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3章 猜疑

舅母是來奔喪的,也是來告別的。

我請她到內(nèi)室坐下,她嘆著氣,與我將因由一一道來。

喬緹有孕,隨姑氏回到了南陽養(yǎng)胎,她的丈夫岑緯,幾個月前派往河北邢州。而舅母的獨子喬恪,近來也被派去了河南濮陽任郡長史,舅母思前想後,決定隨著喬恪一起去。

喬恪去濮陽的事,我是知道的,就在這兩天。原因不用問也知道,魏昭上來之後,原先魏郯拔擢的庶族官員一些被撤換了許多,而喬恪雖出身高貴,他被視爲(wèi)魏郯的親信,被一併牽連。一郡長史,其實也是個不錯的官位,可那一般是年老將要出仕者的去處,放在一個年輕人身上,這輩子的官運也算到此爲(wèi)止了。

“阿嫤留在雍都,也要保重。”舅母拭拭眼角的淚水,嘆道,“舅母曾聽說,魏康可不是善與之人。”

“魏康?”我訝然看著舅母,“舅母怎提起他?”

“你竟不知?”舅母亦訝異,“朝中兵馬不足,魏康奉詔從涼州領(lǐng)了六萬來援。”

我驚得說不出話來。

“六萬。”我低低重複著,“何時的事?”

“就這兩日要到了,伯恭先前在宮中做廊官,聽朝臣議論才得知。”舅母皺眉,“阿嫤,這麼大的事,他們也不同你說,大司馬才走了多久……”她聲音悲慼,復(fù)又垂淚。

我安慰著舅母,又說了些別的話,我將她送出府去。

回來之後,心思卻再也停不下來。

魏康,魏傕的弟弟,魏郯、魏昭、魏安的三叔父,去年年末的時候曾經(jīng)來過雍都,被任命爲(wèi)涼州太守。

六萬涼州兵。我暗自倒吸一口冷氣。

涼州民風(fēng)彪悍,當(dāng)年何逵亂政,也是朝廷虛弱,他仗著十萬涼州兵就闖進長安作威作福。魏昭這般著急,是因爲(wèi)要對付樑玟麼?還是……

莫名的,我想到了魏郯,忽然像窺見了一絲奧妙。

或許不管事實如何,魏昭自己是認定了魏郯已死,所以,他大張旗鼓爲(wèi)所欲爲(wèi)。

雍都的駐軍,如今不過細柳營的三萬人。這三萬人,魏昭想靠著自己的如今的地位拿過來,但看起來並不容易。

魏昭上來以後,每日忙忙碌碌的,不過是鞏固權(quán)力。可如今朝中的權(quán)力,軍、政一體才能牢牢把握,而一個野心勃勃的人,手上沒有聽話的兵卒,再高的官位也是個笑話。可惜,魏傕沒有給魏昭留下任何可供他隨意差遣的軍隊,於是,魏康手上的西涼兵就是個不錯的選擇。去年魏康來雍都,這兩人可是相談甚歡。

魏郯在前方的兵卒,拖住樑玟也算綽綽有餘;而魏昭在雍都站穩(wěn)了腳跟,就算沒有了汝南、邰州一帶,北方大部也仍然在他手裡。

所以,他有意往北遷都。

尤其重要的一點,魏郯出事至今,不過五日。而魏康遠在涼州,就算一路快馬,也要十天半個月。推算下來,至少魏郯啓程去新安的時候,魏康就率軍上路了。這般巧合,若說無叵測居心,若說無所預(yù)謀,誰人會信?且他率六萬人從涼州而來,並非颳風(fēng)般無影無蹤,其中關(guān)節(jié),必定也是有人照應(yīng)。

