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八碗 談判結束 大功告成

“多謝種大人,救命之恩,下官沒齒難忘……”王鈺說著說著,就回過頭去看戰場那邊。種師中就帶了這麼點人來,萬一被遼軍打敗怎麼辦?

種師中很明顯看出來王鈺的擔憂了,微笑道:“王大人不必擔心,本將帶來的人馬都是精銳之師,估計我們再說會兒話,那邊就結束了。”如此自信!王鈺雖然有些懷疑,可聽到他這句話,心裡也稍稍安定了些。

“王大人,本將有句話想問,但又礙於制度,不便多言。只是……嗨,戍邊幾十年,無時無刻不在盼望光復故土,日前聽到傳言。說是王大人您提議與遼廷和談,要贖回幽雲十六州,不知道,事情談得怎麼樣了?”種師中欲言又止,最後還是說了出來。王鈺倒是能夠理解他的心情。這些武將都是精忠報國的人,租借幽雲十六州這麼大的事情,他自然十分關心。當下便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了他,種師中聽聞遼帝已經同意租借,具體條件已經開始談判,不由得喜上眉梢。

“好!太好了!大人雖爲文臣,但有勇有謀,爲國家出生入死,請受種某一拜!”說罷,一掀衣襬就要拜下去。若是別人也就算了,可這位將軍是一代名將,王鈺哪敢在他面前裝大。所以一把扶住,連聲說道:“種大人太客氣了,下官承受不起!”

種師中拉著王鈺的手,激動得眉飛色舞:“大人,你恐怕不知道,若得幽雲,我大宋百年來的頹勢必將成爲歷史!等談判成功,王大人回到京師,聖上必定重重有賞,到時加官進爵,名垂青史……”

王鈺卻沒有他這種興奮勁兒,不要說什麼加官進爵,現在最重要的是保住命再說吧。嘴裡隨口應承了幾句,仍舊不時的回頭張望。

就在此時,先前立於王鈺身旁的大鬍子提著滿是鮮血,已經卷口的大砍刀衝了進來,對兩位大人一揖,粗聲粗氣的說道:“大人,遼軍已經死傷過半,我等本想一鼓而殲,但斥候回報,三裡之外有大批遼兵趕來,不知是否敵人援兵!”

種師中略一沉吟,向王鈺問道:“王大人,會不會是耶律大石的援兵到了?”

王鈺一想,極有可能,鎮南王全力追趕自己,不大可能再派人回遼京調兵。再說這場兵變,遼帝肯定已經知曉,他鎮南王縱有通天的本事,也絕不可能再從遼京調來一兵一卒。必是耶律大石援兵趕到。

“好,既如此,本將先帶人馬撤離,以免去不必要的麻煩。王大人,你多保重,日後有機會到真定府來,還望在軍營中來看看老夫。”種師中一拱手說道,王鈺點了點頭,兩人互道珍重。不遠處,陣陣馬蹄之聲傳來,援兵已經到了。

濃霧已經漸漸散去,種師中帶來的人馬消失在密林之中。王鈺記掛耶律南仙傷勢,轉身奔了回去。只見耶律南仙正席地而坐,氣色已經好了許多。

“放下兵器!放下兵器!”果然不出王鈺所料,耶律大石帶著大軍趕來救援。鎮南王的殘部此時已經被繳了械。

耶律大石騎著一匹黑馬,走到鎮南王面前,盯了他一眼,仍舊是那不急不徐的口吻:“皇上有旨,鎮南王擁兵自重,意圖謀反。現削去王爵,廢爲庶人,著耶律大石立即拘押,帶回京城發落。所有參與兵變的士卒,敢膽反抗者,格殺勿論!”

