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00章 痛陳利害

武清侯府派來遞送奏摺的人本以爲最早也是第二天才能得到消息,卻沒想到摺子遞上去,一個時辰不到就有了迴音。

別家的摺子要走通政司過司禮監,然後才能到萬曆皇帝手中,武清侯家自然不同,得了這個回信之後,這遞摺子的友用比來時更快的速度急忙跑了回去。

把這個消息傳給武清侯不到一刻,宮中傳旨的宦官就來了,一看這傳旨的宦官,卻是如今萬曆皇帝身邊的小伴當趙金亮,他傳的口諭那自然絕對代表皇帝的話。

武清侯李文全臉色慘白,渾身發卝抖的跪在地上,聽趙金亮冷著臉說道:“萬歲爺的口諭,舅舅,你當寡人是傻卝子嗎?”

趙金亮快要變聲,嗓子沙啞,爲了保證口齒清楚,氣勢上就弱了幾分,但這口諭在李文全耳邊依舊像是打了個雷一樣。

即便先前消息已經傳回,他心中有了一定的準備,全卝家惶恐的時候,卻又聽到外面有人高聲喊道:“老卝爺,太后娘娘有口諭來了!”

下面跪著的人都是身上一激靈,李文全慘白的臉上多了幾分血色,可也不敢怎麼表露,只是擡起頭接旨謝恩。

按照衆人的想法,這太后娘娘自然是偏向武清侯家的,皇帝這麼嚴厲的口諭剛來,太后娘娘的口諭或許是安撫,甚至可能是駁斥。

等慈寧宮那邊傳旨的宦官被迎進屋,卻看到趙金亮也站在那邊,宮中傳旨,一般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如果碰上,那先來的一方會客氣的迴避。

不過趙金亮打過招呼之後,眼珠轉了轉,卻笑著說道:“咱家也聽聽,免得萬歲爺問起答不上。”

說出這話來,其他人就算不想讓他聽也不能說出口了,慈寧宮派來的那位傳旨宦官只是笑著點點頭,在那裡清清嗓子,其餘衆人包括趙金亮都是跪下。

“太后娘娘口諭,武清侯,你是皇上的舅舅,做事要分清裡外,不要糊塗。……

聽到這句話的李文全雙臂一軟,整個人差點趴在了地上,臉上一絲血色也無,等著傳旨的那名宦官乾咳了兩聲,這才反應過來,顫卝抖著聲音說道:“謝太后娘娘天恩,臣知道了,臣一定照辦。……

宦官點點頭,笑著說道:“太后娘娘還說,武清侯也不要想多,做錯知道改正,下次不要再犯,萬歲爺也是寬大爲懷的。”

說完之後,這宦官謝絕了飲茶留飯的邀請,直接回宮,趙金亮也是如此,武清侯李文全以往是從來不會送這些傳旨的宦官,他身份不同,宦官們還要巴結,可今日的狀況不同,但李文全也沒有起身去送,因爲他腿始終是軟的,站不起來。

傳旨的宦官走了一個時辰,武清侯李文全坐在正堂中瑟瑟發卝抖,整個人就好像剛從冰窖中撈出來一樣。

方纔如果傳太后口諭的那名宦官不說後面那句“知錯能改”“寬大”這些話,傳旨宦官們走後,李文全能做的事情只有兩個,或者是懸樑,或者是喝毒酒了。

在那裡臉色煞白了一段時間之後,武清侯府上的管家和護衛頭領都來到了這邊,李文全張嘴幾次都沒說出話,還是那老管家去倒了杯茶讓他喝下,這才能開口,武清侯李文全顫卝抖著聲音說道:“那些派出去說話的人都送到錦衣衛衙門去,就說他們偷拿了府中的東西。……

下面兩人連忙答應,老管家遲疑了下,低聲開口問道:“活人過去,怕是會亂說話!”

“都弄死了送過去,大曹你跟著去做,王通話說的明白,弄死了送過去,他不管怎麼弄死的。”

……

王通從武清侯府回來,就被萬曆皇帝召到了宮中問話,自然是宦官去皇城門前引領,去往奉天門偏殿處。

到了偏殿門口,卻看到從西邊的方向一名宦官小跑過來,在門前出聲詢問:“吏部尚書嚴大人還是想要見陛下,陛下的意思是?”