心底越想越亮堂。

不管魏郯現(xiàn)在是生是死,雍都並非我和阿謐的久留之處。

魏康果然來了。

就在第二日,他到達雍州城外的消息傳了來。

郭夫人的臉上有掩不住的笑意,魏昭則一早就出城去迎接。

我與樑蕙等一干女眷等候在府中,將近午時的時候,家人傳報,說魏康已經(jīng)來到。

只聽得一聲長嘆:“天妒英傑,我魏氏侄兒罹難,家族不幸!天下不幸!”望去,只見一人身著孝服,滿面悲傷地疾步入內(nèi),正是魏康。

堂上家人放聲大哭,魏康涕淚縱橫,扶著靈案泣道:“去年所見,我衆(zhòng)侄兒英武出衆(zhòng),望之可傲世人!怎知才過半載,已陰陽兩隔!是我來得太遲!若我涼州兵馬及時趕到,必不使我衆(zhòng)侄兒受半分危難!”

哭聲更加悽切,周氏和毛氏相扶著,哭得跟淚人一般。我亦低頭,以袖掩面。

魏郯下落不明,我也想哭,此時卻哭不出一點水星。思索了許多事,我的心中便清明許多,而魏康所說的話在我聽來,也就不那麼情深意切。

“三叔親自弔喪,孟靖等人在泉下若有知,亦可心中安慰。”郭夫人上前勸道,說罷,讓家人一一來與魏康見禮。

魏康一一說些安慰的話,周氏和毛氏啼哭不已。“侄婦節(jié)哀,家中還有尊長幼子,保重纔是。”他語重心長地對我說。

我向他低頭一禮,道:“敬諾。”

魏康去魏傕的房中探視過之後,便出城去了。

“聽說涼州兵如今駐在篤陽,那般小邑,又相隔數(shù)十里,營寨都要另起。”阿元說,“這位公臺爲(wèi)何不住在雍都。”

我給阿謐換著尿布,一邊換一邊說,“住雍都做什麼,雍都可比不上那些涼州兵安穩(wěn)。”

阿元點頭。沒多久,她臉色變得神秘,將一張紙遞給我:“父親回信了。”

我精神一振,接過來。

李尚辦事一向不拖拉,我請他去查訪呂徵的底細,他很快就給我送了信來。

呂徵的父親呂偲是魏傕的舊屬,幾年前,呂徵投靠了魏傕,其人也頗有可塑之才,一路從軍曹升到了魏傕的副將。不過,他與文箴的關(guān)係很是密切,此番擔(dān)任後軍都督,與文箴等人的安排也不無關(guān)係。

知道了這一點,許多事也就明瞭了。

樑玟夜襲、軍士潰逃、呂徵報喪,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像故事一樣。

情形越來越熱鬧,可是出了這麼大的事,魏郯爲(wèi)何還全無動靜?心裡想著,又變得發(fā)沉。

如今只有那張字條在說魏郯還活著,他真的還活著麼?

魏昭已經(jīng)把魏康請了來,我想了一圈想通過了,而等到郭承從遼東率五萬兵卒來到的消息傳來時,我已經(jīng)不覺得太驚詫。

魏傕滅了譚熙一家之後,將郭承留在遼東經(jīng)營,收編譚熙舊部,軍屯戍邊,幹得有聲有色。郭承回雍都之後,遼東太守另外任用了他人,不過如今看來,那人不是與郭承一路就是鎮(zhèn)不住郭承的餘威,五萬兵卒此時來到雍都,與魏康一樣巧。

魏康和郭承,一個叔父一個舅父,魏昭信得過的都是親戚。

一個涼州營,一個遼東營,每個都比細柳營的人多出一倍。兵卒人數(shù)加起來,已經(jīng)有十幾萬。

朝中的臣子們似乎吃了定心丸,加至樑玟突破魏郯的水寨之後,雖然潰逃的潰逃,發(fā)喪的發(fā)喪,樑玟卻沒有急於攻來。李尚傳來的信中說,前方的消息封鎖很嚴,只聽說樑玟軍馬有限,不敢深入太過,逗留在邰州、稔陽、汝南一帶搜尋可充軍充民夫的人丁和糧草。

