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9章 遷徙潮

此時韓健手頭上能調動的兵馬並不多,要構築一道堅實的屏障近乎是不可能的。只能依託江都以北城池的高牆來做抵禦。

當韓健把詳細情況也一併告知楊蓯兒,連楊蓯兒也感覺到爲難。她開始理解爲何從一開始韓健便選擇防守,而不是主動出擊,因爲江都的外殼看起來很堅實,但實際中心是空的。

韓健和楊蓯兒再籌劃一番,卻也暫時只是紙上談兵。隨後韓健會將一些戰略上的安排,通知東王府新成立的兵部衙門,將紙上的內容付諸實施。

很快到了正月底,此時洛州已近乎陷入重圍之中。

洛陽軍經過幾次攻城,並未攻陷洛州,轉而進入圍困,有要圍城打援的意思。江都從洛州兩翼派上去的援軍,也只能暫時被壓迫在洛州城以南五六十里之外,寸步不進。

本身援軍數量就不多,加上洛陽軍兵馬齊整戰力極強,不管是韓健,還是前線上的將領,都覺得應該暫避洛陽軍的鋒芒。這種情況下,等於也將洛州置於不顧。

洛州城內,士紳和百姓,乃至守軍,也有了懈戰之心。之後便有消息傳到江都,說是洛州太守可能會投降,也有說城內兵馬會突圍南下的。

戰局膠著,謠言滿天飛並不稀奇。韓健並不去理會外間的閒言閒語,這些謠言,也很可能是洛陽那邊傳過來的,爲擾亂軍心。

而在洛州城內,關於東王府要棄洛州的消息也不脛而走。

本來這消息不能算之爲謠言。但在戰局大背景下,也只能當是謠言,畢竟洛州軍民都不想看到這樣的結果。

隨後,從江都方面再次派出一支軍隊北上,大約有一萬多人馬,這被看成是第三股援軍。洛州軍民在得到此消息後,也暫時人心穩定。

戰局的膠著,逐漸在往對東王府不利的方向發展。與此同時,洛陽方面卻來了一些“不速之客”,是一些世家門閥的“逃難隊伍”。

這些世家門閥。在楊餘篡位之初。都是楊餘的“順民”,連韓健也不太理解,爲何過了短短兩個多月時間,這些家族會舉家遷徙到江都來。世家門閥的隊伍過於龐大。以至於讓韓健心生異心。畢竟這麼多人要遷徙。楊餘不可能沒聽到風聲,這些人要麼是楊餘派來的奸細,要麼是楊餘故意不理會這些舊貴族。刻意讓他們來江都生事。

這些家族中,以安平郡王一家和康郡王一家最爲耀眼。

安平郡王病故,如今安平郡王當家的,是韓健之前在皇宮見過幾次的楊秀秀。說起來,韓健跟楊秀秀還有些“淵源”,本來楊秀秀和陸家世子陸豐寧是有婚約的,但經過北王謀逆一案,陸豐寧雖然與北王無干系,卻被革職查辦,陸家也因此而在洛陽失勢,楊秀秀終於逃脫了婚約的束縛,對韓健帶著那麼一點感激。

但韓健也知道楊秀秀並非“善茬”,這女人論獨立和要強,比林小夙有過之而無不及。其本身還是郡主出身,可說是出身高貴,卻能當的起一個家來照顧弟妹。

至於康郡王一家,韓健對其瞭解不多。只知道康郡王那個結巴的世子,見過幾面,印象卻也不深。

除了安平郡王和康郡王兩個郡王級別的家族來投,還有不少原本洛陽的顯貴家族,這些家族中,有官宦出身,也有商賈出身,都與政治有不少牽連。而隨著這些人進入到江都地界,東王府方面也不得不慎重起來,到底是迎接,還是趕走,還是置之不理,也需要商議。

“健兒,這些都是爲投奔陛下而來,你不能棄之於不顧。還是要派人去迎接,作好妥善安置。”

韓鬆氏說話的語氣很懇切,在她看來,皇權之下,就應該庇護一些大的家族,包括東王府。這叫做患難相幫,要是東王府出事,她也希望能得到其他友方勢力的庇護。這是人之常情。

韓健略微不屑道:“若是這些人要來投奔陛下,何至於要等到時至今日,開戰之後?”

