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11章 會盟

林毅帶著01騎兵旅一路追著牛羊羣,對科爾沁部展開了毀滅性的掃蕩,騎兵旅根本不缺補給。

糧草根本無需擔心,只要追著蒙古人的牛羊羣就行。

火藥更是帶了一大堆,騎炮團爲什麼有4000人?那是因爲騎炮團的士兵也扮演著輜重部隊的角色。

出來時火藥、炮彈帶滿,用掉了,空出的運輸能力就運搶到的補給品,之前搶到的牛羊馬,則先弄回遼西的後勤站去。

遼東的牲畜比較缺,現在遼東開始大量移民,遼東的地域那麼遼闊,有的片的地方可以放牧。

當然,遼東並不是用來發展畜牧業的,而是一個適合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地方,但那只是對土地的利用程度而言,在不目前這個生產還沒落實下去的階段,完全可以用考慮土地的程度率問題。

對科爾沁部的掃蕩持續了五天左右,林毅砍掉了上萬科爾沁部落的蒙古人,林毅在掃蕩中把騎兵營分成營級單位,十四個營撒了出去,分頭掃蕩。

和科爾沁部打了一場的林毅發現,蒙古人不僅戰鬥力不高,而且很虛弱,加上他們到處躲,整個騎兵旅一起出動顯然疲於奔命。

分散成營級單位後,效率果然大大提高。

遇到小股的蒙古人,直接幹掉。遇到大股蒙古人,就聯絡其他騎兵營,然後再進行剿滅。

對付蒙古人的套路也是越用越熟練。

先用火炮壓制,確保其追擊方的身份,再用火槍的射程耗死他們。蒙古人若是防備著點,還是能躲過去的。

但大部分蒙古人並不熟悉山東騎兵的這個套路,而且就算這是跑了一些人,那些牛羊跑不了。

沒了牛羊,沒了糧食,蒙古人的人口增長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林毅在掃蕩科爾沁部的同時,其他四個騎兵旅也與其他蒙古部落遭遇了,各旅的戰術都是一至相同的,幾乎沒有任何差別。

僅僅十多天時間,各旅就捷報頻奏,如若據狂風般掃過蒙東。科爾沁部、內喀爾喀部、臺吉烏克善、滿珠習禮等蒙東部落,都遭到了第一師四個騎兵旅的掃蕩。

一些蒙古部落並無意抵抗山東兵馬,當今的蒙古已非昔日的存在,山東軍在遼東打得滿清丟盔棄甲,而且被山東軍滅族,蒙古人都是知道的。

一聽到山東騎兵已經進入草原,又偵查到明軍大規模從大同北上,各蒙古部落都意識到了不妙,紛紛跑去向山東軍請降。

然而山東軍一概不理,這些外族向來都是這樣,力量弱小的時候就歸附,一旦強大起來,就會露出猙獰的獠牙。

這次山東軍要的是——掃蕩

全面的掃蕩。

劉恆指揮著五個步兵營,以及盧象升的五萬兵馬,在大同北部形成一個豎線,然後一路向東推進,與向西的四個騎兵旅兩面夾擊。

步兵旅的聲勢可就比騎兵旅大得多了,而且還有盧象升的五萬宣大兵馬配合,不過殺敵效率卻是不那麼高。

畢竟是步兵,追不上那些瘋跑的蒙古人,不過每個旅可以拼湊出三千名騎兵,追殺蒙古人還是有人手的。而但掃蕩起來卻是絲毫不慢,畢竟步兵旅也裝備了馬匹,跟上牛羊羣就可以了。

蒙古人跑得了,牛羊跑不了。

沒有了牛羊,他們就沒有食物,人口也就無法增長。

斥候一旦發現牛羊羣,步兵旅馬上就會分出一個營或者一個團前去掃蕩。

此時正是春末時節,牛羊羣正在歡快的吃著遍地的青草,鳥兒也在草原上嘰嘰喳喳的跳躍飛舞,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美麗,然而不速之客出現得卻是那麼的突然。