當(dāng)然,親戚也有遠近之分。魏昭當(dāng)然不信任細柳營,但是涼州營和遼東營在他眼裡,顯然在魏昭似乎更親近郭承。

遼東兵的大營設(shè)在雍都的西面,距雍都二十里。短短兩日,魏昭就去了兩次,李尚的信裡說,京城的守衛(wèi)似乎換了好些,他聽到不少人操著遼東口音。

我心裡感到有些不對。

操著遼東口音,當(dāng)然就是遼東兵。可是京畿戍衛(wèi),一向由細柳營的軍士擔(dān)任。魏昭此意很是明顯,他想把控雍都,就將細柳營的人排擠出去。

我念頭百轉(zhuǎn),給李尚回信,讓他去打探細柳營的動向。

正當(dāng)我觀望著急,周氏和毛氏卻來了。

自從喪訊傳來,她們?nèi)杖毡蛔詣伲c我相見,也是痛哭。可是今日,她們雖心事重重之態(tài),卻似另有他事。

“怎麼了?”我問。

她們相覷,我會意,讓阿元到門前去把風(fēng)。

“長嫂,”周氏道,“二堂叔這是要做甚?他將衛(wèi)尉換成了遼東營的人,今日家人出門回來與我說,街上的巡視軍士也成了遼東兵,跋扈得很,民人稍有不從便拳打腳踢。”

“我也聽說了些。”毛氏說,“那些人在食肆中飲酒吃食不肯給錢,食肆主人要去報官,他們就把人打得命都快沒了,還砸了店。”說罷,她嘆氣,“從前哪裡會這般模樣,丞相治下嚴明,雍都就算半個城裡都擠著流民的時候,軍士也不會這般胡來。莫非大公子他們不在了,這世道又要……”她觸及傷心事,又低頭哽咽起來。

我與周氏皆勸慰。

“長嫂,”周氏神色不安,“我等來與你說,是覺得如今府中、城中愈發(fā)不對勁,民人非議頗多。近來,每日都有不少人家離開雍都,這城中會生事麼?”

終於有人問到了這些,我沉吟,道:“依我所見,早晚。”

二人面色一變。

“啊……”毛氏惶然,悲泣道,“我等失了夫君,莫非又要遭流亂?”

周氏亦忍不住哭了起來:“當(dāng)初在隴西,我就不該答應(yīng)夫君出來……我也罷了,家中一雙兒女還未及成人,如今這般亂世,可如何是好?”

我斟酌片刻,道:“我等也未必失了夫君。”

抽泣聲驟然打住,周氏首先反應(yīng)過來,茫然看著我:“什麼?”

我看著她們,低聲道:“有一事,我告知你二人,可做到守口如瓶麼?”

二人相視,微微頷首。

我將自己對呂徵、魏康和郭承的懷疑,一五一十地說了一遍。二人仔細聽著,充滿疑惑的雙目,漸漸有了光采。

“若是……”毛氏聲音激動得微微發(fā)顫,“若是夫君不曾死,雍都可有救了?”

“可他們?nèi)粑此溃踹€不回來?”周氏雖興奮,卻仍有疑慮。

我搖搖頭,輕嘆:“此事我也想不明白,故而只是猜測。”說罷,我正色叮囑道,“可就算是猜測,你二人亦不可大意失言,府中可有郭夫人。”

“我等省得,”周氏瞭然道,“長嫂放心。”

