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75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七)

?南朝跟北朝的戰爭纔剛開始,就已經陷入到白熱化。

北朝出動兵馬及民夫近三十萬,南朝作爲被動防守方,因爲之前的政治變動,朱同敬和司馬藉的兩路主要兵馬,加上地方守軍,仍舊在四十萬兵馬之數以上。但隨著蘇廷夏和林詹兩路人馬在楚地和蜀地的兵鋒掠進,南朝地方上的防禦力量也在逐步被瓦解。

隨著時間推移,十月到來,眼看冬天即將臨近,各方的戰線也在逐步縮緊。司馬藉從閩浙一代所歸攏的三萬兵馬尚且沒有整頓好,就已拖著不同的旗號,連軍服和武器都是臨時拼湊出來的,沿著北上的途徑,往金陵城的方向逐漸挺進。

十月初六,司馬藉的先頭兵馬,也是整個勤王軍中全部拼湊出來的兩千騎兵抵達金陵城南三百里外,此時包括女皇蕭旃、惠王蕭翎和主帥司馬藉在內的中軍兵馬,距離金陵城尚且有四百里。但此時朱同敬已經派出兩路兵馬,準備從側翼對司馬藉的主力中軍完成包抄。

司馬藉對於北方的情報掌握非常不全面,不敢大規模進軍,免得被突襲。

在十月初六晚上,司馬藉還是得到情報,朱同敬派出的散騎已往南方這邊靠攏,隨時都有可能對其中軍主力完成偷襲。這天晚上,作爲這路人馬的三位首腦,司馬藉、蕭旃和蕭翎,在中軍大帳內商議事情,蕭旃作爲女皇,也是這路人馬名義上的主帥,坐在帥案之後,司馬藉和蕭翎只能立著回話。

“……若這般北上,賊軍軍力強盛,恐怕勤王兵馬無法光復金陵。當從長計議,派人前去與勤王舊部接洽。”

蕭旃話說的很謹慎,按照蕭旃的意思,要同時與朱同敬的“賊軍”以及北朝入侵的兵馬相抗衡,必須要有足夠的兵馬本錢。現在所能召集出來的兵馬,以惠王舊部及地方守備兵馬爲主,老弱殘兵加上武器輜重缺乏,正面戰場上別說與正規軍交戰。就算面前有座縣城,只要城牆還算堅實,城門關閉,這“三萬大軍”也別想攻進城。

蕭翎聽到這話趕緊附議道:“皇侄女言之有理,我看眼下最重要的是先撤回徐定。等朱賊與北朝兵馬鬥個兩敗俱傷,我軍再趁機北上,到時候光復金陵城定然有望。”

蕭翎還是太過於貪生怕死,對他來說,能安然享樂纔是最重要的,即便對權力有所向往,也是想通過權力能更好的吃喝玩樂,他根本就不是治國的明君。連司馬藉都不知爲何當初李山野會對這個惠王有那麼高的評價,還覺得他是不世出的明主,現在看來也不過是個窩囊廢。

“即便惠王覺得此番北上不夠安全。還是要留在軍中。”司馬藉話中帶著些許的不客氣。

蕭旃也明白司馬藉的堅持,若非司馬藉從揚州逃出,恐怕她跟蕭翎都將是喪家之犬,現在還能以帝王的名義出兵討伐朱同敬,就還存著復國的希望,雖然她自己也對此番出兵北上並不看好,但她還是要給司馬藉足夠的面子。

蕭翎埋怨道:“我說司馬兄,這北上路途十分兇險,不是我不想留下,實在是不得不走啊。要不這中途你看哪座城池安全點。你把我留下,你與我……小皇侄女繼續帶兵北上?”

蕭翎永遠都好像不知在什麼場合跟什麼人說話,他好像就活在他一個人的世界裡。曾經他對司馬藉的冷遇,也並非是他耍心機或者如何。單純是因爲他膨脹以後覺得玩的樂趣不再是跟個老朋友廝混在一起,是想去找他更好玩的東西。

司馬藉沒心思跟蕭翎廢話,眼下他需要的是要留蕭翎在身邊作爲號召性的旗幟人物,有蕭翎和蕭旃在軍中,對於號召忠於朝廷的舊部,或者是那些忙亂無序不知該效忠於誰的掌管地方軍政大權的人來說。是非常管用的。

司馬藉將來日詳細的行軍計劃陳列在蕭旃面前,是他所繪製的行軍北上的行軍圖,中途基本不會走什麼彎路,直接往金陵城與朱同敬硬碰硬的交戰。

蕭翎往前探頭看了一眼,馬上滿臉爲難將頭縮回來,他對於這行軍路線圖大有意見,照這麼行軍下去,本來都已經逃命了,就好像自己跑回去送死一樣。

蕭旃也面帶憂色道:“不知先生如此進軍,有幾成把握可光復金陵?”