鎮南王慘笑一聲,扔掉手中雙鐗:“罷了,天要亡我大遼,豈是人力可以抗拒的。只是連累了我這些兵啊,本王,對不住你們……”

“王大人!”一聲驚呼,軍陣中奔出韓毅來,連滾帶爬從馬上跳下來,跑到王鈺跟前。

“哈哈!韓將軍,你沒事吧?”王鈺又驚又喜,本以爲韓毅步行脫逃,肯定兇多吉少。老天有眼啊,韓毅沒事。

“下官向西南方向逃出,沒多久便被對方追上,仗著一身本事與敵周旋,幸好耶律大人的援軍來得快,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劫後餘生,兩人都是感慨萬千。

耶律大石在馬上衝王鈺施了一禮,晃眼望見自己的女兒耶律南仙,倒是問也沒有問一句,下令部屬牽過馬來給兩位宋使,便收兵回京。

這場兵變,驚動了宋遼兩國,遼帝大爲震怒。鎮南王被押解進京後,以謀逆罪處以滿門抄斬之刑,參與此次兵變的將士也全部被處死,受牽連者到千人之衆。一時,遼都內人心惶惶,文武百官人人自危,先前反對遷都的聲音,從此便告消失了。而遼帝耶律延禧經此一變,遷都之心更爲迫切。

宋遼兩國之間的談判,也因爲這場兵變暫時中止達一月之久。一個月後,和談重開,兩國使節你來我往,爭執不下。兩國使節費盡脣舌,據理力爭,最後終於達成了共識。

大宋政和八年,這是一個註定要被載入史冊的日子。經宋使王鈺與遼使耶律大石談判後,兩人代表各自的國家締結條約。大宋租借幽雲十六州,期限爲十年,每年租金六百萬貫,十年共計六千萬貫,分三次付清。第一筆款項,需於締結條約之後三月內交付。大宋在幽雲各州所駐兵馬,不得超過六萬,並不得舉辦團練等帶有軍事性質的地方武裝。大遼一切軍隊,機構,及相關人員,三月之內撤出幽雲十六州。

幽雲十六州,在離開中原王朝百年之後,又回到了大宋的版圖之上。談判結束之後,王鈺立即上奏朝廷報喜。消息傳到汴京,皇帝趙佶佈告四海,大赦天下,大宋舉國沸騰,百姓奔走呼告,而這一切,都是因爲一個號稱二十歲的小夥子,王鈺。

