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16章 立威(下)

眼看到了開春,東王軍中的糧草缺乏的問題愈發(fā)嚴重起來。

春荒時分,洛陽周邊也是無糧可徵,大軍在外總是需要補給,可就連江都的府庫也都很空,一場戰(zhàn)事下來,已經(jīng)把江都打的是人困馬乏。

這時候,北方的戰(zhàn)事也只能暫時停歇,林詹所部在原有基礎(chǔ)上佔據(jù)的城池,不著急再展開進一步向北進軍,直接停下來等候進一步的指示。

這時候,愈發(fā)多的要回江都的怨言傳到了韓健這裡。這次不是韓健想走,是整個東王軍已經(jīng)厭倦了這出征在外的日子,都念著江都的父老妻兒,要回去。

一連幾天,韓健都在爲糧草的事發(fā)愁。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很多事韓健沒切身體會之前,是不能理解這種苦楚的。東王府本來還算富裕,可這幾戰(zhàn)下來,真的是難以再調(diào)撥出糧食和物資來繼續(xù)供給戰(zhàn)爭的延續(xù)。韓健思來想去,或許也只有一種辦法,早些將兵馬調(diào)撥回江都,將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發(fā)展起來,休養(yǎng)生息後再圖謀平定北方。

北方的平定,已經(jīng)不是一朝一夕能解決的事。

正月初十,皇宮燁安閣內(nèi),正在進行一次例行的會議。這次的會議是由楊瑞親自主持,與會的除了韓健和楊洛川,還有朝廷戶部的一些官員。主要議論的問題,仍舊是糧草的供給。

韓健很安靜,他對而今東王府和朝廷的事瞭若指掌,有多少糧食,他很清楚,這種會議是討論不出糧食的。要說切實可行的辦法,韓健並非沒想過,只是在而今這種時局之下很難完成。那就是向大戶徵糧。但難度大到難以想象,不是說用武力就可以解決的問題,還會導致一系列的政治問題。最著緊的,是會引起民憤。繼而引發(fā)到失民心。

韓健在旁邊安靜聽了一會,這時候林恪正在侃侃而談著。作爲東閣尚書的林恪,而今是承擔著一朝首輔的職責,他提出的解決糧食危機的最好辦法,無非是收緊府庫或者是提前徵繳糧食的一套。

林恪並非是戶部出身,自然對於戶部的一些事不甚瞭解,朝廷的糧食危機,其實也是東王府的糧食危機。只是偷換了概念。林恪更在意的其實是朝廷上下官員的糧餉的問題。

不出意外的,林恪的建議只是得到了楊瑞很冷淡的迴應(yīng)。楊瑞作爲女皇,經(jīng)營北方多年,雖然在邊患和四王藩地的問題上並未有太多進展,可她當皇帝,總算是令北方在這十幾年時間裡安定富足,並未發(fā)生太大的民變。因而楊瑞在治國方面,還是有她自己的能力,不過以前楊瑞身邊有不少的能臣輔助,可現(xiàn)在這些能臣。要麼是離散,或者是北逃,要麼像顧唯潘那樣還在江都養(yǎng)傷不能關(guān)心朝政。

一個明君身邊要是沒了那麼多的賢臣輔助。再英明也只是個空殼子。

楊瑞對林恪並不看好,主要是她覺得林恪只是個負責筆桿子的,政治鬥爭在行,真正理朝,並非是一把好手。

“此事日後再議。”最後,楊瑞給這會議下了論調(diào)。

這論調(diào)其實也就表明,暫時不會再繼續(xù)討論徵糧的問題,一切等到真正需要的時候再談。可在韓健看來,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非常需要糧食了。

林恪等大臣要離開。楊洛川也是從一邊坐著的椅子上起來,對韓健笑了笑。過去像楊瑞辭行。

“東王不一同出宮?”楊洛川走過來,看著仍舊悶聲坐在一邊的韓健。

“南王先去便是。一些事,我還要向陛下奏報。”韓健起身行禮笑道。

“如此,也好。”楊洛川也不問是什麼事,他留在洛陽,好似很清閒一樣。以前是他堅持要走,現(xiàn)在是他自己堅持不走,似乎已經(jīng)沒什麼人能阻礙他繼續(xù)留在洛陽。