司馬藉微微想了想,很確定道:“不到一成。”

蕭旃輕輕一嘆道:“國破家亡,能有一成光復河山的機會,也當做十成的努力,若此番北上不能成功,便要成仁。皇叔也切莫怨天尤人,這一切的苦果,皆是由你我所造成。”

蕭翎臉上一副不以爲然的模樣,蕭旃其實還是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若她真正有實權的話,也不會對朝廷軍政大權那般放縱,也不會令大權旁落,甚至連身邊滿是敵人的眼線和走狗而不知,說起來揚州和金陵城之敗乃是蕭翎一人的罪責,跟她這個女皇還真沒多少關係。

“北方揚州城內,尚且暫無動靜,臣已派出三百斥候前去金陵周邊打探,務必將金陵城周邊情報全數掌控,但以目前斥候人數來說,尚且困難,且所得情報前後矛盾處甚多,無法採證。”司馬藉對於目前行軍路上最大的困難,也就是情報不明的問題所提出來,他是想告訴蕭旃,如今行軍,最重要的是掌握瞬息萬變的情報,若就這麼矇頭北上,顯然真的跟去送死沒什麼區別。

蕭旃急切地看著司馬藉問道:“那先生可有好的辦法?”

司馬藉輕輕一嘆,黯然搖頭,以前他可以從北朝的情報體系中得到不少的消息,是因爲那時候他跟北朝皇帝曾經的還有韓健還保持著聯絡,可在如今,他不但不去跟北朝聯絡,還站在了北朝的對立面,他已經被北朝的斥候當作是防備的主要人物,怎會把情報共享與他知曉?

“北朝如今在我朝境內佈置不下萬餘眼線,若連同內部出賣給北朝的情報,整個江南大地,所有發生之事。將不出五日,都會爲北朝皇帝所知悉。”司馬藉說出如今最可怕的敵人其實不在於朱同敬,而在於還在圍揚州城而不打的韓健身上,“長此以往。就算我軍能與賊軍交戰取勝,怕也會爲北朝所竊奪勝利果實。”

蕭翎聽到這話,搶白道:“先前司馬兄說,我們與姓朱的一戰,尚且有不到一成勝算。那與北朝交戰,勝算幾何?”

司馬藉沒有回答,其實這問題也不需要回答。

在曾經整個南朝還是一片團結,朱同敬還在奉朝廷旨意出兵的時候,那時與北朝交戰都不到一成勝算,現在北朝兩路人馬已經殺到南朝的腹地,還有兩路人馬,從北方揚州及金陵城周邊的蘇州兩個方向扼制住金陵城,還有南朝內部的內亂,與北朝一戰的勝算已經是微乎其微了。

但無論如何。這一戰還是要繼續,這也算是司馬藉的信仰,也是身爲南朝女皇的蕭旃的責任。

“皇叔若累的話,先回去休息,朕與司馬先生尚且有事情交談。”

到最後蕭旃也發覺,蕭翎的存在對事情並無任何助益,反倒經常會被潑冷水,還不如讓他回去,乖乖當個號召性的旗幟就可以,至於具體的事宜可以讓他不用理會。

若是換做別人。在商量重大事情的時候被這般趕走肯定心裡會有怨言,但蕭翎不同於別人,他的心理構造跟旁人就有不同,他自己還巴不得早點離開中軍大帳這種鬼地方。

但蕭翎剛走出帳簾不遠。很快他又鑽了回來,這時候正要攤開軍事地圖詳細商議進兵計劃的司馬藉和蕭旃都看著他。

“不……不妙,事情不妙,別看著我,外面好像有賊軍殺過來了!”蕭翎大驚道。

司馬藉和蕭旃臉色都還自然,因爲提前得知了朱同敬會派散騎前來偷襲。所以軍營看似防備鬆懈,但其實其中設計出數道誘敵的陣型,連紮營也是用的虛虛實實之法,令來犯之敵奔錯方向。

司馬藉道:“惠王放心即可。如今這中軍大帳的位置正是最安全之處,若此處都失守,那這一仗也就不用再繼續進行。”

蕭翎甩手道:“司馬兄,你別總說些高深莫測的話來糊弄我。我就問你,現在咱在這地方,你怎敢保一定安全?你知道咱現在帶的是怎樣一羣兵馬,他們說撤就撤,這一路上逃兵還少了?咱除了抓壯丁,路上什麼沒做過?可逃兵還是很多,說是有三萬兵馬,我看現在連兩萬兵馬都很勉強了吧?”