韓鬆氏嘆口氣,她也覺出這些人突然來江都動機不純。江都畢竟不比洛陽繁華,又非魏朝的權力中心,他們既然選擇了效忠楊餘,在沒有變故的情況下,他們是不會突然冒風險舉家遷徙到江都來。

“那健兒,你想如何?”韓崔氏在一旁問道。

韓健道:“趕他們走,會有些不近人情。再者若是他們真心投奔,我們再驅趕,他們也將別無去處。”

韓崔氏點頭,看了韓鬆氏一眼道:“健兒說的對,不能趕他們走,這也會令那些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大臣心寒,對我們收攏人心不利。”

韓鬆氏也微微點頭。

洛陽的世家門閥,在當初女皇離開洛陽之後就已經分成了兩派。一派很堅決地跟女皇來到江都,這些家族中,也包括韓健衆多姨娘背後的家族。另一派,則留在洛陽,沒有遷徙,雖然這一派留下有被迫成分,但說到底,還是沒有盡到效忠的義務。現在過來,也就不那麼“受歡迎”。

韓健續道:“至於迎接,也大可不必。這些人都是曾留在洛陽,參加過楊餘登基大典,是逆賊的順民。這次他們過來,我們全當不知,等他們到了江都,再讓朝廷一些人過去迎接一下,算是給面子。至於安置,也不必。這些人舉家遷徙,應該將家產都帶了過來,田產需要他們自己去歸攏,東王府給他們安置,那是勞民傷財。”

韓崔氏聽完,略微思忖了一下,點頭看著韓鬆氏道:“二姐以爲健兒這建議如何?”

“當下先如此。若是他們真心來投,健兒。你還是要善待他們,畢竟這些家族也是魏朝的基石。陛下在的話,也會如此。”韓鬆氏略有所思道。

韓健知道韓鬆氏心雖然向著他,卻還是替女皇考慮事情。做事考慮大局,也是韓鬆氏的性格。

把事情商量妥,將代表著這些家在來到江都之前,不會有人理會他們。

商量完,韓健也就不再對此事糾結,畢竟他要忙很多軍政的事。軍事方面,戰事的緊迫需要調度。政事方面。他還要當起東王府的家,從軍需物資再到地方稅賦都需要他來應付。

但很快,在二月中旬,這些從洛陽過來的家族便已經相繼到了江都城下。這時候韓健就算不想理會也不行。因爲這次來的人太多。而聲勢也很大。車隊停留在城外進不來城,會有很多滋擾。

韓健找了顧唯潘,跟他商議接待事宜。顧唯潘顯然對此有意見。

跟韓鬆氏不同。顧唯潘近乎是完全站在朝廷立場上來考慮問題,他纔不理會東王府能否安置的下這麼多家族這麼多人,在他看來,既然有人投奔江都,就是來效忠女皇的,接待不力就是東王府的責任。之前他已知道了這些家族將要到來,也曾試圖找韓健來商量此事,卻被韓健以戰局緊張爲由給推了。

“人都到了城外,你才商議,不覺得晚了?”顧唯潘見到韓健,老臉一黑,像是在質問道。

韓健陪笑道:“晚是有點晚。但亡羊補牢猶未晚矣,不如此事交由顧太傅來負責如何?”

“你讓老夫去接待?”顧唯潘稍微一怔,隨即黑著臉道,“不行。東王府接待,乃是天經地義之事,老夫去接待算怎麼說?至於安置,老夫也沒此等能力。”

韓健明白顧唯潘的意思,連顧唯潘一家來江都,也是過了一個多月之後,在顧欣兒要嫁入東王府之前幾天,才由東王府作出安置。顧唯潘再固執,也知道安置這麼多人需要的不僅僅是人手,還需要大量田宅。

韓健嘆道:“顧太傅先消消氣。之前我一直不跟您老說安置的事,是因爲東王府如今手頭拮據,已經沒法作出大批安置,這些人來……我們最多隻能在人情上歡迎一下,至於安置,要靠他們自己了。”

顧唯潘皺眉。

他聽這話,就好像在說,來的早的有肉吃,來的稍微晚點的可以喝湯,再來的晚的就只能喝西北風了。

而他和之前來的那些家族,就屬於吃肉喝湯的,而這批來的,是劃歸到喝西北風的一類。

“不行!不安置,如何跟天下人交待?”顧唯潘發起擰,韓健感覺九頭牛是拉不回來了,除非是能說服他,不過說服一頭公牛沒那麼容易。

韓健明白顧唯潘的心態,顧唯潘來的時候,那是孑然一身,身上帶的不過是一個包袱幾件衣服,到了江都,要是沒有東王府的安置顯然會餓死街頭。顧唯潘以己度人,自然以爲這些家族過來也會是狼狽逃出洛陽,身上也是孑然一身。但韓健從各方面得到的情報來看,卻並非如此。