等人走了,楊瑞似乎有些氣憤,順帶也將宮女和太監(jiān)都趕出門。

“陛下何必如此動怒?”韓健態(tài)度平和問道。

“你還說。”楊瑞擡頭看著韓健,有些惱火道,“這戰(zhàn)局僵持不休,纔會有這麼多問題,你以爲我這個當皇帝的,每天爲這些事發(fā)愁不覺得煩悶?”

韓健笑道:“原來當?shù)弁跻瞾K非是清閒事。”

楊瑞見韓健言語間輕描淡寫,白了韓健一眼道:“現(xiàn)在也就是你在身邊,跟你發(fā)發(fā)牢騷,以前這些事還不是藏在心裡?”

韓健不說話,上前抱著楊瑞,跟楊瑞擠在一張椅子上。二人在燁安閣這種地方已經(jīng)習慣這種親暱的舉動,楊瑞也不會抗拒。

“東王你可有想好如何解決眼前的困窘?”楊瑞看著韓健問道。

“暫時沒有。”韓健道,“一旦發(fā)生戰(zhàn)事,是雙面損耗,一方面耕作不行,田間荒蕪,一邊又是大軍在外需要糧草來供給。這兩年下來,江都也已經(jīng)是府庫全空,要不是姨娘她們一直撐著,恐怕兵馬連洛陽都進不來。”

楊瑞想了想,突然低聲問道:“你覺得豫州那邊,可是有糧食?”

“你想多了。”韓健嘆道,“就算有,以南王的老謀深算,會想著給朝廷?”

“可以派人去徵糧,南王再怎麼陰險,終歸還是要考慮到與朝廷同氣連枝。”楊瑞道。

韓健繼續(xù)搖搖頭,道:“這兩年豫州之地也不怎太平,恐怕也沒糧食可以徵收,還是要先想別的辦法。”

“算了,不想了。”楊瑞好像有些氣餒,道,“以前朝廷有不少的能人異士,總是在困難時候能夠獻計獻策,現(xiàn)在只有你在身邊,問了也白問。”

“陛下,您這是說……臣在能力上,似乎有些不足?”韓健苦笑道。

楊瑞笑看著韓健,道:“你覺得呢?”

韓健攤攤手,意思是你愛怎麼說怎麼說。

過了一會,韓健才道:“林管家而今還在地方上徵糧,從她的回信來看,這次徵上來的糧食。應(yīng)該還能用一段時間,只是畢竟不是長久之策。地方上這麼徵繳下去,總歸會有人出來說三道四。”

“林管家?你是說。你身邊那個林氏的姑娘,林將軍的妹妹?”楊瑞看著韓健問道。

“嗯。”

楊瑞笑著點頭道:“似乎與她見過兩次。挺普通的一個農(nóng)家姑娘,卻是這般有本事,回頭一定好好見識見識。聽說,你二孃似乎有意將她納進府中?”

韓健瞇了瞇眼,道:“陛下的意思,微臣聽不太懂。”

“肯定你多想了。朕是說,你二孃是想給你納進府中當你的左膀右臂。”楊瑞雖然這麼說,卻是慧黠一笑。好像在說,你別以爲你身邊的事我會不知道。

韓健苦笑了一下,看來還真沒什麼事能瞞得住楊瑞。包括之前韓鬆氏對他提過要將林小夙納進府中的事。

韓健想了想,照理說這事情很機密,應(yīng)該不會有人知曉,而楊瑞能知曉,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可能在他的那些姨娘中,還是有人跟楊瑞很親近,跟楊瑞通風報信。因爲韓鬆氏只可能將這事對他和府中的那些姨娘說過。別人想知道也難。