漠南東部,十多萬明軍一路橫掃,裝備了火炮和先進火槍的山東軍掃蕩蒙古人簡直是輕而易舉。

蒙古人的鎧甲很少,力量又非常分散,而且戰術已經過時了,現在的蒙古人已經是過氣了。

常常一個營六百多人,便能夠掃蕩一個小部落,雖然無法全殲,但將蒙古人的牛羊搶過來卻是輕鬆得很。

步兵雖然很難全殲那些蒙古人,但特點就是穩重,專業的輜重部隊可以護送著俘虜的女人和牛羊撤往後方,那些逃散的蒙古人就算是神出鬼沒的在後方亂竄,也造不成什麼威脅。

輜重部隊有炮有槍,雖然士兵戰鬥力不是很高,但對付蒙古人卻是綽綽有餘,在草原這樣視野開闊的地形,蒙古人在遠處出現時便能提早發現。

在後方亂竄的蒙古人大多都是被打散了,力量並不強,對山東軍的後勤構不成什麼威脅。

輜重部隊和工兵部隊則在後方,前面一路打,他們就在後面一路造棱堡和碉堡,棱堡的建造地點選在了山西西北部的呼和浩特地區。

西部就是河套平原,由土默特佔據,山東軍暫時還沒往西打,而是先清理東部,也就是後世的內蒙古東部地區。

內蒙古東部靠近海洋,空氣更溼潤,降水量也更多,所以東部幾乎沒有什麼沙漠地區,最多也就是一些小沙丘,上面的植被也較多。

例如後世的科爾沁沙地,這個年代還沒出現。

遼代的科爾沁沙地仍然是土地肥沃、水量充沛的地區。遼王朝充分利用了這片土地設立了一些州縣,科爾沁沙地上第一次出現了農田蔽野、道路縱橫、城廓相望的景象。隨著沙地區域開發面積的不斷加大,大面積的沙化現象也開始出現,到了遼代晚期,科爾沁沙地沙化面積日益擴大。

公元1089年,蘇轍使遼時曾這樣描述科爾沁沙地:奚田可耕鑿,遼土直沙漠,蓬棘不復生,條幹何由作,茲山亦沙阜,短短見叢薄。遼代200多年,是科爾沁沙地變化最大的時期,生態環境從森林草原、疏林草原、草甸草原相間的自然景觀退化爲疏林草原與草甸草原相間的自然景觀,個別地區出現流沙。到了金代,科爾沁沙地與唐代時相比面目全非,呈現植被破壞、流沙泛起、風沙蔽日、行路艱難、人民離散的現象,生態環境出現疏林草原與幹漠草原相間的自然景觀。金代可謂是科爾沁沙地歷史上沙漠化最嚴重的時期。

13世紀以後,隨著元、明王朝的建立,統治中心南移,科爾沁沙地基本上成爲了蒙古族的活動區域,其經濟活動是以遊牧爲主,大大地減輕了科爾沁沙地的壓力,天然植被得到了恢復。到了17世紀初時,這裡又變成了宜牧的優良草牧場。

後世鄂爾多斯西部一般都叫沙漠,而東部則是草原,沙漠化的地區叫沙地,而這個年代的鄂爾多斯東部基本上沒什麼沙地。

東部是一個比較適合放牧的地區,先拿下再說。

衝突每一天都在發生,無論是西進的騎兵旅還是東進的步兵旅,一個個蒙古部落攻破,許多蒙古人逃了出去。

然而向東能碰到山東軍的騎兵旅,向西能碰到山東軍的步兵旅。

當然,山東軍兩面夾擊僅僅是戰略上的行爲,戰術上根本不可能把兩面圍死,只要蒙古人聰明點不被咬上,要想跳出包夾圈還是很容易的。

但若是他們帶著牛羊遷徙,那則難逃厄運。

前夕中的蒙古人目標太明顯了,而且速度很慢。

蒙古人發現明軍根本不理他們的投降,遷徙中被咬上,他們也不可能丟棄族人和牲畜,往往這時候,就是一場大戰。

步兵旅的效率同樣很高,平均每天能推進上百里,整個軍隊如同一個機器般各有分工的運轉著。

東部的蒙古人遭到了滅頂之災,當開戰二十天後,騎兵旅與步兵旅匯聚在陰山山脈以西五百里外,兩線已經殲滅、俘虜蒙古人三十一萬人左右,逃掉的蒙古人在三分之一左右。

還有十萬多蒙古人成了喪家之犬,騎著馬在到處遊蕩。而有的部落則整個跑到了漠北,這些人跑得較早,因此逃過一劫。

有的去了漠北,的有去了漠西。有的則不願意離去,想在山東軍後面打游擊騷擾。整個蒙東地區的蒙古部落,基本上都被剷除。

而在蒙古人手上搶到的牛羊簡直多得要命,在呼和浩特地區,已經聚集了六百萬頭羊,牛一百萬六十萬餘頭,還有馬三十萬餘匹。而在遼西則聚集了羊四百萬餘頭,牛一百餘萬頭,馬四十餘萬匹。