蕭旃蹙眉道:“皇叔,你累了,是時候回去休息。”

蕭翎一臉不爽,乾脆好像孩子一樣在那賭氣,人直接坐在地上,盤膝而坐,好像跟司馬藉和蕭旃也對上了。

“都說留在徐定多好,我剛死裡逃生,之前有六七萬兵馬,那姓朱的最多就他的那點人龜縮在金陵城裡,可到頭來呢,勤王的六七萬兵馬全數被朱同敬所瓦解,現在大多數還都成了他的人馬,我幾次都險些送命,好不容易到徐定,你們就不能讓我輕快兩天再出兵北上?”

蕭翎一旦抱怨起來,話是很多的,他一直都是處在嬌生慣養的狀態下。可以說蕭翎有當統帥的氣質,就是他禮賢下士,同時也能明辨是非,但問題是他太貪玩,面對一些花花綠綠的事物他經不起誘惑。

“惠王,您該起身說話。坐在地上,可不符合您的身份。”司馬藉走過去,提醒道。

蕭翎繼續嚷嚷著:“什麼身份不身份,我現在落難了,連那些對我巴結的人,現在都投奔了姓朱的,再次見到那姓朱的,說不定我就剩下個腦袋了,這種時候我要身份有用嗎?”

司馬藉冷笑道:“惠王爲何不想想,若再見朱同敬的時候,不是惠王親自目睹他的首級在面前?”

蕭翎擡頭看著司馬藉:“司馬兄別開玩笑了,都說了只有一成的勝算,也就是說,十有八九是我的腦袋被人拎著去給他看。就算我運氣好,這場咱贏了,回頭我的腦袋還是要被人拎著去給北朝的皇帝看,橫豎是死,早死晚死有何區別?”

司馬藉厲聲道:“那敢問惠王一句,爲何眼下北朝皇帝的兵馬,仍舊屯駐在揚州而不南下?”

“因爲他在等我們跟姓朱的殺個兩敗俱傷。”蕭翎是笨一些,但這點形勢他還是能看明白。

司馬藉正要說什麼,突然外面一陣嘈雜聲,應該是軍營中正在爆發一定的騷亂,應該是守夜的兵馬跟前來襲擊的朱同敬所部展開交戰。

“完了完了,死定了死定了……”這次蕭翎不用司馬藉扶,人已經站起來,來回踱步道,“我們還是趕緊回徐定,大不了,這閩浙之地我們不要了,我們撤到嶺南,再不行撤到安南,那姓朱的總不敢追了他?”

蕭旃本來還在耐著性子聽蕭翎說話,聽到這裡,她有些暴怒道:“皇叔,你可知自己在說什麼?這是你一個皇室宗親應該說的話?”

“我說錯了?這都大難臨頭了……”

司馬藉突然雙手按住蕭翎的肩膀,蕭翎掙扎了兩下,卻是紋絲未動,雖然司馬藉的武功不高,但蕭翎根本就沒練過什麼武功,司馬藉要制服他還是輕而易舉的。

“惠王不用擔心,今晚沒事,我敢保此番出兵北上,也會平安無事。”司馬藉臉上帶著幾分自信的笑容道。

“司馬兄,你別開玩笑。”蕭翎雖然聽了這話心理有些安慰,但他還是能辨別出司馬藉是在騙他。

司馬藉笑道:“當初惠王在金陵時,不同樣也是九死一生,可最後的結果呢?可以位極人臣,於陛下一人之下,而萬萬人之上。此番乃不過是我朝與北朝的一次約定而已,一同清剿朱賊,北朝那浩蕩的人馬不是來殺我們的,而是來幫我們的,所以惠王只管把心安回肚子裡,等待勝利的好消息即可。”。