燁安閣內(nèi)有些沉默,本來就是中午時候,韓健打個哈欠。這幾天他休息的也不太好,便要起身回東王府。

“今晚可是還與蓯兒妹妹進宮?”楊瑞見韓健要走,突然到韓健面前,爲韓健整理了一下衣衫,問道。

“蓯兒這幾天進出宮門,也有些累,不行的話,就先暫緩兩日,你看我也要休息不是?”韓健道。

楊瑞白韓健一眼。道:“既然夫君這麼推三阻四,那過了晌午朕就下旨。讓蓯兒搬進宮中陪朕,看你到時候是否進宮來看你妻兒!”

“嘿!”韓健臉孔一板。道,“陛下這是在威脅臣?”

楊瑞冷哼一聲,道:“威脅你又怎樣,勸你早些乖乖將妻兒送進宮中來。等過些時日,你那些姨娘還有欣兒她們到了洛陽,怕是朕想見到你都難。東王,你可要自己多考慮考慮!知道什麼是輕重緩急。”

韓健苦笑一聲,楊瑞竟然能把家裡的事用這麼嚴肅的口吻對他說。連這“偷歡”都帶著威脅,原本他還想表現(xiàn)一下自己的氣度,現(xiàn)在也只能作罷。

“那好,下午我便跟蓯兒商量一下,看看讓她搬到宮中來。”韓健嘆道。

“這纔對嘛。”楊瑞再次笑著走過來,道,“夫君早些回去休息,晚上,我們秉燭夜談?”

韓健無奈一嘆,打開燁安閣門,這時候楊瑞也回到自己的椅子上看著門口這面,韓健正要出門,才發(fā)覺外面有人在等候,仔細一瞧卻是寧繡言的父親寧原。

“寧尚書?”韓健笑著走下臺階。

“老臣見過東王殿下。”寧原客氣行禮。

這時候的寧原一身青衣薄衫,看上去年輕了十幾歲一般,帶著幾分文人的孤風傲骨,一副是要進宮死諫的模樣。

韓健心裡暗歎一聲,穿這麼點也不怕冷?

韓健點點頭,道:“寧尚書這是進宮來面聖?”

說著,韓健在寧原手上的奏本上瞄了一眼,寧原馬上將奏本往袖子裡藏了藏,道:“是。老臣來找陛下有事相奏,不知殿下也在此。冒昧了。”

“哦。那本王便不打攪寧尚書。”

韓健說完,便出了宮門。

韓健本對寧原就沒什麼好感,寧原將女兒送給他,他也不是很領(lǐng)情,只是這寧原現(xiàn)在在洛陽官場上的號召力,甚至要大過於林恪,韓健知道要保持洛陽官場的穩(wěn)定,就需要一條紐帶,而寧原作爲這樣一條紐帶是正合適的。

回到東王府,韓健還沒等進正院,便有侍衛(wèi)過來稟告,說是蘇右使等候多時。

韓健心說剛派蘇廷夏去查軍中細作的事,難道這麼快便有消息?

韓健進到正廳,卻見蘇廷夏正在端坐著等候。雖然蘇廷夏是剛從南王府那邊被韓健“借過來”,但因他是軍中右使,有事來找韓健的話,便是外面的侍衛(wèi)也不能阻攔。這也是軍中謀士以上將官所有的特權(quán)。

“見過東王。”蘇廷夏起身行禮。

韓健打量一下蘇廷夏,跟幾日前似乎還是穿的同一件衣服,說他是衣不解帶忙碌了幾日,他是肯定不信的。但見蘇廷夏有些憔悴的模樣,卻真的像是幾天都沒休息過。

“蘇右使精神看起來不太好呀。”韓健嘆道。

“東王察人於微,蘇某人這幾日都沒怎麼休息,就是想辦好東王所交託之事。”蘇廷夏有些慚愧說道,“只是蘇某人能力低微,幾日下來,才稍微查到一些進展,便緊忙來向東王您稟報。”