這批俘獲,少說值個兩三千萬兩白銀。

原來打蒙古,也是可以發財的。趙巖在趙家堡接到捷報,不由哈哈大笑,讓他最開心的還是那些俘獲的馬匹。

這些馬匹加起來,足有七十萬匹。

蒙古人不可能就這麼一點馬,但馬匹卻是很好帶走的東西,所以逃走的蒙古部落,大多都帶著許多馬匹。

山東軍在作戰中俘虜的馬匹數量不可能像牛羊羣那樣可以輕鬆俘獲。而東線的騎兵旅的機動性更高,因此比西線俘虜的馬匹要多。

趙巖把連忙讓人把唐正澤叫來,唐正澤看著捷報,趙巖說道:“有了這些馬匹,馬場就快速擴大,馬上從農業部抽調人手成立‘塞北畜牧局’,挑選草場對這些牲畜進行放養。”

“主公,蒙古戰事未平,在塞外開設牧場,容易遭到騷擾。”唐正澤說道。

“這個無妨,剛組建的05步兵旅調往蒙古,我們先在河套及東部開設牧場,由05步兵旅負責清剿任務。另外再在大興安嶺和陰山山脈周圍的草場開設牧場,這裡由奴爾幹都司負責清剿任務。”趙巖說道。

剛擴招的三個步兵旅,就這麼派出去一個人,現在山東只剩下第二師06、07步兵旅和美洲步兵旅三個步兵旅的兵力,其中剛擴編的三個步兵旅還要一個多月才能投入戰場,不過河套地區現在也沒打下來,而且前期河套及東部地區是由第一師負責的。

第一師要轉移戰場的時候,才需要再派部隊過去。

“若有部隊配合,牧區開設倒不是問題。”唐正澤說道。

趙巖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北部的環境問題,後世的沙塵年年襲擊城市,北部地區的沙漠年年都在擴大。

這很大程度都是因爲農耕和過度放牧造成的。

於是對唐正澤說道:“除了成立‘塞北畜牧局’,還要成立一個‘塞北防沙局’,專門治理蒙古地區的沙地。等會我寫個方案出來。”

“是。”

唐正澤走後,趙巖馬上開始寫方案,這防沙護林,及草場保護的事情一時半會說不去清楚,還是寫得清清楚楚的交給農業部。

首先趙巖在蒙古開發方案中,禁止農業種植。

北部的生態系統承受能力不強,農業種植對土地的壓力比較大,就算是蒙古地區能進行農業種植,生產能力也沒有南方強,這本來就是一個用來發展畜牧業的地區,南方有那麼多的土地可以用來發展農業,大明境內飽和了可以向中南半島和南洋推進,幹嘛要在蒙古發展農業呢?

在禁止農業種植的同時,還要對草場進行監控,並且施行輪放制度,一旦發現草場的水土退化的,全都得停止放牧。

同時還要確定保護區和治理區。

對於那些生態環境脆弱的地區要封掉,不能讓任何人在那裡放牧,而那些沙地和沙漠要進行治理,起碼要防止沙漠擴散。

沙漠一旦擴散起來那是很恐怖的,就像是傳染一樣,沙子將把周圍慢慢淹掉,然後將淹掉的地區同化成沙漠。

治理手段,也就是種草、種樹。

後世也在治理,不過很多都是前面種下去,然後讓電視臺來拍一下,下面就沒人管了,當地的農民甚至會把樹拔了,把盆子搬回家。

美國曆史上也曾經出現過黑風暴,他們在中部大草原過度放牧的結果,後面治理得也都差不多。

通過治理是可以戰勝風沙的,更能遏制沙漠的擴散。但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

趙巖把方案寫好後,馬上讓人送到農業部去。

這個方案的實施範圍不僅包括蒙古,還包括山西北部。山西北部也是一個不適合發展農業種植的地區。

……

山東方面在趙巖的指揮下,移民工作很快也開始了。

移民的方式比較簡單,是以招工的方式進行。

凡蒙古的草場,全都將成爲國有牧區,整個蒙古先期都將建設成山東的牧區,這個牧區將派專業的人員進行管理。

而移民過去的百姓,則在牧區當員工,每個月給工資。而內蒙古將建設成一個巨大的馬匹產地。

就算是資源浪費一點也沒關係,畢竟蒙古的生態不太好。

糧食什麼的,除了牧區放一些牛羊,其他就從外省運入,等蒙古人被徹底解決了,再慢慢把草場賣出去。

爲了讓人過去,趙巖把牧區的工錢定得比較高,每個月給2兩白銀,不過過去之前,先要經過培訓。

起碼得懂得怎麼養馬放羊。

牧區將施行軍事化管理,周邊的水源地將建設大量的碉堡用來警戒,一旦發現有蒙古人,大軍馬上過去清剿。

由於移民的開展,陝西和遼西的水泥廠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原材料工廠也在建設計劃之中。

