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50章 “友好”訪問

隨著積雪融化,從三月下旬,戰事急轉直下。

江都堅壁清野的戰術,是以防守爲根基,準備長時間進行消耗。洛陽軍和北王軍在攻取洛州之後勢頭強勁,第一輪的攻勢是最猛烈的。不到十天時間,江都以北就有十幾座城市失陷,還有幾座城市不戰而降。

與此同時,以北王軍騎兵爲首,洛陽軍騎兵爲輔助,一次大規模的襲擾戰也開始。

北王軍騎兵常年與鮮卑人作戰,也算驍勇,騎兵來無影去無風,一連半個月時間,在江都各地滋擾不少城市,搜掠了不少戰爭資源。而江都堅守不出的戰略,也令這些騎兵無所忌憚,在城外,他們也能掠奪人口,好似土匪一樣,很多居民原本以爲住在城外可以安生,但最後發現也不得不進入到城池之內尋求庇護。

隨著大批百姓涌入城市,整個江都之地又來的一次遷徙的浪潮。這次不是世家門閥的遷徙,而是普通百姓的遷徙,百姓在城外會受到掠奪,不得不進入到城池內,但城池有一定的負載,這麼多百姓進城,一般城市也接納不下,就算勉強接納下,在安置上也有困難。

一方面是敵軍的不斷騷擾,另一方面卻是百姓進城需要安置。百姓拖家帶口整個村落甚至是整個一片區域地搬遷,到了城裡面也只能臨時搭建房屋來遮風擋雨,條件不好的甚至連茅屋都搭建不起來。而他們的吃喝用度也是問題,他們能搬走的糧食畢竟不多。到了城牆裡面,一旦三餐不繼,他們就要鬧事。

隨著城市裡人口增多,治安也隨之成爲大問題。

從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東王府所要直接面對的問題,除了叛軍不斷將滋擾的範圍靠近江都城下,再就是各地百姓的流徙。地方上不斷對東王府叫苦,希望可以封閉城門,不許百姓再進城增加壓力。

但東王府卻下令百姓可以進城,原因是韓健也不想放棄這些江都的百姓。失去民心。

難民進城。城內的物資需求負擔加劇,糧食價格再次飆升,其他日用品的價格也不斷上漲。東王府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應付這樣的問題,但這次問題更加棘手。因爲這次是真的沒有糧食。而並非跟上次一樣是有人囤積居奇。

此時的韓健。也有些焦頭爛額。戰局不斷惡化,近乎每天都有城池失守的消息,地方上負擔又重。整個東王府已經入不敷出。

原本可以應付半年的物資,如今正式開戰纔不過兩個多月就已經告罄,而真正的戰事甚至還未開啓。這麼下去,江都沒被攻破,已經自亂陣腳,等著挨宰。

東王府聯繫召開會議,商量了不少對策,都不可行。籌措物資,成爲目前應對困窘的最大問題。

而東王府臨時做出的安置措施,是在各城內先以軍糧來應對難民的增加,在各城內開設粥場來賑濟百姓。這只是暫時緩解了民間的壓力,因爲糧食一天天減少,新一年的糧食又無法播種,就好像地主家的餘糧一般,總是會吃完。

到四月初,韓鬆氏向韓健提議,可以通過人脈在民間士紳中“借糧”。被韓健否決。

首先是之前向南齊“借糧”已經弄的東王府跟士紳的關係很不友好,現在貿然借糧,只會令士紳以爲江都無以爲繼,生變的可能性很大。

韓健認爲,此時江都的存糧尚可堅持一段時間,在戰事更加窘迫之前,要先平抑物價,不要帶給民間一些不好的消息。

韓鬆氏畢竟也沒辦法平息現在江都內的大小事患,只好先聽韓健的。

就在此時,上次在江都吃了暗虧的朱同敬,大張旗鼓地又踏過江北,來江都“出使”。

朱同敬這次所行很快,在南齊公告出使的第三天,四月初六,就已經來到江都城下。雖然韓健提前已經接到了南齊的國書,但對於朱同敬的“趕路”,他還是有些吃驚,朱同敬在進入到魏朝國境之後,只用了兩天多時間便抵達江都,期間可說是毫無休整,韓健懷疑他乾脆就是騎馬不停地跑了三十個時辰。

這次朱同敬前來,在出使規格上比上次大了許多,先期進城的只有朱同敬和幾名隨從,其後而來的,包括副使和隨從,還有隨行護衛,有二三百人之多。

而江都在接待方面,規格也有提升。畢竟在魏朝內亂撲朔迷離的時候,南齊作爲魏朝長久以來最大的敵人,派出使節前來江都,有示好之意,也令民間感覺到可能會令局勢往好的方向發展。

四月初九,韓健第一次會見南齊使節,作爲兩國正式的外交會談,雙方是在江都城東的公館,也就是在臨時朝廷的駐地。

這次會談朱同敬帶的人不多,也有十幾人,而且都是南齊叫的上號的官員。這些人中,也並非全都是南齊太后黨的,也有謝汝默一黨的,從這點上,韓健能覺出南齊這次出使,是以齊朝的名義,而並非像上次一樣出自朱同敬和太后黨。而謝汝默作爲南齊主戰派的代表,肯派出使節前來,應該是在某些方面對太后黨作出妥協。