“陛下公卝務繁忙,不見!”

那名宦官點點頭,又是跑了回去,王通也不知道這是爲何,只是跟著人進了奉天門偏殿,即便是私下見皇帝,也有一干禮節程序,賜座謝恩之後纔算告一段落,王通進來的時候,萬曆皇帝神色頗爲不快,不過很快恢復了正常,看到王通,開門見山的笑著說道:“你在門前看到內閣那邊過來的人了嗎?”

“倒是見到一位公公過來問,說嚴尚書要見陛下,不知道是不是內閣過來的。……?“就是那個,互通,你今日在京卝城內抓人,六部的郎官,都察院的御史,六科的給事中,可都被你抓遍了,這些人都是內閣六部那幾位大員的徒子徒孫,你這麼幹,可是捅卝了馬蜂窩啊,張伴伴,你說是不是?”

站在後面的張誠躬身說道:“萬歲爺明卝鑑,內閣幾位大人和六部幾位大人方纔都是來求見,宮外也有人傳過消息來,說通政司那邊現在已經擠滿了人,呈送的都是彈卝劾王大人的奏疏。……

“你看,你看,這真是馬蜂窩啊!”

萬曆皇帝笑著說道,意態頗爲輕卝鬆,不過也有詢問之意,王通頓了頓,開口說道:“陛下,臣知道抓卝捕言官清流之輩必將引起軒然大卝波,臣方纔還去了武清侯府,去辦什麼差事雖然已經知會了陛下,可畢竟是不敬之舉,但臣做這些,都是不得不爲!”

聽王通說的斬釘截鐵,萬曆皇帝又是笑著問道:“怎麼個不得不爲,你來講講?”

“北征的大軍得陛下庇估,取得了這般的大捷,京師中卻有這般不堪面傳言和謠言,更有人上疏攻擊臣等心懷叵測,意圖不軌,這等事,他們雖說的冠卝冕卝堂卝皇,說爲了江山社卝稷,聖賢大卝義,不得不言,百卝姓黎民,官卝員士子,還紛紛稱頌他們爲清流,說他們仗卝義卝執卝言,陛下,這等清流,分明是奸邪之卝徒!!……

萬曆皇帝笑著搖搖頭,開口說道:“王通,大明快兩百年,像你這般說的恐怕還是第一個,從來都是稱頌,史書筆記上都是誇讚,可沒人說他們是奸邪,你這話要是傳到宮外,恐怕又會有無數的是非。”

“陛下,臣有個問題,太祖皇帝開國時,徐達、常遇春等元勳英烈都是名將,但後人稱頌徐達等人多,還是稱頌太祖皇帝的多呢?”

“自然是稱頌太祖皇帝的多,若無太祖皇帝的統御,他們也未必會有那樣的功業!”

“陛下,十年後,百年後,幾百年後,北征大捷,稱頌陛下的人多呢,還是稱頌臣等的人多呢?”

王通問到了這裡,百歷皇帝愣了下,不過還是很快的給出了回答:“自然是聯。

王通正了正身卝子,肅聲說道:“陛下,這等事,臣這個武夫都知道,那些讀過聖賢書整日在官卝場上打滾的人又怎麼會不知道,他們這般誹卝謗造謠,就是爲了抹黑北征大功的光彩,,小處看是不願意讓臣有這樣的大功,從大處看,就是不願意讓陛下有這樣的大功啊!,、

說到這裡,萬曆皇帝臉上的笑容漸漸收起,伸手在自己稀疏的鬍鬚上捋了捋,王通又是說道:“將士們不畏生死,在異國他鄉和優勢於他們的韃虜死戰,本想著衣錦還鄉,軍功犒賞,可卻有人說他們軍紀敗壞,說他們心懷不軌,陛下,若是軍紀敗壞,心懷不軌,這些忠勇將士誰會去北疆,沒打下歸化城,未取得這般大捷之前,誰不知道出塞和送死差不多,可他們還是去了,爲的是什麼,還是因爲有對陛下的忠心,因爲想讓這大明北疆太平,可如此不畏生死的去了,回來之後卻有人這般的污卝蔑,若是將士們因此寒心,天下人看到,今後又會如何?”