第一百九十六碗 王鈺要離京?第一百六十九碗 趙出雲殺進靖王府第兩百零八碗 兀朮孤注一擲第五十九碗 宋遼從此易位第三百零五碗 皇帝駕崩 傳位漢王第兩百七十章 開始倒趙第兩百三十二碗 王鈺的苦心第一百九十碗 王鈺的秘密第一百九十七碗 大事不妙第三十一碗 奉詔組建國隊第兩百三十五碗 鐵腕鎮壓第九十九碗 世間奇女子第兩百五十碗 艱苦卓絕的追擊戰第兩百二十七碗 汴京城皇陵崩塌第兩百一十碗手機戰第一百六十三碗 血戰居庸關第七十六碗 你勾我姐我搭你妹第一百九十八碗 禁宮秘謀第三百碗 王鈺向這個時代所有人告別第一百一十碗 趙佶退位第二十五碗 有佳人名素顏第兩百四十一碗 宋代馬謖第六十八碗 談判結束 大功告成第十八碗 刁蠻的小娘皮第一百五十二碗 人面不如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出雲郡主第一百五十四碗 警告蔡太后第一百零六碗 大宋江山 風雨飄搖第十一碗 開封府抓人啦第五十碗 聖旨傳到監獄第兩百七十一碗 王鈺佈局 激辯遷都第七十九碗 梁山牌蒙汗藥第兩百一十五碗 完顏宗僖拿漢人作擋箭牌第118碗 王鈺開始亮劍了第兩百一十二碗 兀朮識破第兩百三十三-四碗 幽雲動亂第一百零七碗 造反?回京?第十七碗 驚聞林沖有難第三百一十碗 政事堂慷慨陳詞 攻吐蕃誓保國土第九十一碗 兵臨城下第七十碗 所謂“皇恩浩蕩”第兩百四十一碗 宋代馬謖第123碗(上) 趙佶駕崩 王鈺涉險第八十四碗 史上最年輕兵部尚書第一百九十六碗 王鈺要離京?第三百零四碗 王鈺病危 羣魔亂舞第兩百四十五碗 明爭暗鬥 金軍提出“胡六條”第兩百二十五碗 “忠心耿耿”的大宋屬國——蒙古第135碗 賜封武州郡王第兩百九十一碗 殺敵報國第一百七十六碗 陸游鬥富第兩百六十五碗 北方激戰正酣 南方軍隊抗災第一百零一碗 士兵譁變第兩百三十五碗 鐵腕鎮壓第三百一十九碗 大燕不能再出一個武則天第二碗 穿越原來不易第八十四碗 史上最年輕兵部尚書第136碗 醒掌天下權第兩百七十三碗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第兩百四十六碗 林沖屠殺十萬降卒第兩百三十碗 從今以後 普天之下只有一人可稱皇帝第二十九碗 誓要揚我國威第三百一十八碗 王戰的另外一面第兩百八十一碗 王鈺稱帝第四十碗 王小寶的兵器第一百七十三碗 陰險的女真人第兩百零三碗 五千漢軍迴歸大宋第兩百八十六碗 蒙古軍隊羣體失蹤第九十九碗 世間奇女子第兩百七十四碗 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第一百四十九碗 王者之風 羣雄懾服第112碗 京城商賈聯名請願第六十六碗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三百二十一碗 鬥智鬥勇 薑還是老的辣第131碗 趙構分裂大宋第一百九十八碗 禁宮秘謀第一百五十五碗 傳說中的蒙古第一百九十二碗 趙頡發現驚天秘密第一百九十五碗 趙頡繼任攝政王第二十七碗 鼓動如簧之舌第兩百二十碗 百年國恥 一朝得雪 韓毅威武 攻破上京第114碗 皇帝賜婚第兩百六十六碗 鐵木真出世第兩百五十六碗 捷報飛傳 舉國歡騰第126碗(上) 趙桓偷出皇宮第140碗 大開殺戒第兩百四十二碗 名不虛傳南府軍第112碗 京城商賈聯名請願第一百五十七碗 巾幗不讓鬚眉——梁紅玉第124碗 陳橋兵變再度上演?第一百四十三碗 王鈺來歷之謎第113碗 朋黨之爭第兩百零八碗 兀朮孤注一擲第一百四十二碗 整軍備戰 討伐西夏 報太原之仇第五十七碗 三分天下有其一第三百零三碗 恭王神射 震憾西京第兩百五十一碗 狂風呼嘯 黃沙漫天 宋金兩軍 決戰大漠第兩百四十二碗 名不虛傳南府軍第兩百九十一碗 殺敵報國第四十九碗 又惹牢獄之災