外交的會談,韓健雖沒太多經驗,但他也應付自如。

朱同敬在外交上很有一套,帶的禮物不少,整個會談就好像是朱同敬在送禮物一樣。有送給女皇的,還有送給東王的,還有送給韓健姨娘們的,還有送給韓健新婚夫人的,因爲韓健的姨娘和夫人衆多,禮物也要送好幾次。

韓健面對朱同敬如此的“熱情”,只能看作是朱同敬陰險狡詐的一個縮影。反正不涉及兩國大事,送多少禮,他也“笑納”了。

第一次會談並未有任何結果,朱同敬只是呈遞了國書,表示這次來只是普通的“友好訪問”。但就是江都不識字的白丁,也知道南齊人這次來是別有目的。

因爲有上次借糧的事,很多人想,這次南齊派朱同敬來,是否是爲接收被換走的城池的?要是南齊把城池接管了回去,是否會派兵來駐守?到時候南齊的兵馬是準備援助江都來抵禦叛軍,還是跟叛軍瓜分江都?

民間議論紛紛,自然找不出答案。

會見結束之後,韓健回到東王府,韓鬆氏和韓崔氏也早就等韓健多時。

“那姓朱的,到底要作何?”韓崔氏怒氣衝衝問道。

韓健好整以暇道:“不是朱同敬要作何,是齊人要作何。上次他們來,就提出讓我們江都歸附,被我拒絕。這次他們來,大抵還是爲此事。”

韓鬆氏和韓崔氏有些震驚,之前她們雖然也料到南齊人可能有非份的提議,但也沒料到這提議會這麼直接。

上次朱同敬來的時候,江都的戰事剛起,還沒有到如此緊迫的地步。這次朱同敬來,北王軍的騎兵已經多次騷擾到江都城下,時移世易,韓健料想朱同敬也是滿載信心而來。

韓鬆氏問道:“健兒,要是你覺得爲難,接待齊朝使節的事,交給顧太傅。你安心打理軍務。”

“沒事二孃,這些事我能應付。”韓健道,“現在容不得我們直接拒絕,齊朝中,謝汝默一黨早就有開戰之意,這次趁著我朝內亂,他們更加迫不及待。若是給了他們機會,到時候我們腹背受敵,甚爲不妙。”

“那就先拖著……”韓崔氏道,“使節在我江都,不信齊人還敢派兵?”

韓健微微一嘆,現在這次朱同敬過來,已經不是簡單勸降,而是一種帶著威脅性質的出使。

要是江都不答應他的條件,不論他是否離開江都,齊人該出兵還是會出兵。

但韓健料想,南齊出兵的可能性,到目前爲止來說,並不大。

主要是江北的戰事還在膠著中,雖然江都在堅壁清野的戰術之下,顯得很狼狽,整個戰局也處於被動挨打的地步。但這並不代表江都在這戰中沒有翻盤的可能。

因爲此時,北王軍和洛陽軍的後方供給壓力更大,北王軍和洛陽軍深入到江都腹地,就意味著後勤補給線更長,被截斷糧道的可能性更大。

“現在齊人出兵與否,暫時對我江都不構成影響。”韓健道。

韓崔氏有些不解,韓鬆氏指了指韓健,道:“聽健兒說下去。”

韓健續道:“如今我江都閉城不出,就算是百萬大軍到來,在我江都之地殺個你死我活,城牆內外也是兩個世界。只要我們能保證城池之內平靜,那城外再多敵人,我們也可不屑一顧。”

韓健說的輕鬆,但韓鬆氏和韓崔氏聽的卻不輕鬆。

說是可以置城外不管不問,但敵軍真殺過來,日夜滋擾,還要守城應對城內的叛亂,豈是那麼容易?

韓健也只是說了一個大致可通的道理,原因是爲讓韓鬆氏和韓崔氏放心。

“要是實在不行,上次沒有借到的糧食,這次一併借了。”韓健最後說了一句。

韓鬆氏和韓崔氏都對望一眼,雖然韓健說這話好像很容易,但她們知道,要想南齊人肯就範,乖乖借糧,哪是那麼容易的事?光是幾座城池就能換回糧食?