萬曆皇帝沉吟著點頭,王通語氣漸漸激昂,棄口說道:“陛下,何人爲陛下開疆拓土,何人爲陛下保家衛國,何人護得陛下不被奸邪侵害,陛下,是武人啊!!武人們爲陛下持刀劍廝殺拼命的時候,這些讀書人又在何處,難不成手持筆墨殺敵!?”

“不能讓他們這般肆卝意造謠,任意污卝蔑,這麼多年,對他們的確是太過放縱了……

萬曆皇帝緩緩說道,身後張誠身卝體一震,愕然的看著前面,萬曆皇帝這話,等於是對大明自英宗朝至今國策的一個顛卝覆,他下意識的擡頭打量四周,沒有旁人,這話如果傳開,真不知道會惹出多大的風卝波來。

“陛下,遼鎮總兵李成粱多年宿將,此次大軍出動,必然有了大勝的把握,這次出動,自然有和北征大軍別苗頭的意思,但陛下想過沒有,爲何從前沒有這般動作,難道不是這李總兵擔心文臣們的言語嗎?”

光說自家說服力不強,但要是點出其他的例子,那就有震卝撼卝人卝心的效果了,萬曆皇帝的動作停住,凝神沉思。

偏殿中安靜了下來。(!)!。。!

第890章 孤家寡人第675章 反應各有不同第1057章 人才難得 一年過半第425章 急行向北 宣府貧富第1080章 細述敗因第871章 裙下藏飯第633章 打不是目的第1014章 破賊終擒王第610章 凌晨第655章 接二連三第605章 在即第54章 過年了第521章 有名有份 爲公花錢第962章 歲月總無情第329章 重罰 造船第153章 石馬巷福壽樓第982章 初到貴地下馬威第606章 入夜第497章 兵精要戰 人方爲本第105章 好生熱鬧第104章 偏街大戲開鑼第697章 敢言不敢聽 也有人相托第513章 圍營苦戰 犀利火器第497章 兵精要戰 人方爲本第978章 萬事俱備 大軍開拔第439章 虎威大商隊後急!!第959章 宣府總兵李如鬆第1075章 長袖善舞徐廣國第177章 做個千戶如何第719章 遇盜 遇劫第269章 君臣談津門爲何問王通第887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140章 君有命臣不受第464章 千金之子 何必垂堂第1134章 傳教士的筆記第488章 苦主上門告王通第566章 語焉不詳驚天子第630章 調查判斷頗爲兩難第235章 牛刀殺小雞第193章 路不平第668章 上任如衝陣第380章 說海防 萬家店第281章 不得不護保平安第53章 好身手第720章 馬賊橫行第622章 雖相讓 時不同第612章 早晨第389章 軍功得賞因何而來第781章 老兵退役 歸化生根第987章 局勢大好第122章 紫禁城的晚上第611章 天明第556章 內外有隙 且等不急第974章 誰說蠻夷不知兵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795章 一切勝利歸於陛下第745章 騎兵對騎兵第494章 戚少保觀虎威軍第416章 御馬監虎威營第219章 御馬監 王通宅第481章 想不幹 勿謂言之不預第383章 得罪不起防患未然第961章 君前言弊第405章 永站此邊 好久不見第333章 蘇州會館中的李三才第912章 萬曆十三年下半第376章 天子未必是天下之主第30章 客是主僕二人第813章 他身邊的她們第851章 談笑罷千戶第337章 造船難求公道第392章 積沙成塔扶危救難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741章 北疆動第945章 以彼之道 還施彼身第176章 塵埃落定並非安第477章 爲何來堰頭鎮第700章 本要儆猴 有雞上門第245章 深夜海河邊第228章 鐵盒當年第705章 功業事小 社稷爲重第1110章 馬踏倭寇血如泥第104章 汪洋大海第906章 萬全策第153章 石馬巷福壽樓第195章 小勝等大打紮營待虎來第503章 火攻不亂矛陣如山第819章 悔不該第418章 互有借鑑 機杼不同第1135章 萬曆不是洪武第856章 人證物證第480章 誰在後 又一村第832章 微服行第11章 請大人準我自辯第13章 規矩第1134章 傳教士的筆記第158章 李偉俞大猷第192章 或財露白或京師事第673章 立威方能整訓第173章 好大一盤棋
