漢語。

交趾的漢化程度較高,這樣的文化輸出很容易。

不過大明突然滅了交趾,接管了交趾的行政,這讓交趾人產生了如同明初的情況,各地反抗不斷。

對於這些反抗,官方的態度就是直接鎮壓。

在交趾部署了兩萬武警部隊,同時還有一個新成立的08山地團,鎮壓反抗還真是輕而易舉。

什麼游擊戰,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後世的越南能以游擊戰與美國周旋,那是因爲中國源源不斷的支援,以及蘇聯的支援。

中國在後世支援了越南可以裝備200萬部隊的武器裝備,還資源了各種物資,甚至直接給錢,貸款,還派遣了軍事人員幫助他們指揮戰鬥。

游擊戰那是火器成熟時的產物,而這個年代的游擊戰施展起來收效甚微,只要上點心能輕易剿滅。

交趾的反抗從來都是以鐵血手段鎮壓下去,每次鎮壓必然抓人,人自然是抓去當苦力。

交趾頻繁的反抗,主要原因還是官方的圈地。

二十萬漢民來到交趾,總得有土地吧因此官方直接向交趾的地主動刀,交趾和大明不同。在交趾對付那些地主完全無需任何顧慮,直接強行圈地,一分錢不給的那種。

在這種圈地行爲下,反抗自然此起彼伏,但官方卻是很淡定,首先沒有波及到大部分人的利益,再則手上有兵,誰反抗鎮壓誰。土地收上來後,便分給移民到交趾的漢民。

交趾的局勢基本上沒什麼變數,而那些交趾平民對大明接管交趾並無太大的反應,因爲官府沒有動他們的利益。

或者說是他們即沒有得到什麼利益,也沒有損失什麼利益。移民到交趾的漢民取代了交趾的地主階層。

這些漢民都是來自傳統的漢族活動區域,大部分都是從中原、江南地區招募而來,說的都是漢語或者是漢系方言,生活習俗皆是著漢人衣冠。

在陸上的擴張在今年放緩了,奴爾幹都司在前進的過程中,碰到了沙俄人的據點,碰上這些據點一律給與拔除,這些沙俄騎兵數量並不多,拔出他們的據點非常容易。上半年就推進到了預定地區,與漠西處於同一個南北縱線上。

崇禎十二年並非一個快速擴張的一年,趙巖不得不將擴張的腳步停止下來,好好的把打下的土地消化掉再說。

只有消化了這些土地,纔算是真正的佔領,否則只是一個過客。

漢唐時期擴張得非常悍猛,但打下的土地之後爲什麼丟了?主要還是沒有消化掉那些地區,說白一點就是漢民數量不足,異族數量太多。

軍器局在三月後恢復了火槍的大規模生產,因爲三月後移民數量增加,必須有足夠的武器來訓練移民。

凡是移民到有異族威脅地區的漢民,都必須定期接受軍事訓練,每個成年男子都可以配備一把火槍。

而且是目前軍隊使用的火槍,有效射程500米,精度較好。

個別極易遭到襲擾的據點還從山東運去了重機槍,還派遣了專門訓練出的射擊手。

軍器局經過近半年的研發,終於確定了平爐鋼的技術,生產出了第一批初級炮鋼,外加炮筒、纏鋼絲,已經能承受黃火藥的爆炸威力。

這些新式火炮不僅重量減輕了,而且威力非常巨大。

僅僅一門75毫米火炮,炮彈的有效射程就達到6000米,而爆炸威力則十分強悍,2公斤的炮彈,殺傷半徑可以達到50米,比現在專門的200毫米火炮還要猛,火炮重量卻降低到了150公斤。

150毫米火炮的射程達到十一公里,殺傷半徑達到80米,炮重300公斤。

炮彈也發生了改變,由於觸發雷管的應用,炮彈演變成了觸發爆炸,當炮彈觸碰到目標後隨即發生爆炸。

這種爆炸方式相比時間引信更具有精準性,時間引信發射的炮彈很考驗炮兵的估測經驗,若是估測錯了,很可能沒打到目標就發生爆炸。

觸發引信則是觸碰到目標後爆炸,也就確保了大部分炮彈都可以爆炸,但不會產生時間引信的那種半空爆炸的殺傷力,而且炮彈爆炸時,只要不是太近,臥倒在地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被炸死的命運。

步槍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根據趙巖畫出的毛瑟98圖紙,軍器局於三月成功造出第一支鋼、木結構的步槍。

經過測試,有效射程達到一千米,精度度極高,殺傷力巨大,射速達到每分鐘10發~15發。

這種毛涉槍的圖紙是毛瑟98b,並非德國人在二戰時使用的毛瑟98K,98b槍管更長,射程更遠,後來德國人需要適應塹壕戰,把槍管弄短了,98k原本屬於卡賓槍,也就是騎槍。