第64章 發怒的公牛第730章 西涼王地八百九十章 社稷爲重戰爭爲輕第265章 感情包袱第879章 本欲殺之第723章 臨出征(下)第762章 先人一步第305章 久別重逢第19章 天下遍尋有緣人(上)第769章 新皇第48章 無理爭三分第197章 上路第364章 重點打擊第769章 新皇第292章 婚後第234章 實地考察第567章 人不留強留第276章 初步考覈第238章 逃亡(下)第517章 禁區第26章 事鬧大了第112章 案中案第780章 一路北上第554章 替汝報仇(下)第799章 初聞噩耗(上)第279章 豫州之亂(上)第795章 紅顏難卻第55章 一問三不知第438章 日積月累的隔閡第553章 替汝報仇(上)第284章 隻身犯險第184章 意外收穫第185章 放虎歸山第903章 妃子的禮數第235章 人手充足第632章 本該有的反應第727章 避實就虛(下)第130章 燁安閣內第543章 短暫的平靜第42章 好買賣第347章 賴賬第463章 原則爲何物(下)第45章 艱鉅的任務第449章 孃舅第226章 軍師第161章 謎一樣的女人第198章 悠閒的旅途第604章 失度帝王第85章 投誠的誠意第622章 不歡之宴第824章 君王難做第625章 平常之色第748章 蠻夷入侵第541章 假戲真做第129章 層層瓦解第553章 替汝報仇(上)第315章 人才第352章 求證真僞第608章 生產第762章 先人一步第64章 發怒的公牛第603章 師姐的氣量(下)第340章 戰局惡化第138章 醉翁之意第757章 雞肋第422章 家務事第525章 軍變(六)第376章 相思無處第444章 是戰是和第744章 無主的女人第398章 貓捉老鼠第700章 南歸第406章 等君來降第260章 唱空城第440章 皇帝的男人第770章 帝王身後的女人第678章 選妃風波(中)第857章 西宮國舅第768章 皇廷更迭(下)第728章 陣前換帥第430章 王師第35章 護駕第100章 形勢迫人第210章 火場逃生第253章 月夜來訪(下)第71章 雨花樓第848章 萬事軍國爲先第3章 少年不知愁滋味第186章 借錢還債第281章 豫州之亂(下)第188章 恕不接待第184章 意外收穫第141章 曲折迂迴第609章 妒婦第747章 暗中相爭第466章 洛陽之戰(三)第870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二)第455章 無聲的較量第144章 御前召對第323章 照足禮數
第64章 發怒的公牛第730章 西涼王地八百九十章 社稷爲重戰爭爲輕第265章 感情包袱第879章 本欲殺之第723章 臨出征(下)第762章 先人一步第305章 久別重逢第19章 天下遍尋有緣人(上)第769章 新皇第48章 無理爭三分第197章 上路第364章 重點打擊第769章 新皇第292章 婚後第234章 實地考察第567章 人不留強留第276章 初步考覈第238章 逃亡(下)第517章 禁區第26章 事鬧大了第112章 案中案第780章 一路北上第554章 替汝報仇(下)第799章 初聞噩耗(上)第279章 豫州之亂(上)第795章 紅顏難卻第55章 一問三不知第438章 日積月累的隔閡第553章 替汝報仇(上)第284章 隻身犯險第184章 意外收穫第185章 放虎歸山第903章 妃子的禮數第235章 人手充足第632章 本該有的反應第727章 避實就虛(下)第130章 燁安閣內第543章 短暫的平靜第42章 好買賣第347章 賴賬第463章 原則爲何物(下)第45章 艱鉅的任務第449章 孃舅第226章 軍師第161章 謎一樣的女人第198章 悠閒的旅途第604章 失度帝王第85章 投誠的誠意第622章 不歡之宴第824章 君王難做第625章 平常之色第748章 蠻夷入侵第541章 假戲真做第129章 層層瓦解第553章 替汝報仇(上)第315章 人才第352章 求證真僞第608章 生產第762章 先人一步第64章 發怒的公牛第603章 師姐的氣量(下)第340章 戰局惡化第138章 醉翁之意第757章 雞肋第422章 家務事第525章 軍變(六)第376章 相思無處第444章 是戰是和第744章 無主的女人第398章 貓捉老鼠第700章 南歸第406章 等君來降第260章 唱空城第440章 皇帝的男人第770章 帝王身後的女人第678章 選妃風波(中)第857章 西宮國舅第768章 皇廷更迭(下)第728章 陣前換帥第430章 王師第35章 護駕第100章 形勢迫人第210章 火場逃生第253章 月夜來訪(下)第71章 雨花樓第848章 萬事軍國爲先第3章 少年不知愁滋味第186章 借錢還債第281章 豫州之亂(下)第188章 恕不接待第184章 意外收穫第141章 曲折迂迴第609章 妒婦第747章 暗中相爭第466章 洛陽之戰(三)第870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二)第455章 無聲的較量第144章 御前召對第323章 照足禮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阳县| 阿勒泰市| 枣强县| 安阳县| 襄垣县| 恩平市| 泊头市| 嘉善县| 鸡东县| 桑日县| 吴堡县| 桃源县| 阜新市| 水城县| 怀仁县| 虞城县| 赣榆县| 鄂尔多斯市| 洪洞县| 青神县| 乌拉特中旗| 会泽县| 朔州市| 隆德县| 广德县| 淮北市| 洪江市| 洛隆县| 泾源县| 商河县| 凤凰县| 金溪县| 白水县| 邵阳县| 文水县| 黄梅县| 全州县| 长岭县| 徐闻县| 当雄县| 巴林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