道路上的,也開始計劃修建。

……

就在第一師和盧象升的宣大兵馬解決了蒙東地區的蒙古部落時,漠西、漠北蒙古和河套地區的蒙古部落也開始會盟。

漠西蒙古,以插漢部、準噶爾、杜爾伯特、和碩特、土爾扈特五部爲主,河套地區主要是土默特部、喀喇沁等部落,漠北則是巴林、扎嚕特、阿嚕科爾沁、翁牛特諸部。

漠西、漠北蒙古部落由於滿清在關內大敗,他們沒有搶到東西,就是否上滿清那輛戰車,採取了觀望態度。

他們的觀望即是正確的,也是錯誤的。

正確的是,他們保留了元氣,不像蒙東的部落一般元氣大傷。但錯誤的是,山東軍並不想放過他們,現在已經抽出手來對付他們了。

各個部落對於明軍突然大徵蒙古顯得十分震驚,同時派兵求和明軍又不理他們,所以各部落迅速在鄂爾多斯地區會盟,以抵擋明軍那咄咄逼人的攻勢。

會盟的蒙古部落越來越多,其勇士數量,已經迅速飆至十萬以上,而且還不斷有部落趕來會盟。

山東軍的斥候偵查到鄂爾多斯地區的情況後,劉恆隨即命令第一師西進。西進的速度很快,騎兵旅每天以將近三百里的速度行軍,步兵旅的速度也提到了一百五十里的程度。

盧象升帶領的宣大兵馬的行軍速度也很快,俘獲瞭如此之多的馬匹,人人都配備馬匹代步。

參加此戰的盧象升再次見識到了山東軍的巨大變化。

幾年前見山東軍的時候,山東軍的火器遠遠沒有如今這麼犀利,特別是火槍的威力提升到了讓他感覺不可思議的地步。

火炮的裝備數量更是多得讓咋舌,特別是步兵旅的重炮,更是讓人震撼,每一門都是用七八匹馬甚至是十幾匹馬拖拽。雖然說一路打下來這些重炮幾乎沒有派上什麼用場,但那威力讓人目瞪口呆。

同時山東軍的編制也變了。

以前只有營級單位,這次出現了團級、旅級編制,兵種也變得更加齊全,整個體系只能用嚴密來形容。

更讓盧象升感覺不可思議的還是山東軍的後勤,山東軍的後勤補給簡直是源源不斷,雖然不缺糧草,但輜重兵還是不斷的往前線運輸大豆和彈藥,有些士兵抱怨晚上太冷,輜重兵沒幾天就送來了毛毯。