光是江都城外的車隊,規模就已經很龐大。還有下人和丫鬟,七大姑八大姨的,這可算是真正意義上的舉家遷徙,估計家裡的古董珍玩,包括能帶走的東西,都會裝運在馬車上。

如此的規模來,說是沒有想好退路,也是不可能的。大不了他們自己買個宅院,把一家人安頓下來,就算不及在洛陽過的愜意,但至少是生活無虞。

“顧首席,接待之事由您來安排。至於安置,我會妥善處理。這樣可否?”韓健沒有講道理,只是跟顧唯潘劃分了一下責任區域。

顧唯潘想了想,道:“暫且如此。你要趕緊將安置事宜傳過來,老夫好做安排。”

“嗯。”韓健點頭。

送走顧唯潘,韓健跟韓鬆氏和韓崔氏見面,把顧唯潘的態度大致說了下。

其實韓健也早就料到顧唯潘會幫著這些家族的人,畢竟顧唯潘也是其中一份子,他也希望自己的家族將來會成爲魏朝的世家門閥,子孫遍地,自然也希望他的子孫將來有事不會被一些權貴所摒棄。

韓鬆氏道:“既然顧太傅那邊執意,健兒,我們東王府在城東還有些宅院,要是實在不行,就先空出來,暫時安置那些人,後面要詳細安排……需要從長計議。”

韓健搖頭道:“二孃,都說了不用安置。先讓顧太傅去看看,等他見到了這些人到底是怎樣一個狀態,相信顧太傅也會明理,不再堅持。我們現在能安置的了他們一時,安置不了他們一世。既然他們來,就要明白不能事事靠別人。”

韓鬆氏微微搖頭,卻也有些無奈。因爲就算是東王府全力去安置,也收納不了這麼多人,這些家族太過龐大,來人的數量比之前零散過來的那些家族加起來的總合還要多一倍,簡直是洛陽大遷徙。

很快,顧唯潘便將接待的事作好。

如同韓健所說,等顧唯潘再來見韓健之時,態度便沒那麼堅決,因爲顧唯潘也並非無知,等他見到這些家族是如何“舉家”搬來,便明白就算沒有東王府的安置,這些人也不會餓死。

“顧太傅,安置之事,太過困難,需要從長計議啊!”韓健先表明了態度,就算安置,也要慢慢來一步步來。

“那你想怎麼安置?”顧唯潘問道。

韓健道:“不如先晾他們一段時間。有門路的,自然會安頓下來,若是沒有門路,或者實在困難的,再有東王府來負責如何?”

“如此多人,無處安置,真的好?”顧唯潘冷聲道。

韓健道:“不是好不好的問題,是有沒有能力的問題。他們有能力,就省了東王府的事,實在沒能力的,住客棧總歸不至於沒有瓦片遮頭吧?東王府就這麼大,顧太傅認爲能安置下幾人?”

顧唯潘沉默不言。他也明白,在最初他和一些人來到江都時候,很多家眷都是安置在東王府的,之後花費的人力物力都很大,才勉強作出安置。到現在,一些官品不高的大臣還在抱怨條件查。顧唯潘也總是說,過來能有瓦遮頭一日兩餐一宿便已足夠。

現在這麼多人,想保證這麼多人有瓦遮頭,的確並非易事。

“別人可以不理。但安平郡主和康郡王一家,你可不能不安置!”顧唯潘最後像是妥協一般道。

“這是自然。”韓健笑著說了一句,心裡卻想,我管你康郡王還是安平郡主呢,一視同仁絕不退讓!(……)