第一百九十六碗 王鈺要離京?第一百六十九碗 趙出雲殺進靖王府第兩百零八碗 兀朮孤注一擲第五十九碗 宋遼從此易位第三百零五碗 皇帝駕崩 傳位漢王第兩百七十章 開始倒趙第兩百三十二碗 王鈺的苦心第一百九十碗 王鈺的秘密第一百九十七碗 大事不妙第三十一碗 奉詔組建國隊第兩百三十五碗 鐵腕鎮壓第九十九碗 世間奇女子第兩百五十碗 艱苦卓絕的追擊戰第兩百二十七碗 汴京城皇陵崩塌第兩百一十碗手機戰第一百六十三碗 血戰居庸關第七十六碗 你勾我姐我搭你妹第一百九十八碗 禁宮秘謀第三百碗 王鈺向這個時代所有人告別第一百一十碗 趙佶退位第二十五碗 有佳人名素顏第兩百四十一碗 宋代馬謖第六十八碗 談判結束 大功告成第十八碗 刁蠻的小娘皮第一百五十二碗 人面不如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出雲郡主第一百五十四碗 警告蔡太后第一百零六碗 大宋江山 風雨飄搖第十一碗 開封府抓人啦第五十碗 聖旨傳到監獄第兩百七十一碗 王鈺佈局 激辯遷都第七十九碗 梁山牌蒙汗藥第兩百一十五碗 完顏宗僖拿漢人作擋箭牌第118碗 王鈺開始亮劍了第兩百一十二碗 兀朮識破第兩百三十三-四碗 幽雲動亂第一百零七碗 造反?回京?第十七碗 驚聞林沖有難第三百一十碗 政事堂慷慨陳詞 攻吐蕃誓保國土第九十一碗 兵臨城下第七十碗 所謂“皇恩浩蕩”第兩百四十一碗 宋代馬謖第123碗(上) 趙佶駕崩 王鈺涉險第八十四碗 史上最年輕兵部尚書第一百九十六碗 王鈺要離京?第三百零四碗 王鈺病危 羣魔亂舞第兩百四十五碗 明爭暗鬥 金軍提出“胡六條”第兩百二十五碗 “忠心耿耿”的大宋屬國——蒙古第135碗 賜封武州郡王第兩百九十一碗 殺敵報國第一百七十六碗 陸游鬥富第兩百六十五碗 北方激戰正酣 南方軍隊抗災第一百零一碗 士兵譁變第兩百三十五碗 鐵腕鎮壓第三百一十九碗 大燕不能再出一個武則天第二碗 穿越原來不易第八十四碗 史上最年輕兵部尚書第136碗 醒掌天下權第兩百七十三碗 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第兩百四十六碗 林沖屠殺十萬降卒第兩百三十碗 從今以後 普天之下只有一人可稱皇帝第二十九碗 誓要揚我國威第三百一十八碗 王戰的另外一面第兩百八十一碗 王鈺稱帝第四十碗 王小寶的兵器第一百七十三碗 陰險的女真人第兩百零三碗 五千漢軍迴歸大宋第兩百八十六碗 蒙古軍隊羣體失蹤第九十九碗 世間奇女子第兩百七十四碗 項莊舞劍 意在沛公第一百四十九碗 王者之風 羣雄懾服第112碗 京城商賈聯名請願第六十六碗 山重水複疑無路第三百二十一碗 鬥智鬥勇 薑還是老的辣第131碗 趙構分裂大宋第一百九十八碗 禁宮秘謀第一百五十五碗 傳說中的蒙古第一百九十二碗 趙頡發現驚天秘密第一百九十五碗 趙頡繼任攝政王第二十七碗 鼓動如簧之舌第兩百二十碗 百年國恥 一朝得雪 韓毅威武 攻破上京第114碗 皇帝賜婚第兩百六十六碗 鐵木真出世第兩百五十六碗 捷報飛傳 舉國歡騰第126碗(上) 趙桓偷出皇宮第140碗 大開殺戒第兩百四十二碗 名不虛傳南府軍第112碗 京城商賈聯名請願第一百五十七碗 巾幗不讓鬚眉——梁紅玉第124碗 陳橋兵變再度上演?第一百四十三碗 王鈺來歷之謎第113碗 朋黨之爭第兩百零八碗 兀朮孤注一擲第一百四十二碗 整軍備戰 討伐西夏 報太原之仇第五十七碗 三分天下有其一第三百零三碗 恭王神射 震憾西京第兩百五十一碗 狂風呼嘯 黃沙漫天 宋金兩軍 決戰大漠第兩百四十二碗 名不虛傳南府軍第兩百九十一碗 殺敵報國第四十九碗 又惹牢獄之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台县| 广元市| 大连市| 开封市| 长阳| 博客| 南陵县| 扎赉特旗| 郑州市| 鸡泽县| 望都县| 合山市| 陆丰市| 多伦县| 浮山县| 台湾省| 开封市| 中江县| 满洲里市| 龙南县| 清水河县| 迁安市| 磴口县| 朝阳县| 新绛县| 绍兴市| 广南县| 罗田县| 广州市| 宁陵县| 兴安盟| 饶平县| 葵青区| 清水河县| 石泉县| 富顺县| 外汇| 垦利县| 定安县| 武宣县| 蓝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