劉恆對他解釋說,是大將軍認爲,士兵在作戰時應該享受到山東正常的生活水平。

第90章 崇禎的計劃第8章 會館商晤第13章 中都擊賊第79章 傳播福音第125章 又吐血了第215章 被吃掉的美少女第2章 產鹽第37章 海戰(下)第75章 攤牌(下)第287章 帝國調整第208章 抄,抄,抄第166章 囤糧第140章 關東戰役(上)第100章 霸主實力第89章 勒緊褲腰帶第112章 多爾袞逃離第207章 帶著一大票人去抄家第28章 馬匪!第136章 同室操戈,騎兵羣毆第151章 “此人定是楊嗣昌同黨”第214章 人口暴增第128章 趙巖要發力第82章 進攻巴西第119章 再次不戰而退第94章 電學的開端第38章 派遣使者第178章 天價軍費、教育費第27章 大搞建設第55章 羣臣罵戰第101章 大調整第259章 未來的女皇第15章 明珠暗投第69章 昌平會戰(中)第88章 山東試改第7章 對陣第130章 人口不足第8章 士兵掃盲第171章 出兵第20章 屯田制度第80章 佔領夏威夷第172章 幕府屈服第176章 大搖大擺回山東第5章 造搶造炮第153章 孫傳庭入衛第208章 抄,抄,抄第204章 伏擊皇家軍艦第15章 圍剿第259章 未來的女皇第31章 趙家堡半球實驗第16章 折損無算第94章 電學的開端第11章 車陣拒敵第232章 大戰馬尾第33章 紡織變動第241章 海洋霸主計劃第42章 屯墾登州第58章 欣欣向榮第38章 派遣使者第161章 議案表決第二十七 摸皇帝錢袋第280章 圈套第111章 關東戰役(下)第99章 對日貿易矛盾第240數錢數手抽經第2章 融入時代第146章 這場戰役代表民族第242章 新的一年第130章 人口不足第120章 極品洋妞第74章 攤牌第286章 生產兵團第236章 砸錢第241章 海洋霸主計劃第165章 有便宜不佔是王八蛋第八十四第233章 倒戈第16章 折損無算第一百就十一章 新式蒸汽機問世第25章 安民第214章 人口暴增第150章 簽訂約法第279章 一戰定江山第33章 紡織變動第255章 稱霸東亞第170章 大婚之日第68章 昌平會戰(上)第101章 大調整第26章 鋼鐵基地第49章 紅薯之利(下)第131章 戰爭準備第175章 投降,全軍覆沒第24章 盧象升至第10章 路遇賊寇第194章 山東之變化第174章 絕戶計,覆滅前夕第18章 七年春波第109章 絞肉機(下)第97章 增援到達第205章 聯軍是紙老虎第20章 棉價
第90章 崇禎的計劃第8章 會館商晤第13章 中都擊賊第79章 傳播福音第125章 又吐血了第215章 被吃掉的美少女第2章 產鹽第37章 海戰(下)第75章 攤牌(下)第287章 帝國調整第208章 抄,抄,抄第166章 囤糧第140章 關東戰役(上)第100章 霸主實力第89章 勒緊褲腰帶第112章 多爾袞逃離第207章 帶著一大票人去抄家第28章 馬匪!第136章 同室操戈,騎兵羣毆第151章 “此人定是楊嗣昌同黨”第214章 人口暴增第128章 趙巖要發力第82章 進攻巴西第119章 再次不戰而退第94章 電學的開端第38章 派遣使者第178章 天價軍費、教育費第27章 大搞建設第55章 羣臣罵戰第101章 大調整第259章 未來的女皇第15章 明珠暗投第69章 昌平會戰(中)第88章 山東試改第7章 對陣第130章 人口不足第8章 士兵掃盲第171章 出兵第20章 屯田制度第80章 佔領夏威夷第172章 幕府屈服第176章 大搖大擺回山東第5章 造搶造炮第153章 孫傳庭入衛第208章 抄,抄,抄第204章 伏擊皇家軍艦第15章 圍剿第259章 未來的女皇第31章 趙家堡半球實驗第16章 折損無算第94章 電學的開端第11章 車陣拒敵第232章 大戰馬尾第33章 紡織變動第241章 海洋霸主計劃第42章 屯墾登州第58章 欣欣向榮第38章 派遣使者第161章 議案表決第二十七 摸皇帝錢袋第280章 圈套第111章 關東戰役(下)第99章 對日貿易矛盾第240數錢數手抽經第2章 融入時代第146章 這場戰役代表民族第242章 新的一年第130章 人口不足第120章 極品洋妞第74章 攤牌第286章 生產兵團第236章 砸錢第241章 海洋霸主計劃第165章 有便宜不佔是王八蛋第八十四第233章 倒戈第16章 折損無算第一百就十一章 新式蒸汽機問世第25章 安民第214章 人口暴增第150章 簽訂約法第279章 一戰定江山第33章 紡織變動第255章 稱霸東亞第170章 大婚之日第68章 昌平會戰(上)第101章 大調整第26章 鋼鐵基地第49章 紅薯之利(下)第131章 戰爭準備第175章 投降,全軍覆沒第24章 盧象升至第10章 路遇賊寇第194章 山東之變化第174章 絕戶計,覆滅前夕第18章 七年春波第109章 絞肉機(下)第97章 增援到達第205章 聯軍是紙老虎第20章 棉價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州市| 万载县| 旬阳县| 正蓝旗| 卓资县| 巴东县| 曲周县| 麟游县| 闻喜县| 四子王旗| 巫山县| 桦甸市| 唐山市| 宁津县| 义马市| 金门县| 孟连| 尚志市| 泗阳县| 鱼台县| 鄂尔多斯市| 田东县| 三都| 江达县| 资源县| 辽阳县| 双桥区| 宝清县| 洛南县| 嘉祥县| 黑龙江省| 高陵县| 慈溪市| 临沧市| 定日县| 阳城县| 威远县| 湾仔区| 和田市| 云阳县| 新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