第266章 不告而別第164章 打入敵人內部的臥底第42章 好買賣第60章 過問案情第420章 蛇鼠一窩第220章 爭搶戰利品第585章 母子爲奸第500章 最熟悉的第三者第844章 猜不透的用意第587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46章 油炸果子第663章 勢成水火第615章 人口買賣第98章 長亭送別(上)第912章 最是無奈美人計第281章 豫州之亂(下)第333章 尋花問柳(上)第462章 原則爲何物(上)第160章 小樓繡坊第302章 妥協(上)第350章 “友好”訪問第448章 敵襲第863章 以物換物(上)第271章 “狗男女”第15章 斯文掃地第411章 沒時間,沒興趣第771章 籌備大典第268章 荒野小屋第760章 暗謀第99章 長亭送別(下)第780章 一路北上第167章 盡在掌握第442章 三個女人第197章 上路第244章 洛陽亂(一)第131章 漏網之魚第636章 對外一心第707章 大雨將至(下)第356章 博弈(下)第575章 窗戶紙第438章 日積月累的隔閡第889章 自掘墳墓第523章 軍變(四)第510章 洛陽故人第726章 避實就虛(上)第222章 還不完的人情第858章 波瀾起潮第467章 洛陽之戰(四)第624章 北方問題第868章 再見永無期第24章 我非菩薩心腸(上)第169章 借刀殺人(下)第203章 只談風月第301章 過家不回第107章 流言蜚語第530章 小別勝新婚第781章 戰局不妙第816章 三宮六院(上)第134章 兩面派第211章 大隱第790章 北關烽火(上)第667章 宮變(四)第32章 兩國糾紛第163章 君臣同心第4章 反盜版第883章 搖尾乞憐(下)第842章 嬌俏可人第651章 裝病第248章 保釋第411章 沒時間,沒興趣第49章 科場舞弊與殺人案(上)第242章 洛陽變故第776章 一位故友第493章 李氏公主第906章 最信任的枕邊人第207章 風塵有佳人第774章 宮闈來客第351章 真作假時第630章 替你收著了(中)第718章 家恨第127章 以惡制惡(上)第30章 武成殿宴羣臣(上)第683章 出兵關中第49章 科場舞弊與殺人案(上)第837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上)第636章 對外一心第200章 強行救人第309章 一家難和第588章 不趕巧第813章 酒中論國(上)第133章 大義滅親第883章 搖尾乞憐(下)第511章 夫隨妻第402章 國宴即家宴第743章 亂事將起第145章 我就是個實在人第37章 獨處第722章 臨出征(上)第115章 人活一口氣第462章 原則爲何物(上)
第266章 不告而別第164章 打入敵人內部的臥底第42章 好買賣第60章 過問案情第420章 蛇鼠一窩第220章 爭搶戰利品第585章 母子爲奸第500章 最熟悉的第三者第844章 猜不透的用意第587章 色字頭上一把刀第46章 油炸果子第663章 勢成水火第615章 人口買賣第98章 長亭送別(上)第912章 最是無奈美人計第281章 豫州之亂(下)第333章 尋花問柳(上)第462章 原則爲何物(上)第160章 小樓繡坊第302章 妥協(上)第350章 “友好”訪問第448章 敵襲第863章 以物換物(上)第271章 “狗男女”第15章 斯文掃地第411章 沒時間,沒興趣第771章 籌備大典第268章 荒野小屋第760章 暗謀第99章 長亭送別(下)第780章 一路北上第167章 盡在掌握第442章 三個女人第197章 上路第244章 洛陽亂(一)第131章 漏網之魚第636章 對外一心第707章 大雨將至(下)第356章 博弈(下)第575章 窗戶紙第438章 日積月累的隔閡第889章 自掘墳墓第523章 軍變(四)第510章 洛陽故人第726章 避實就虛(上)第222章 還不完的人情第858章 波瀾起潮第467章 洛陽之戰(四)第624章 北方問題第868章 再見永無期第24章 我非菩薩心腸(上)第169章 借刀殺人(下)第203章 只談風月第301章 過家不回第107章 流言蜚語第530章 小別勝新婚第781章 戰局不妙第816章 三宮六院(上)第134章 兩面派第211章 大隱第790章 北關烽火(上)第667章 宮變(四)第32章 兩國糾紛第163章 君臣同心第4章 反盜版第883章 搖尾乞憐(下)第842章 嬌俏可人第651章 裝病第248章 保釋第411章 沒時間,沒興趣第49章 科場舞弊與殺人案(上)第242章 洛陽變故第776章 一位故友第493章 李氏公主第906章 最信任的枕邊人第207章 風塵有佳人第774章 宮闈來客第351章 真作假時第630章 替你收著了(中)第718章 家恨第127章 以惡制惡(上)第30章 武成殿宴羣臣(上)第683章 出兵關中第49章 科場舞弊與殺人案(上)第837章 強龍不壓地頭蛇(上)第636章 對外一心第200章 強行救人第309章 一家難和第588章 不趕巧第813章 酒中論國(上)第133章 大義滅親第883章 搖尾乞憐(下)第511章 夫隨妻第402章 國宴即家宴第743章 亂事將起第145章 我就是個實在人第37章 獨處第722章 臨出征(上)第115章 人活一口氣第462章 原則爲何物(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安县| 灯塔市| 姜堰市| 太保市| 阿克| 昭觉县| 虎林市| 西乡县| 台东市| 开江县| 无极县| 东乌珠穆沁旗| 临泉县| 阿克陶县| 张家港市| 蒙阴县| 枣庄市| 安泽县| 周至县| 怀安县| 苏尼特右旗| 尼玛县| 南雄市| 武义县| 曲沃县| 蚌埠市| 浑源县| 青海省| 安乡县| 井研县| 武冈市| 大港区| 宁都县| 友谊县| 阳山县| 湖口县| 榆中县| 潞城市| 林甸县| 铁岭市| 万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