目前軍器局所面臨的技術問題很多,主要的問題就是生產線的建立。

其他裝備方面,出現了新型手榴彈、地雷等等武器,軍器局在武器的研發上可謂是全面開花。

大部分創意都來自於趙巖。

軍器局已經走到了一個需要全面更換生產方式的岔口,從年初開始陸續在給地成立了五個軍工廠。

將所有武器集中在一個地區生產是很不好的安排,因此軍器局正將軍工廠分散開來,而軍工廠的分佈地區,往往都是靠近原材料產地,又屬於安全地域的地區。

蒸汽化生產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軍器局很多流水線的生產環節都進入了蒸汽化生產。

步槍、機槍、火炮都開始向大規模生產邁進。

整個上半年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很快的,特別是電報線,截止六月,電報線已經拉遍了數省。

現在趙巖可以在山東,直接遙控東北、朝鮮、山西、陝西、漠南、湖廣、河北,電報線正在朝著四川、漠北、漠西、奴爾幹都司,以及南方各省架設。

這些電報線屬於行政電報線,只有官方使用,預計在年底將電報線覆蓋整個大明,北方到奴爾幹都司,西方到漠西,南方到南洋、交趾地區。明年之內將電報覆蓋到美洲、印度、澳大利亞等地區。

官方使用的電報不僅是行政上的,商業部同樣也可以使用。

而民用電報,在山東已經開始架設民用電報網絡,而其他以掌控了行政的省份也陸續有人斥資修建電報網絡。

雖然允許私營,但各省電報網絡必須能夠聯網使用,電報員成了一個熱門的職業,培訓學校裡十分火爆。

而在鐵路方面的建設,到了六月底,趙太鐵路的鐵軌已經鋪設完成,目前正處於驗收階段。

而京浦鐵路已經鋪設了大部分,只剩下中間一小段沒有鋪設完成。東北、朝鮮的鐵路也已經鋪設了一半,九月份可以鋪設完成。

火車運行系統也已經做出來了,這需要有電報的配合,電報線開始沿著鐵路線鋪設,而火車在技術上已經完善。火車的時速最高可達到30千米小時,一般時速爲20千米小時。

而山東的鐵路系統,已經竣工了80%,一些路線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開始嘗試通車,在鐵路系統方面積累了許多經驗。