韓健一聽,這蘇廷夏也是夠可以的,幾天下來就查到線索,還這麼“謙虛”?這謙虛倒好像是在顯擺一樣,不過韓健一想,蘇廷夏也沒什麼好在自己面前顯擺的,最多是表示一下自己的忠心和辦事的決心。

話聽起來,也是挺順溜的。

“蘇右使查到何線索?”韓健問道。

蘇廷夏緊忙將自己調(diào)查所得的整理文案交到韓健手上,韓健打開一看,裡面自己工整,一目瞭然,主要是字體他很熟悉,因爲之前在查閱卷宗的時候見識過蘇廷夏的字體和文筆,因而韓健一看字體和行文邏輯,便是蘇廷夏自己的手筆。這也說明蘇廷夏事事親力親爲,並未假手他人。

在文案中,提到幾名將領(lǐng),在軍中職位都不低,但韓健發(fā)覺,這些人大多數(shù)都是跟在張行的手下,有一些還是張行的親信。韓健微微皺眉,這是說明張行手底下的人有問題,繼而張行有問題?

再一想,也許是因爲林詹所部現(xiàn)在都在前線上,並未撤回,調(diào)查起來有難度,所以蘇廷夏的調(diào)查重點也是在身在洛陽,負責佈置洛陽防務(wù)的這些將官身上。

“這些人,還有這些事,你可有調(diào)查清楚?”韓健問道。

“確無問題。”蘇廷夏道,“不過因爲一些事,並非是蘇某人親自調(diào)查所得,卻也不能以偏概全。”

“嗯。”韓健點頭,將文案合上,道,“看起來軍中細作的問題,的確有些嚴重。不過眼下,也並非是連根拔起的好時機,這樣,我給你特別成立一個衙門,讓蘇右使你來審審他們?nèi)绾危俊?

蘇廷夏一聽,不由瞪大眼,韓健這提議,簡直是要將他立於東王軍將士的對立面。()