第593章 砸場子的第218章 門外漢遇行家第165章 背道而馳第909章 壞我好事第712章 大婚無喜第172章 主僕關係第188章 恕不接待第633章 男人的累第804章 兩代帝王的矛盾第138章 醉翁之意第371章 縱虎第53章 要挾第462章 原則爲何物(上)第283章 皎潔之心第143章 造謠與信謠第834章 請留第450章 演技過人第599章 師妹無心第205章 信步遊城第185章 放虎歸山第811章 年關(上)第112章 案中案第242章 洛陽變故第1章 女皇前男友的兒子第614章 一國之奴第202章 演戲第340章 戰局惡化第97章 威儀第48章 無理爭三分第716章 攻城守備戰(下)第379章 限期(下)第732章 爭權逐利(下)第685章 渤海已定第367章 酒逢知己第218章 門外漢遇行家第784章 流寇之戰(上)第819章 全家動員第466章 洛陽之戰(三)第427章 杯弓蛇影(下)第822章 又是新年第385章 禮佛(上)第860章 壽誕第258章 各有所長第813章 酒中論國(上)第528章 君王不問朝事(下)第511章 夫隨妻第554章 替汝報仇(下)第745章 年老色衰第691章 征服女人二三法(中)第487章 送禮送上門第337章 軍事助手第694章 不去行不行?第521章 軍變(二)第295章 夫妻雙雙把家還(下)第622章 不歡之宴第748章 蠻夷入侵第731章 爭權逐利(上)第760章 暗謀第307章 朝見第396章 特別“癖好”第510章 洛陽故人第247章 洛陽亂(四)第207章 風塵有佳人第335章 風韻佳人第753章 無關緊要之人的生死第242章 洛陽變故第16章 得而復失第124章 別打我女兒的主意第446章 心高氣傲的使節第227章 分工明確第235章 人手充足第625章 平常之色第364章 重點打擊第181章 一夜(四)第120章 提賬第711章 女皇爲主,權臣當道第66章 微服第292章 婚後第585章 母子爲奸第620章 佳人當前(上)第477章 等待君王幸(五)第578章 高瞻遠矚第893章 戰勝國君主第232章 情敵第300 四十四章 摳門的理由第283章 皎潔之心第274章 母子第647章 給她一個名分第303章 妥協(下)第809章 君臣換位第144章 御前召對第193章 君無戲言第870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二)第41章 持家賢妹第131章 漏網之魚第200章 強行救人第619章 兵器所第498章 玉人多情(上)第429章 身邊只有你第539章 叛徒(上)
第593章 砸場子的第218章 門外漢遇行家第165章 背道而馳第909章 壞我好事第712章 大婚無喜第172章 主僕關係第188章 恕不接待第633章 男人的累第804章 兩代帝王的矛盾第138章 醉翁之意第371章 縱虎第53章 要挾第462章 原則爲何物(上)第283章 皎潔之心第143章 造謠與信謠第834章 請留第450章 演技過人第599章 師妹無心第205章 信步遊城第185章 放虎歸山第811章 年關(上)第112章 案中案第242章 洛陽變故第1章 女皇前男友的兒子第614章 一國之奴第202章 演戲第340章 戰局惡化第97章 威儀第48章 無理爭三分第716章 攻城守備戰(下)第379章 限期(下)第732章 爭權逐利(下)第685章 渤海已定第367章 酒逢知己第218章 門外漢遇行家第784章 流寇之戰(上)第819章 全家動員第466章 洛陽之戰(三)第427章 杯弓蛇影(下)第822章 又是新年第385章 禮佛(上)第860章 壽誕第258章 各有所長第813章 酒中論國(上)第528章 君王不問朝事(下)第511章 夫隨妻第554章 替汝報仇(下)第745章 年老色衰第691章 征服女人二三法(中)第487章 送禮送上門第337章 軍事助手第694章 不去行不行?第521章 軍變(二)第295章 夫妻雙雙把家還(下)第622章 不歡之宴第748章 蠻夷入侵第731章 爭權逐利(上)第760章 暗謀第307章 朝見第396章 特別“癖好”第510章 洛陽故人第247章 洛陽亂(四)第207章 風塵有佳人第335章 風韻佳人第753章 無關緊要之人的生死第242章 洛陽變故第16章 得而復失第124章 別打我女兒的主意第446章 心高氣傲的使節第227章 分工明確第235章 人手充足第625章 平常之色第364章 重點打擊第181章 一夜(四)第120章 提賬第711章 女皇爲主,權臣當道第66章 微服第292章 婚後第585章 母子爲奸第620章 佳人當前(上)第477章 等待君王幸(五)第578章 高瞻遠矚第893章 戰勝國君主第232章 情敵第300 四十四章 摳門的理由第283章 皎潔之心第274章 母子第647章 給她一個名分第303章 妥協(下)第809章 君臣換位第144章 御前召對第193章 君無戲言第870章 一去烽煙望五洲(二)第41章 持家賢妹第131章 漏網之魚第200章 強行救人第619章 兵器所第498章 玉人多情(上)第429章 身邊只有你第539章 叛徒(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两当县| 吉安县| 高雄市| 江安县| 黔东| 张家川| 新竹市| 武胜县| 德保县| 古丈县| 宁河县| 五大连池市| 涪陵区| 永济市| 大田县| 即墨市| 香港 | 兴化市| 安国市| 敦煌市| 万荣县| 平舆县| 西藏| 股票| 阳信县| 兴和县| 秭归县| 嵩明县| 朝阳市| 永平县| 抚顺县| 民县| 大竹县| 庄浪县| 临潭县| 宁都县| 内黄县| 阿尔山市| 正安县| 尼木县| 木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