水利方面也有了較大的進展,山東經過這些年的水利建設,已經確保90%的耕地旱澇保收。

東北、朝鮮的灌溉系統也已經初具規模。

河南、湖廣、四川、陝西四省灌溉系統已經修築了五分之一,黃河防洪堤壩已經修築到了尾聲階段,淮河的防洪堤壩則已經竣工,長江防洪堤壩修築了三分之一。

火電廠則在山東遍地開花,幾乎每個州縣都有一座火電廠正在建設,電線也開始往那些工廠、居民區架設。

趙家堡率先進入電力應用階段,各部門,及各官辦工廠都點起了燈泡,街道也架設起了路燈。

大量人力投入到了基礎設施建設之中,招募局的活動更加頻繁,隨著工人需求量增多,以及移民需要,招募局開始在江南地區大量招募百姓。

而這正好消化掉了因爲山東的工業擴張而造成的失業人口。

但也很大程度上衝擊了農業生產,因爲許多佃戶跑去做工了,導致了許多土地沒有足夠的人力耕種。

有些地主在土地無人耕種的情況下只好拋荒。

地主分兩種,一種是自己找長工,自己經營土地,另一種是出租土地,讓佃戶去生產。

佃戶原本不一定能離開土地,因爲人們出門要路引,江南地區社會穩定,行政管理上還算完好。

只是招募局可以隨意將人帶走,著也就導致了人力的外流。

整個大明出現了兩個格局,一個如同旭日東昇,朝氣蓬勃。一個壓抑彷徨,放眼旁觀。

第190章 收復遼東第68章 昌平會戰(上)第235章 移民船隊第79章 傳播福音第190章 收復遼東第74章 攤牌第129章 要的就是功高震主第77章 飼料青貯技術第209章 再次擴軍第25章 登萊精銳第105章 登陸第184章 人傻錢多第26章 全民皆兵第1章 監軍御史第104章 待命第23章 遲來將軍第290章 西征第122章 繳稅了!第229章 羽翼已豐第168章 英法荷海上聯軍第288章 帝國東昇第178章 天價軍費、教育費第165章 有便宜不佔是王八蛋第216章 攻臺第224章 鑄幣稅第21章 上疏之議第9章 豐收、糧行第194章 山東之變化第288章 帝國東昇第255章 稱霸東亞第176章 大搖大擺回山東第99章 對日貿易矛盾第6章 亂世重典第八十四第164章 豬仔登船第103章 議和第12章 賊進鳳陽第284章 中華帝國,四權分立第18章 七年春波第148章 攻打皇城第68章 昌平會戰(上)第184章 人傻錢多第100章 霸主實力第13章 白洋河之戰(中)第15章 擴張計劃大結局千秋萬代帝國不滅第131章 戰爭準備第32章 礦工之友與蒸汽機第73章 回師第263章 攻佔中美洲第111章 關東戰役(下)第281章 決戰來臨第123章 ;輿論大戰第114章 密奏風波第7章 對陣第119章 再次不戰而退第64章 船隻返航第2章 融入時代第4章 火槍出世第9章 龐大物資第17章 狗急跳牆第4章 玻璃鏡子第166章 俘獲敵艦第43章 鹽商發難第10章 七年冬,滎陽大會第152章 組閣前奏第85章 茅元儀來投第123章 ;輿論大戰第81章 加州第283章 屠宰場第125章 又吐血了第70章 昌平會戰(下)第31章 趙家堡半球實驗第240數錢數手抽經第168章 英法荷海上聯軍第30章 大會諸商第195章 抄家後我們平分第241章 海洋霸主計劃第7章 對陣第9章 龐大物資第136章 同室操戈,騎兵羣毆第286章 生產兵團第290章 西征第215章 被吃掉的美少女第153章 孫傳庭入衛第26章 全民皆兵第55章 港口激戰第73章 回師第97章 增援到達第267章 江南會館第12章 白洋河之戰(上)第99章 對日貿易矛盾第179章 支援加州殖民地第186章 決戰渾河之畔(上)第98章 前裝膛線槍巔峰第258章 交趾第117章 毫無破綻第74章 攤牌
第190章 收復遼東第68章 昌平會戰(上)第235章 移民船隊第79章 傳播福音第190章 收復遼東第74章 攤牌第129章 要的就是功高震主第77章 飼料青貯技術第209章 再次擴軍第25章 登萊精銳第105章 登陸第184章 人傻錢多第26章 全民皆兵第1章 監軍御史第104章 待命第23章 遲來將軍第290章 西征第122章 繳稅了!第229章 羽翼已豐第168章 英法荷海上聯軍第288章 帝國東昇第178章 天價軍費、教育費第165章 有便宜不佔是王八蛋第216章 攻臺第224章 鑄幣稅第21章 上疏之議第9章 豐收、糧行第194章 山東之變化第288章 帝國東昇第255章 稱霸東亞第176章 大搖大擺回山東第99章 對日貿易矛盾第6章 亂世重典第八十四第164章 豬仔登船第103章 議和第12章 賊進鳳陽第284章 中華帝國,四權分立第18章 七年春波第148章 攻打皇城第68章 昌平會戰(上)第184章 人傻錢多第100章 霸主實力第13章 白洋河之戰(中)第15章 擴張計劃大結局千秋萬代帝國不滅第131章 戰爭準備第32章 礦工之友與蒸汽機第73章 回師第263章 攻佔中美洲第111章 關東戰役(下)第281章 決戰來臨第123章 ;輿論大戰第114章 密奏風波第7章 對陣第119章 再次不戰而退第64章 船隻返航第2章 融入時代第4章 火槍出世第9章 龐大物資第17章 狗急跳牆第4章 玻璃鏡子第166章 俘獲敵艦第43章 鹽商發難第10章 七年冬,滎陽大會第152章 組閣前奏第85章 茅元儀來投第123章 ;輿論大戰第81章 加州第283章 屠宰場第125章 又吐血了第70章 昌平會戰(下)第31章 趙家堡半球實驗第240數錢數手抽經第168章 英法荷海上聯軍第30章 大會諸商第195章 抄家後我們平分第241章 海洋霸主計劃第7章 對陣第9章 龐大物資第136章 同室操戈,騎兵羣毆第286章 生產兵團第290章 西征第215章 被吃掉的美少女第153章 孫傳庭入衛第26章 全民皆兵第55章 港口激戰第73章 回師第97章 增援到達第267章 江南會館第12章 白洋河之戰(上)第99章 對日貿易矛盾第179章 支援加州殖民地第186章 決戰渾河之畔(上)第98章 前裝膛線槍巔峰第258章 交趾第117章 毫無破綻第74章 攤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峻县| 武平县| 旌德县| 安平县| 江山市| 海安县| 兴国县| 肇东市| 惠东县| 南部县| 大冶市| 涡阳县| 文成县| 积石山| 清远市| 杭州市| 文安县| 新和县| 渝北区| 河北区| 本溪市| 攀枝花市| 齐河县| 敦煌市| 蒙城县| 古蔺县| 樟树市| 景泰县| 濮阳县| 湟源县| 昌黎县| 巴东县| 元江| 峨边| 岢岚县| 昂仁县| 南投市| 苍南县| 松江区| 仪征市| 伊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