第545章 老丈人第348章 獨當一面第583章 退兵條件第769章 新皇第8章 單挑和打羣架的區(qū)別(下)第870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二)第189章 美人相見第292章 婚後第122章 合理嫁禍第897章 西進金陵第3章 少年不知愁滋味第438章 日積月累的隔閡第868章 再見永無期第519章 不一樣的夫妻(下)第235章 人手充足第347章 賴賬第190章 黃雀在後第76章 雨花樓的規(guī)矩第204章 轉(zhuǎn)嫁矛盾第276章 初步考覈第552章 壞人第124章 別打我女兒的主意第619章 兵器所第275章 招婿第446章 心高氣傲的使節(jié)第689章 殺機四伏(下)第914章 我獨逍遙第267章 捲入江湖第720章 屠城第627章 有緣無份的鴛鴦第46章 油炸果子第857章 西宮國舅第48章 無理爭三分第548章 美女侍衛(wèi)第202章 演戲第658章 無壞不丈夫第818章 充盈內(nèi)宮第43章 上聽處第295章 夫妻雙雙把家還(下)第210章 火場逃生第744章 無主的女人第669章 宮變(六)第217章 刺客第585章 母子爲奸第80章 顧問之責第822章 又是新年第696章 再婚第603章 師姐的氣量(下)第684章 笨拙的刺客第864章 以物換物(下)第290章 成婚第350章 “友好”訪問第709章 朝議無事第751章 情報滯後第278章 技驚四座第580章 談判議和第314章 一家人兩家話第732章 爭權(quán)逐利(下)第396章 特別“癖好”第169章 借刀殺人(下)第875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七)第241章 繼續(xù)北上第122章 合理嫁禍第480章 合巹(上)第568章 楊瑞的心結(jié)第175章 越不過的天險第156章 情勢有異第239章 回國第23章 亦敵亦友第838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下)第829章 皇帝很忙第190章 黃雀在後第436章 兵進洛陽第705章 大雨將至(上)第686章 故友情義在第658章 權(quán)力陰謀第19章 天下遍尋有緣人(上)第698章 十里相送第224章 殺人魔頭第395章 平常人(下)第856章 我自安處第152章 險象環(huán)生第120章 提賬第222章 還不完的人情第508章 王府有喜第462章 原則爲何物(上)第261章 河岸對峙第594章 “把關(guān)”第160章 小樓繡坊第85章 投誠的誠意第686章 故友情義在第852章 立儲再言親征第165章 背道而馳第167章 盡在掌握第437章 曾經(jīng)的姐妹第310章 解語花第68章 有理無理(上)第635章 戰(zhàn)敗(下)第483章 貪歡第225章 塵埃落定
第545章 老丈人第348章 獨當一面第583章 退兵條件第769章 新皇第8章 單挑和打羣架的區(qū)別(下)第870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二)第189章 美人相見第292章 婚後第122章 合理嫁禍第897章 西進金陵第3章 少年不知愁滋味第438章 日積月累的隔閡第868章 再見永無期第519章 不一樣的夫妻(下)第235章 人手充足第347章 賴賬第190章 黃雀在後第76章 雨花樓的規(guī)矩第204章 轉(zhuǎn)嫁矛盾第276章 初步考覈第552章 壞人第124章 別打我女兒的主意第619章 兵器所第275章 招婿第446章 心高氣傲的使節(jié)第689章 殺機四伏(下)第914章 我獨逍遙第267章 捲入江湖第720章 屠城第627章 有緣無份的鴛鴦第46章 油炸果子第857章 西宮國舅第48章 無理爭三分第548章 美女侍衛(wèi)第202章 演戲第658章 無壞不丈夫第818章 充盈內(nèi)宮第43章 上聽處第295章 夫妻雙雙把家還(下)第210章 火場逃生第744章 無主的女人第669章 宮變(六)第217章 刺客第585章 母子爲奸第80章 顧問之責第822章 又是新年第696章 再婚第603章 師姐的氣量(下)第684章 笨拙的刺客第864章 以物換物(下)第290章 成婚第350章 “友好”訪問第709章 朝議無事第751章 情報滯後第278章 技驚四座第580章 談判議和第314章 一家人兩家話第732章 爭權(quán)逐利(下)第396章 特別“癖好”第169章 借刀殺人(下)第875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七)第241章 繼續(xù)北上第122章 合理嫁禍第480章 合巹(上)第568章 楊瑞的心結(jié)第175章 越不過的天險第156章 情勢有異第239章 回國第23章 亦敵亦友第838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下)第829章 皇帝很忙第190章 黃雀在後第436章 兵進洛陽第705章 大雨將至(上)第686章 故友情義在第658章 權(quán)力陰謀第19章 天下遍尋有緣人(上)第698章 十里相送第224章 殺人魔頭第395章 平常人(下)第856章 我自安處第152章 險象環(huán)生第120章 提賬第222章 還不完的人情第508章 王府有喜第462章 原則爲何物(上)第261章 河岸對峙第594章 “把關(guān)”第160章 小樓繡坊第85章 投誠的誠意第686章 故友情義在第852章 立儲再言親征第165章 背道而馳第167章 盡在掌握第437章 曾經(jīng)的姐妹第310章 解語花第68章 有理無理(上)第635章 戰(zhàn)敗(下)第483章 貪歡第225章 塵埃落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巧家县| 常宁市| 青龙| 古浪县| 梅州市| 靖江市| 鄯善县| 遂川县| 边坝县| 鄂尔多斯市| 贵定县| 孟村| 汾阳市| 高安市| 东乌珠穆沁旗| 洛川县| 岳池县| 洛川县| 商水县| 北海市| 县级市| 达孜县| 正安县| 白玉县| 五指山市| 星子县| 黄浦区| 武川县| 石阡县| 利津县| 邯郸市| 荆州市| 商南县| 民县| 基隆市| 平遥县| 延津县| 吉安县| 都江堰市| 建昌县| 天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