第890章 孤家寡人第675章 反應各有不同第1057章 人才難得 一年過半第425章 急行向北 宣府貧富第1080章 細述敗因第871章 裙下藏飯第633章 打不是目的第1014章 破賊終擒王第610章 凌晨第655章 接二連三第605章 在即第54章 過年了第521章 有名有份 爲公花錢第962章 歲月總無情第329章 重罰 造船第153章 石馬巷福壽樓第982章 初到貴地下馬威第606章 入夜第497章 兵精要戰 人方爲本第105章 好生熱鬧第104章 偏街大戲開鑼第697章 敢言不敢聽 也有人相托第513章 圍營苦戰 犀利火器第497章 兵精要戰 人方爲本第978章 萬事俱備 大軍開拔第439章 虎威大商隊後急!!第959章 宣府總兵李如鬆第1075章 長袖善舞徐廣國第177章 做個千戶如何第719章 遇盜 遇劫第269章 君臣談津門爲何問王通第887章 盡信書不如無書第140章 君有命臣不受第464章 千金之子 何必垂堂第1134章 傳教士的筆記第488章 苦主上門告王通第566章 語焉不詳驚天子第630章 調查判斷頗爲兩難第235章 牛刀殺小雞第193章 路不平第668章 上任如衝陣第380章 說海防 萬家店第281章 不得不護保平安第53章 好身手第720章 馬賊橫行第622章 雖相讓 時不同第612章 早晨第389章 軍功得賞因何而來第781章 老兵退役 歸化生根第987章 局勢大好第122章 紫禁城的晚上第611章 天明第556章 內外有隙 且等不急第974章 誰說蠻夷不知兵第585章 邊鎮血仇大案第795章 一切勝利歸於陛下第745章 騎兵對騎兵第494章 戚少保觀虎威軍第416章 御馬監虎威營第219章 御馬監 王通宅第481章 想不幹 勿謂言之不預第383章 得罪不起防患未然第961章 君前言弊第405章 永站此邊 好久不見第333章 蘇州會館中的李三才第912章 萬曆十三年下半第376章 天子未必是天下之主第30章 客是主僕二人第813章 他身邊的她們第851章 談笑罷千戶第337章 造船難求公道第392章 積沙成塔扶危救難第509章 心有大義我知敵知第741章 北疆動第945章 以彼之道 還施彼身第176章 塵埃落定並非安第477章 爲何來堰頭鎮第700章 本要儆猴 有雞上門第245章 深夜海河邊第228章 鐵盒當年第705章 功業事小 社稷爲重第1110章 馬踏倭寇血如泥第104章 汪洋大海第906章 萬全策第153章 石馬巷福壽樓第195章 小勝等大打紮營待虎來第503章 火攻不亂矛陣如山第819章 悔不該第418章 互有借鑑 機杼不同第1135章 萬曆不是洪武第856章 人證物證第480章 誰在後 又一村第832章 微服行第11章 請大人準我自辯第13章 規矩第1134章 傳教士的筆記第158章 李偉俞大猷第192章 或財露白或京師事第673章 立威方能整訓第173章 好大一盤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平县| 昌宁县| 凤冈县| 四子王旗| 贡山| 萨嘎县| 宜宾市| 通山县| 汾阳市| 中西区| 正阳县| 明光市| 宁晋县| 汕尾市| 乌拉特前旗| 乳山市| 天祝| 雅安市| 新野县| 九江县| 治多县| 旌德县| 建始县| 集安市| 监利县| 罗田县| 九龙城区| 江阴市| 雅安市| 海晏县| 界首市| 额尔古纳市| 辽中县| 疏附县| 天津市| 辉县市| 宜都市| 七台河市| 平邑县| 奈曼旗| 红原县|