第32章 閨中第29章 推車第26章 旅途第35章 訪賢第29章 推車第37章 舊物第46章 南廟第36章 開鏢第40章 許姬第14章 花影第02章 離營第97章 惡戰(zhàn)第12章 會客第24章 殺人第94章 亂城第34章 坦誠第27章 說客第34章 坦誠第19章 離城第74章 夕陽第60章 騏陵第07章 往事第08章 買賣第17章 窺視第29章 推車第05章 人市第12章 會客第02章 離營第96章 鳶池第46章 南廟第51章 上巳第85章 營救第42章 釋疑第19章 離城第65章 菀城第69章 林崇第42章 釋疑第14章 花影第53章 暗夜第31章 洛陽第80章 除夕第53章 暗夜第100章 辭別第21章 淮陽第41章 雪痕第96章 鳶池第78章 魏康第37章 舊物第39章 問詢第24章 殺人第25章 薤露第90章 暗諷第54章 房樑第01章 二婚第88章 勸示第88章 勸示第67章 囚禁番外 仙山第49章 漆車第26章 旅途第17章 窺視第01章 二婚第34章 坦誠第74章 夕陽第04章 拜見第30章 姨母第89章 燭火第18章 絺布第96章 鳶池第47章 秘畫第30章 姨母第79章 行竊第87章 漱玉泉第12章 會客第37章 舊物第37章 舊物第58章 南征第27章 說客第19章 離城第57章 姒娣第37章 舊物第76章 秋涼第46章 南廟第66章 羅鄉(xiāng)第86章 偶遇第65章 菀城第61章 爭執(zhí)第89章 燭火第71章 鄴城第71章 鄴城第37章 舊物第54章 房樑第30章 姨母第77章 扁鵲第26章 旅途第38章 封賞第92章 閱兵第09章 回城第58章 南征第80章 除夕
第32章 閨中第29章 推車第26章 旅途第35章 訪賢第29章 推車第37章 舊物第46章 南廟第36章 開鏢第40章 許姬第14章 花影第02章 離營第97章 惡戰(zhàn)第12章 會客第24章 殺人第94章 亂城第34章 坦誠第27章 說客第34章 坦誠第19章 離城第74章 夕陽第60章 騏陵第07章 往事第08章 買賣第17章 窺視第29章 推車第05章 人市第12章 會客第02章 離營第96章 鳶池第46章 南廟第51章 上巳第85章 營救第42章 釋疑第19章 離城第65章 菀城第69章 林崇第42章 釋疑第14章 花影第53章 暗夜第31章 洛陽第80章 除夕第53章 暗夜第100章 辭別第21章 淮陽第41章 雪痕第96章 鳶池第78章 魏康第37章 舊物第39章 問詢第24章 殺人第25章 薤露第90章 暗諷第54章 房樑第01章 二婚第88章 勸示第88章 勸示第67章 囚禁番外 仙山第49章 漆車第26章 旅途第17章 窺視第01章 二婚第34章 坦誠第74章 夕陽第04章 拜見第30章 姨母第89章 燭火第18章 絺布第96章 鳶池第47章 秘畫第30章 姨母第79章 行竊第87章 漱玉泉第12章 會客第37章 舊物第37章 舊物第58章 南征第27章 說客第19章 離城第57章 姒娣第37章 舊物第76章 秋涼第46章 南廟第66章 羅鄉(xiāng)第86章 偶遇第65章 菀城第61章 爭執(zhí)第89章 燭火第71章 鄴城第71章 鄴城第37章 舊物第54章 房樑第30章 姨母第77章 扁鵲第26章 旅途第38章 封賞第92章 閱兵第09章 回城第58章 南征第80章 除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山市| 即墨市| 牙克石市| 黎城县| 炎陵县| 凯里市| 凯里市| 湟中县| 万宁市| 东丰县| 九龙城区| 宁夏| 克什克腾旗| 屏东县| 禄劝| 龙川县| 五原县| 宣威市| 龙岩市| 积石山| 土默特右旗| 襄樊市| 永济市| 福州市| 韶关市| 泾川县| 德清县| 西宁市| 板桥市| 高邮市| 修武县| 民勤县| 嵊州市| 北京市| 五原县| 航空| 瑞安市| 珲春市| 弥渡县| 宁乡县| 望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